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论文:立足课改研究 优化课堂教学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28 08:02:3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语文论文:立足课改研究 优化课堂教学

语文论文:立足课改研究 优化课堂教学

苏教版语文实验教材简洁明确的教学目标,为每一位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供了相当灵活广阔的个性空间。

在教学实践中,我致力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教学,体现课改精神。

一、注重体现课堂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语文学习

课堂的学习应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以生活世界作为学生学习的背景和桥梁,是学生学会学习的根本。我教学《升国旗》一课,首先播放国歌,让学生倾听,接着让学生结合实际说说自己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听过国歌?国歌响起的时候,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畅所欲言。有的说“奥运会上我国的运动员夺得金牌时,就会播放国歌升国旗”;有的`说“北京天安门每天早上都升国旗,许多人都在旁边观看”;还有的说“升国旗想到了共产党,想到了解放军叔叔在打仗,想到了我们的国家……”老师在学生的述说中不断引入课文的词句让学生熟读。通过交流,学生认识丰富了,眼界开阔了,与此同时也充分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二、突出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习能力

开学一个月后,我开始在班级里以四人异质小组的形式安排座位,全班分成七个小组,每组四人,设立一个组长。每节课中必有小组合作的学习任务。根据学生年龄小的特点,在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上,我主要以四人小组合作和二人小组合作为主,并多在教学的小环节中进行。如在学生初读课文时,让组长组织组员自读、轮读、齐读,把课文读正确。熟读课文后,在小组里进行朗读比赛,读出感情。在小组合作的学习过程中,我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而且更关注学生在合作中的情感态度:是否积极参与,是否乐于互助,是否能够耐心、能够谦让,并以后者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评选最佳合作小组,最佳拍档。

三、合理灵活地使用教材,充分发掘和利用教材的有利因素

使用苏教版语文实验教材的过程中,我坚持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出发点,遵循“活”的教学原则。例如练习2第四题“照样子画自己的手,再说说手能为你、为别人做哪些事。”这与课文《人有两个宝》紧密相连。在学完课文后让学生以练习的形式画一画、说一说,会使教学内容得到巩固,印象得以加深。将其置后,复习的意义和效果都不明显。又如练习2第五题“读读背背”中的一首小诗,描写的是孩子在父母的关爱中幸福生活的温馨画面。诗与课文《家》是同一主题下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我将它安排到练习3中学习,并增加了“说说”的练习要求,目的是让学生在理解《家》的基础上去阅读它,并以它为范文,去模仿创作,体会不同的表达方式。熟读全诗后,我依次出示“蓝天和白云”、“小河和鱼儿”、“泥土和种子”的简图,激励学生“你能不能看着图像它那样写一首小诗呢?”学生热情高涨,并在模仿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创作自信和创作天分。“爸爸是蓝天,妈妈是蓝天。我是一朵快乐的白云,在蓝天上飘来飘去。…‘爸爸是一条大鱼,妈妈是一条大鱼,我是一条可爱的小鱼,在清清的河水里游来游去。…‘爸爸是泥土,妈妈是泥土,我是一粒小小的种子,在肥沃的泥土里生长。”

第2篇:课改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

课改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

“有效教学”教学模式的启用,是对语文教育科学化的追求,也是提高、增强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教师,要不断的自我剖析与反思,深刻认识到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一、语文教学面临的问题

1.学生自主学习不够主动。长期以来,学生所习惯的学习过程就是教师把“已有”的知识进行传授,跟着教师设定的模式一步步接近现成的答案。所以,学生习惯了这种被动性的学习方式,一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表现出来的不是积极主动,而是一脸茫然。即使有自探提示,学生也是被动的去思考,没有显现出极大的阅读兴趣。

2.不能用心去朗读。部分教师认为,只要扫清字词障碍,就算完成教学任务,无暇顾及学生如何用朗读的方式表达出文章蕴藏的情感。正是因为着眼于狭隘的语言因素和知识因素,忽略了思维因素、情感因素和审美因素。没有反复的朗读,恐怕学生难以理解句子中的滋味。

3.学生的个性体验不够。在自主探究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有的学生缺乏自信,认为自己的想法不对,错过展示自我的.机会;有的则大脑一片空白,丝毫没有头绪;有的则想法浮于表面,不能感悟其中蕴藏的深意。教师在以往的教学中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往往按照传统的师道尊严,扮演绝对权威的角色,以牵牛鼻子走的形式,百般驾空、抑制学生的思维,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4.口语交际能力弱。语文园地这一环节在以往的教学中是老师最头疼的了,话题一出,全班鸦雀无声。老师单纯的认为这是因为农村孩子视野窄,见识少造成的,对此环节几乎是匆匆而过,也造成学生表达能力差,与平日的口语表达形成恶性循环。

二、构建有效教学的途径

1.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主动学习从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始。语文课阅读的兴趣尤为重要,只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才能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本内容,是发展听说读写能力的一个重要起点。首先,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并将情境设置的情感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转变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促进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人格的升华。真正做到以文促学,以情促学;其次,自探提示问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质疑,设计要有趣,分层推进、逐层深入地去探究文本,让学生方向明确,步步解疑、把握要点、理解难点、品味精美语句、体味作者情感、积累语言文字、受到感染熏陶、提高语文素养;还可以介绍作者及作品创作背景,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之产生亲近感,并从一节语文课的阅读,激发学生想要了解作者的其他作品、相同风格的作品、文章内容的后续和发展等等。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形成较为浓厚的阅读兴趣;最后,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读书报告会、读书笔记展览、阅读方法交流会等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注重学生的朗读。首先,以自己精彩的朗读打动学生的心,唤起他们朗读的欲望。好的范读,能引起学生的想象,与课文中的主人公同喜同悲,唤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欲望。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差,领悟能力低,但模仿能力强,范读尤为重要;其次,注重学生的有情感朗读,在朗读中实现情感体验。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但是,在正确、流利的朗读上,加以情感,这就使得学生在朗读上有了很大难度。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和读后自身的感悟的不同,直接会影响学生朗读时的情感色彩。因此,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切实把握每一个环节不同情感的体现,进一步让学生通过课文进行情感体验之后进行朗读就会有更好的阅读效果;用充裕的时间来品读、悟读。读的形式要多样。读的指导和训练要有层次,要进行充分的悟读。悟读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边读边悟,边悟边读,读读悟悟,不是通过讲解而是通过自己的品读感悟来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悟读的教学价值在于高效与深刻,课堂上既洋溢着学生的朗朗书声,有涌动着学生揣摩品味的思维潜流,课堂教学的活跃外象与学生思维的深层触动同时生辉。

3.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首先要为学生巧妙创设形式多样、新颖活泼、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如:生动的语言描述创设情境、通过插图或课件演示生活片段,让学生“走进画面”进行想象、扮演具体角色,表演生活中的具体情境。学生入情入境,克服心理障碍,情绪也会变得高涨,带着丰富的情感和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交际活动,使之产生“骨鲠在喉,不吐不快”的冲动,从而“情动而辞发”,滔滔不绝。其次,利用丰富多样的语文教学活动,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如:利用早课,结合生活实际组织一个话题,以朗诵、演讲、相声、辩论、故事会、课本剧等多种形式来开展活动,简单而不枯燥,短小而不乏深刻,多方位、多层次地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

4.提高学生写作水平。首先,巧用范文,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范文的主题可以与学生作文要求相类似,也可以把学生作文当做范文,也可以从作文选挖掘。选用具有特点鲜明、反映当代学生写作水平的作品。这不仅能使学生掌握习作技巧,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尝试新题材、新手法、新构思;其次,分析病文,训练学生的评改能力。如果说范文起到示范作用,那么典型病文能起到指点迷津的作用。引导学生大胆的找出文章的毛病所在,对字词句进行个性化点评并写出批语。最后要求学生按照自己想法,对病文做全面的修改。一节课,通过“展病例、诊病症、改病文”几个环节,师生互动,点燃学生修改的愿望,进而发现自己作文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真正体会到文章是需要反复修改的。然后,鉴赏优秀的文章。在班内展示优秀作品,学生共同鉴赏,让学生努力的发现其中的优点,小至字词句,大至章节篇,赏其用词准确精当、赏其取材新立意深、赏其构思巧妙、赏其描写细腻、赏其谋篇布局艺术……欣赏者有了学习的目标,被欣赏者品尝成功的喜悦。

第3篇:课改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

“有效教学”教学模式的启用,是对语文教育科学化的追求,也是提高、增强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教师,要不断的自我剖析与反思,深刻认识到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一、语文教学面临的问题

1.学生自主学习不够主动。长期以来,学生所习惯的学习过程就是教师把“已有”的知识进行传授,跟着教师设定的模式一步步接近现成的答案。所以,学生习惯了这种被动性的学习方式,一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表现出来的不是积极主动,而是一脸茫然。即使有自探提示,学生也是被动的去思考,没有显现出极大的阅读兴趣。

2.不能用心去朗读。部分教师认为,只要扫清字词障碍,就算完成教学任务,无暇顾及学生如何用朗读的方式表达出文章蕴藏的情感。正是因为着眼于狭隘的语言因素和知识因素,忽略了思维因素、情感因素和审美因素。没有反复的朗读,恐怕学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语文课堂教学环境优化研究论文

语文课堂教学环境优化研究论文

【摘要】 现阶段,我国的素质教育步伐不断加快,中学语文教学也在迅速朝着素质化教学方向转变。积极忧化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环境,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使中学语文教学环境得到充分的改善和提高。在素质化教育深入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矛盾,素质教育的要求和现阶段的教育发展水平难以相适应。针对这些问题,做出了系统的研究和解释说明,意在为优化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环境做出一些贡献。

【关键词】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环境;优化

在中学语文教育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基本上认为,学生的高度配合和教师的积极引导是使课堂气氛活跃的关键因素,但是课堂教学环境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状态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因此,中学语文课堂的环境优化需要每一位语文教师的深入探索,积极找寻良好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环境。在学生进入班级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研究论文

课堂的学习应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以生活世界作为学生学习的背景和桥梁,是学生学会学习的根本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研究论文,希望能帮到你!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研究论文

一、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学,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传统的课堂一般是教师讲的多,学生自学比较少,这就使得学生的自学能力比较弱。平时我们觉得学生不主动学,是因为我们没有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在课堂上,教师单纯地讲其实效果并不好,教师要让学生能够自学。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锻炼各种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自己看书,总结重点,然后分析、讨论。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分数已经成为高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研究论文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研究论文

课堂的学习应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以生活世界作为学生学习的背景和桥梁,是学生学会学习的根本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研究论文,希望能帮到你!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研究论文

一、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学,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传统的课堂一般是教师讲的多,学生自学比较少,这就使得学生的自学能力比较弱。平时我们觉得学生不主动学,是因为我们没有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在课堂上,教师单纯地讲其实效果并不好,教师要让学生能够自学。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锻炼各种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自己看书,总结重点,然后分析、讨论。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怎样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论文

怎样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论文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要场所,学校的办学声望,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效果等都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效率。只有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才能让教师教得舒心,学生学得顺心。师生在教学的共同体中共同进步、提高。作为一名小学藏语文教师,将如何优化藏语文的教学呢?我从下面几点做些阐述。

一、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情境指的是情和境的统一体。情代表人及其所有行为、心理,境则强调客观世界的构成和自然性。情与境的结合使学生处于一种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知识掌握得快,理解深刻,记得牢。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对满堂灌的课堂教学难以接受,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体会到,要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藏语文,就要为学生创设具体的学习情境,提供丰富的学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研究

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研究

作者:张正新

内容摘要: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须以语言作为凭借。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鞭辟入里地分析,入木三分地概括,恰到好处地点拨,把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并开启心智,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笔者以创设伙伴式心理环境,使师生共同的教学活动成为可能;精致课堂教学语言,使课堂布满美的享受两点为切入口,对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进行了探索,希望能从中发现一些问题,说明一些问题。

关键词:教学语言

伙伴式

心理环境

一、问题的提出

1、语言是师生对话的工具。在教学中,语言是纽带,语言是课堂上师生间交流的主要工具。教师主要是通过语言向学生授业解惑,而学生则主要通过教师的语言理解和接受知识,所以教师的教学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语文论文:立足课改研究 优化课堂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论文:立足课改研究 优化课堂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