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张孝祥《念奴娇》古诗鉴赏
张孝祥《念奴娇》古诗鉴赏
念奴娇 张孝祥
风帆更起,望一天秋色,离愁无数。
明日重阳樽酒里,谁与黄花为主?
别岸风烟,孤舟灯火,今夕知何处?
不如江月,照伊清夜同去。
船过采石江边,望夫山下,酌水应怀古。
德耀归来,虽富贵,忍弃平生荆布!
默想音容,遥怜儿女,独立衡皋暮。
桐乡君子,念予憔悴如许!
张存祥词作鉴赏
本词写作者送别家人的情景,景真情真,但其历来难以考证。近来据宛敏灏考证,认为词里送行者就是孝祥自己,而被送者是李氏和其子同之。出发地点在建康(今南京),目的地是安徽的桐城。别离原因是遣返,大约作于绍兴二十六年的`九月(见《文艺论丛》第13辑《张孝祥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这个推论比较切合词作原意。
第2篇:张孝祥《念奴娇》赏析
张孝祥《念奴娇》赏析
念奴娇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
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
著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
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
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
稳泛沧溟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
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作者】:
张孝祥(1132-1169) 字安国,号于湖居士,简州(今属四川)人,卜居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廷试第一。曾因触犯秦桧,下狱。孝宗时,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隆兴元年,为建康(今南京市)留守,因赞助张浚北伐而免职。后任荆南湖北路安抚使,治水有政绩。进显谟阁直学士致仕。其词早期多清丽婉约之作,南渡后转为慷慨悲凉,多抒发爱国思想,激昂奔放,风格近苏轼。与张元干的爱国词章,对后来辛派词人的创作很有影响。有《于湖集》,词集《于湖词》。
【注释】:
洞庭青草:青草湖与洞庭湖相通,故并称。
玉鉴琼田:指洞庭湖洁净如玉。
岭表经年:指作者在岭南任职一年多。
孤光:指月光。
萧疏:指头发稀疏。
襟袖冷:两袖清风。
“尽挹”三句:舀尽长江的水,以北斗为酒器,邀请宇宙万物为宾客,细斟豪饮。
【赏析】:
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张孝祥出知静江府(今属广西),次年夏被谗,落职北归,途经洞庭湖时,因景兴感,遂作此词,作者描绘了洞庭青草的`绝妙夜色,抒发了内心的悲愤不平,表现出作者的高风亮节及坦荡胸怀。
第3篇:张孝祥《念奴娇》的赏析
张孝祥《念奴娇》的赏析
念奴娇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
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
著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
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
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
稳泛沧溟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
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作者】:
张孝祥(1132-1169) 字安国,号于湖居士,简州(今属四川)人,卜居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廷试第一。曾因触犯秦桧,下狱。孝宗时,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隆兴元年,为建康(今南京市)留守,因赞助张浚北伐而免职。后任荆南湖北路安抚使,治水有政绩。进显谟阁直学士致仕。其词早期多清丽婉约之作,南渡后转为慷慨悲凉,多抒发爱国思想,激昂奔放,风格近苏轼。与张元干的爱国词章,对后来辛派词人
第4篇:张孝祥《念奴娇》注释及译文
张孝祥《念奴娇》注释及译文
翻译是在准确(信)、通顺(达)、优美(雅)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张孝祥《念奴娇》注释及译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念奴娇》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鬓萧疏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叩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释
洞庭青草:湖名。二湖相连,在湖南岳阳市西南,总称为洞庭湖。
岭海:一作岭表。即岭南,两广之地。北有五岭,南有南海,故称岭海。
经年:年复一年,几年。
孤光:指月亮。
萧骚:萧条稀少貌。
尽挹:舀尽。
北斗:北斗七星,排列形似长勺。
扣舷:拍打船边。
译文1:
洞庭青草,
第5篇:《张孝祥念奴娇》原文和赏析
《张孝祥念奴娇》原文和赏析
洞庭青草,
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
着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
银河共影,
表里俱澄澈。
怡然心会,
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
孤光自照,
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
稳泛沧浪空阔。
尽挹西江,
细斟北斗,
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
不知今夕何夕。
赏析 :
季令与天气,贴紧题面,领起全篇。继写湖面广,扁舟轻,月光皎,银河明。洞庭中秋,水月天宇,着以“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