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课堂漫笔作文范文
课堂漫笔作文范文
幽径青草没入膝,一星红花点缀枝。心有旁殆想飞飞,游到兴处师劝归。
——序
看到上面这首诗,我不禁莞尔。我不敢说它写的如何,但这诗的深意大概只有自己知道了。
这是在上数学课,当时老段(数学老师的敬称)正在讲关于不等式的解法。我记得自己是听着听着就糊了,感觉这不等式的弯儿快把我转晕了。百无聊赖之下,想到学校的小花园里的树好像开了花。哦,是一种叫不出名的花,桃红色的,很大朵。我个人是不喜欢这种开得艳、开的好的花,太过张扬。但是,人总是会在无所事的时候去记起一些不经意的`事情。譬如我,在这个时候就开始想入飞飞。我之所以写这个“飞”,因为它代表着翅膀,代表着自由。并非我不够自由,而好像自己渴求的自由并不是上面写的这个样子,是心灵上的自由。
接下来,是什么?
一个人想像着在空无一人的小花园里漫步。刚下过雨的空气是清新的,自然与自己的感觉也就更接近了。张开双臂,正准备享受大自然赋予的新鲜,却被老段猛然提高的声音惊醒。尔后,再次回想,便笑了起来。于是,就有了开头的那首诗。
所以说,人有时候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可以在自己的臆想中开心,却永远在现实面前愁眉苦脸。为什么不开心?为什么不快乐?往往就是源于人们对现实与臆想之间反差的认识。臆想是美好,现实却是残酷;臆想是愿望,现实却是真实。
归根到底,人们只能走出臆想,面对现实。或者说,人们只有走出臆想,才能面对现实!
第2篇:中秋漫笔作文
中秋漫笔作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秋漫笔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秋漫笔作文1
那月,不是秦时月,不从关山来。
就是那么满,像是描画出来的一剪凄艳,是一圈优美的弧。
从南京到安徽其实并不远,却又很远。我克服了从小就晕车的习惯,匍匐到安徽这个有时都叫不出名字的小镇(可能是城市)来,只因一个“圆”。
这里我很熟悉,小时候就住在这儿,这里的大街小巷,我都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好像见到了久别重逢的友人,朝它们挥挥手,甚至还能看见小时候在路边墙上刻下的杂乱无章的痕迹。
月色更浓了,却没有要沉睡的意思,鞭炮的响声和花灯,把世界打扮的热闹极了。月亮却不食人间烟火,独自清雅去了。
家人唤我,我只好回去。
家里的人很多,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他们都爱笑,互相聊着,好像很投缘,一笑起来就叮叮咚咚的,。妈妈把我的瓷碗里填满了米饭,热腾腾的,闻起来很香,是“圆”的味道。
餐桌上,高脚杯碰在一起,和家人的笑声融在一起,很“圆”。
我却起了身,来到庭院,外面依旧是万家灯火,花街灯如昼。
满月却是寂寞的,横贯中天。
一半天上,一般人间。
它是苍白的,是柳永酒醒西湖,乘着小舟,从二十四桥赶来的明月。千年的跨越,人们说它“圆”满,送给它华丽的诗词霓裳,在人世欢庆。殊不知,它早已后悔偷了灵药,努力地蜕为一个“满”圆,好像在自嘲,还是听惯了嘲讽,而无所谓的.轻佻一“圆”?
我突然同情起月亮来。
院子里有桂,却不是十里飘香,细细一闻,才有桂花苍白的香。
月,原来不圆。
凡世如此平常,幸福。而天宫是冰冷的,明月不知,独守夜色。
家人唤我的小名,叫我回去,声音圆润好听。
世人怎会体会到明月的“缺”呢。我在庭院里用指尖画了一个“圆”,送给月亮。
中秋,就在“圆”和“缺”里度过。
中秋漫笔作文2
今年的中秋似乎来得早,平淡且无味。我对中秋的期盼也不似往年那般热烈,只是突然间惊奇地发现,她已悄然来到我身边。
如果将时间之钟向前拨几年,那时的我恐怕寝食难安吧。每天都在心底盘算着还有几天才能尝到那香甜的月饼,当然只能在心里盘算,不能露出马脚,倘若让家人发现了,又要被“骂”成“馋猫”了。把秘密埋在心底,不能向别人倾吐这种期盼,因此中秋前的那段日子非常难熬。
一转眼,中秋就到了,扎着两个羊角辫的我兴奋得又叫又跳。这份喜悦不仅因为可以整日与那些瓜果甜糖泡在一块儿,还可以与别家的孩子玩儿一整天,更不用去瞅那些烦人的作业了。中秋在这些快乐中变得无比美好。
到了晚上,气氛变得特别温馨,哥哥姐姐都从外地回到了家。我便挨个儿拉他们的手,求他们陪自己玩,又冷不丁被追着自己玩闹的调皮老弟捉弄几下。堂屋的供桌上摆满了食物,那是月亮才有权享有的。我伏在姐姐的膝头,听哥哥讲充满浪漫色彩的“嫦娥奔月”故事,眼角却不住地向供桌上瞟去,那圆圆的月饼、香甜的水果,把我肚子里的馋虫一股脑儿地勾出来。最让我动心的还是那咧了嘴儿、露出无数颗红宝石的石榴,瞧着瞧着,就觉着那些红石榴分明是在冲着我笑哩!趁我们不注意,大人们悄悄地将月亮享用的食物从供桌上捧了下来。待我们再瞧过去时,那月亮早已“消灭”完所有的供品,不由得叹服:“真厉害,连皮也不吐!”当这些食物重新捧到我面前时,开始只是含蓄地捡几样自己最爱吃的,象征性地吃几口,等躲到没人的地方,才肆无忌惮大吃起来。
儿时的中秋一去不复返了,今年的中秋也不再含蓄了,对这些千篇一律的节日渐渐淡漠了,再加上在这异乡的土地上,没有老朋友的陪伴,似乎连那圆圆的月亮也不再富有魔力了。
中秋漫笔作文3
不是秦,也不是关山人。满了,像一道美丽的弧线。南京到安徽不远,但是很远。从小就改掉了晕车的习惯,爬到安徽,一个有时候叫不出名字的小镇(大概是城市),只是因为一个“圈”。
我对这个地方很熟悉。我小时候住在这里。我可以在这里的大街小巷叫出他们的名字。好像遇到久别重逢的朋友,向他们招手,甚至看到小时候路边墙上刻的乱七八糟的痕迹。
月色更浓,但不代表睡觉。鞭炮和灯笼的声音使世界看起来生动活泼。然而月亮却是不食人间烟火,独自优雅。
家里人给我打电话,我只好回去了。家里人很多,有的认识,有的不认识。他们都爱笑,互相聊天,好像一拍即合,笑得叮当响。我妈给我的瓷碗盛满了米饭,又热又香,很“圆”。饭桌上,高脚杯互相碰碰,夹杂着一家人的笑声,很圆润。我起身来到院子里。外面仍然有成千上万的灯,路灯就像白天一样。
满月寂寞,穿越子午线。半边天,平凡的世界。很淡,是柳永坐船醒来西湖后从二十四桥来的明月。随着千年的飞跃,人们说它是“圆的”,并给它华丽的诗歌和服装在世界上庆祝。众所周知,它早就后悔偷了长生不老药,并努力把它蜕成一个“满”的圆圈,仿佛在自嘲,或者是用来嘲讽,但轻浮而“圆”的?
我突然对月亮产生了同情。院子里有桂花,但不是十里香。仔细闻一闻,才有桂花的淡香。月,原来不是圆的。世界就是这么平凡,这么幸福。天宫冷,明月不明,独守夜。
家里人叫我小名,叫我回去。我的声音圆润悦耳。
世人如何认识到明月的“缺失”?我在院子里用指尖画了一个“圈”,给了月亮。
中秋节是在“圈”和“缺”中度过的。
第3篇:青春漫笔作文
青春漫笔作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青春漫笔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十五岁的我们有着自己的一片天空,有人说十五岁的天空是湛蓝的,有人说十五岁的天空是乌云密布的,十五岁对于我们意味着青春与活力,但似乎这充满活力的青春也会让自己疲惫不堪。我们现在的生活似乎是一种责任,这种责任让人无奈,就如我们周而复始的考试,学习。我们的生活不会改变什么,即使不适合自己,也要勇敢的走下去。那么多人踩过的路,至少会平坦些吧。昙花的不懈成长,正是为了等待那一刻的‘昙花一现’即使时间再短,至少它灿烂过。而我面对这沉重的学业,无论如何,我也要尽量把以后的路铺的平坦些,至少我拼
第4篇:冬至作文:冬至漫笔
冬至作文:冬至漫笔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冬至作文:冬至漫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冬至将临,天总阴沉沉的,一连几天都很少见到阳光,四周显得很冷落萧条,万木凋敝,受副高压带的控制,长江南岸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干燥寒冷,一年四季分明。我教过几年高一地理,对地球自转与公转四季更替自然规律更是熟烂于心,冬天在多少人眼里满目悲凉荒芜的景色,也很少读到赞美冬天的诗文。记得李清照有首诗这样写道:
小楼寒,夜长幕帘低垂,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涛愁眉。
冬天在词人眼里多么凄凉,从冬天低迷冷清的景物,再到人因客观环境影响
第5篇:冬至漫笔作文
冬至漫笔作文(精选20篇)由网友 “Penelope” 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冬至漫笔作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篇1:冬至漫笔作文
冬至漫笔作文
冬至将临,天总阴沉沉的,一连几天都很少见到阳光,四周显得很冷落萧条,万木凋敝,受副高压带的控制,长江南岸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干燥寒冷,一年四季分明。我教过几年高一地理,对地球自转与公转四季更替自然规律更是熟烂于心,冬天在多少人眼里满目悲凉荒芜的景色,也很少读到赞美冬天的诗文。记得李清照有首诗这样写道:
小楼寒,夜长幕帘低垂,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涛愁眉。
冬天在词人眼里多么凄凉,从冬天低迷冷清的景物,再到人因客观环境影响到心境,不像杨贵妃醉酒后的脸色,也不像孙寿故意做的“愁眉。”
小时候最不愿意过冬天,那时的冬天
第6篇:漫笔樱花
漫笔樱花
本来约了位朋友在网上聊天,可惜由于网络的缘故总是连接不上。
想想在Beethoven,Brahms,Mozart的钢琴曲中,在Paganini的魔鬼颤音中陶醉,确实再也 不想背那些令人呕吐的词汇。白天已经被折腾的要死,晚上也不愿意受罪了。
晚上走过樱花大道,突然想写点什么,恩,为自己,也是为他人(呵呵,权当是关注我空 间的朋友罢!)。
我也未料想到樱花也开得如此的热烈。生命比我想象的要长久。
朋友过来看的那几天,我以为是樱花的极致了,虽然没有往年开的好,但我总也找了些理 由。
然而樱花用事实让我惊异。就在上个周末,正好碰上晴天,早晨去图书馆,真是诧异这些 花儿,团团簇簇,花瓣底部是羞红的色彩,静谧的开着,也不理下面熙熙攘攘的人群。开 得如此的灿烂,如天上的云端溢下的颜色,略带红晕。
我不敢怀疑“年
第7篇:灯下漫笔
灯下漫笔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纵横九万里;中国的历史有着漫长而复杂的过去,上下五千年,多少帝国王朝盛衰荣败,多少帝王将相粉墨登场,厚重的史书演绎了他们一个又一个风流倜傥的故事,却很少为普通和平凡的老百姓洒一把同情之泪。有的只是诗人们满含辛酸的描述:“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萝绮者,不是养蚕人”。至于他们为什么如此贫困一如既往,诗人的解释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而至于他们自己本身原因,诗人们并没有涉及,也许不愿,也许不能„„那么,作为近代著名的思想家鲁迅先生是怎样认为的呢?他又是怎样概括漫长的中国历史的呢?请快速阅读全文,而后作答。
二:研习文章
(一)分析鉴赏
1. 作者是怎样概括中国的历史的?
(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第8篇:蓝夜漫笔作文
蓝夜漫笔作文
黄昏已尽,暮色像一条毯子,愈织愈厚,愈织愈蓝。很快地,山也朦胧,树也隐约,屋里的小虫子,不知在哪一个角落开始了照例的吟唱。月亮还没有升起,星星也不曾闪亮,我没有开灯,只是轻轻地将窗前飘动的帘幅拉开了一些,好让的夜色进来,我好更贴切地感受它温柔的气息。
我喜欢这样的夜,喜欢这份舒适,喜欢这份宁静。看到窗外,无边无垠的是夜的胸怀,纯净的天空闪烁着蓝丝绒一样的光泽。近处的枝丫给它印上黑色的倩影,远处的一抹深黛依稀是远山的形象,这时,微微流动的空气,也似乎呈现出淡蓝色。在这样清怡的氛围之中,即使没有月华,天际的那几颗小星星也会闪动着淡蓝色的光芒。即使有雨,也无妨,透过细密的珠帘,仍可感受到这一份晶莹的蓝色的梦。这样的蓝夜,我不知看过多少,想过多少,梦过多少,却从未厌弃过这份情怀。
其实,我曾是
第9篇:夕阳漫笔小学作文
夕阳漫笔小学作文
一
一天竟然就这样过去了,真的很快。疲惫的眼睛从荧屏上移开,遥望远处,夕阳正在缓缓西沉,光芒四射。
阳光照射在湖面上,微风徐徐,轻挑起波纹,更显得刺眼。夕阳映古楼西墙上,浑厚而雄伟。主人在楼上泼下水,在阳光中闪烁发光,映出浅浅的彩虹。光辉一过,又变成了金珠。阳光中的那种光辉不是热烈的,也不是低调的,而是深沉的,凝厚的。浑天的深沉便有古老气息和历史感。
所以,夕阳也是很有深度的,当它的足迹踏便各地,一切都显得那么有韵味。
二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夕阳没有出现在黄昏,就没有浓重的韵味;黄昏没有出现夕阳,就显得不够忧伤唯美。
所以,它们是互相依靠的,少了谁都不行。
黄昏的阳光总是让人感觉低调而忧伤。所以,人们有忧伤的事就都拿它来表达,把它当作自己的掩饰物。久而久之,黄昏也就成了“寂寞”和“
第10篇:冬日漫笔高中作文
“xxxxxx2xxx2”为你分享25篇“ 冬日漫笔高中作文 ”,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篇1:冬日漫笔高中作文
冬日漫笔高中作文
阴冷的风拨动飘落在马路上的黄叶,发出叶子摩擦地面的沙沙的声响。树枝上还残留着一些枯黄的未落的叶子。沿着一字排开的沉睡的梧桐前行,仿佛在一步步陷入这漫长的冬季。
踩到依旧脉络清晰的落叶上,一声清脆粉碎了它的筋骨。这才发现冬天是如此寂静,而被时光的流淹没的夏天的蝉鸣和闷热的空气竟如隔世般遥远。
光阴流转,日复一日的蚕食掉青春,耗尽的却是一种心情。春生兰草悄悄地吐出新芽,无香海棠默默地暗自凋零。四季轮回,衔接的如此自然。是无人察觉的悄然无息,还是从未被想起的落寞卑微。
在灰沉沉的天空下,触手可及的垂下的阴霾仿佛是神冥降下的烟香福祉,安详的笼罩着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