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我是猫 教案教学设计
《我是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糕、贪”等13个生字,会认“馋、霉”等9个生字,在语境中理解“年糕、贪馋”等新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中的心理描写,并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讲述猫吃年糕的经过。
3.了解猫在吃年糕的过程中发生的一连串新奇而幽默的场景,初步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弱者的深切的同情,对当时社会人情冷暖的不满与愤恨。
教学难点:
理解感悟三条真理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日本著名作家夏目漱石先生的代表作《我是猫》中的一个精彩片断。(板书课题)
看到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在课文中画出生字、新词。
2.交流自学生字、新词的情况。
重点指导:
(1)属于左右结构的生自有哪些?
(2)哪些字的字形容相混淆?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层次。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想一想: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讲了什么内容?(引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理清课文层次。)
第一部分:(1、2自然段)写“我”看见厨房没有人,决定抓住机会吃了那块年糕,并由此发现了第一条真理。
第二部分:(3、4自然段)写“我”人不见一个人影,咬了一口年糕不能动时,又发现了第二条真理。
第三部分:(5、6自然段)写“我”为了摆脱那年糕,使出种种伎俩,最终直立起来已经不是猫了,又发现了第三条真理。
第四部分:(7、8自然段)写在人们的嘲笑下“我”无奈地演完一场丑剧。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
(可以通过听写等形式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
二、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回忆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默读思考,自主学习。
学习要求:
1.默读课文,思考:猫在头吃年糕的时候发现了哪几条真理?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现的?你觉得哪些情景最可笑?为什么?
2.画出相关的语句,并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你还有什么不懂得问题?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自主学习。)
四、交流汇报,深入学习。
1.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第二题,梳理猫发现三条真理的过程。
第一条真理:难得的机缘,会使所有动物敢于干出他们并非情愿的事来。
(这条真理是在猫看见年糕时发现的,它当时的心理活动是:若想吃,趁此刻,如果坐失良机,只好胡混光阴,直到明年也不知道年糕是什么滋味。)
第二条真理:所有的动物,都能直觉地预测吉凶祸福。
(这条真理是在猫吃年糕的时候发现的,它当时的心理活动是:还不快吃!假如有人来才好呢!)
第三条真理:临危之际,平时做不到的事这时也能做到。
(这条真理是猫在拔年糕时发现的,它当时的心理活动是:最重要的是忍耐,便左右爪交替着伸缩。唉,这太麻烦,干脆双爪一起来吧!)
2.引导交流:你觉得哪些情景最可笑?为什么?
学习第一部分(1、2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部分,画出你觉得可笑的情景,说说你从哪些语句感觉到可笑?
(教师引导学生从猫的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体会。理解:瘆人、难得的机缘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学习第二、三部分(3-6自然段)
(1)自学二、三部分
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3-6自然段,画出你觉得可笑的情景,说说你从哪些语句感觉到可笑?有感情地朗读你所画的语句。
(2)交流汇报
第二部分交流重点:猫咬了一下年糕,牙齿动弹不得。“当我意识到这年糕原来是个妖怪时,已经迟了。宛如陷进泥沼的人越是急着要拔出脚来,却越陷得深……”的尴尬处境。
第三部分交流重点:重点体会猫在摆脱年糕时的动作和心理活动。(通过评读的方式体会猫的可笑--可怜--同情,通过读把情感的变化表现出来。)
课件出示:
(1)烦躁已极,便将尾巴摇了几圈儿,却不见何功效。将耳朵竖起再垂下,仍是没用。想来,耳朵和尾巴都与年糕无关,摇尾竖耳,也都枉然,所以干脆作罢。急中生智,只好借助前爪之力拂掉年糕。
(2)我先抬起右爪,在嘴周围来回摩挲,可这并不是靠摩挲就能除掉的。接着抬起左爪,以口为中心画了个圆圈。单靠如此咒语,还是摆脱不掉妖怪。
(通过有感情朗读体会猫当时的处境。)
3.学习第四部分
(1)自由读第四部分,把人物的不同表现画出来。
(2)分角色朗读第四部分,深入体会。(读出各种不同人物面对猫艰难的窘境而表现出来的冷漠心态)
4.自由朗读全文,并重点朗读你自己喜欢的段落,提出自己还不太明白的问题,全班交流。
五、总结全文
文章学完之后,你的脑海中留下的仅仅是猫可笑的形象吗?还有什么?(引导学生领悟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情感:当时社会人情的冷漠,表达了作者郁积日久的不满和愤恨,对弱者给予了极大的同情。)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拓展阅读:《泰戈尔散文诗二首》、《狗的友谊》、《母爱》
七、板书设计:
看见年糕
我是猫 偷吃年糕 可笑 可怜 同情
力拔年糕
众人嘲笑
第2篇:27 我是猫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会认“馋、霉、毽、吝、徘、徊、宛、钳、憾”9个生字,会写“糕、贪、馋、瞧、霉、缘、压、宛、沼、预、枉、拂、咒、憾、掀”16个字。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猫在偷吃年糕过程中发生的一连串新奇而幽默的场景,初步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悟三条“真理”的含义。教学难点
初步感悟三条“真理”的含义,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见过猫吗?它有什么特点?那你知道年糕吗?说说看。(明确:年糕是用黏性大的米或米粉蒸成的糕,是农历年的应时食品。)
“猫”和“年糕”是两个不同的食物,日本的名家夏目漱石用巧妙的语言文字把它们联系起来,写下了长篇小说《我是猫》。这部长篇小说是世界文学名著之一。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我是猫》选自这部小说。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认识这只神奇的猫吧!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自学字词,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借助字典、词典自学生字、新词。2.检查掌握的情况。
(1)认读生字,给生字组词。注意“徘徊”“掀起”的读音。(2)出示新词,检查认读。(3)结合上下文体会新词的意思。
(二)自由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全班交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讲的是一只猫偷吃年糕并发现三条真理的过程。)2.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按照猫吃年糕的经过,思考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理清文章的思路。(也可以提示学生思考“猫在偷吃年糕时发现了哪几条真理,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现的”这两个问题,理清课文思路。)3.学生交流。
文章的思路是:见年糕——吃年糕——拔年糕——被嘲笑。
(三)浏览课文,找出三条“真理”。
1.师:请同学们快速翻开课本第141页,浏览课文,找出三条“真理”,用“——”画下来,读一读,再看看猫分别是在什么时候发现这三条真理的。2.汇报交流。(课件出示三条“真理”)
(四)走进文本,深入学习三条“真理”。“真理”一(课件显示第一条“真理”)1.提出要求,指名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把你读懂的句子划出来。2.汇报交流,体会情感。随着学生的汇报,教师相机引导:
能吃边吃;还未曾沾过牙哩;又香又瘆人;吃呢,还是不吃;坐失良机;胡混光阴等词。
引导学生明确:良机是指“厨房里连个人影都不见”。
3.师小结:是啊,面对着这么诱人的年糕,而又连个人影都不见,这是多么(难得的机缘)啊!这就会使得(所有的动物敢于干出他们并非情愿的事来)。
三、练习抄写生字、新词
提醒学生注意:“糕”字点的笔画较多,注意点的位置、大小、方向、形状。“憾”字不要少写一点,“挠”字不要多写一点。“馋”“霉”“毽”“缘”等字要注意笔顺。
课堂小结
课文一直在“变“中描写火烧云,由霞光之美写到色彩美,再到姿态美,而这三种美都是美在变化中,有静态美,有动态美,从而抒发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课后习题 《我是猫》习题
一、基础题
1.给下列生字注音。
馋
霉
毽
吝
徘
徊
宛
钳
憾 2.生字组词
()
()
()
缘
()
枉
()
掀
()
()
()
()
二、综合题 1.填空。“宛”字的部首是(),查字典时再查()画,第七画是()。用音序查字法,查大写字母(),音节是(),组个词语是()。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1)反义词:
坦率——()
迟疑——()
倒霉——()(3)近义词:
思忖——()
坦率——()
催促——()
三、提高题
1.判断下面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在括号里填上序号)(1)调
①diào ②tiáo 调整()调查()风调雨顺()(2)教
①jiào
② jiāo 教书()教育()领教()(3)中
①zhōng
②zhòng 中用()
击中()中间()中毒()(4)喝
①hâ
②he ③hē
喝水()大喝一声()吆喝()2.我会用带点的词仿写句子
(1)终于没人来,也就终于非吃年糕不可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宛如陷进泥沼的人越是急着要拔出脚来,却越陷得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chán
i
wǎn mãi
qián àn
hàn
ìn
pái huá
ji l
2.有缘
缘分
机缘
冤枉
枉然
枉费
掀起
掀开
掀走
二、综合题
1.宀 5
W wǎn
宛如
2.(1)隐讳
果断
幸运
(2)思索
直率
敦促
三、提高题
1.(1)②①②
(2)②①①
(3)①②①②
(4)③①② 2(1)我非把这道题做出来不可!
(2)宛如一条飘舞的彩练,久未放晴的天空出现了一条彩虹。
板书
我是猫
见年糕——吃年糕——拔年糕——被嘲笑
第3篇:我是猫 教学设计
大武口区小学语文特岗教师基本功大赛参赛者
隆湖二站小学
陈亚丽
《我是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是猫》是一篇精读课文。它是日本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代表作,作者以幽默而辛辣的笔触,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写了一只猫偷吃年糕并发现了三条真理的过程。表现了当时社会人情的冷漠,表达了作者郁积日久的不满和愤恨,对弱者给予了极大的同情。学情分析:
本文语言幽默风趣,令人忍俊不禁。但因是译文,语言习惯与汉语不太相同,再加上本文写于十八世纪初,学生对那时的日本社会几乎没有什么了解,这给阅读课文带来了一定难度。不过我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他们只要能感受到猫的可怜,那对猫产生同情之心也就在情理之中。教学目标:
1、会认“馋、霉、毽、吝、徘、徊、宛、钳、憾”9个生字,会写“糕、贪、馋、瞧、霉、缘、压、宛、沼、预、枉、拂、
第4篇:我是猫(教学设计)
《我是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自学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提高在读中感悟作品语言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中的心理描写,并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讲述猫吃年糕的经过,了解猫在吃年糕的过程中发生的一连串新奇而幽默的场景。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朗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对弱者的同情,对当时社会人情冷漠的不满和愤恨。
重点难点:
1、重点:体会作者对弱者的同情,对当时社会人情冷漠的不满和愤恨。
2、难点:在读懂作者描写的每个场景的基础上,理解感悟三条“真理”的含义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老师:多媒体课件、作者的有关资料
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将介绍一位新朋友给大家认识,他就是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夏目漱
第5篇:我是猫教学设计
我是猫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猫在吃年糕的过程中发生的一连串新奇而幽默的场景。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中的心理描写,初步感悟三条“真理”的含义。
3.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弱者的深切同情,对当时社会人情冷漠的不满与愤恨。
难点:初步感悟三条“真理”的含义,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年糕图。(课件一 展示年糕图)
问:这是什么?看到这样一块美味的年糕,你最想做什么?(抽生汇报)
过渡:是啊,这年糕这么诱人,谁又能抵挡得住它的诱惑呢?日本名家夏目漱石先生笔下的那只猫儿就碰上了这事儿,即使是主人吃剩的年糕,它也没能抵挡住诱惑,而且还从中
第6篇:《我是猫》教学设计
《我是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猫在吃年糕的过程中发生的一连串新奇而幽默的场景。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中的心理描写,初步感悟三条“真理”的含义。
3.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弱者的深切同情,对当时社会人情冷漠的不满与愤恨。
难点:初步感悟三条“真理”的含义,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年糕图。(课件一 展示年糕图)
问:这是什么?看到这样一块美味的年糕,你最想做什么?(抽生汇报)
过渡:是啊,这年糕这么诱人,谁又能抵挡得住它的诱惑呢?日本名家夏目漱石先生笔下的那只猫儿就碰上了这事儿,即使是主人吃剩的年糕,它也没能抵挡住诱
第7篇:我是猫教学设计
娄底市第一小学
邵菊花 《我是猫》的评课稿
这是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代表作《我是猫》,文章主要讲述一只猫发现年糕,偷吃年糕后被粘住嘴巴,想尽千方百计都没摆脱掉年糕,受到主人一家的嘲笑。作者以幽默而辛辣的笔触,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写了一只小猫偷吃年糕并发现了三条真理的过程。表现了当时社会人情的冷漠,表达了作者郁积日久的不满和愤恨,对弱者给予了极大的同情。作者借猫的遭遇,寄托了自己对弱者的同情。下面就阳老师执教的这堂课做简单的评述。
1、教学思路清晰
在初读课文后,阳老师让学生再读课文,用标注小标题的形式助学生理清全文的脉络。教学第一、二自然段时,引导学生思考:找出猫发现真理的语句?品味描写猫动作的词语,想象作者描绘的场景?探讨猫发现真理的心情?教师引导学生将这些问题逐一解决以后,然后通过朗读、体会,加深
第8篇:《我是猫》教学设计
《我是猫》教学设计
紫金县龙窝中心小学
黄惠霞
教学内容:
《我是猫》是语文出版版社S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章。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力求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设计多层次,多角度的读书活动,让学生真正的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交流,并在交流中产生成就感,使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对话,成为自主阅读后的深层次需求。教材分析:
本文语言幽默风趣,令人忍俊不禁。但因是译文,语言习惯与汉语不太相同,再加上本文写于十八世纪初,学生对那时的日本社会几乎没有什么了解,这给阅读课文带来了一定难度。不过我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他们只要能感受到猫的可怜,那对猫产生同情之心也就在情理之中。
学习目标: 1.会认“馋、霉、毽、吝、徘、徊、宛、钳、憾”9个生字,在语境中理解“年糕、倒霉、机缘、迟疑、徘徊、宛如、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