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科学实验报告
实验课题:观察月相
实验目的:通过对月相的观察,使学生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养成长期观察的习惯。
实验器材:黄色彩纸(每组十五张)、剪刀(每组一个)
实验原理: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形状。
实验步骤:
1.对月亮在一个月内的变化进行观察并记录
2.根据记录用剪刀剪出不同时间月相的样子
3.制作月相规律图
实验现象:一个月中月相的变化规律是:初二向左弯,初八右半边明亮,十五月圆,二十二左半边明亮,二十八向右弯。经历:新月上弦月圆月下弦月残月的过程。
实验结果:月相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
实验课题:“环形山”成因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模拟试验,对“环形山”的成因进行猜测,养成学生科学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实验器材:沙子(每组若干)、注射器、胶管(每组一套)、重球(每组一个)、学生自己准备的用具
实验原理:环形山是流星、陨石撞击月球后留下来的。
实验步骤:
1.将注射器连接胶管并把胶管插入沙子底部
2.用力将注射器中的水推出,观察现象
3.用重球砸向沙堆,观察现象并记录
实验现象:注射器中的水会穿出沙堆,形成火山状;重球砸向沙堆,沙堆会出现类似环形山的凹坑。
实验结果:沙堆会出现类似环形山的凹坑。
实验课题:放大镜下的发现
实验目的:知道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及其作用。
实验器材:放大镜、报纸、书本、树叶
实验原理: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像放大。
实验步骤:
1、用放大镜观察树叶,把看到的记录下来。
2、用放大镜观察报纸、书本,把看到的记录下来。
实验现象:在放大镜下观察到的物体比用肉眼看到的物体更大。
实验结果:放大镜可以把物体的像放大。
实验课题: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实验目的:知道放大镜把物体放大了多少倍。
实验器材: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布、纸、邮票
实验原理:通过观察、记录和测量,可以算出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实验步骤:
1、把放大镜放在有格的纸上或放在书上,看看它能把物体放大多少倍。
2、用放大镜观察布、邮票的某部分,并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看看它能把物体放大多少倍。
实验现象:同一放大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一定的。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算出了不同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实验课题:用放大镜观察晶体
实验目的:了解白糖、食盐等晶体的形状如何
实验器材:白糖、食盐、碱面、味精、玻璃片、放大镜
实验原理:在放大镜下能更清晰地看到晶体的形状。
实验步骤:
1、用放大镜观察白糖,把看到的内容记录下来。
2、用放大镜观察碱面、味精,并把看到的内容记录下来。
3、制作一些较浓的溶液,滴在玻璃片上,待水分自然蒸发后,用放大镜观察它们留下的痕迹,看看又是什么样的。
实验现象:在放大镜下看到的晶体的形状很有规则,有的像雪花,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
实验结果:每种晶体的形状都很规则。
实验课题:自制显微镜
实验目的:了解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方法
实验器材:放大镜、挂历纸、剪刀、胶水
实验原理:一个放大镜能把另一个放大镜所成的像进一步放大,这样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
实验步骤:
1、上下移动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直到划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
2、用挂历纸卷成纸筒。
3、用纸筒和胶带纸把两个放大镜固定下来。
4、试一试:做成后的显微镜是否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了。
实验现象:自制显微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实验结果:自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明显增加了。
第2篇:科学实验报告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
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什么
所需器材:蜡烛、光具座和光屏
猜想与假设: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分为实像与虚像
步骤:把可发光物放在距凸透镜比较远的地方,然后逐渐移近,观察成像的情况.物距大到什么程度成实像,小到什么时候成虚像,大概不同的凸透镜会有不同,要有一个参照距离才便于研究.实验原理 在物理上 凹镜和凸镜都是利用光的折射的原理成像
现象:物距(u)像距(v)像的性质倒正 大小 虚实
u>2f f
u=2f v=2f 倒 等 实 ——
f2f 倒 大 实
u=f —— —— —— —— ——
u
结论:
1、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
(一倍焦距以内是虚象,一倍以外是实象,不包括一倍焦距)
2、虚象同侧正,实象异侧倒
(虚象在同一侧,是正立的象,实象在异侧,是倒立的)
3、物小象变大,物大象变小
(物距变小,象变大,物距变大,象变小)
评估:上网验证,结论正确
应用:u>2f f
u=2f v=2f 倒 等 实 ——
f2f 倒 大 实 幻灯机
u=f —— —— —— —— ——
u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
1.伏安法测电阻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可调电阻、电压表、电流表 各一个,连接导线若
干。以及被测电阻。2.实验步骤:
①电路连接:电压表并联在被测的电阻两端。然后所有的器件都串联后接在电源上。②.闭合开关。
③记录电压表读数 U1,电流表读数 I1,调节可变电阻。在记录U2 I2,再调节可变电阻。再记录 U3 I3
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算出电阻
3.实验总结
洋葱内表皮实验报告(1)在载玻片上_滴一滴清水。
(2)用小刀切一块0.25平方厘米鳞片,用镊子撕下一层洋葱表皮。
(3)放在载玻片的清水中,并用镊子展平。
(4)盖上盖玻片不留气泡,并用红墨水或碘酒进行染色。
(5)观察:若视野中有黑圈说明有气泡,细胞重叠很多说明所撕的表皮太厚,需将装片重做,观察时两眼同时张开。绘生物图时,标线要与底边平行,明暗亮度用小点的浓密表示。
下表皮附近的叶肉内的叶绿体的数量比较少,可以透过较多的光线。
显微镜操作实验报告
1. 调节亮度:由暗调亮,可以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反光镜的角度。
2. 将临时装片在载物台上适当位置固定好。
3. 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使用粗准焦螺旋将镜筒自上而下的调节,眼睛在侧面观察,避免物镜镜头接触到玻片而损坏镜头和压破玻片。
4. 左眼通过目镜观察视野的变化,同时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上移,直至视野清晰为止。
5. 如果在视野中没有被观察对象,可以移动装片,原则为欲上反下,欲左反右。
6. 如果不够清晰,可以用细准焦螺旋进一步调节。
7. 如果需要在高倍物镜下观察,可以转动转换器调换物镜。如果视野较暗,可通过1的方法调节;如果不够清晰,可通过6的方法调节,但是不可以用4的方法。
8. 使用完毕后,请调节转换器,使空镜头孔对着通光孔,将镜筒调至最低后装入镜箱。;
第3篇:科学实验报告
科学实验报告
以下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科学实验报告,供大家阅读参考。
科学实验报告1
实验一:
实验名称: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材料: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备用,制取一瓶澄清的石灰水备用、烧杯一个
实验过程:1)、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烧杯中,观察澄清的石灰水是什么样子的,
2)、倒入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子,摇晃后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二:
实验名称:研究固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固体体胀演示器、酒精灯、火柴、水槽、冷水
实验过程:
(1)铜球穿过铁圈
(2)、给铜球加热,不能穿过铁圈
(3)把铜球放入冷水中,铜球又穿过铁圈
实验结论; 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三:
实验名称:研究液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细管、胶塞、平底烧瓶、红颜色的水、水槽、热水
实验过程:
(1)细管插在胶塞中间,用胶
第4篇:科学实验报告
科学实验报告
在生活中,报告十分的重要,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学实验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实验报告1
x年级x班x组组长:xx
实验时间:xx
实验名称:xx
空气占据空间
实验目的: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所用器材:(装置)盆子,玻璃杯,水等。
实验步骤
1、打一盆清水,用一只透明的玻璃杯,竖直倒扣在装满清水的盆中。
2、观察玻璃杯里是否进满了水。
实验现象:水不能充满整个玻璃杯。
认识与结论:说明空气也占据空间。
科学实验报告2
1.太阳下影子变化
实验名称:太阳下影子变化的模拟实验。
实验准备:手电筒、绳子、橡皮、铅笔、呼啦圈等
实验过程:用手电筒代替太阳,把手电筒用细绳挂在呼啦圈上。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下,影子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由西
第5篇:科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科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科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1
实验一:
实验名称: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材料: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备用,制取一瓶澄清的石灰水备用、烧杯一个
实验过程:1)、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烧杯中,观察澄清的石灰水是什么样子的,
2)、倒入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子,摇晃后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二:
实验名称:研究固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固体体胀演示器、酒精灯、火柴、水槽、冷水
实验过程:
(1)铜球穿过铁圈
(2)、给铜球加热,不能穿过铁圈
(3)把铜球放入冷水中,铜球又穿过铁圈
实验结论;
第6篇:科学实验报告图文并茂
报告是一种对某一特定事件、过程或事物进行描述、分析和评价的书面材料。在报告中,我们可以使用图表和图像等可视化手段来更好地展示和说明数据和结果。通过阅读范文,可以学习到合理组织信息、清晰表达观点和文字流畅度的方法。
科学实验报告图文并茂篇一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目的 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阳光)
实验器材 绿豆芽、实验盒、
实验步骤 将种有相同绿豆芽的两个花盆中的一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过一段时间观察。
实验现象 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的绿豆芽生长较好,放在黑暗的地方的绿豆芽生长的不好甚至死亡。
实验结论 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
实验效果
实验人 实验时间
仪器管理员签字
科学实验报告图文并茂篇二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目的 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
实验器材 绿豆芽、水、纸巾
实验步骤
第7篇:科学实验报告(15篇)
科学实验报告(15篇)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科学实验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实验报告1
随着科学课程改革的日益发展,科学实验也随之有了较明显的变化,实验的种类日渐繁多,如由验证性实验向探究性实验和应用性实验的逐渐过渡,由定性实验向定量实验的逐渐转变,由课内实验向家庭实验、研究性实验的逐步扩大……在新的形势下科学实验报告应该如何书写呢?不同的年级阶段要求不同,高年级阶段学生要能够自主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或撰写科学小论文,不同的实验目的和要求不同,在实验报告的书写内容上应不必强求一致,该繁则繁,该简则简。
一、科学实验报告的书写。
一般情况下化学实验报告是根据实验步骤和顺序从六方面展开来写的:
第8篇:科学实验报告图文并茂
对于学生来说,写报告是一项重要的学习任务,可以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在报告的写作过程中,需要注意语法和拼写错误,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以下是一个关于环境保护的报告范例,希望对大家的研究和实践有所帮助。
科学实验报告图文并茂篇一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目的 能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
实验器材 大饮料瓶、泥土、水草、水生小动物
实验步骤 1、先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如要加几块小石子也就在这时候放)。
2、装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
3、往瓶里种上自己准备的水草。
4、再放入小动物。
5、进行观察记录。
实验现象 生物和非生物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实验结论 生物和非生物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实验效果
实验人 实验时间
仪器管理员签字
科学实验报告图文并茂篇二
实验地点 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