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知识点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25 08:08:0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滕王阁序知识点

滕王阁序知识点

词类活用

①襟、带:襟三江而带五湖(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

②下:徐孺下陈蕃之榻(使动用法,使……放下来)

③腾、起:腾蛟起凤(使动用法,使……腾空,使……起舞)

④ 屈:屈贾谊于长沙(使动用法,使……受委屈)

⑤窜:窜梁鸿于海曲(使动用法,使……出走)

⑥星: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名作状,像流星一样)

⑦目: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名作动,看,望)

⑧尽:宾主尽东南之美(副作动,都包括)

⑨美:宾主尽东南之美(形作名,才俊)

⑩雾: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名作状,像雾一样)

⑾骇:川泽纡其骇瞩 (使动 使……吃惊)

特殊句式

(1)、判断句: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2)、省略句:渔舟唱晚,响穷(于)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于)衡阳之浦

(3)、倒装句:奏流水以何惭(宾语前置)。

相关成语

胜友如云

【拼音】:shèng yǒu rú yún

【解释】:胜友:良友。许多良友聚集一处。

人杰地灵

【拼音】:rén jié dì líng

【解释】:杰:杰出;灵:好。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高朋满座

【拼音】:gāo péng mǎn zuò

【解释】: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语法】:补充式;作谓语;形容宾客很多。

腾蛟起凤

【拼音】:téng jiāo qǐ fèng

【解释】:蛟:蛟龙;凤:凤凰。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物华天宝

【拼音】:wù huá tiān bǎo

【解释】:物华:万物的精华;天宝:天然的宝物。指各种珍美的宝物。

钟鸣鼎食

【拼音】:zhōng míng dǐng shí

【解释】: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语法】:联合式;作定语;常与“之家”连用。

逸兴遄飞

【拼音】:yì xìng chuán fēi

【解释】:指超逸豪放的.意兴勃发飞扬。

天高地迥

【拼音】:tiān gāo dì jiǒng

【解释】:迥:远。形容极其高远。

萍水相逢

【拼音】: píng shuǐ xiāng féng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无深交 。

【解释】: 浮萍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命途多舛

【拼音】:mìng tú duō chuǎn

【解释】:舛:不顺,不幸。命运充满不顺。指一生坎坷,屡受挫折。

老当益壮

【拼音】: lǎo dāng yì zhuàng

【解释】: 当:应该;益:更加;壮:雄壮。年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

一介书生

【拼音】:yī jiè shū shēng

【解释】: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拼音】:dōng yú yǐ shì,sāng yú fēi wǎn

【解释】:东隅:指日出处,表示早年。桑榆:指日落处,表示晚年。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

文言语法

1、通假字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采”同“寀”,官员,这里指人才。)

俨骖騑于上路 (“俨”通“严”,整齐的样子)

云销雨霁 (“销”通“消”,消失)

所赖君子见机 (“机”通“几”,预兆)

接孟氏之芳邻 (“接”通“结”,结交)

2、古今异义

一介书生 古义:量词,个 今义:介绍,介于

千里逢迎 古义:迎接 今义:奉承、拍马屁

时维九月 古义:在 今义: 常作“维护”、“维持”之义。

俨骖騑于上路 古义:高高的道路 今义: 走上路程。

孟学士之词宗 古义:掌管文学撰述的官 今义:常用来指学位。

穷且益坚 古义:困厄,处境艰难 今义: 没有钱,穷困。

所赖君子见机 古义:看到细微的预兆 今义: 看机会,看形式。

阮籍猖狂 古义:狂放,不拘礼法 今义:肆无忌惮。

盛筵难再 古义:第二次 今义: 又一次。

谁悲失路之人 古义:同情 今义:悲伤。

3、一词多义

故:

(1)、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故:旧。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所以。

(3)、桓侯故使人问之 故:特地。

(4)、既克,公问其故 故:原因。

尽:

(1)、宾主尽东南之美 尽:全,都。

(2)、潦水尽而寒潭清 尽:没,干。

(3)、则智者尽其谋 尽:全部用出。

(4)、聊乘化以归尽 尽:完,尽头。

属:

(1)、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属:是。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类。

(3)、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属:在。

即:

(1)、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即:依附。

(2)、胡天八月即飞雪 即: 就

(3)、且壮士之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即: 则 。

1.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旧唐书•杨炯传》说:“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诗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2.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

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如《<呐喊>自序》《<指南录>后序》

赠序,是指亲友间以作文相赠,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如韩愈《送李愿归盘古序》,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等

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说明情况,并借此来表达一些人生之感,这样的序叫宴集序,如王羲之《兰亭集序》

3.金瓯无缺(jīn ōu wú quē)解 释 金瓯:盛酒器,比喻国土。比喻国土完整。出 处《南史•朱异传》:“我国家犹若金瓯,无一伤缺。”

4.涸辙之鲋(拼音:hé zhé zhī fù)在干涸了的车辙沟里的鲫鱼,比喻处于极度窘困境地、亟待救援的人。涸:干 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鲋:鲫鱼

5.相濡以沫xiāng rú yǐ mò 解释 濡:沾湿;沫:唾沫。泉水干了,两条鱼吐沫互相润湿。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只为了保住生命。 出处 《庄子•大宗师》,

5.芝兰玉树zhī lán yù shù【释义】:比喻有出息的子弟。【出处】:《晋书•谢安传》:“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事例】:人间富贵荣华尽,膝下~齐。...

6.【叨】如叨光(受到好处,表示感谢):沾光;

叨教(受到指教,表示感谢):领教;

叨扰(受到款待,表示感谢):打扰。

第2篇:《滕王阁序》知识点

《滕王阁序》知识点

一、字词

(一)虚词

(1)“且”字一般用作连词和副词。

①作连词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反而)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尚且,还)

余悲之,且曰(并且,而且)

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况且)

②作副词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姑且,暂且)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将近)

(2)“矣”字作语气词,表感叹、陈述、疑问、命令、请求等语气。

兰亭已矣,梓泽丘墟(表感叹语气)

前人之述备矣(表陈述语气)

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表疑问语气)

(二)字音

瓯(ōu)越 翼轸(zhěn)睇眄(miǎn) 捧袂(mèi) 台隍(huáng) 舸(gě)舰 遄(chuán)飞

潦(láo)水 簪(zān)笏 桑梓(zǐ) 帝阍(hūn) 懿(yì)范 彭蠡(lǐ) 虢(guó)州

地(接)衡庐(接壤。) (极)娱游于暇日(尽情。) 所(赖)君子见机(依赖。) 今兹(捧袂)(举起双袖,表示恭敬的姿势。) 等终军之(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处(涸辙)以犹欢(比喻困厄的处境。) (三秋)(古人称七、八、九月为孟秋、仲秋、季秋,三秋即季秋,九月。) 兰亭(已)矣(过去。)

(三).通假字

俨骖騑于上路 (“俨”通“严”,整治)

云销雨霁 (“销”通“消”,消失)

所赖君子见机 (“机”通“几”,预兆)

俊采星驰 (“采”通“寀”,官吏。)

(四).古今异义

1.穷且益坚 古:困厄,处境艰难。 今:穷困;

2.一介书生 古:量词,个 今:介绍,介于

3.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 古:以二十岁为弱年 今:无此意

4.盛筵难再 古:第二次。 今:又

5.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古:语气词,用在句尾 今:无意义。

6.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古:掌管文学撰述的官 今:常用来指学位

7.识盈虚之有数 古:定数 今:数量

8.彩彻区明 古:日光 今:彩色

9.序属三秋 古:秋季的第三个月 今:三个秋季

10.路出明区 古:过 今:向外走

(五)、重点字词

1、台隍枕夷夏之交(动词,倚,据)

2、俨骖騑于上路(形容词,高)

3、披绣闼(开,小门)

4、山原旷其盈视(形容词,远)

5、声断衡阳之浦(名词,水滨)

6`遥襟甫畅(副词,刚,顿时)

7 逸兴遄飞(副词,迅速)

8气凌彭泽之樽(动词,超过)

9天高地迥(形容词,远)

10识盈虚之有数(名词,定数)

11命途多舛(形容词,乖违,不顺)

12恭疏短引(书写,撰写;序)

13一言均赋(动词,铺陈)

14、豫章故郡 故:旧

15、地接衡庐 接:接壤

16、襟三江而带五湖 襟、带:名词用作动词,连接、环绕的意思。

17、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雾、星: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一样。

18、宾主尽东南之美 尽:全都是,形容词作动词。美:形容词作名词,俊杰。

19、千里逢迎 千里:数量词作名词,远道而来的客人。

20、高朋满座 高:尊贵

21、青雀黄龙之轴 青雀黄龙:名词作动词,雕有青雀黄龙头形

22、彩彻区明 彻:普照

23、雁阵惊寒 惊:被……惊扰

24、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介词,在. 序:名词,时序。属:是。三秋:古人称七、八、九月为孟秋、仲秋、季秋,三秋即季秋,九月。

25、潦水尽而寒潭清 而:因而。尽:干涸。寒:寒冷。清:澄清

26、烟光凝而暮山紫 烟光:山岚。凝:凝聚。暮:傍晚。紫:呈现紫色。

27、即冈峦之体势 即:依附。体势:态势,形势。

27、四美具 具:具有,都有。

29、而难并 并:会聚一起。

31、穷睇眄于中天 穷:望尽。中:最高处。

32、极娱游于暇日 极:尽情。娱游:欢乐。

33、兴尽悲来 兴:兴致。

34、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悲:悲怜。失路:迷路,不得志。

35、屈贾宜于长沙 屈:被……贬谪。

36、所赖君子见机 赖:依赖。

37、老当益壮:老了应当更加有壮志。

38、穷且益坚:且:反而。

39、不坠青云之志 坠:抛弃。

40今兹(捧袂)(举起双袖,表示恭敬的姿势。)

41、一介书生 介:个

42、等终军之弱冠 等:等同。弱冠:指二十岁,古代以二十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43、有怀投笔 怀:心思。

44、奉晨昏于万里 奉:侍奉。

45、接孟氏之芳邻 接:结交。

46、胜地不常,盛宴难再 胜:美好。再:第二次。

47、兰亭已矣 已:过去。

48、奉承恩于伟饯 于:在。

49、是所望于群公 是:这。于:对。

50、敢竭鄙怀 竭:使动用法,使……完全表露出来

51 .处(涸辙)以犹欢(比喻困厄的处境。)

52. 兰亭(已)矣(过去。)

(六)、一词多义

1、故:

①豫章故郡,洪者新府(形容词,旧)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连词,所以)

③桓侯故使人问之(副词,特意)

④既克,公问其故(名词,原因)

2、尽:

①宾主尽东南之美(副词,全,都)

②潦水尽而寒潭清(动词,没,干涸)

③则智者尽其谋(动词,全部用出)

④聊乘化以归尽(动词,完,尽头)

3、属:

①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动词,是,属于)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名词,类)

③在骨髓,司命之所属(动词,在,掌管)

4、即:

①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动词,依附)

②胡天八月即飞雪(副词,就)

③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连词,则,就)

5、引:

①控蛮荆而引瓯越(动词,连接)

②恭疏短引(名词,序)

③司马懿引二十万军(动词,带领)

④引次江北(动词,后退,退却)

6、穷:

①穷岛屿之萦回(动词,穷尽)

②穷且益坚(名词,困厄,处境困难)

③日暮途穷(动词,阻塞不通)

④不忍穷竟其事(动词,穷究,追究到底)

7、数:

A、shù ①识盈虚之有数(名词,定数)②一曲红绡不知数(名词,数量)

③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名词,技术)

B、shǔ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动词,数落,列举罪状)

C、shuò 而公子亲数存之(副词,屡次)

8、趋:

①他日趋庭(动词,快走)

②入而徐趋(动词,小步快走,表示尊敬)

③今背本而趋末(动词,趋向,奔向)

④使者驰传督趋(动词,通“促”,催促)

⑤趋令销印(副词,通“促”,赶快)

9、且:

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连词,可是)

②北愚公者,年且九十(副词,将近)

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副词,姑且,暂且)

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哉(连词,尚且)

⑤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副词,将要)

10、矣:

①兰亭已矣,梓泽丘墟(语气词,相当于“了”)

②前人之述备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③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语气词,表示疑问

(七).词类活用

(1)使动用法

徐孺下陈蕃之榻。(下:使……放下)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屈:使……委屈)

敢竭鄙怀。(竭:使……完全表露出来)

(2)名词作状语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像雾一样;星:像流星一样)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上:向上;下:向下)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萍水:就像水上的浮萍)

(3)名词作动词

目吴会于云间。(目:用眼睛看)

青雀黄龙之舳。(青雀黄龙:名词作动词,雕有青雀黄龙头形)

(4)意动用法

襟三江而带五湖。(襟:以……为衣襟;带:以……为衣带)

(5)数量词作名词

千里逢迎。(千里:远道而来的客人)

(6)形容词作名词

宾主尽东南之美。(尽:形容词作动词,全都是;美:形容词作名词,俊杰)

二句子

句式

1、物(有)华天(有)宝(省略句) 2、十旬休假,胜友如云(聚集)(省略句)

3、渔舟唱(于)晚,响穷彭蠡之滨(省略句) 4、所赖君子安(于)贫(省略句)

5、童子何知(宾语前置) 6、纤歌凝而白云遏(被动句)

7、怀帝阍而不见(被动句) 8、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介词结构后置)

9、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介宾结构后置)

三、成语

1、【物华天宝】华:精华。宝:宝贝。原指万物的光华,天上的宝气。形容各种珍贵的物品。

2、【人杰地灵】人杰:杰出的人。灵:特别好。意指人使地增色,地因人而著名。即杰出的人物出生或到过的地方,便成为名胜之地,或指杰出人物生于灵秀之地。

3、【胜友如云】胜:指才智出众。才智出众的朋友们云集一处。

4、【高朋满座】高:高贵,高尚。座:座位。满座尽是高贵的宾朋。

5、【腾蛟起凤】腾:腾越。起:起舞。象蛟龙腾越,凤凰起舞。比喻文辞奇巧优美,才华横溢。

6、【钟鸣鼎食】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具。鼎食:吃饭时,排列好几个鼎盛食物。吃饭时,奏乐列鼎。形容贵族和富贵人家豪华奢侈的生活。最早见于《史记》。

7、【云销雨霁】云消雨散。指满天的云雨顿时消散,形容已经逝去的一切都不会再回来了。

8、【响遏行云】遏:阻止。声音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阻止了。形容歌声嘹亮有力,悦耳动听。最早见于《列子•汤问》。

9、【天高地迥】迥:遥远。形容天地之间广阔无边。

10、【兴尽悲来】高兴的劲儿过去了,使人悲苦的事又来了。

11、【萍水相逢】萍:在水面上浮生的一种蕨类植物,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浮萍在水里偶然相遇。比喻从来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12、【冯唐易老】比喻仕宦不得志。出处是《史记•冯唐列传》。

13、【老当益壮】当:应当。益:更加。原指年纪老而志气应当更壮。出处是《后汉书•马援传》。

14、【穷且益坚】也作“穷当益坚”。穷:不得志。益:更加。处境困难而意志应当更加坚定。

15、【涸辙之鲋】涸:水干,枯竭。辙:车辙。鲋:鲫鱼。干枯的车辙里的鲫鱼。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救援的人。出处是《庄子•外物》。

16、【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上。桑榆:西方;日落时,余光落在桑树和榆树之间;指晚上。早上有所失,晚上则有所得。比喻这个时候失败了,另一个时候得到补偿。出处是《后汉书•冯异传》。

17、【一介书生】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自称。或对一般读书人的雅称。

18、【投笔从戎】投:扔掉,放弃。笔:笔杆子,指文墨生涯。从戎:参军。指弃文就武,放弃文墨生涯去参加军队。出处是《后汉书•班超传》。

19、【高山流水】原指含蓄在古琴曲里的两种喻意。后用以比喻知音或知己。也用以形容乐曲的高雅精妙。出处是《列子•汤问》。

20、【盛筵难再】盛:盛大。筵:筵席。盛大的筵席难以再得。

21、【陆海潘江】陆、潘:晋朝的文学家陆机、潘岳。本是称颂陆机和潘岳文才很高。后用以称颂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

四、借代用法

(l)棨戟遥临:棨戟代阎公。

(2)檐帷暂驻:襜帷代车驾,实代宇文氏。

(3)仙人之旧馆:代滕王阁。

(4)帝阍:代朝廷。

(5)奉宣室:代入朝做官。

(6)抚凌云而自惜:凌云代司马相如的赋。因汉武帝曾夸其赋“飘飘有凌云之气”。

五、用典归类积累

这是一篇典范的骈体文,文章引用典故达三十多处,这势必造成文字上的艰涩古奥,在理解上设置了重重障碍。所以,把文章中的用典摘取出来,进行梳理归类,释文解义,就有非常之必要。

出自神话传说的典故

①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西京杂记》卷二说董仲舒梦蛟龙入怀,乃作《春秋繁露》。又说杨雄作《太玄》,梦见自己吐出凤凰,飞集书上。文章借此形容孟学士文章之美。

②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相传衡山有回雁峰,雁至此就不再南飞,待春而归。文章借此说明水边断断续续地传来一阵阵惊寒的雁声。

③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古代传说广州有水名贪泉,人喝了这里的水就会变得贪婪。《庄子•外物》记载的处在涸辙里的鲋鱼求救的故事。文章借此表达作者不甘沉沦的思想。

④今兹捧袂,喜托龙门:传说鲤鱼跳过龙门,就可以变为飞龙。作者借此表示,由于谒见了名人而抬高了自己的身价。

⑤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中华古今注》说,吴大帝孙权有宝剑六,其二名紫电。据《西京杂记》卷一云,汉高祖斩白蛇剑,每十二年一加磨,锋刃常莹若霜雪。文章借此夸赞王将军。

出自历史故事的典故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晋书•张华传》记载:牛、斗二星之间常现紫气,张华请南昌人雷焕来看,雷焕说那是宝剑的光芒上通于天。后来果然在南昌的丰城地下掘出了双剑,一名龙泉,一名太阿。宝剑出土后,星间紫气也消失了。文章借此来夸赞洪州地方很灵异。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后汉书•徐稚传》记载:徐稚是洪州高士,“陈蕃为(豫章)太守……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文章借此夸赞洪州人物俊美。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日下,指京都,云间,指江苏松江。《世说新语•排调》:“荀鸣鹤、陆士龙二人未相识,俱会张茂先(张华)坐。张令其语。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陆举手曰:‘云间陆士龙。’荀答口:‘日下荀鸣鹤。’”文章借此表现作者期望自己被召见的`心志。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史记•贾谊传》记载,汉文帝时,贾谊迁谪长沙,四年后,文帝把他征回长安,召见于宣室。借此表达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史记》,汉武帝时选求贤良,有人举荐冯唐,可是他已九十多岁了,不能做官了。又,李广是汉武帝时的名将,多年抗击匈奴,军功很大,却终身没有封侯。文章借此表达年时易往,功业难就。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史记•贾谊传》记载,贾谊曾任太中大夫,对当时国家大事多所建议,一时深受器重,后受谗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文章借此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

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后汉书•梁鸿传》记载,梁鸿,东汉人,因作诗讽刺君王,得罪了汉章帝,被迫逃到齐鲁一带躲避。借此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后汉书•孟尝传》记载,东汉人孟尝,为官清正廉洁,但不被重用,后来归田。作者借此来反衬自己不甘沉沦的思想。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晋书•阮籍传》记载,阮籍独自驾车出行,在无路可走时便痛哭而返。作者借此来反衬自己不甘沉沦的思想。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汉书•终军传》记载,汉武帝想让南越王归顺,派终军前往劝说,终军请求给他长缨,必缚住南越王,带回到皇宫门前。作者借此表达自己报国无门的感慨。

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后汉书•班超传》记载的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宋书•宗悫传》记载,南朝宋人宗悫,少年时很有抱负,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作者借此表达自己报国无门的感慨。

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晋书•谢玄传》载,晋朝谢安曾问子侄们:为什么人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子弟好﹖侄子谢玄回答:“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后半句出自《烈女传•母仪传》记载的孟母三迁的故事。作者借此表达有幸在宴会上结识了各位名士。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史记•司马相如传》:“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侍上。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又云:“相如即奏《大人赋》,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这两句是说,未遇推荐之人,只能赋凌云之赋而自惜。

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列子•汤问》记载的高山流水的故事。这句的意思是说既遇知音,就在宴会上赋诗作文,不以为惭。

兰亭已矣,梓泽丘墟:《晋书•王羲之传》记载的兰亭集会的情况。《晋书•石崇传》记载:“崇有别馆,在河阳之金谷,一名梓泽。”名胜之地,终难免于荒芜。

出自文人词句的典故

①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彭泽,指陶渊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携幼入室,有酒盈樽。”这两句意思是说,滕王阁的宴集,胜过隐士的独乐。《水经注》记载:“睢水又东南流,历于竹圃。水次绿竹荫渚,青青实望,世人言梁王竹园也。”

②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曹植《公宴诗》有诗句:“秋兰披长坂,朱华冒绿池。”钟嵘《诗品》记载:“宋临川太守谢灵运,其源出于陈思(曹植)。”这里是借曹植来比拟与会的文士将对后代文坛产生影响。

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溟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文章借此表达作者不甘沉沦的思想。

④他日趋庭,叨陪鲤对:《论语•季氏》记载:“(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作者借此说明自己将往海南接受父教。

⑤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钟嵘《诗品》说:“余尝言:陆才如海,潘才如江”这句是说,请各位竭尽文才,写出像潘岳、陆机

第3篇:《滕王阁序》知识点归纳

《滕王阁序》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①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预兆。句意:不过由于君子看到细微的预兆。)

②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整治。 句意:驾着车在高高的道路上前行。)

③云销雨霁,彩彻区明(“销”通“消”,消散。句意:云消雨停,阳光普照,天空明朗。)

二、古今异义

① 穷且益坚(穷:困厄,处境艰难。今常用于穷困的意思。句意:处境艰难,而意志更坚。)

② 一介书生(一介:一个。“介”量词。今常用于“介绍”“介于”等意。句意:一个书生。)

③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弱冠,指二十岁,古代以二十岁为弱年。今无此意。句意:自己和终军的年龄相同,却没有请缨报国的机会。)

④ 盛筵难再(再:第二次。今相当于“又”。旬意:难有第二次遇到。)

⑤ 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云尔:语气词,用在句尾,表示述说完了。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滕王阁序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滕王阁序知识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