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冰》阅读答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27 08:04:4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琢冰阅读答案

琢冰阅读答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了有关琢冰的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琢冰

【清】唐甄

昔京师有琢冰为人物之形者,被以衣裳,缀以丹碧,神色如生,形制如真。京师天寒,置之堂背,逾日不变;变则修饰之。往观者日数百人皆叹其巧惊其神。

一日,语众曰:“孰能与我三斗粟,吾授之以吾技。”人无应者。乃问之曰:“子之技诚巧矣。子何不范金①琢玉,为夏、殷、周、汉之器,可以宝②而不坏?今乃琢冰为玩物,其形虽有,不日而化矣!吾甚惜事之技巧而非真③,心劳而无用,可以娱目前而不可以传之远也。”

(选自《潜书》)

【注释】①范金:把金属浇在模子里。范:模子,用作动词。②宝:珍藏。③真:实际。

小题1: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2分)

往 观 者 日 数 百 人 皆 叹 其 巧 惊 其 神。

小题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3分)

A.被以衣裳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

B.置之堂背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C.子之技诚巧矣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D.子何不范金琢玉吏呼一何怒(《石壕吏》)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单横线句子的意思。(2分)

孰能与我三斗粟,吾授之以吾技。

小题4:文中有人认为琢冰者这种技艺“心劳而无用”,你赞成这种看法吗?为什么?(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往 观 者 日 数 百 人/ 皆 叹 其 巧/ 惊 其 神。

评分标准:2分,每处1分。多断不得分。

小题2: D

小题3:谁能给我三斗粟米,我就把我的技艺传授给他。

小题4:示例一:不赞成这种说法。因为这种技艺创造出来的冰雕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带给人们美的享受。

示例二:赞成这种说法。因为花了很大的功夫雕出的作品,却不能保存久远,白白地浪费人力和物力。

评分标准:3分。言之有理,得3分。仅判断,得1分。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是《 2014浙江省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的阅读理解文言文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句读的掌握,方法:要求学生熟读该句,读出含义,然后断句。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是《 2014浙江省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的阅读理解文言文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虚词的理解和识记,方法:解释出每一个字的具体含义。A项的被:通“披”。B项中的置:放置。C项的`诚:真,实在,确实。D项前一个“何”,意思是“为什么”;后一个“何”,意思是“多么”。 然后得出答案。

小题3:

试题分析:本题是《 2014浙江省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的阅读理解文言文部分。出题思想: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准确翻译“孰”和“以”。

小题4:

试题分析:本题是《 2014浙江省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的阅读理解文言文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观点的独立性。可以赞成,也可不赞成。方法:多读文段,能够理解文意,言之成理即可。

第2篇:《琢冰》阅读答案

《琢冰》阅读答案

琢 冰

【清】唐甄

昔京师有琢冰为人物之形者,被以衣裳,缀以丹碧,神色如生,形制如真。京师天寒,置之堂背,逾日不变;变则修饰之。往观者日数百人皆叹其巧惊其神。

一日,语众曰:“孰能与我三斗粟,吾授之以吾技。”人无应者。乃问之曰:“子之技诚巧矣。子何不范金①琢玉,为夏、殷、周、汉之器,可以宝②而不坏?今乃琢冰为玩物,其形虽有,不日而化矣!吾甚惜事之技巧而非真③,心劳而无用,可以娱目前而不可以传之远也。”

(选自《潜书》)

【注释】①范金:把金属浇在模子里。范:模子,用作动词。②宝:珍藏。③真:实际。[来#源:中%&教网^*]

19.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2分)

往 观 者 日 数 百 人 皆 叹 其 巧 惊 其 神。[中国#~教育出*版网%@]

20.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 )(3分)

A.被以衣裳 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

B.置之堂背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C.子之技诚巧矣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D.子何不范金琢玉 吏呼一何怒(《石壕吏》)

21.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单横线句子的意思。(2分)

孰能与我三斗粟,吾授之以吾技。

22.文中有人认为琢冰者这种技艺“心劳而无用”,你赞成这种看法吗?为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9. 往 观 者 日 数 百 人/ 皆 叹 其 巧/ 惊 其 神。

评分标准:2分,每处1分。多断不得分。

20. D(前一个“何”,意思是“为什么”;后一个“何”,意思是“多么”。)

评分标准:3分。

21. 谁能给我三斗粟米,我就把我的.技艺传授给他。

评分标准:2分,意对即可。要准确翻译“孰”和“以”,每错一处扣1分。

22.示例一:不赞成这种说法。因为这种技艺创造出来的冰雕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带给人们美的享受。

示例二:赞成这种说法。因为花了很大的功夫雕出的作品,却不能保存久远,白白地浪费人力和物力。

评分标准:3分。言之有理,得3分。仅判断,得1分。

第3篇:《琢冰》阅读答案

《琢冰》阅读答案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可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的领会题意和知识点,有助于个人提升。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琢冰》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琢冰》阅读答案1

昔京师有琢冰为人物之形者,被以衣裳,缀以丹碧,神色如生,形制如真。京师天寒,置之堂背,逾日不变;变则修饰之。往观者日数百人皆叹其巧惊其神。

一日,语众曰:“孰能与我三斗粟,吾授之以吾技。”人无应者。乃问之曰:“子之技诚巧矣。子何不范金①琢玉,为夏、殷、周、汉之器,可以宝②而不坏?今乃琢冰为玩物,其形虽有,不日而化矣!吾甚惜事之技巧而非真③,心劳而无用,可以娱目前而不可以传之远也。”

(选自《潜书》)

【注释】①范金:把金属浇在模子里。范:模子,用作动词。②宝: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琢冰一文阅读答案

(10分)

琢 冰

【清】唐甄

昔京师有琢冰为人物之形者,被以衣裳,缀以丹碧,神色如生,形制如真。京师天寒,置之堂背,逾日不变;变则修饰之。往观者日数百人皆叹其巧惊其神。

一日,语众曰:孰能与我三斗粟,吾授之以吾技。人无应者。乃问之曰:子之技诚巧矣。子何不范金①琢玉,为夏、殷、周、汉之器,可以宝②而不坏?今乃琢冰为玩物,其形虽有,不日而化矣!吾甚惜事之技巧而非真③,心劳而无用,可以娱目前而不可以传之远也。

(选自《潜书》)

【注释】①范金:把金属浇在模子里。范:模子,用作动词。②宝:珍藏。③真:实际。

小题1: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2分)

往 观 者 日 数 百 人 皆 叹 其 巧 惊 其 神。

小题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组是()(3分)

A.被以衣裳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琢冰阅读及答案

琢冰阅读及答案

琢冰 【清】唐甄

昔京师有琢冰为人物之形者,被以衣裳,缀以丹碧,神色如生,形制如真。京师天寒,置之堂背,逾日不变;变则修饰之。往观者日数百人皆叹其巧惊其神。

一日,语众曰:“孰能与我三斗粟,吾授之以吾技。”人无应者。乃问之曰:“子之技诚巧矣。子何不范金①琢玉,为夏、殷、周、汉之器,可以宝②而不坏?今乃琢冰为玩物,其形虽有,不日而化矣!吾甚惜事之技巧而非真③,心劳而无用,可以娱目前而不可以传之远也。”

(选自《潜书》)

【注释】①范金:把金属浇在模子里。范:模子,用作动词。②宝:珍藏。③真:实际。

19.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

往 观 者 日 数 百 人 皆 叹 其 巧 惊 其 神。

20.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

A.被以衣裳 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琢冰阅读答案2篇

琢冰阅读答案2篇

在各领域中,许多人都需要跟阅读答案打交道,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分析原因及时总结。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琢冰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琢冰阅读答案1

昔京师有琢冰为人物之形者,被以衣裳,缀以丹碧,神色如生,形制如真。京师天寒,置之堂背,逾日不变;变则修饰之。往观者日数百人皆叹其巧惊其神。

一日,语众曰:“孰能与我三斗粟,吾授之以吾技。”人无应者。乃问之曰:“子之技诚巧矣。子何不范金①琢玉,为夏、殷、周、汉之器,可以宝②而不坏?今乃琢冰为玩物,其形虽有,不日而化矣!吾甚惜事之技巧而非真③,心劳而无用,可以娱目前而不可以传之远也。”

(选自《潜书》)

【注释】①范金:把金属浇在模子里。范:模子,用作动词。②宝:珍藏。③真: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琢冰》阅读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琢冰》阅读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