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李商隐《菊花》
李商隐《菊花》
《菊花》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菊花》赏析
除了末联,前四句形容菊的色、香,与〈野菊〉的笔法相类,只是后者的描述更为抽象,以作者的观感为主。五、六写凋零迟暮,亦与「已悲节物同寒雁」的情感相类。末联则可见上述的分析,笔者对於此文有二点看法:首先,说李商隐「自我毁灭」实是见仁见智,我们也可以解读为一种升华,成为菊花酒是需要酿造的,留下的'反而是精华,所以〈菊花〉诗的情感的确比〈野菊〉来得积极一点。再者,李商隐尽管叹老嗟卑,但基本性格是不会变的,前文曾分析〈野菊〉诗中的苦竹、椒坞、微香,与〈菊花〉诗的陶令、罗含同样有贤才的涵意,都是诗人对自己的才能品格的肯定。我们从〈菊花〉、〈野菊〉、〈临发崇让宅紫微〉三首诗中,可以看到李商隐处在不同时空之下的感叹,但是也可以见到李商隐始终如一的态度,诗人的自尊心不曾稍减。最后,笔者以为选用〈菊花〉诗对照〈野菊〉,较另二首诗作更适合,既可以摆脱附会史事的牵强,亦可於写作技巧、用词遣字、情感强度作同中有异的比较。
第2篇:李商隐《菊花》
李商隐《菊花》((推荐8篇))由网友“Yohanna”投稿提供,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过的李商隐《菊花》,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篇1:李商隐《菊花》
李商隐《菊花》
《菊花》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菊花》赏析
除了末联,前四句形容菊的色、香,与〈野菊〉的笔法相类,只是后者的描述更为抽象,以作者的观感为主。五、六写凋零迟暮,亦与「已悲节物同寒雁」的情感相类。末联则可见上述的分析,笔者对於此文有二点看法:首先,说李商隐「自我毁灭」实是见仁见智,我们也可以解读为一种升华,成为菊花酒是需要酿造的,留下的反而是精华,所以〈菊花〉诗的情感的`确比〈野菊〉来得积极一点。再者,李商隐尽管叹老嗟卑,但基本性格是不会变的,前文曾分析〈野菊〉诗中的苦竹、椒坞、微香,与〈菊花〉诗的陶令、罗含同样有贤才的涵意,都是诗人对自己的才能品格的肯定。我们从〈菊花〉、〈野菊〉、〈临发崇让宅紫微〉三首诗中,可以看到李商隐处在不同时空之下的感叹,但是也可以见到李商隐始终如一的态度,诗人的自尊心不曾稍减。最后,笔者以为选用〈菊花〉诗对照〈野菊〉,较另二首诗作更适合,既可以摆脱附会史事的牵强,亦可於写作技巧、用词遣字、情感强度作同中有异的比较。
篇2:李商隐《菊花》译文及注释
李商隐《菊花》译文及注释
《菊花》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译文
暗淡的紫色,鲜艳的黄色。
它们既有陶渊明篱边菊花的色彩,又有罗含宅中的香味。
菊花不怕露水的沾湿,可是害怕夕阳的来临。
愿意留在水边畅饮的.人的鹦鹉杯中,希望来到富贵人家丰盛的酒席上。
注释
①融融:光润的样子。
②冶冶:艳丽的样子。
③陶令:指陶渊明,因其主彭泽县做过县令,故称陶令。
④罗含:(公元293年一公元369年)字君长,号富和,东晋桂阳郡耒阳(今湖南未阳市)人。博学能文,不慕荣利,编苇作席,布衣蔬食,安然自得。被江夏太守谢尚赞为“湘中之琳琅”。桓温称之为“江左之秀”。官至散骑廷尉。年老辞官归里,比及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时人以为德行之感。
⑤禁:禁受,承当。
⑥重露:指寒凉的秋露。
⑦怯:胆怯、担心。
⑧残:一作“斜”。
⑨金鹦鹉:金制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泛:指以菊花浸酒。
⑩白玉堂:指豪华的厅堂,喻朝廷。升:摆进。
篇3:菊花
在花类里我喜欢的花是,所以我今天的观察对象就是它!菊花有笔直粗壮的茎,细长的枝条刚劲挺拔,直向蓝天延伸。一朵朵雪白的小花,犹如在蓝天里一闪一闪的星星。菊花是卵形的,它在秋天欣然怒放,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胜过天上的仙女。菊花可以泡茶,还可以醒脑安神。有一次,我写作业的时候感到很困,我就闻了闻菊花的香味,刹时间倍感清新。啊,我爱菊花,爱它那坚强的品质与无私的给予。
篇4:菊花
菊花
安徽寿县安丰中心校七(2)班 王康芹 “呼呼……”冷风如无家的潮水一样涌来,拂在脸上竟有些寒意。此时我在空气中嗅到了一丝丝异味,寻着这味儿,我找到一簇簇菊花。风疯狂地摇摆着菊花的身躯,而菊花临危不惧在寒风中,恣意地绽放这娇艳的花朵。
菊花全身闪着金灿灿的光芒,就像夜晚漆黑的天空上点缀的璀璨繁星。它们屹立在枯老的大树旁,有种“鹤立鸡群”的感觉。群花在绿叶更的托下显现出它们的高贵与倔强。
蹲下来仔细瞧着,菊花的外形算不上是很美,花瓣弯曲好似柔弱,但是它金黄的像个天使,那绿油油的叶子是它丰满苍翠的翅膀。它的每个花瓣就像是一块宝石,在秋阳的照耀下更加
光彩夺目。花瓣上时不时瓢着几滴晶莹剔透的露珠,那些顽皮的露珠躺在柔软舒适的菊花上,显得更加晶莹剔透。
风越刮越紧,太阳也失去了光彩,寒意涌上了我的心头,可是菊花依然如故昂首开放,我不禁感叹菊花旺盛的生命力,泰戈尔说:“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练,才能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我之所以欣赏菊花就是因为它那岁月沧桑印证着少年的风姿英爽。我们以后不管心中有什么阴霾,只要我们心中有一道亮丽彩虹,就一定能驱散心中的阴云。此时我的心中突然滑过一股暖流,原来我早已被菊花所迷惑……
一层是挣扎,一层是蜕变。
人生何常不是如此?我们接受所有公平与不公平,快乐与不快乐。我们永远都不可能生活在童话世界里,王子与公主的幸福永远都在和我们相反的方向,我们想抓住也抓不住,它就像是
空气一样。我们只有笑对人生……
“呼……”这一年的冬天真的快到来了……
老师点评:
作者借物抒情,在细细腻的描写后抒发了对菊花坚强品格的赞美 。“ 一层是挣扎,一层是蜕变。”富于哲理而有诗意的语言使文章的境界更高远。 开头和结尾照应自然,耐人寻味。
篇5:菊花
刚走到马路口,就看见一片彩色随风摇曳,一层层彩色波浪向远方流去,在绿色的叶子中显得格外眩目。在这寒冷的冬天中,什么花能绽放得如此眩目?不是雍容华贵的牡丹,不是尊贵华丽的月季,而是那朴素的菊花。
走进前一看,那片彩色的河流渐渐成型,分割成一朵朵精致的菊花。在冬日的阳光下,它们用那缤纷的色彩、多样的形状让我挣脱了“菊花只有黄的”的概念又让我对这冬日的灿烂惊叹不已。我走到一片别样的灿烂前,细细一端详,马上让我感到了一种朴素的美丽。最外层的花瓣呈橄榄状,平铺着向外舒展。略略偏深的大红色在阳光下闪耀着,发出一种柔柔的光芒。中心的花瓣却低着头,缩着身子,让人只能看到花瓣背面的色彩——一种淡淡的红,略带一点粉色,越往里面越淡,最后变成了白色的蕊,还夹杂着几根细小的绒毛。显得纤弱的杆努力支住了花盘,几片叶子将它衬托得更为美丽。鲜艳的色彩、精致的造型很快让我折服,想用高贵来形容它,可又总觉得它有着一分抹不去的朴素,没有一丝炫耀的傲气。它经历了风雨的肆虐,依然挺立在这片灿烂之中,这又体现了它那何等的坚强!我不由得生出一丝敬佩。
放下这片灿烂,我又被一片雪白给吸引了。在这么多彩的花坛里,唯有它银装素裹,洁白得圣洁而典雅。雪白的花瓣纤细而修长,向上弯曲着,如同一条条洁白的丝带,在阳光下闪闪耀耀。里面的花瓣极其优雅的缩卷着,整个看起来就像一件雪白的艺术品,放置在一个绿色的托盘上面,别有一番情趣。一片花瓣上还挂着一滴水,给它增添了几丝高贵。这滴水一定是哪次和风雨搏击之后的战利品吧?它让这朵菊花更为美丽,它的含义也是很深的,刻画出了菊花的坚强,让人深思。
随后我又参观了许多菊花。瞧,这朵菊花呈淡梅红色,展开的花瓣层层叠翠,像外舒展;这一朵却是明亮的金黄,向内折的花瓣旋转着环抱住里面的花瓣,枝因为花朵的硕大而低下了头,显得羞态可掬……参观完之后,我望着眼前的灿烂,不由得深思起来。
拥有绚丽的色彩、精致的形态,为什么不与百花争春,而要在寒冷的冬天绽放?其实,这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情愿在万物荒芜的冬天为大自然增添色彩。它不像其他花,在温暖的春天绽放来夺得人们的欢心,它用寒冬来磨练自己,在冬天为大自然带来一份色彩。它高尚、坚强,不屈服于困难,这样的品格不正是令我们敬佩的吗?
短短的观察结束了,可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菊花的美丽,还有更多……
篇6:菊花
菊花
菊花正文:本篇四年级是由论文先生网整理,谢谢浏览!
星期六,爸爸给我买来几盆菊花,我围着菊花看了又看,真的很希望它的花蕾早点开放。我每天都起的很早,拿着一个小茶杯给菊花烧水,没有盛开的菊开始是椭圆型的,上面的细条条像西瓜上面的条纺一样。盛开了的菊花有蓝的、白的、粉红的,每片花瓣都像一把把小勾。
这些菊花可漂亮了,白色的像一朵朵小雪花,蓝色的`像一个个小精灵,一阵风拂过,小精灵就开始跳舞。我最喜欢粉红色,它的颜色就像小孩子的脸蛋红红的。菊花不但美丽,且且清香,每天放学回家一推开门,一阵淡淡的香气,真讨人喜欢哪 。
每当我浇水的时候,它都会吮吸着清水,晃动着叶子,好像是说:“谢谢你,好孩子!”看着菊花一天天舒展起来,别提我有多高兴了。
我喜欢菊花,是因为“此花开尽更无花。”它为秋天增添了一些色彩。
篇7:菊花
“季秋之月,菊有黄花”,这是《礼记》所说的话。菊其品种繁多,花色各异,乃它花所少见。单论花之颜色,有金黄、有纯白、有艳红、有淡紫等等,就是红色中还分深红、粉红、桃红、淡红、肉红、棕红、紫红、玫瑰红、朱红、二红……如此种种,眼花缭乱,不可枚数。由于其独立寒秋,饱经风霜,叶枯不落,花槁不零,而为古往今来名人骚客所赞赏。晋代诗人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咏菊诗篇为千古绝唱,其超尘脱俗,清舒欢快为后世津津乐道;宋代周敦颐在其《爱莲说》中谓菊:花之隐逸者。其说,当指陶氏。屈原“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以兰菊相媲美,而寓君子品德;唐代农民起义英雄黄巢咏菊诗中“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更显大丈夫慷慨豪迈。然菊无桃花之妖,又岂肯与它同开呢?
记得在学校读书时,只知有野菊,有白菊,白菊又以杭州闻名,故曰杭菊。慢慢了解菊,是在从事临床工作以后,特别是在跟随先师李学祥先生学习以后。先师为一代外科名家,其治疔、疮、痈、疽及皮肤病,鲜有不用菊也。先师谓:菊为良药,味兼甘苦,性禀平和,其气轻清,善入诸风头目,体表肌肤。其味甘苦,平上亢之肝阳,抑木气之横逆。伍二花,解一身风热毒邪;伍蒙花,去眼前之翳障;伍枯草,消颈颌之瘰疬;伍槐花,治肠风而下血;伍蒺藜,治一身之瘙痒。如此等等,皆有良效。嚢读《清宫医案》,慈禧素有眼疾,其用方者,多以菊为主药,除用汤剂外,还配有菊花火锅、菊花枕、菊花饮、菊花沐足方、菊花延寿膏等等,无不将其用至极致。其为药也,当属《本经》之上品也。余廿年以来,用菊、爱菊自不在话下。
噫嘻呼!菊,花之冠也。入画则可观,入诗则可吟、入药则可饮。不以穷秋而气怯,不以霜寒而不发。叶禀芳华,香飘冷蕊。清心而祛秽,傲雪以凌寒。不趋世俗比颜色;不弄骚姿比妩媚。真君子之德也!
篇8:菊花
菊花,它不像牡丹那样鲜艳,不像月季那样娇嫩,不像杜鹃那样妩媚。但它有着秀丽却不平凡的外表。
今天,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几盆菊花,它们争奇斗艳、五彩缤纷、千姿百态。你瞧,那些菊花红的如火如荼,粉的清淡高雅,黄的金光闪闪,白的就像白雪公主。它们有的像柳树下垂的柳条,有的像无声的瀑布,还有的像飞溅的水花。
其中那朵白色的花最引人注目。你瞧,那朵白色的花就像无数小姑娘组成的千手观音,又像在海底自由自在地嬉戏的水母。它的花瓣团结紧密,层层叠叠,就像一个玲珑剔透的宝塔。其它的花都是由五个花瓣组成的,只有菊花的花瓣多得就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地上的石头算也算不完。菊花有的大的像碗口一样,有的小的像小酒杯一样。摘下一片花瓣仔细观察,它就像一把勺子,又像高尔夫球杆。仔细一闻菊花,菊花那芬芳扑鼻的香味就迎面而来,使人心旷神怡,沁人心脾,如痴如醉。此时,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百花园中,各种花争奇斗艳,有红色的海棠花;白色的梨花;金黄色的迎春花……。小蜜蜂在花丛中自由自在地采蜜,蝴蝶在花丛中随心所欲地翩翩飞舞。此时,我仿佛变成了一只小蜜蜂,和它们一起采蜜、一起飞舞……
俗话说:“好花还需绿叶配”。那深绿的叶子上有许多黑色的斑点,像我们的手掌一样。菊花在叶子的映衬下仿佛更另美丽,更加娇艳!
我爱菊花,不仅仅是因为它美丽,而是它用行动告诉了我一个道理——不要被眼前的风霜雪雨所吓倒,人生道路不平坦,只要我们坚持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已成为我的座右铭,它将永远激励着我前进。
第3篇:李商隐菊花原文及赏析
李商隐菊花原文及赏析
李商隐对于升君白玉堂一事,已觉无望,却想到自我毁灭,成为菊花酒,这样便可以浮在用黄金铸成的鹦鹉杯,升上用白玉砌的殿堂。下面是文学网小编Lynn整理的唐代诗人相关内容资料。(更多唐代诗人内容请关注文学网)
【原文】
《菊花》 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译文】
暗淡的紫色,鲜艳的黄色。
它们既有陶渊明篱边菊花的色彩,又有罗含宅中的香味。
菊花不怕露水的沾湿,可是害怕夕阳的来临。
愿意留在水边畅饮的人的鹦鹉杯中,希望来到富贵人家丰盛的酒席上。
【注释】
①融融:光润的样子。
②冶冶:艳丽的样子。
③陶令:指陶渊明,因其主彭泽县做过县令,故称陶令。
④ 罗含:(公元293年一公元369年)字君长,号富和,东晋桂阳郡耒阳(今湖南
第4篇:李商隐《菊花》译文及注释
李商隐《菊花》译文及注释
《菊花》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译文
暗淡的紫色,鲜艳的黄色。
它们既有陶渊明篱边菊花的色彩,又有罗含宅中的香味。
菊花不怕露水的沾湿,可是害怕夕阳的来临。
愿意留在水边畅饮的人的鹦鹉杯中,希望来到富贵人家丰盛的`酒席上。
注释
①融融:光润的样子。
②冶冶:艳丽的样子。
③陶令:指陶渊明,因其主彭泽县做过县令,故称陶令。
④罗含:(公元293年一公元369年)字君长,号富和,东晋桂阳郡耒阳(今湖南未阳市)人。博学能文,不慕荣利,编苇作席,布衣蔬食,安然自得。被江夏太守谢尚赞为“湘中之琳琅”。桓温称之为“江左之秀”。官至散骑廷尉。年老辞官归里,比及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时人以为德行之感。
第5篇:李商隐菊花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唐代
李商隐菊花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唐代
菊花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译文
暗淡的紫色,鲜艳的黄色。
它们既有陶渊明篱边菊花的色彩,又有罗含宅中的香味。
菊花不怕露水的沾湿,可是害怕夕阳的来临。
愿意留在水边畅饮的人的鹦鹉杯中,希望来到富贵人家丰盛的酒席上。
注释
①融融:光润的样子。
②冶冶:艳丽的样子。
③陶令:指陶渊明,因其主彭泽县做过县令,故称陶令。
④罗含:(公元293年一公元369年)字君长,号富和,东晋桂阳郡耒阳(今湖南未阳市)人。博学能文,不慕荣利,编苇作席,布衣蔬食,安然自得。被江夏太守谢尚赞为“湘中之琳琅”。桓温称之为“江左之秀”。官至散骑廷尉。年老辞官归里,比及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时人以为德行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