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屏 教案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28 08:06:1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说屏 教案教学设计

说“屏”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相关知识。

2.揣摩语言,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力。

3.尝试说明文阅读的新方法--比较阅读。

4.以屏为媒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目标2、3、4

[教学工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展示搜集到的关于屏的图片,学生配乐(《高山流水》)欣赏并就此谈谈自己的感受,引入课题。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正音:出示重点拼音,全班齐读两遍,深化印象。

2.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要求:特别注意文中的长句,注意其中没有标点时的正确停顿。读后教师点评。若句读不对(估计是《牡丹亭》那一句),可让学生自己先琢磨,然后再以正确的停顿齐读这一句。

3.精读课文,回答问题。

自主回答:

(1)找出文中给屏下定义的句子。

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回顾下定义的特征:一个点出事物根本特征的判断句。然后请学生思考寻找。

明确:“屏者,障也。”意思是:屏风,用作遮挡、阻隔的东西。

教师可借此回顾强调文言文中“……者……也”的判断句。

(2)作者介绍了关于屏的哪些知识?

明确:屏的作用,屏的种类,屏在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

(3)合作(同桌)讨论:找出文中介绍这三方面知识的最主要语句。然后全班交流。注:讨论视情况需要而定。

教师可穿插以下内容:

①《口技》中“口技人坐屏障中”“撤屏视之”的语句涉及到其中的哪方面知识?

②同样是介绍屏的作用,“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为什么放在第三段?有什么用?(明确:过渡句,与下文关系更密切,所以放在第三段)

⑷教师:说明文的目的是给人知识,所以语言要求简明扼要。我们已经找到了文中介绍知识的最主要语句,为了语言的简明扼要,我们把这些最主要语句串联成文,并取代课文。可以吗?为什么?要求以删去的某一句为依据具体说明理由。

先全班齐读修改后的语段,然后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最后小结:

①.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补充解释,使文章更易懂。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②.引用戏剧台词和古诗,使文字生动有趣,体现了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的美。

⑸其实,古人写到屏风,往往写得很美,你课外有过这样的阅读经历吗?能回顾其中一些吗?

教师介绍其中两首:

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柳永《迷神引》“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

请全班齐读,教师建议:课外可再找一找读一读,充分体会屏的美。

⑹但本文屏的美不仅因为语言,更因为作者对屏倾注了深厚的感情。找出文中能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

预计学生速读后能找出“富有诗意”、“心生向往之情”、“更觉得它实在微妙”等语句。从而明确作者对屏风的赞赏之情。

⑺小结:①作者按照总分的顺序,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屏风的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抒发了对屏风的热爱之情。

②学习说明文的一种方法:

 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筛去次要信息,抓住主要内容。

在比较阅读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写法、布局。

三.拓展:小小设计家--运用学到的知识,考虑屏的主人的身份,选择以下一种,发挥想象,小组讨论,设计一道屏,并说明其图案、材质及设计理由。

1.读书人家的书房

2.千金小姐的闺房

3.官宦人家的客厅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可补充,可反对,可争论……预计气氛热烈。

反思:在这堂课中,我能够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养成,比如长句子的朗读节奏这一环节;同时注意始终关注文本,课堂上的所有环节都来自文本又回归文本,做到了对文本的深度解读,而不是仅仅拿文本做一个跳板;此外也尽量做到适度拓展,本课的拓展材料,无论是内容方面还是思维方面,都能紧扣文章内容,立足文本;还注意追求课堂活动的实效性,比如“合作(同桌)讨论:找出文中介绍这三方面知识的最主要语句。然后全班交流。注:讨论视情况需要而定”的这个环节,最后看到学生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已经完成就不再讨论;还尝试了说明文教学的一种新方法,实践证明它还是有一定收效的;而整个过程对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也有一定的补充。总的来看,这堂课的感觉还算成功吧。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读的问题,总体感觉读得太少,应该还有许多时候可以穿插读的环节,比如屏的定义可齐读深化印象,最主要的语句连接成文后也可齐读使比较阅读更有效,不仅是这堂课,其实大多数时候如果课文较长往往读得不多,这个问题以后要特别引起重视。另一个则是最后“小小设计家”的环节,我原本觉得屏是古代很有诗意的一样物品,希望借此让学生多了解一些古代的文化知识并能运用。但课后教研员曹老师和其他几位老师提出来,让学生为自己设计一道屏会更贴近生活。细想想非常有道理,现在的学生对古代的知识知之甚少更不能熟练和正确的运用,平行班情况尤其是这样,让学生为自己设计一道屏,应该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第2篇:说屏 教案教学设计

hcm831212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

2、了解中国古代的屏风,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

3、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说明的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4、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以屏为媒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教学时间:一课时

预习要求

一、 利用工具书,积累词语。

二、 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1、 请用原文给屏下一个定义。

2、 作者从哪三个方面介绍了有关屏的知识?

三、 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说明方法。

1、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 ( )

2、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 )

3、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等。( )

4、“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 ( )

四、 思考:课文多处引用古诗词,有什么好处?

五、查找积累有关屏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展示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屏风的图片,请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我们今天来学习陈从周先生的说《说“屏” 》,来了解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二、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检查预习

1、 由一组同学展示词语的积累

2、 由二组同学展示预习二

3、 点评:

先由学生自己进行,老师重点进行问题2的点评。

A、屏风的作用:室外(在院子或天井中)安置屏风,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可以挡风,空间还是流通的;室内安置屏风与帷幕相同。

B、屏风的分类:按屏风的建造材料及其华丽程度来分。

C、屏的设置:需因地制宜,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一言以蔽之,屏风的功用与设置全在一个“巧”字。

4、文章是什么结构?说明顺序是哪一种?

总---------分----------总

(1自然段) (2-4自然段) (5自然段)

逻辑顺序

三、 探究理解文中古诗词

1、 理解诗意

A、“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出自唐诗人杜牧《秋夕》诗。全诗如下:“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是一首描写封建帝王后宫宫女生活图景的诗。整首诗描绘出寂静凄清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人物内心世界的痛苦。

B、“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出自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牡丹亭》的“游园”一出。杜丽娘为自己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热望。 “锦屏人”指闺中女郎。“韶光”指美丽的春光,也暗指自己的青春。这句话凝聚着主人公心中的无限哀怨。

C、“抱膝看屏山”

出于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填的是“临江仙”的词牌。写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楼参佛诵经,顿悟一生得失。

2、课文多处引用古诗词,有什么好处?

《秋夕》诗句表达了作者幼年时对屏风的无限向往与喜爱之情,放在开篇引起读者兴趣。

《牡丹亭》中的引用放在屏风定义后面既补充了屏风的含义,又使语言生动有趣。

多处引用古诗词,文白相杂,不仅很好地为说明对象服务,且使说明语言更生动

3、由三组同学展示课外积累的有关屏的古诗词。

南朝 《闺怨篇》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独眠。

李商隐 《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柳永 《迷神引》“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

李贺 《洛妹真珠》“金鹅屏风蜀山梦,鸾裾凤带行烟重。”

《屏风》“月风吹露屏外寒,城上乌啼楚女眠。”

学生可能找不出这么多,老师可以做适当的补充。

四、 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1、 四组同学展示预习三。

2、 明确:作诠释、作比较、分类别、引用等。

五、 小结:

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屏风的使用价值和艺术价值,抒发了对屏风的热爱之情。

六、 作业

(略)

第3篇:说屏 教案教学设计

作者:不详

语言运用

1. 找出下列句中用得准确的词语。

(1)从前女子的房中,一般都要有屏,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2)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2. 造句。

既……又……而且……

3. 模仿例句,用所给的诗句写一段话。

例1: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

.(1)春风又绿江南岸

例2:屏是真够吸引人的,“闲倚画屏” “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始不能起一点文化休憩的作用。

(2)江山如此多娇

4.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内容。

“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这是很富有诗意的名词。记得童年与家人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说屏》教学设计

《说屏》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下面是关于《说屏》教学设计的内容,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

2、了解屏的相关知识;理解文中古诗句的含义;

3、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自主、合作、探究

教法:导读法―――创设情景,指导、点拨。

学法: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相结合,指导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掌握方法,在自学中实践提高。

情感态度目标:以屏为媒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装点更加美好的生活。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力。

【教学重点】

1体会文章诗情画意的说明语言。

2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能对传统文化产生浓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说屏》教学设计

《说屏》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屏》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说屏》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

2.揣摩语言,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唤起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

3.以屏为媒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把我们的生活装点得更美好。

【重点难点】

了解“屏”的有关知识;

2.体味本文生动的语言,理解作者对“屏”的感情,理解引用的古诗词的诗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从《口技》中的屏导入。

二、作者简介:

陈从周: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园林专家,著有《说园》。

三、整体感知:

1、“问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说屏教学设计

说屏教学设计(精选14篇)由网友 “王思聪” 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说屏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说“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查字典,看注释,掌握重点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

体味本文生动的语言,弄明白文中古诗句的含义。

以屏风为媒介,激发学生审美情趣,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屏”的有关知识,体味语言,弄清文中古诗句的含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查找有关屏的图片,或上网查找。如果学生家中有屏的小艺术品,也可借来一用,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

教学设计

整体感知

导人新课。

学生拿着自己找的图片或小屏风,向同学作介绍,语言可能不生动,教师可以就此导人,看做者是怎样介绍的。也可以用古诗词中有描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说屏教学设计

《说“屏”》教学设计

科 目 语文 设 计 者 李佳佳 学校 观音寺一中 授课班级 八一班 学生人数 48 课 题__《 说“屏” 》_______ 课 型 新授 授课日期 12.10

一、教材分析

(1)内容分析:“屏”是指“屏风”,是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本文简单介绍了“屏风”的功能与种类,但这不是本文的重点内容,本文介绍屏风的目的在于提出期望:今天我们应更好的使用屏风。

(2)教材的处理:这篇课文特点鲜明,作为教学内容来看,不能把它当作说明文来处理,学习说明文的写作方法,教学中应强调的是训练学生的阅读概括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体会小品文语言的优美,因此,在教材处理内容取舍方面,我兼顾了两个方面:一是重点练习学生快速阅读,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大意,提高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二是适当复习介绍说明文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说屏》教学设计

15、说 屏

(作者

陈从周)

六安九中

赵福高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

2、反复揣摩,品味科学小品文的语言特点。

3、体会作者对屏的情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重点难点:

品味本文科学、生动的语言特点;体会屏风中包含的文化韵味。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2分钟)

由图片导入

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学过的哪篇文言文里,提到了屏?

今天,我们就跟随古建筑园林专家陈从周先生一起,去了解中国古代这种比较常见的家庭器具——屏(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8分钟)

1、学生朗读课文,注意下面几个生字词。

2、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说明对象是什么?

3、作者介绍了有关屏的哪些知识?

作用:

分类:

设置屏的注意事项:

三、研读赏析,品味语言(16分钟)

1、为了把屏的知识介绍清楚明白,作者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说屏 教案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说屏 教案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