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读书要有选择说课稿
《读书要有选择》说课稿
601班马自友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自学字词。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采取老师提问题学生自学汇报的方式学习。
4、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读书观,自觉培养阅读兴趣,学会选择一些优秀的书籍来充实自己。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
1、课堂三分钟演讲。
2、切入课题:书中自有黄金屋,刚才从同学们的演说中可以看出,其实多读书可以让我们学到许多未知的知识,懂得许多不懂得道理。但我们该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板书课题,学生读题,解题。
二、自读课文,根据课前对课文中有关词语的预习再来把课文看一遍,同时思考: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
读书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以及怎样选择适合自己书籍。
三、世界上的书籍实在是太多了,我们不可能全部逐一阅读,那么我们该选择哪些适合我们的读物呢?自读课文,汇报读课文的成果。老师板书:
优秀的文学作品
名人传记
科普类读物
工具书
想一想,黑板上的这些类读物为什么值得我们去读?要求学生读课文,脱稿说理由。
四、即使是同一类的书籍,我们也要有所选择,如果我们不知道选择时该怎么办呢?读课文,然后汇报。
五、是的饭可以日不吃,觉可一日不睡,但书不可以日不读。多读书,读好书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请同学们自己说一说最近看的书。
七、老师批判那些不读书和读“垃圾”书的同学。
八、积累读书名言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九、向学生推荐一些好书。(见课件)
一、儿童故事
1、成语故事精选
2、智慧故事精选
3、思想家故事精选
4、政治家故事精选
5、科学家故事精选
6、探险家故事精选
7、文学家故事精选
8、军事家故事精选
二、文学名著
1、伊索寓言
2、格林童话
3、安徒生童话
4、海底两万里--凡尔纳科幻小说选
5、窗边的小豆豆
6、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7、名人传
三、科普读物
1、数学迷宫
2、人体探秘
3、心理天地
4、不知道的世界
5、科学王国里的故事
6、大科学家讲的小故事
7、科学改变人类生活100个瞬间
8、科学的发现
四、文化教育
1、爱的教育
2、做人的故事
3、上下五千年
4、世界五千年
5、做人与做事6、100个中国孩子的梦
7、名人的小学时代
8、大地的儿子——周恩来的故事 小学生必读100本推荐书
第2篇:读书要有选择说课稿推荐
读书要有选择说课稿推荐
一、 教材分析
《读书要有选择》是苏教板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十一课的一篇自读课文。课文重点介绍了怎样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其中,第一自然段写了为什么读书要有选择;第二至第八自然段写了可以选择的读物类型和方法;第九自然段写了掌握这种本领的益处。本文内容浅显,结构清晰,是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培养自读能力的好材料。根据课文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初步懂得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情感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精神,树立正确的读书观。
二、 教法、学法
“教是为了不教。”六年级学生经过几年的训练,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而本文内容浅显,通俗易懂,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我决定采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知识迁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通过读书、思考、讨论、交流解决问题,最后运用知识。
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布鲁纳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采取了谈话式的导入。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平时喜欢读的书,然后出示有关读书的名言,如“书籍犹如朋友,必须慎重选择。”“凡读书须识货,方不错用工夫。”最后让学生读读,谈感受。老师总结:读书要有选择。(同时板书课题)
(二)、提出问题 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为了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我先让学生根据题目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然后老师归纳:为什么要有选择地读书?可以选择哪些书?怎样选择?
(三)、解决问题
1、自学课文 学生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在自学过程中,同桌讨论,准备汇报。这样,既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汇报、交流在学生自学课文后,为了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很有必要让学生汇报学习成果。首先,指名学生读课文,教师及时纠正错字;接着,就自学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交流,最后小结,让学生明白我们应该怎样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
(四)、知识迁移 “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
第3篇:读书要有选择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熟悉两条绿线内的两个生字,了解可以选择的读物类型并初步懂得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
3、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读书观。
教学重点
了解可以选择的读物类型。
教学难点
学会选择适合的读物。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学生交流自己喜欢读的书。
2、出示关于读书的名言,谈谈感受。
3、我们怎样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书呢?
二、揭示课题 提出问题
1、我们今天一起来研究有关读书的文章《读书要有选择》。
2、请围绕课题提出自己最想提的两个问题。(教师归纳:为什么要选择读书?可以选择哪些?怎样选择?有什么好处?)
三、学习课文 解决问题
(一)、出示自学提示
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词,查找资料理解不懂的生字词;
2、我们读书为什么要有选择?
3、我们可以选择哪些读物?选择
第4篇:11读书要有选择
11《读书要有选择》活动单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选择书籍的方法,并了解掌握选择合适读物这种本领的益处。
【活动方案】
活动一:自主阅读,感知内容。
1.默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陶冶执著聆听奥秘通俗易懂.
征询先贤传记教诲日新月异..
2.组内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3全班展示并质疑。
活动二: 再读课文,掌握方法。
1.快速浏览课文,记录阅读中的疑惑,2.组内交流:①为什么读书要选择阅读?②怎样选择?
3.全班交流。
【检测反馈】
1.默写词语。
2.讨论:除了书上说的选择方法,你认为还有哪些好的读书方法?
巩固提升
一、拼拼,写写。
zhuànjìjiàohuìtáoyětōngsúyìdǒng
()()()()
língtīngàomìlìchãngrìxīnyuâyì
()()()
第5篇:《读书要有选择》教案
《读书要有选择》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书要有选择》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书要有选择》教案1
课前准备:
了解歌德的生平简介。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学会选择书籍的方法,并了解掌握选择合适读物这种本领的益处。
重点、难点
学会选择合适读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关于读书的课文?《煮书》、《读书做记号的学问》、《精读和泛读》。
这些课文告诉我们哪些读书方法?
二、根据已学过的读书方法,学习新课。
1.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使什么,并结合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名读文章。
3.轻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
第6篇:《读书要有选择》读后感
《读书要有选择》读后感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这是著名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对书籍和知识的一断富含哲理又充满诗意的诠释,如果要讨论读书的意义,我想也能从这段话中找到答案。
当我们懂得了读书的意义,就会产生强烈的“博览群书”的愿望。的确,为尽可能多地获得知识,“博览群书”固然重要,然而人类历史悠久,书籍多如汪洋大海,有谁能在有生之年把这些书全部读完呢?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伟大的革命导师列林才会告诫人们:“应该有系统地学习一些东西,否则象这样泛泛地读书是没有什么益处的。”当你浏览一本书后,想一想,有什么感觉,你喜欢这本书吗?当年真正的仔细地阅读书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时,你就会意识地在你认为重要的,好的方面做一些记号、以便为了进一步的思
第7篇:读书要有选择教案
读书要有选择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书要有选择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谈话导入
1、学生交流自己喜欢读的书。
2、出示关于读书的名言,谈谈感受。
3、我们怎样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书呢?
二、揭示课题提出问题
1、我们今天一起来研究有关读书的文章《读书要有选择》。
2、请围绕课题提出自己最想提的两个问题。(教师归纳:为什么要选择读书?可以选择哪些?怎样选择?有什么好处?)
三、学习课文解决问题
(一)、出示自学提示
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词,查找资料理解不懂的生字词;
2、我们读书为什么要有选择?
3、我们可以选择哪些读物?选择这些读物有什么好处?
4、我们应该怎样去选择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