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国与小人国》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28 08:04:1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大人国与小人国》教学设计

课题:大人国和小人国

课型:造型 表现 设计理念:

每一个孩子都爱幻想,他们的幻想往往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说幻想是孩子们最快乐的事情,一个神奇的童话故事可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而低年级正是孩子想象力最活跃的时期,这一时期,孩子们快乐的想象会象小小的火山一样喷涌不熄。如果教师引导得当,就会有大量的充满幻想的美术作品涌现在我们面前。《大人国或小人国》一课就是让学生大胆自由、敢于打破常规地把想象的故事表现出来,让他们大胆地想象、表现,培养其创新能力。教学目标:

1、充分利用联想与比较,自由、大胆、快乐地想象与表现,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创新的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绘画,表现到大人国与小人国时的情景和感受。

3、引导学生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在创作中激发探索欲,培养个性。教学重点:

利用灵活的比较,启发多种奇妙的联想,力求创新。表现到大人国与小人国时的情景和感受。教学难点:

想象、创作出有特色的“大人国与小人国”。画面的布局与形象的对比。教学方法:

通过欣赏、示范讲解来感受和完成教学目的及目标。学具:

学生作业纸、水彩笔、油画棒。教具:

相关童话故事、卡通片及情景图片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板书课题:大人国与小人国

教师谈话:“同学们,谁能告诉我大人国和小人国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指生回答)

(师举例说明大人国只有大人的话,能显示出它们的大吗?通过比较才能发现。)

同学们想不想看大人国和小人国同时出现的时候? 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一段卡通片《拇指姑娘》。”

二、欣赏:

卡通片《拇指姑娘》片断

师:“知道她为什么叫拇指姑娘吗?她在大人国里遇到了哪些奇怪的事?同学们可要认真观察,注意大人国的景物与拇指姑娘的对比呀!”

看完视频,提问题:

谁大?谁小?(让学生实际观察核桃壳的大小,通过对比明确拇指姑娘的大小)

卡通片《龙猫》片段

师:“大家再来看下一段视频,看看这是在大人国还是小人国?” 在看图片,比较大小。

三、想象:

师:假如你是一个很小的人,想一想你在大人国里会发生什么有趣的奇遇呢?例如我们怎么在一起学习、吃饭、休息、劳动、娱乐。我们之间有没有发生什么让人笑掉大牙的事呢? 生:假如我是巨人,我会和他们一起唱歌、跳舞。生:我会带他们一起到大人国来做客。„„

(1)观察、思考、感受:

a:出示几组大与小比较的图片:让学生说说你会有什么感觉。想一想怎样将其中的女孩变成巨人? 互相说一说,生:可把她后面的背景缩小,同时把她本身放大。

师:同学们想象的都很丰富,大家想不想看一下,(图片)让学生体会大与小的强烈对比。

(3)欣赏同龄人的作品,了解不同的表现方法,体验在《大人国与小人国》里的快乐。

四、合作创作:

师:同学们了解的知识真多,说的真棒!大家想不想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现你成为巨人后的奇遇?相信大家一定行!下面,大家就一起动手来试一试好吗? 通过以上的欣赏与了解,如何结合自己想象与感受,把你编的大人国与小人国的故事画成一幅画,画完后讲给同学听。

五、展示评价:

各组选出有特色的作品贴到黑板上,互相欣赏、互相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感受,教师及时评价,给予肯定。自评: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作品

互评:说出你喜欢的其他同学的作品给你的感受并选出自己觉得最奇妙的作品。

小结:这节课每个同学表现的都非常优秀,很积极,都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在大人国的奇遇,作品都很新颖。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再接再厉画出更好的、独特的美术作品。

六、课后拓展:

课后根据自己的喜爱用泥塑等形式来表现这一主题,把小的东西放大或把大的东西缩小。

第2篇:《大人国与小人国》教学设计

《大人国与小人国》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人国与小人国》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材内容: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美术教材三年级第五册第3课《大人国与小人国》。

二、教材分析:

《大人国与小人国》是一节绘画创作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认识大与小的对比,而《大人国与小人国》的相关内容却多次出现在孩子们喜欢的童话故事和动画片中。如: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拇指姑娘、格列佛游记等等,因此,本课通过看动画片、绘画游戏直观的让学生感受大人国与小人国的差异,并让学生认识大与小是通过对比得出的。通过对比的表现方法将儿童眼中的童话世界自由地呈现在我们眼前。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不同绘画用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经验,会用生动的线条和色彩来表现自己的想法。现在的孩子接受信息的途径很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爱表现自己,但他们都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表现画面。而本课就是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四、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大小是通过对比体现出来的,并能够运用对比的绘画方法,表现“大人国与小人国”。

2、过程与方法:利用联想与比较,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在创作中激发探索欲,培养个性。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利用对比的方法来突显主人公的“大”和“小”。

教学难点:学生对比方法的应用。人物与周围环境的对比、色彩的对比。

六、教法、学法:

本课在教法上我采用观察比较的方法,使学生通过语言交流总结出对比的表现方法,通过故事和画面联想,引领学生走进丰富的幻想世界,分享想象带来的无穷乐趣,通过语言交流激活学生的兴奋点,联想更有创意的构思。想象能力的培养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能力目标。

七、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课我利用学生们非常喜爱的动画片《格列佛游记》《白雪公主》等视频片段来导入新知,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从中观察动画片中的人物共同特点(动画片中人物大与小的鲜明对比)由此引出新课“大人国与小人国”。

【动画视频将学生的思绪引领到充满幻想的童话世界,让学生初步感知大与小的对比,使学生对新知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首先,我找学生到黑板上画一片树叶,问同学们这片树叶大还是小,这时有的学生会说“小”,有的会说“大”我提出质疑,“到底大还是小呢?”并找两名同学画出一个更大的'和再小一些的。再问同学们,这样学生会很轻松说出哪一个大、哪一个小,从绘画游戏中学生直观的理解大于小是通过相互对比得出来的。

【本环节设计既解决了本课的重点,又让学生在观察中自主学习、自主发现,把课堂还给学生。】

(三)激趣探究,想象创作

2、接着我在大片树叶上贴一个小人女孩,问同学们她是谁呀?他来自哪里?班级学生的照片出现在我的课件中,并将他变得很大,这时学生兴趣盎然时我在将这位学生变小并放在另一名学生手中,这时学生将课堂气氛推向一个活跃点。接着我引导学生设想在魔法世界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学生会说出自己的大胆想象。

3、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将自己准备的物品变大或变小,你和它来到了哪里?会有什么样的奇遇,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同桌互相说一说,并找学生讲一讲)

4.欣赏同龄人的作品后,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构思。

看到同龄人的作品,谁能说说你想去哪个国家,去干什么?用哪种对比方法来表现你的画?

(三)分层作业,创作表现

学生自编一个去大人国或小人国旅行的故事,用对比的方法画下来。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画题

1、画人与景的对比(C层)

2、画人与动物的对比(B层)

3、画人与人的对比(B、A层)

4、可以把多种对比运用到一幅画中。(A层学生)

注意:构图要饱满,对比要明显,想象的内容要有趣味。

【分层设标和分层作业为不同学生提供锻炼和发展的机会,学生通过本课学习都能感受到创作的乐趣。】

(四)赏画评画,课后拓展

本课采用学生自评、互评的评价方式,评出孩子们喜欢的画面和故事,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获得成功的体验。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及作品进行评价,并鼓励学生课后用泥塑等形式,把生活中的东西放大或缩小。

【设计意图:鼓励式的小结,留给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延续了学生对作品创作的更大的欲望。】

八、板书设计:

第3篇:大人国与小人国教学设计[全文]

《大人国与小人国》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格列夫游记》故事书设计的一节绘画创作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教材力求体现“大”与“小” 的表现。教材中展示的学生作品,更直观的让学生体会大与小、高与矮在作品中所达到的美感。知道“大”与“小”是比较出来的。通过绘画活动将儿童眼中的魔法世界自由的呈现在我们眼前。运用视觉启发和讨论式的学习方法,使学生通过语言上的交流表达自己丰富的幻想世界,分享想象带来的无穷乐趣。通过语言交流激活学生的兴奋点,联想到更有创意的构思。

二、学生分析

三年级学生富于幻想,爱动,爱玩,敢想敢做,对不同的绘画用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经验,会用生动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的想法。而本课就是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对“大”与“小”的理解,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和对客观事物的见解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大人国与小人国

《大人国与小人国》说课稿

一、教材内容: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美术教材三年级第五册第3课《大人国与小人国》。

二、教材分析:

《大人国与小人国》是一节绘画创作课,属于教材里造型表现领域。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认识大与小的对比,而《大人国与小人国》的相关内容却多次出现在孩子们喜欢的童话故事和动画片中。如: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拇指姑娘、格列佛游记等等,因此,本课通过看动画片、绘画游戏直观的让学生感受大人国与小人国的差异,并让学生认识大与小是通过对比得出的。通过对比的表现方法将儿童眼中的童话世界自由地呈现在我们眼前。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不同绘画用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经验,会用生动的线条和色彩来表现自己的想法。现在的孩子接受信息的途径很广,思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大人国与小人国》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们在认识大与小、高与矮的基础上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富有幻想趣味的“大人国”或小人国。在第一个班我给学生讲述《格列佛游记》的故事导入新课,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游戏,了解大人国与小人国是通过比较体现出来的。通过想象编制、交流自己的大人国或小人国的奇幻旅行的故事,丰富学生的幻想世界。但是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孩子表现小的人物时过小。于是我引导他们将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进行大小转化,并给孩子再次示范,画面中可以有物体与人的对比,也可以用大人国人物的局部与小人国对比,小人国的人物要画清楚,不能太小,动作多样,有故事性。

孩子们幻想的故事无论多么生动有趣,都要转化成视觉的画面呈现。于是在第二个班上课时,我把讲故事改为电影节选欣赏导入,这样的视觉刺激更加直观,学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大人国与小人国》教学反思

《大人国与小人国》教学反思

《大人国与小人国》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堂将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深度融合的一堂课,这堂课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通过媒体的动画设计,多媒体课件展示,多媒体平台流和展示平台,使学生能够更好理课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像能力的绘画课。通过学生对大与小的观察与分析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大与小都是相对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收获以下几个方面:

1、多媒体的成功使用,是本课教学的一大特色。在信息技要条件下,如何做到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深度融合,是我一直思考的。本节课我就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多媒体故事课件展示,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美术的积极性的主动性,通过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完成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通过多媒体出示照片,初步培养了学生的观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大人国与小人国教学反思

《大人国与小人国》是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第三课的内容,大人国与小人国教学反思。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大人国与小人国的相关内容多次出现在孩子熟悉并喜欢的童话故事中。如《白雪公主》中七个可爱的小爱人、《拇指姑娘》中拇指般大小的小女孩。动画片《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等等。在让学生认识大与小、高与矮的基础上,通过对比的表现方法将儿童眼中的魔法世界自由的呈现出来。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

为了达到帮助开阔孩子们视野,发散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欲望的目的,在制作课件时,我搜集了很多有趣的图片。不断的修改教案、课件,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今天,一堂课下来,自我感觉还是不错,因为孩子们学得开心投入,我的教研课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课前导入很顺利的进行下来,到了课件播放时,孩子们睁大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大人国与小人国教学设计(通用15篇)

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如何面对失败,化挫折为动力,迈向成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学习技巧和方法,供大家参考。

大人国与小人国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感知大小是由对比产生的。

2、学生通过对比的方法,发挥想像力,表现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又大小对比的有趣场景。

3、通过”说一说”找一找、想一想、画一画等学习活动,丰富学生的想像力。

教学准备:教师:查找有关大人国和小人国情景的图片,收集相关绘画作品或课件。学生:阅读大人国与小人国相关作品,如《格列佛游记》《别惹蚂蚁》等,准备水彩笔或油画棒等色彩绘画工具。

教学重点:感知大小是由对比产生,并能用绘画的方式来表现大小的对比。

难点:大胆想象,表现大小对比、感知大小对比的视觉冲击所带来的审美感受。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大人国与小人国》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人国与小人国》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