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二字的演变轨迹(教师中心稿)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26 08:05:3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灵魂二字的演变轨迹(教师中心稿)

江苏省淮北中学(泗洪)邮编:223900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二单元选了现代学者、散文家周国平的一篇文章《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文章指出: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作为肉身本身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本文不谈文章的写作特色。只谈标题中出现的“灵魂”二字的演变轨迹。

“灵魂”古写“靈魂”。“靈”《说文解字》注:“靈”或从巫。“灵”之义大致的演变轨迹为:1、古时楚人称跳舞降神的巫为“灵”。如《九歌东皇太一》中:“灵偃蹇兮蛟服,芳菲菲兮满堂。”2、旧指神。如《九歌湘夫人》中:“灵之来兮如云。”3、跟死人有关的。如:为死人设的牌位称为“灵位”,装死人的棺材称为“灵柩”。4、旧指“灵魂”,迷信的人认为附在人的躯体上作为主宰的一种精神,即:灵魂附体。随时得到验证称为“灵应”。值得纪念之人死后的精神称为“英灵”。5、聪明;灵巧。如:心灵手巧。他有当导演的灵性。6、灵活。如:周转不灵。7、灵验;应验。如:灵丹妙药,千年灵龟。总之:由“灵”的本义,转义,演生义一直派生出诸如:灵车、灵感、灵慧、灵机、灵妙、灵敏、灵气、灵透、灵秀、灵境……

“魂”古写“魂”。大致演变轨迹为:1、古人想象人的精神能离开形体而存在,这种精神就叫做“魂”。《易经》上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因此:旧时称人的精神灵气为“魂魄”。“魂魄”两字皆从鬼者,魂魄不离,形影相随。《说文解字注》曰:“魂,阳气也。”这说明魂是人体阳气的外在表现,依靠魄而发挥作用。又《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云:“心之精爽,是为魂魄。”2、指人的全部心灵作用。如:心魂;神魂。3、泛指一切事物的精神。如:“玉雪为骨冰为魂。”“冷月葬诗魂”。4、特指崇高的精神。如:民族魂。

综述,一言以蔽之: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灵魂”二字的演变轨迹》发表在2007年1月15日苏教版初二《语文学习报》29期上。

联系人:江苏省泗洪县江苏省淮北中学赵同宇

邮编:223900

手机:13951394288

邮箱:zhaotongyu888@163.com

第2篇:谈谈奴隶二字(教师中心稿)

江苏省淮北中学(泗洪)邮编:223900

韩愈的《马说》中有这样一句话:“……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本篇文章我们就谈谈“奴隶”二字。

“奴隶”是个联合词组。其义“隶”中有“奴”,“奴”中有“隶”。因古代“隶”在“奴”先,故先谈“隶”。

隶者,役也。差役。西周时特指衙役。如:皂隶。春秋战国时“隶”演变为奴隶的统称,同时也作为奴隶中某一等级的称谓。如:《国语周语下》中:子孙为隶。秦汉时“隶”演变为附属,察看之意。《后汉书冯异传》载:“乃更部分诸侯,各有配隶。”由"附属"之意,“隶”在秦始皇统一文字时演变为从属小篆的一种字体--隶书。

“奴”在古代的意思大致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奴者,使役也。汉代罪人的男女家属被称为奴婢。如:汉代法律,罪人妻、子,没为奴婢。晋代演变为:轻蔑的称呼,尤其指无用之人,只配为奴之意。如:《晋书刘元海》记载:“不用吾言,逆自奔溃,真奴才也!”后演变为受剥削阶级压迫、剥削、役使的丧失自由的人。如:家奴,农奴。陆游《岁暮感怀》诗:“富家役千奴,贫老无寸帛。”。宋明两代的话本小说中的女子,往往自称为奴或奴家。如:《水浒全传》第三回:“奴家是东京人氏。因同父母来这渭州,投奔亲眷,不想搬移南京去了。”明清时常称仆人为奴才。明代宫中的太监、后妃和清代的官员等也自称为奴或奴才。现代也指那些:甘心供人使役,帮助作恶的人。

“奴隶”二字历经数千年的演变,由本义、转义、引申义,构成了众多的词汇。诸如:奴化(侵略者及其帮凶用各种方法使被侵略的民族甘心受奴役)、奴仆(在主人家里从事杂役的人的总称)、奴性(甘心受人奴役的品性)、奴隶主(占有奴隶和生产资料的人)、奴颜婢膝(卑躬屈膝奉承巴结的样子)、奴颜媚骨(卑躬屈膝献媚讨好的样子)、隶属(区域、机构等受管辖;从属的地位)等等……

《谈谈“奴隶”二字》发表在2007年1月22日苏教版初二《语文学习报》30期上。

联系人:江苏省泗洪县江苏省淮北中学赵同宇

邮编:223900

手机:13951394288

邮箱:zhaotongyu888@163.com

第3篇:给灵魂放假(教师中心稿)

阿尔卑斯山的拐弯处有一醒目的标语牌,慢慢走,欣赏啊!我们很多人活得都很匆忙,回首往事,如雪泥鸿爪,当太阳西下的时候,断肠人在天涯。

在农村任教,日子是苦的,和我一起毕业参加工作的朋友,在不到八年的时间里,都“孔雀东南飞”了。城市生活是很富足的,和他们在一起喝酒时,他们的自信与神采飞扬给我很大的震撼,原来我埋在“故纸堆”里已忘却了时间的流逝,在他们的世界里,只剩下一个字“钱”。是的,口袋里有钱,确实让人心里暖和,尤其是连续的几天的秋雨,内心拔凉拔凉的。我喜欢课堂上的心情旅行,我喜欢学生的明澈的双眸,我愿坚守我的家园。朋友的脸上分明写着,一个个巨大的惊叹号!人首先要满足肉体的需要,今朝有酒今朝醉,莫使金樽空对月。一时,我不知,是我迷失了,还是这个世界迷失了。

乡下的生活比较单调,没有多少可供娱乐的,比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创新是作文的灵魂(教师中心稿)

徐西前

摘要:本文从近几年学生高考作文的实际情况入手,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深入探讨了作文“发展等级”中有关“有创新”这一条要求,从思维创新的角度,力求打开创新的入口,突现创新的亮点。具体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1、发散思维,包括:①观察和积累是发散思维的基石。②想像和联想是发散思维的双翼。2、求异思维,包括:①张扬个性,求异创新。②寻找逆向,求异创新。

关键词:创新思维个性

2000年高考作文要求考生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这是一道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写出新意的文题。然而一位参加高考作文阅卷的老师翻阅之后,以《百万鸟儿同日死》为题,直陈了现在大多数考生立意的雷同,举例的“老化”,眼界的促狭,思维的单一。扪心静思,当前学生作文,“娃娃体”“新八股”依然在不少同学作文中存在,内容的琐细苍白,感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灵魂二字的演变轨迹(教师中心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灵魂二字的演变轨迹(教师中心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