第1篇:中华文明礼仪名言
中华文明礼仪名言
什么是文明礼仪?就是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其名,更不能以不礼貌言词代称,要用准确的称呼,如爸爸、奶奶、老师、叔叔等。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了中华文明礼仪名言,希望对你有所借鉴作用哟。
1、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增广贤文》
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5、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6、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与傅全美》
7、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8、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9、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10、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11、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
1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白居易《与元九书》
1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4、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张载《正蒙·中正》
15、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16、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17、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
18、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19、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20、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2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2、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吕氏春秋-用众》
23、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24、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25、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26、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2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28、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29、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0、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转》
3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3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3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34、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3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36、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37、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孟子-公孙丑上》
38、人之有德与我也,不可忘也;吾之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战国策-魏策》
39、仁者寿。——《论语·雍也》
4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一》
41、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42、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yì)》
43、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44、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45、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荀子·荣辱》
46、源洁则流清,行端则影直。——王勃《上刘右相书》
47、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4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49、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50、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51、人必先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先自敬也,然后人敬诸。——扬雄《法言-君子》
52、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53、轻诺必寡信。——《老子》
54、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
55、宽则得众。——《论语·阳货》
5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57、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58、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白居易
拓展:
在中国古代,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因而带有产生它的那个时代的特点及局限性。时至今日,现代的礼仪与古代的礼仪已有很大差别,我们必须舍弃那些为剥削阶级服务的,着重选取对今天仍有积极、普遍意义的传统,如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容仪有整等,加以改造与承传。这对于修养良好个人素质,协调和谐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进行,具有现代价值。
礼仪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艺术,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礼仪是人际关系中必须遵守的一种惯例,是一种习惯形式,即在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一种习惯做法。
礼仪队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协调人际关系,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礼仪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第2篇:中华文明礼仪的名言警句
中华文明礼仪的名言警句
讲文明讲礼仪,是妈妈从小九教导我们,同时讲文明讲礼仪也是中华传统美德,下面是关于中华文明礼仪的名言警句,欢迎参考!
1、在宴席上最让人开胃的就是主人的礼节。--莎士比亚
2、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3、人间的面孔从未像在葬礼中看上去那么世俗--乔?艾琪渥斯
4、世界上最廉价,而且能得到最大收益的一项物质,就是礼节。--拿破仑。希尔
5、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
6、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荀子
7、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8、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周恩来
9、如果把礼仪看得比月亮还高,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培根
10、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俄.赫尔岑
11、礼貌周全不花钱,却比什么都值钱。--西班牙。塞万提斯
12、怀着善意的人,是不难于表达他对人的礼貌的。--法。卢梭
13、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孟子
14、知识使人变得文雅,而交际使人变得完善。--[美]乔。富勒
15、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
16、恭敬之心,礼也。
17、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18、礼,天之经也,民之行也--左传
19、亲师友,学礼仪,香九龄,能温席。
20、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诸葛亮
21、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论语
22、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俄。 赫尔岑
23、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
24、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
25、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礼仪越周到越保险。--[英]托。卡莱尔
26、礼义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穷--汉?王符
27、礼仪是成功的基石。
28、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英。洛克
29、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
30、给人玫瑰花,手上常有一缕芳香。
31、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孟德斯鸠
32、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民,政之大节也--左传
33、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
34、谦恭有礼,人人欢迎。--托马斯。福特
35、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清。颜 元
36、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3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貌。--德。歌德
38、没有礼貌的人,就像没有窗户的房屋。--维吾尔族谚语
39、举行盛大的葬礼,与其说是向死者志哀,不如说是为了满足生者的虚荣--拉罗什富科
40、拥有一颗豁达开朗文明之心,能使平凡黯然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
41、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有时间讲究礼仪--爱默生
42、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
43、彬彬有礼的风度,主要是自我克制的表现。--美。爱迪生
44、礼貌像只气垫,里面什么也没有,却能奇妙地减少颠簸。——约翰逊
45、头衔愈大,礼仪愈繁--丁尼生
4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7、礼貌像只气垫,里面什么也没有,却能奇妙地减少颠簸。--约翰逊
48、心诚气温,气和辞婉,必能动人。--[明]薛宣《谈书录》
49、一个人如果在街上注意观察的活动,我相信,他一定会在灵车上发现最愉快的表情--乔?斯威夫特
50、不学礼,无以立--论语
第3篇:中华文明礼仪
中华文明礼仪常识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社会的各个方面。文明礼仪常识之一--基本礼仪
个人礼仪是其他一切礼仪的基础,是一个人仪容光焕发、仪表、言谈、行为举止的综合体现,是个人性格、品质、情趣、素养、精神世界和生活习惯的外在表现。总的规范为:整洁清爽、端庄大方。
一、仪表仪态礼仪
保持头发清洁,修饰得体,发型与本人自身条件、身份和工作性质相适宜。男士应每天修面剃须。女士化妆要简约、清丽、素雅,避免过量使用芳香型化妆品,避免当众化妆或补妆。表情自然从容,目光专注、稳重、柔和。手部保持清洁,在正式的场合忌有长指甲。
站姿
第4篇:中华文明礼仪常识
中华文明礼仪常识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社会的各个方面。下面ruiwen小编整理的中华文明礼仪常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明礼仪常识之一--基本礼仪
个人礼仪是其他一切礼仪的基础,是一个人仪容光焕发、仪表、言谈、行为举止的综合体现,是个人性格、品质、情趣、素养、精神世界和生活习惯的外在表现。总的规范为:整洁清爽、端庄大方。
一是敬人的原则;
二是自律的原则,就是在交往过程中要克己、慎重、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礼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
三是适度的原则,
第5篇:中华文明礼仪演讲稿
中华文明礼仪演讲稿
演讲稿可以帮助发言者更好的表达。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需要使用演讲稿的事情愈发增多,为了让您在写演讲稿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华文明礼仪演讲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华文明礼仪演讲稿1
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她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也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xx小学是xx市的重点学校。我们一贯引导学生学习“规范”,学会做人,教育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好少年。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我校已经有xx年的历史了;从而达到以人为本,提高师生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育人兴校的目的。
一、学习“规范”,让“规范”深入人心。
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就必须首先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只有让“规范”深入人心,
第6篇:中华五千年文明礼仪
中华五千年文明礼仪
个人礼仪是社会个体的生活行为规范与待人处世的准则,是个人仪表、仪容、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个体规定,是个人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教养良知等精神内涵的外在表现。其核心是尊重他人,与人友善,表里如一,内外一致。
个人礼仪的总规则
一、修饰与衣着
修饰是指女士穿戴不要太华丽了,太耀眼了,如果这样去面试,我想机会就已经寥寥无几了。因为你是来工作的,要庄重,不要给人一种浮的感觉。我觉得不化妆也不太好,最起码要化些淡妆,这也是对别人尊重的一种做法。想想看打扮的整整洁洁是不是让别人看上去很舒服呀!你想如果一个老农民和一个西装革履的人,找你谈判,你是不是要选择那个西装革履的人呀!
面试时要多带几份简历,因为你交到面试官那的已经订成厚厚的一打了。他要看你的简历还要翻找一下才能找到,这时你就要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