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人防地下室平战结合的设计论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26 08:13:4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人防地下室通风排烟平战结合设计探析论文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人防地下室排烟通风的设计以及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战时通风防护系统设置和其设备的选择,对平战功能的转换的特点进行论述,主要是达到人防地下室的通风设计。

关键词:人防地下室;通风排烟;平战结合;平战转换

战时,人防地下室主要是用来防冲击波和防毒。建筑结构上要充分考虑用于防冲击波的人防护结构的设置以及消波设施的构造等,人防地下室战时的通风设计主要是采用滤毒通风、隔绝通风和清洁通风凡是,其设计不但要满足平时同分的要求,即能够很好的排除汽车尾气等并且送入新鲜空气,控制有害物质的含量在国家卫生标准的要求之内,还要满足火灾使的排烟要求,能够保障如果发生火灾要迅速扑灭火源、阻止火灾蔓延,进而保障人员车辆的安全撤离,具有消防安全的作用。

一、平战结合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特点分析

人防地下室在外观上是个无任何外窗的高封闭性的空间,除了有少许的与外界相通的出入口之外。战时,使用人员多而且密度大,防护等级不高,由于考虑到平战结合,人防地下室的通风系统的设计要考虑到战时防护的通风系统、平时人防地下室的排风、送风系统和其发生火灾时消防功能即排烟补风系统。

二、战时防护通风系统的设置和其主要设备的选择

首先是人防地下室战时的送风系统的设置。此时的防护通风系统要同时具备和满足过滤通风、隔绝通风和清洁通风。清洁通风主要用于战时人防地下室周围的空气符合国家卫生条件的情况下即没有被核武器、生化武器等污染情况的通风。如果地下室控制被这些物质污染侧要用过滤通风方式,隔绝通风是在不明人防地下室周围环境是否被污染而且不明污染源是何种物质的情况下使用,在这种情况下,过滤设备已经没有消除这些污染的能力,而不得不采用内循环式的隔绝通风方式。这三种通风方式也不是独立使用的,存在一定的转换方式。在敌人用原子、化学和细菌三种武器进行攻击时,清洁通风应该立即转入隔绝通风,在得知毒剂的浓度和性质之后,确认是否转入滤毒通风。如果人防外的空气污染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或者除尘、过滤吸收器对毒素无作用的情况下,要采用隔绝通风方式。

清洁通风、过滤通风和隔绝通风的流程如下。清洁通风进风过程:人防地下室外、消波设施、人防地下室密闭阀、人防地下室内。清洁通风排风过程:人防地下室内、人防地下室排风机、人防地下室密闭阀、消防设施、人防地下室外。隔绝式通风过程:人防地下室内、插板阀门、人防地下室送风机、人防地下室外。虑毒通风排风过程:人防地下室内、自动排气阀、消防间、防毒通道、人防地下室密闭阀、消波设施、人防地下室外。

其次是送风设备的选择。对通风设备进行选择时要考虑的内容主要包括:送风机、粗过滤器、过滤吸收器的选择。送风机应该选择电工脚踏的这种两用风机。要根据实际的掩蔽人员来确定虑毒通风量和清洁通风量。清洁通风量按照公式:

清洁通风量=(5·6)m3/(p.h)*掩蔽人数

滤毒通风量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滤毒通风量=(2·3)m3/(p.h)*掩蔽人数

选取粗过滤器时,要考虑到其不仅要用于平时清洁痛风石消除空气中的灰尘,也要用于战时滤除爆炸残余物、毒物或者放射性物质。经常采用片式或块式结构的LWP-X(D)型。设计时要在除尘器两端的官道上预留测压管,用来测定除尘器阻力。

过滤吸尘器是通风系统中非常关键的设备,它主要用来过滤吸收人防地下室外的有毒物质气体、烟雾等。通常会选择SR型的过滤器,在安装时,要在其两端官道上预留测压管。

三、通风系统的平战结合以及相互转换

⑴平时通风管和战时通风管公用的情况是,二等人员掩蔽所防护区是和防火分区是同一个系统时。在这种情况下,战时送风机、送风管道、平时排烟管道以及排风机相连,战时排风机和送风机入口温度达到70度时熔断手动关闭阀与防火阀。在平时如果发生火灾,人防地下室只需开启排烟机与补风机,平时无状况时,开启送风机、排风机即可,这个时候应关闭战时送风机、排风机的入口阀门;如果是在战时,送风机和排风机要打开,平时的通风机入口及出口阀门都不应该被打开。

⑵战时平时公用同一个通风系统时,平时的送风机和排烟管道风口要均匀布置,这样才能够满足战时掩护人员送排风的要求。平时送风和平时排烟竖井的方案有两种,其中之一时平时与战时进排风竖井的设置要分开,战时将其封死。另外一个是如果平时排风量小于一定值时,平时、战时的进、排风竖井合为一个。主要是由于防爆波活门进风量小于一定值时,战时要关闭平时所用的取风阀门。

⑶人防地下室在平时与战时的功能是不相同的,有时候会产生矛盾,关于这个问题在设计过程中是难以避免的。不过再设计中也要尽最大可能减小这种矛盾。所以为了缓解这个矛盾,有关人防设计规范就允许采用平战转换的措施,这样就可以非常有效的满足战时以及平时使用时的要求。在临战状态下,整个地区的人员都会动员起来进行紧急备战,这种状况下的人力、运输与物力等条件就不会像平时那样充分,所以在平战转换时就不应该考虑机械设备的使用,即使是不熟悉的人员也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两者的转换。

结论

在建筑设计时要做到合理分区、设置系统简单实用、通风设备容量计算精度和平战转换方便等。设计图纸中要明确指出战时、平时的通风原理,站时的滤毒、隔绝和清洁以及平战转换过程中有观设施的使用,使施工单位、使用单位能够最大限度的使用保证这些设备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进而保证人防地下室无论是在平时,还是在战时都处在安全和卫生的环境中,使其经济和社会效益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 ] G B 5003822005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S].[2 ]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3 ]浙江省城市居民住宅防空地下室设防要求(试行)[ S].

第2篇:简析人防地下室平战结合的设计论文

简析人防地下室平战结合的设计论文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及国家人防政策的颁布,基于平战结合功能的人防地下室,已逐步成为现代化社区发展必不可少的构成因素。基于平战结合的人防工程,如果遇到战争情况,可以有效掩蔽人员及物资,预防敌人突然袭击,保存战争潜力。如果是和平时期,可以将人防工程建设与城市建设有效融合,合理开辟地下空间,符合现代化城市的发展需求,从而维护社会和谐和国家安定。

1人防地下室的设计要点与原则

1.1战时的设计要点

人防地下室的设计必然要考虑战争时期的功能,从结构考虑,应是核武器及普通武器发生爆炸引起的荷载作用。从建筑考虑,应是满足各种人防工程各项战时功能的需要,以达到掩蔽人员或物资等战时使用功能。

1.2平时的设计要点

人防地下室在布局上力求与该地块总体规划保持一致,其中人防工程尽量设置在地下室的最底层。人防结构则根据实际用途合理确定结构受力体系,同时人防墙体应预留好战时和平时需要的管线并做好防护处理。

1.3平时和战时的设计结合

设计人防地下室要注重平时和战时的使用功能组合。工程平战用途相近,如火分区的疏散口部可与人防单元的口部相结合:地下室中的消防水池亦可考虑作为人防单元的人防水池,这样不仅可以达到战争时期使用的需要,而且完成和平时期各项指标的日常要求。总之,地下室的设计要尽可能满足平时及战时的功能,若无法协调,要短时间内实现平战功能转换。

2人防地下室的设计原则

(1)满足各项人防工程战时常规武器爆炸、防核武器爆炸等各项防护要求:

(2)平战结合,科学合理布局,与地下空间综合开发互成体系:

(3)统筹兼顾结构、电气、通风、给排水各专业要求,优化建筑功能使用:

(4)防护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合理控制工程造价:(5)平战转换尽可能快捷、便利、简单,不需机械设备及专业人员的辅助:

3人防地下室设计内容和特点

3.1人防地下室的设计内容

地下室的设计要协调上部建筑的结构体系。墙、柱等承受竖向荷载的构件要配合上部结构的承重构件,从而使上部结构的荷载通过地下室的承重构件传送到地基上,增加稳定性。结构设计重点是主体结构设计及孔口防护设计。孔口防护系统包括:出入口防护系统、消波系统。防护系统包括:防护密闭门、临空墙、门框墙、风井、出入口通道等:消波系统包括:防爆破活门、扩散室。

3.2常见人防地下室的工程类型及其设计特点

常见的人防工程有:防空专业队队员掩蔽部、防空专业队装备掩蔽部、二等人员掩蔽所以及人防物资库和人防电站:(1)防空专业队队员掩蔽部,是在战争时期仍需坚持工作及生产的人员设计的掩蔽工程,需设计保证隔绝防护的出入口和室外染毒情况下允许人员通行的出入口。人防面积在1000 ㎡以内为一个防护单元:(2)防空专业队装备掩蔽部,战时室内无人员,停泊人防车辆为主,因此有净高2. 9米至3. 0米要求:主体允许轻微染毒:空袭时可暂停通风:主要出入口为车辆进出口(不设人员洗消设施)。人防单元面积4000 ㎡以内:(3)二等人员掩蔽所,是为留城居民提供的掩蔽工程,需设计保证隔绝防护的出入口和室外染毒情况下允许人员通行的出入口。人防单元面积在2000 ㎡以内:(4)人防物资库,战时室内有人员,但人员不多,以掩蔽物资为主:主体为清洁区:空间大人员少,采用隔绝防护,不设滤毒通风:空袭时可暂停通风:主要出入口为物资进出口,染毒时不能进出物资(不设人员洗消设施)。人防单元面积4000 ㎡以内:(5)人防电站,当人防面积大于5000 ㎡时应设置人防柴油发电站,当机组容量小于或等于120kw时为移动电站,当机组容量大于120kw为固定电站。设计时应考虑发电机组的运输问题,发电机房的室内净高不宜小于3. 0m,电站进风井与排风、排烟井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小于15m,或高差大于6m。

3.3平战转换设计

地下室的平战转换设计实现要求在平时可以按照常规的功能进行设计,但是也要做好战时的防护准备措施及工作,以便实现良好的`平战转换任务。比如,针对某些要求进行平战转换的结构构件,在设计前期要计算出转换前后受力大小及性能的改变裕量,以及解决办法。平战转换的完成要尽可能快捷、便利、简单,不需机械设备及专业人员的辅助。

4人防地下室设计的注意事项及其优化

4. 1消防分区与人防分区的关系

人防防护单元分区与防火分区尽量结合设置,使得地下室的各项专业布置更加合理化、高效化。避免人防分区跨越消防分区。最佳的结合就是一个防火分区内设两个防护单元,或一个防火分区即为一个防护单元。

如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中允许地下室若设有火灾自动报警及灭火系统,某些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可允许达到4000 ㎡。因此有人防物资库或防空专业队装备掩蔽部则可单独划分一个防火分区:两个二等人员掩蔽所合一个防火分区。但这其中有两点要注意到是,一是楼梯间消防前室、电梯室、水泵房,平时配电房、风井电井等是不划入人防区的,这意味着人防单元的面积数不能完全尽做4000 m,或2000 ㎡一个单元:二是防空专业队队员掩蔽部是防空专业队装备掩蔽部同时存在的,且必须相连,因此若附有人防电站的时候,可考虑将防空专业队队员掩蔽部、人防电站和二等人员掩蔽一起合并一个防火分区。

4. 2人防地下室的停车库优化设计

近几年来,现平战结合的人防地下室中已逐渐取消立体车架,追究原因是考虑到立体车架在平战转换的工程量大、耗时,与平战转换的快捷便利的基本要求相冲突。人防区内地车位对于任何项目来说依然是紧缺的。因此更需要在前期设计过程中对车位的保留投以重视。人防在平面布局上尽量在尽端处布置设备房间,或者生长利用车位后的地方,以实现车库面积有效停车数的最大化。

5结论

基于平战结合的人防地下室,不仅仅是单纯为实现特定功能而进行的建筑设计,而是一项具有很强综合性的建筑设计。在对其进行设计时,要充分满足平常状况使用的实用性、经济性、舒适性,要满足战争状况使用的高效性、安全性、稳定性,要满足平战转换状况的迅速性、便捷性、高效性。人防地下室涉及的问题有很多方面,要求建筑工程师能够努力研究,吸取经验,设计出多功能的人防地下室。

第3篇:简析人防地下室平战结合的设计论文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及国家人防政策的颁布,基于平战结合功能的人防地下室,已逐步成为现代化社区发展必不可少的构成因素。基于平战结合的人防工程,如果遇到战争情况,可以有效掩蔽人员及物资,预防敌人突然袭击,保存战争潜力。如果是和平时期,可以将人防工程建设与城市建设有效融合,合理开辟地下空间,符合现代化城市的发展需求,从而维护社会和谐和国家安定。

1人防地下室的设计要点与原则

1.1战时的设计要点

人防地下室的设计必然要考虑战争时期的功能,从结构考虑,应是核武器及普通武器发生爆炸引起的荷载作用。从建筑考虑,应是满足各种人防工程各项战时功能的需要,以达到掩蔽人员或物资等战时使用功能。

1.2平时的设计要点

人防地下室在布局上力求与该地块总体规划保持一致,其中人防工程尽量设置在地下室的最底层。人防结构则根据实际用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简析人防地下室平战结合的设计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简析人防地下室平战结合的设计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