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四方路杂文随笔
四方路杂文随笔
四方路,通四方。——题记
路即是道,世有大道千千万。
溯黄河水浩浩汤汤,中国人的道便有如这江中沙,在湍流中浮沉,在狭缝中漂泊,能沉淀下的就成了童谣里的当年传奇,风姿各异:秦皇重苛法,汉武亲仁儒。淮阴覆自立,骠姚封居胥。太白狂仙醉,五柳傲菊疏。三五人间客,花落各成殊。故人走的当年路,一路风尘,一路长歌,从史经中便可窥见一二。可惜,寥寥几句快意恩仇写不出江湖错落,飘飘几滴陈墨勾不出山河壮阔。
想见摘星危楼,白云揉碎,这道就得自己走。一腔热忱,两袖清风,三省吾身,东南西北四方皆可为道。怀着无暇的善意,迈出第一步,前方无论是有拦路猛虎或是仙境娇娥,都悔不得,也停不得,走了就得踏踏实实地迈步,坦坦荡荡地向前,方无愧于顶天立地的“人”。风雨兼程,夜以继日,璞玉被沧桑雕琢,剔去杂质,用坚韧打磨瑕疵,借烈日照出平生光明磊落,披云霞入梦隐入尘埃,出自山川又归去山川,看似徒劳无功,过尽千帆,却尘归尘,土归土。然而拙玉无光,那拨云见日照浩朗时的舒畅,山泉叮咚鸣天籁的惬意,烟云过眼风满怀的`惊喜,折纸拟剑拈花笑的风流……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说不清又道不明,不曾见过就不会惺惺相惜。此间风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同道殊途,殊途同归。“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大道上常是熙熙攘攘的人,萍水相逢的点头之交,在触手可及的位置却是咫尺天涯,道不同,不相为谋。撇开大道不谈,还有“曲径通幽处”,看似独立而存的小径,风景各异,涉足的人各异,却能通向同一个别有洞天。守得最后,巧遇知己,岂不快哉?恰如古人言:“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同道之友如树上的烟,江上的雾,晨曦起,就消散了,无影无踪,恰似黄粱一梦。同归之友却似唇边心照不宣的笑,不会太早,好在也不晚。
少年人自由少年人的道。“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人最不缺的就是率性。“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朋友,无论真情假意,少年都能坦诚相待,敢爱敢恨。喜时即使素昧平生也是久别重逢,乱称吾友,昏昼不辨;怒时仗剑直指便是嫉恶如仇,尽诛宵小;哀时策马乐游原,惆怅对夕阳,脸上挂满少年心事。少年人恣肆洒脱,入世不深自然没有世俗羁绊,真纯回报虚以委蛇,良善答复算计琢磨。像东阳,像春风,像刚展开的蝶翼,又像地窖里收藏的老酒,纯粹却不糊涂,浓郁却不凛冽。
像朝阳一样的人自有朝阳一样的道,温柔又坚定,又带着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倔强。这条道,三分水路,五分陆路,剩下两分,凭“一点浩然气”,凭“千里快哉风”。时间给予他们的是尝试的底气,天地给予他们的是尝试的勇气,大道给予他们的则是尝试的机会。风吹日晒也可铸就不朽,少年人会被磨平棱角,会沉淀下包容和忍让,像入鞘的宝剑,一点未展却风华自在。可是,少年归来仍是少年。
打马走过四方路,愿你少年志远四方游,自诩风流,濯清无垢,放歌雨后,大笑叶将秋。也愿你古稀宁静归家久,回首无求,寄马高楼,嗔痴奉酒,依旧卧江舟。
第2篇:路与行杂文随笔
路与行杂文随笔
人说,背上行囊,就成了过客;放下行囊,就找到了故乡。
——题记
人生,是一场长途跋涉的旅行,而我们,都是行者。翻过了险峻高耸的山峰,还得淌过波涛汹涌的河流;带着被荆棘林割破的还在滴血的伤口,拖着从沼泽中挣脱后失去知觉的双脚,在路上不停地前行。
当你呱呱坠地的那一刻,生活便已把你带上了人生旅途的第一站。病房内,你用哭声宣告着你的诞生与存在,你努力睁大自己的双眼,探索这未知的世界。你躺在父母温柔的怀抱中,享受着母亲的呵护,父亲的温柔,以及周围人对你无限的希望。那时的你还不知道何为路,因为那是从未涉足过的田地。
当你开始咿呀学语,生活的列车会驶向人生旅途的第二站。这时,你已懂得如何叫出这世上最美的称呼——爸爸妈妈。小路上,你跌跌撞撞的背影深深烙印在父亲充满慈爱的眼中。“哇——哇——”你又一次跌倒。“宝贝儿,勇敢一点,自己努力站起来。”看着父亲充满希望的眼神,听着父亲鼓励的话语,你再一次带着哭腔站起来。不知多少次的跌倒之后,你逐渐站稳了,站直了,有了向前走的勇气。你就这样在父亲的怀抱下蹒跚学步,到后来,你便能自己完成这一程。这一程,走得太过艰辛,你却仍乐此不疲。
当你逐渐长大,列车会继续向前驶去。那时的你,就如同雏鸟,待羽翼丰满,就得脱离舒适的巢穴去天空翱翔;就如同蒲公英,待它们长大成熟,就得随风飘到世界各个角落。时间的年轮一圈圈缠绕,我们也早已褪去稚嫩的模样。车站内,充满着别离的味道,你终究离开了父母温暖的怀抱,背上了沉重的行囊,与孤独为友,与寂寞为伴,踏上新的旅程。“爸,妈,我走了,你们照顾好自己啊。”“哎,你路上小心啊,放假了就回家看看啊。”随着车子的远去,父母的身影逐渐模糊,这次,你便要独自踏上征程。这条旅程的'尽头便是儿时那遥不可及的梦想。这必是一场风雨兼程的考验,而失败,则是常态;成功,才是意外。
人生的花季固然美好,但也如昙花一现。当列车再次驶到人生的分岔路口,你已不会再像初次时因不知走哪边而焦头烂额。你曾是个阳光的人,却因失败而身处迷雾之中,抹不去内心的忧愁;你曾是个有原则的人,却因名利不择手段而深陷万丈深渊。生活是一把无情的尖刀,我们在路上走着,逐渐改变了自己最初的模样。望着延伸到远方的路,你选择了那一条充满泥泞、荆棘与沼泽的路,因为你知道,虽然这条路上满是挑战,但这条路的尽头,却是成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当旅程结束,谁都无法阻止车子开到尽头。白色的医院病房内,脸色苍白的躺在病床上的你正与家人说着永别。一路走来,无数次的离别已使你日渐麻木,你经历了人生苦难,体验了人生冷暖,离去,也已无遗憾。撒手而逝的那一刻,你的嘴角却微微上扬。你出生的时候,你哭着,周围的人却都笑着;你逝去的时候,你笑着,周围的人都哭着。人生,在哪里开始,便在哪里结束。
这一路你饱受痛苦与煎熬,但你不能放弃。把过往焚烧,伴浓烟升腾,直到烟消云散,用五彩画笔涂鸦缤纷的未来,把昨日的伤痛埋葬,不留一丝痕迹,让它随风飘荡去远方,而明日,又带着欢乐上路。
在路上,我们微笑着,奔跑着,不知不觉就到达了远方。
第3篇:人生的路杂文随笔
人从哇哇落地降临在人世之时,都别无选择的要走两条路。一条是风尘仆仆的尘路。另一条则是黄泉路。前者在阳间,后者在地府。
且不纠结冥冥之中的地府,人死了,什么都不知道,尘归尘,土归土。这都有宿命。还是在活着的时候多考虑人生的路该如何走。人生下来就是受苦的,这话不假,有哲理。大了想要份好工作,立业了又要成家、成家之后又要抚养儿女,又愁着下一代,都逃避不了自然规律和生存法则。所以说,在世上走的路,实际上是个人修行之路。修行的人,有心和无心,都要行走在有形和无形的修行路上。有形是指在有心做好每一件事,为了人生的目标去开拓进取而获得成功,或者实现了某个初衷及预订而看到或者感受到的愿望。无形是指在无心做好任一件事,浑浑噩噩去苟活。无目标,没想法的生活。只是在人世间走了一回,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修行。
每个人在蹒跚
第4篇:人生的路杂文随笔
人生的路杂文随笔
人从哇哇落地降临在人世之时,都别无选择的要走两条路。一条是风尘仆仆的尘路。另一条则是黄泉路。前者在阳间,后者在地府。
且不纠结冥冥之中的地府,人死了,什么都不知道,尘归尘,土归土。这都有宿命。还是在活着的时候多考虑人生的路该如何走。人生下来就是受苦的,这话不假,有哲理。大了想要份好工作,立业了又要成家、成家之后又要抚养儿女,又愁着下一代,都逃避不了自然规律和生存法则。所以说,在世上走的路,实际上是个人修行之路。修行的人,有心和无心,都要行走在有形和无形的修行路上。有形是指在有心做好每一件事,为了人生的目标去开拓进取而获得成功,或者实现了某个初衷及预订而看到或者感受到的愿望。无形是指在无心做好任一件事,浑浑噩噩去苟活。无目标,没想法的生活。只是在人世间走了一回,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修
第5篇:路踏出诗意杂文随笔
路踏出诗意杂文随笔
路,踏出诗意。
当我写下这行字的时候,已是傍晚时分,要下班了。
之前,经常行走在路上,或步行、或骑车、或开车。
之前,步行上学、步行工作,抑或骑车。
之前,老娘在家等候,回不来会到村口遥望儿子的身影。
之前,妻子在家等候,回不来她不吃饭、不睡觉,等我回来一通唠叨。
之前,没有电话,只有等候。后来有了呼机、手机。妈妈等烦了回家坐着等,妻子等烦了会打爆你的呼机、手机。
一晃进入花甲之年,回想起来特别理解老娘和妻子。当年那种心烦变成了感激。娘疼儿、妻疼夫,人间最朴素的感情。
老了,退休了,孩子不回家,有一种淡淡的忧心,担心一些不该担心的事情。每天下班第一要务就是回家,期盼看见老伴、看见子女。
一声“下班了?”心里都踏实了。
一声“爸,准备吃饭吧!”心里充满暖意。
一声“爷爷!”让你从脚暖到头,横穿全身。
第6篇:路踏出诗意杂文随笔
路,踏出诗意。
当我写下这行字的时候,已是傍晚时分,要下班了。
之前,经常行走在路上,或步行、或骑车、或开车。
之前,步行上学、步行工作,抑或骑车。
之前,老娘在家等候,回不来会到村口遥望儿子的身影。
之前,妻子在家等候,回不来她不吃饭、不睡觉,等我回来一通唠叨。
之前,没有电话,只有等候。后来有了呼机、手机。妈妈等烦了回家坐着等,妻子等烦了会打爆你的呼机、手机。
一晃进入花甲之年,回想起来特别理解老娘和妻子。当年那种心烦变成了感激。娘疼儿、妻疼夫,人间最朴素的感情。
老了,退休了,孩子不回家,有一种淡淡的忧心,担心一些不该担心的事情。每天下班第一要务就是回家,期盼看见老伴、看见子女。
一声“下班了?”心里都踏实了。
一声“爸,准备吃饭吧!”心里充满暖意。
一声“爷爷!”让你从脚暖到头,横穿全身。
偶有回家不见老伴,
第7篇:回家的路杂文随笔
回家的路杂文随笔
这几天的清晨,说来也巧,他总会在几乎一样的时间醒来。一睁开眼,面对寝室里的黑暗,他的内心好像缺失了什么。仔细想想,不是钱,也不是快乐,更不是繁华都市里的热闹……那又是什么呢?
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想着这个问题,想着想着,不知怎么地,他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嘿,这是哪里?”他微眯着眼,看着眼前那个黑暗的地带。突然,一束光线好像从另外一个时空投射了过来。他这才看得清前行的路。在这路上走了一会儿之后,他开始笑了起来。“这不是家乡的那条巷子吗?旁边不是回家的一条小路么?”
正在这个时候,一阵奇怪的风吹来,他来不及躲闪,就被那风吹到那条小路上。更不可思议地是,他的双脚还未站稳,那风一阵接一阵地吹着他飞速前进,一直把他吹到家门口。
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自言自语地说:“我不是在沿海一带的城市
第8篇:桥归桥,路归路杂文随笔
侄女发微信给我,谈到最近工作很忙,多是一些应付之事,有点不安全感。回到家后,对女儿也有些缺乏耐心,问我如何是好。
侄女是做市场的,这几年业绩逐年提升,任务也在加重。我劝她,不安全感大多来自不确定性。市场风云变幻,不是自己能掌控的,尽到自己的职责即可。回到家里,要将单位上的事放下,对女儿的爱心要有合适的表达方式。工作与家庭,是两个不同的区域,要分别对待。
这让我想起前两年的一件事。一位朋友做小学生托管多年,她母亲退休后来帮她的忙。她母亲退休前是小学高级教师。两人时常为工作上的一些事情发生争吵,让她感到很为难。一方面,她认为自己做得有理,另一方面又觉得与母亲争吵有些无理,心里非常纠结。
我劝她分开来处理。工作上的事,你是负责人,应该你作主;母亲作为老师的身份,有意见可以听取,但不必言听计从。生活中,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