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观《上学路上》后有感
观《上学路上》后有感
那一天,老师说下午要看电影。教室里就沸腾起来了。
好不容易熬到看电影的时候,我们欢呼雀跃的排着读物,来到电影室。电影开始了,首先出现电影的名字:(上学路上)。咦,(上学路上)?上学路上有啥稀奇事呀?我们上学路上就是打打闹闹,玩玩乐乐,难道还有其他事吗?我便怀着一肚子的疑问看了下去。
原来,这部电影的主要内容是:在我国的西部地区,到处黄沙纷飞。有一个13岁的小女孩,叫王燕。她为了上学,为了挣得二十四元八毛钱的学杂费,去和大人们摘枸杞的事。
当我们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都开心不起来,心情都很沉重。
二十四元八毛钱,对我们来说根本就不值一提,因为这二十四元八毛钱还不到我们的一只鞋子的价钱,还不到我们一星期的零用钱。这挣二十四元八毛钱对我们来说也是轻而易举,但对剧中的`王燕来说,却是比登天还要难。她为了挣这二十四元八毛钱,在外面和大人们奔波劳累,为了这二十四元八毛钱,她吃尽了千辛万苦。她这么小就吃了同龄人没有吃过的苦,她受了同龄人没有受过的辛酸。二十四元八毛钱,对于王燕来说仿佛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但是她为了拥有这个天文数字,可以不顾一切代价,因为这二十四元八毛钱可以让她上学。
当她举着二十四元八毛钱,我仿佛可以看出王燕自己觉得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这时,整个山区最亮丽的风景就是王燕。因为平时王燕像一片倔强的叶子,可是现在她成了碧绿的叶子,亮丽光彩,光芒四射。是王燕自己用辛勤的汗水把自己变成满山满地到处黄沙中的一片绿叶。王燕的上学之路是坎坷的,就像是她们山区那坎坷的道路。
可以看出,二十四元八毛钱是几经挫折后才挣来的;二十四元八毛钱后面隐藏着令人感动的故事,更藏着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第2篇:观《上学路上》有感
观《上学路上》有感
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观《上学路上》有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这是一个从黄土里刨出来的故事,玲珑剔透的故事上闪烁着陕北高原特有的阳光。学校放暑假那天,老师告诉大家,开学的时候,每人要交二十四块八毛钱的学杂费。就是这二十四块八毛钱她们都交不起,妈妈就不想让她读书了,但是她不想像好友三花一样早早嫁人,她很想读书,她就求她的妈妈让她读书,妈妈最后就说:“你想读就自己赚钱读吧”!于是,仅仅12岁的小主人公王艳的故事开始了。为了能继续走在上学路上,王燕要在一个暑假里把这二十四块八毛钱挣出来。“摘一斤枸杞可以挣到两角钱,摘124斤枸杞我就能挣够二十四元八角钱,有了这二十四元八角钱,我就可以交学杂费了,我就可以上学了!”为了凑够去枸杞园摘枸杞的车费,她偷偷卖了家里的鸡蛋,又买了因相亲而认识的小男孩的圆珠笔,喜欢王燕的老师,故意以五元的高价买走了八毛的圆珠笔,使得王燕看到了希望。她又租了相亲小男孩(这个坏小子!)的羊羔来养,结果被大瓜、二瓜两个弟弟捣鬼没有挣到多少钱。最后,小孩子人性中最本质的那种纯洁、天真、善良,好似无边无际黄土里的一汪清泉,使王燕打动了黑脸汉,做了一回“牵子”,做了一回无本生意,终于挣够了去枸园的车费。
开学那天也是三花出嫁的日子,三花一直想要一支笔留做对即将逝去的少女生活的一种纪念。王燕用挣来的钱给三花买了一支笔,赶在迎亲车接走三花前一刻,插进了三花为那支笔准备的一个空笔套。
追求梦想的路永远都是这么一波三折,但正是在这波折中一个农家女孩顽强的生命力和意志力才显得如此生动和鲜活。历经艰难,王燕终于在开学那天准时出现在学校里,摊开的小手里放着被汗水浸湿的二十四块八毛钱。那个画面真的触动了我。
我也是从社会底层走出来的,贫穷的'感觉曾让我有切肤之痛。可是现在呢,单位、同事、班车、小区将我与贫穷隔离。每天与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的人打交道、投资、到超市买净菜、感受这个社会的主流文化、自我感觉良好、踌躇满志…我甚至都不再愿意与处在社会底层的人主动交往。似乎,贫穷与我无关。
刚从社会底层走出来多久啊,我就对贫穷这莫冷漠这莫麻木!好没良心!那几年以后呢,我不敢再想了。
曾经和一个经历很丰富的人交流过。他同样来自社会底层,大学毕业到深圳打工,过腻了打工的生活来北京考法硕,那时候他已经通过有中国第一考之称的国家司法考试,他还说以后读博时学新闻然后去当记者揭露这个社会的真相。我们那次交流就涉及到从社会底层走出来的人对于贫穷麻木的问题。那次我们认定大概是集体没良心。从社会底层走出来的人不管有没有力量都再不去关注那个苦难的阶层,那还有谁为他们说话?而我们脑子里似乎还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成理想,却不愿意为贫穷呐喊为消灭贫穷贡献力量,还怎莫使天下太平啊,多虚伪阿!我们都忙着追逐自己那无边的物欲呢!
第3篇:观上学路上有感
学校教育心理学作业
观《上学路上》有感
姓名:张旭栋
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学号:1212408077
观《上学路上》有感
电影《上学路上》以西北高原的黄土坡上一所学校放暑假要大家到下学期交学杂费为背景展开。它讲述了王燕为交学杂费,自己暑假赚钱的辛路历程。影片观完后,我不禁为王燕身上那种对学习的热情所感染,为他身上那种坚毅的品质所折服。但透过影片,我更为那里的教育现状感到担忧。
故事开始时,王燕和三花两个人物角色展现在我们面前,她们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三花家境比较困难,在学习上,成绩不是那么突出,她选择了过早的辍学嫁人。而王燕呢,得知她母亲为了让两个弟弟上学,就对王燕说,不让她上学了,除非自己赚钱。她没有要放弃,她没选择走三花姐选择的那条路,她决定利用暑假时间,自己挣学杂费。在那时,大人们想挣点钱都难,才
第4篇:观《上学路上》有感
观《上学路上》有感
学
校:温水镇中学
作
者:苏烈荣 班
级:八年级(5)班
指导老师:张苗利 前几周,我看了一部电影——《上学路上》。直到现在那部电影中的片段在我的脑海中时时闪现。
它讲述的是一个小女孩伟争取上学的机会,自己挣钱,奔波四里只为攒那20多元钱的学费的故事。
在西北的大沙漠里,沙漠一望无垠,尘土飞扬,天气炎热。我清楚地记得那部电影中的片段。小女孩为攒钱想尽了各种办法。她想到了一个办法—卖鸡蛋,她每天蹲在鸡舍里看鸡下蛋,然后收回藏在家里,最后,攒了几十个去集市上卖,飞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有人来问,结果被霸道的街人踩坏了鸡蛋,只赔了十多元钱。我看的清清楚楚,那是个阴谋,那是那个买鸡蛋的和街人合伙起来骗小女孩的。可怜的她就是这点愿望都没有实现,她只想攒钱上学。
愚昧无知的妈妈不想让她上学,便给她找婆家了
第5篇:观上学路上有感
观《上学路上》有感
二十四块八„„成就了一个女孩的梦想。
《上学路上》主要说的是在我国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农村小女孩。这个小女孩名叫王燕,本剧说的是她的求学经历。她明知道上学对女生来说是一无是处的,但是她求知若渴,仍然不放弃上学。
王燕用了自己的一个暑假赚足了二十四块八的学杂费,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上了学。她的学费来之不易„„她去集市上卖家里舍不得吃的鸡蛋,却被路人肆意践踏;她去卖笔,却又把笔丢失了;她去卖羊,可是山地被封,无处放羊,找不到买家,结果只卖了一些钱;最后,她只好去很远的地方摘枸杞。摘一千克枸杞可以挣到四角钱,挣够二十四元八角的工钱就要摘六十二千克枸杞。开学那天,她气喘吁吁的跑到学校,把几张汗水打湿的钱拿到老师的面前,说:“二十四块八,我挣够了!”
看了这片电影让我很感动,贫困的孩子需要的并
第6篇:观上学路上有感
观上学路上有感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观上学路上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观上学路上有感1
在我们幸福时,应该想到那些生活艰难环境的山区孩子们。
——题记
前天,我在家里看了一个电影,片名叫《走路上学》,是一部让人看了受益匪浅的电影。
本片是真实事件改编的,讲述了云南怒江峡谷边上的马吉乡里住着的一对姐弟俩。姐姐名叫娜香,弟弟名叫瓦娃。弟弟瓦娃每天看到姐姐娜香溜索上学,他十分渴望着与姐姐娜香一同去上学。但是母亲不让他溜索,让他等父亲打工归来,才可以与姐姐娜香溜索去上学。
有一次,瓦娃决定偷偷地溜索,去江对面的学校偷听老师讲课。后来,从大城市深圳来实习的小聂老师看到孩子们没有鞋子穿
第7篇:观《上学路上》有感700字
观《上学路上》有感700字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观《上学路上》有感7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就是一个真理。她们没有我们那么舒适的生活,但她们有一颗向往美好的心。
一个十多岁的小女孩为了上学辛辛苦苦地攒钱,遇到困难她决不低头,乐观面对。在街上卖鸡蛋,哭着叫别人把羊羔卖掉——她是如此的坚强。确实,小女孩凭着她那种爱学习,爱上学的信念跨过重山,她那一句句“我要上学,我要上学”,使我为她而高呼,为她而骄傲。一颗求学的心又是多么地强烈。
她,叫王燕。我觉得她人如其名,就像一只恨不得一下子冲出重围,喜爱在蓝天飞翔的小燕子。而她的`行为,让我感到望尘莫及;她的伟大,同时也显示出我的
第8篇:观《上学路上》有感12篇
观《上学路上》有感12篇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观《上学路上》有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上学路上》有感1
星期五下午,我们全体师生到浮动电影院看电影。我们看了一部很有教育意义的电影——《上学路上》。讲的是:
王燕是一个13岁的小学生,生活在贫困的西北。因为家里穷,因为她妈妈重男轻女,所以她妈妈决定下学期只让王燕的两个弟弟上学,而不让王燕上学。看到这里,我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我不仅为王燕不能读书感到同情,更为不认真学习的我感到愧疚。我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身边有父母的呵护,老师的关心,我却从不认真学习;而好学的王燕,她虽然出生在贫困的大西北,在恶劣的环境下学习,但是她十分刻苦认真,可是她妈妈却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