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用画来写信教学反思
《用画来写信》这节课在二年级(2)班上完后,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一直在我脑海中不断回放。对这节课的设计我也在反复琢磨。由于教学重点是书信的格式以及画信的方法。教学难点是结合不同的内容,大胆的表现画面。因此对学生写信的能力没有考虑进去,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写信是相当有难度的,因为他们并未学过这种写作手法。我研读教材时就问过该年级的老师,也已经意识到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写信,但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却没有引起注意。因为想着这节课重点并不在学生的写信水平上,设计课的时候我只考虑学生“画”方面没问题,但“写”的方面却忽略了。结果,课堂上反映出来有些学生跃跃欲试但不知道写信该写些什么内容。
我也在反复想着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如果在本节课增加一个教学生怎样写信的环节,内容知识点就太多了,学生无法全部消化本节课的新知。而且这是语文的写作知识,我并非专业的语文老师,对这一写作知识的重难点把握不准,如果我的讲授不到位,学生理解有偏差,由于定式形成,语文老师要进行纠补都将是一项大工程。最理想的解决办法就是求助语文老师在我上这个内容前,教会学生怎样用文字写信。
而我的课堂上需增加同桌讨论交流:自己最想给谁写信,想告诉他什么?你打算哪些部分用画来表示?哪些部分用文字来写。由此激活学生的想象创造思维。本来我设计初稿是有这个环节的,但在修改的时候,想要给收到信的学生有惊喜的感受,从而体会到写信能带给人们不同于收到手机短信、邮件的温馨和喜悦。
这节课我找的素材范例比较内容丰富,很符合低年段孩子的特点,但对这些范例的分析应该更深入,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读内容。应该分别让学生找出范例中什么词用了什么图来表示,例如:时间用一个钟面图表示;家用一座房子的图表示等等。
还要让学生思考在句子“每年秋天,当树叶纷纷扬扬地从树上掉落的时候,吧嗒,吧嗒……”里,“树”为什么不是用有许多茂盛枝叶的树?“吧嗒,吧嗒”这组相声词能不能用图来替代?最后学生可以自己总结出在什么时候和情况下可以用图来替代文字:表示具体事物的词用图来替代;难写、不会写的字、词用图来替代。从这一分析范例的环节中,也感觉到自己的文学底蕴不够深厚,要加强学习。
这节课的设计也有许多优点:设计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用儿歌来切入课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中,环环相扣,循序渐进,语言清晰简洁,提问问题简练、明了。精彩的表扬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关注较全面,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磨”课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我能把每个教学环节都重新进行优化与整合,让每个环节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尽力保证每个教学环节都能有实效,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高度有效学生学习的高度有效。
每一次的成功与失败都是学习、成长路上的里程碑,记录着我的努力与悲喜,重整思绪,我又将重新出发,继续我的成长、学习路。
第2篇:用画来写信教学反思
用画来写信教学反思
《用画来写信》这节课在二年级(2)班上完后,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一直在我脑海中不断回放。对这节课的设计我也在反复琢磨。由于教学重点是书信的格式以及画信的方法。教学难点是结合不同的内容,大胆的表现画面。因此对学生写信的能力没有考虑进去,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写信是相当有难度的,因为他们并未学过这种写作手法。我研读教材时就问过该年级的老师,也已经意识到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写信,但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却没有引起注意。因为想着这节课重点并不在学生的写信水平上,设计课的时候我只考虑学生“画”方面没问题,但“写”的方面却忽略了。结果,课堂上反映出来有些学生跃跃欲试但不知道写信该写些什么内容。
我也在反复想着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如果在本节课增加一个教学生怎样写信的环节,内容知识点就太多了,学生无法全部消化本节课的新知。而且这是语文的写作知识,我并非专业的语文老师,对这一写作知识的重难点把握不准,如果我的讲授不到位,学生理解有偏差,由于定式形成,语文老师要进行纠补都将是一项大工程。最理想的解决办法就是求助语文老师在我上这个内容前,教会学生怎样用文字写信。
而我的课堂上需增加同桌讨论交流:自己最想给谁写信,想告诉他什么?你打算哪些部分用画来表示?哪些部分用文字来写。由此激活学生的想象创造思维。本来我设计初稿是有这个环节的,但在修改的时候,想要给收到信的学生有惊喜的感受,从而体会到写信能带给人们不同于收到手机短信、邮件的温馨和喜悦。
这节课我找的素材范例比较内容丰富,很符合低年段孩子的特点,但对这些范例的分析应该更深入,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读内容。应该分别让学生找出范例中什么词用了什么图来表示,例如:时间用一个钟面图表示;家用一座房子的图表示等等。
还要让学生思考在句子“每年秋天,当树叶纷纷扬扬地从树上掉落的时候,吧嗒,吧嗒……”里,“树”为什么不是用有许多茂盛枝叶的树?“吧嗒,吧嗒”这组相声词能不能用图来替代?最后学生可以自己总结出在什么时候和情况下可以用图来替代文字:表示具体事物的词用图来替代;难写、不会写的字、词用图来替代。从这一分析范例的环节中,也感觉到自己的`文学底蕴不够深厚,要加强学习。
这节课的设计也有许多优点:设计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用儿歌来切入课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中,环环相扣,循序渐进,语言清晰简洁,提问问题简练、明了。精彩的表扬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关注较全面,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磨”课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我能把每个教学环节都重新进行优化与整合,让每个环节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尽力保证每个教学环节都能有实效,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高度有效学生学习的高度有效。
每一次的成功与失败都是学习、成长路上的里程碑,记录着我的努力与悲喜,重整思绪,我又将重新出发,继续我的成长、学习路。
第3篇:用画来写信教案
二年级美术上册《用画来写信》教案
徐化玲
课题:用画来写信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书信的一般格式
2.用图夹文的方式给朋友或亲人写一封信 教学重点:
1.是否知道了书信的一般格式 2.是否能用图夹文的方式来写信 3.是否对图夹文的创作感兴趣
教学难点:图夹文的创作方式是否能在低年级绘画与作文教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教学准备:
1.教师收集各种信笺,信封以及一些图夹文的儿童读物。2.学生准备纸、彩色水笔,有条件的,还可以准备一个信封。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师:本节课是一节小比赛活动课,凡每正确回答一个问题的同学,就可以自己从面前拿一幅剪纸作为标志,最后看一下,谁的礼物最多。
2.师:小朋友们喜欢看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智慧树》节目吗? 生齐声回答。
师:那同学们认不认识它?(出示小咕咚
第4篇:二年级美术上册 用画来写信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用画来写信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知道书信的一般格式。
2.用图文的方式给朋友或亲人写一封信。教学重、难点:
1.了解书信的一般格式。
2.用图文的方式写信和装饰信封。
教具学具:信封、彩色笔、信笺、图夹文的儿童读物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师问:小朋友你写过信吗?收过信吗,看过信吗,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你知道人们为什么要写信?你会写吗?小朋友,你们知道写信的一般格式吗? 欣赏信文,让学生讨论有几个部分
A.1.称呼2.正文3.结尾4.具名5.日期(6.附言)
B.展示各种图文的儿童读物作品文字,请学生讨论:用画来写信与单纯用文字写成的信有什么不一样,你更希望收到怎样的信,为什么? C.用各种简单的图形代替文字如:
D.用小插图和花边进行装饰、文字的颜色可以
第5篇:《用线条画树》教学反思
让学生感受线条的无穷魅力
---------《用线条画树》教学反思
汤荣华
线条是绘画的重要造型语言。画家笔下的线条包含着艺术家的情感,以及对所表现物象的理解。纵观中外美术史,人类最早的绘画作品——岩画、壁画,如最近发现的维尔奥纳石窟、夏朗德省石窟、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壁画均以线造型。中国绘画中“十八描”充分体现了线条的多样性与表现力,中国书法更是把线条的魅力发挥到极至。有的线条流畅舒缓,如行云流水;有的线条刚强有力,如铁划银钩;有的线条潇洒奔放,自由快乐;有的线条秀丽妩媚,婀娜多姿,线条的表现力之强由此可见。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三年级教材第六册《画中的线条》一课,其教学目的就是,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线条的作用力和表现力,学习运用对比观察、欣赏画面的方法,进而充分地感受到线条这种造型语言的无穷魅力。面
第6篇:用云来写排比句
用云来写排比句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排比句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用云来写排比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用云来写排比句1
1、最爱云的活力四射;最喜云的绵软娇柔;最奇云的变化诡异;最乐云的翻转奔腾;最盼云的翩然自在。
2、白云一层一层的,像棉花铺成的楼梯;白云一片一片的,像天海飘游的风帆;白云一朵一朵的,像山谷开放的雪莲。
3、云是那么洁白;云是那么可爱;云是那么柔软;云是那么鬼怪。我爱云。
4、云彩在天空上,飘呀,飘出连绵不断的群山;跑呀,跑出一群群绵羊;飞呀,飞出一匹匹奔腾的骏马;奔呀,奔出猛狮在追赶小兔。
5、当晴空万里时,云朵儿陪伴着天空,让碧蓝的天空更加美丽;当雨点飘洒时,云朵儿透过雨帘看着人间的万物;当狂风呼啸时,云朵儿牵着风婆婆的裙子在空中跳舞;当清幽的月光映
第7篇:用画来写信美术教学反思
用画来写信美术教学反思
《用画来写信》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书信的一般格式,并能用图夹文的方式给朋友或亲人写一封信。我们的生活中现在有了电话、手机等先进的通讯工具,几乎没人再写信,孩子很少能看见书信是什么样的,因此写信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比较陌生,有一定的困难。而教材的图例有些不符合真正书信的格式,按照书本去讲解又怕误导学生。如何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让学生写出一封内容丰富又具有童趣的信呢?我思前想后,决定充分利用幻灯片的优势把本课的重难点利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孩子们。
首先我通过大屏幕展示了一封普通的、完整的信,信中是以小女孩的身份和口吻关心爷爷的内容,温馨而充满了情感。小女孩的年龄又与学生的年龄相仿,不知不觉中就拉近了孩子们的距离,让他们在读的过程中觉得像是自己在写信给自己的亲人一样,原来写信并不难
第8篇:美术课《用画来写信》教学反思
《用画来写信》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书信的一般格式,并能用图夹文的方式给朋友或亲人写一封信。我们的生活中现在有了电话、手机等先进的通讯工具,几乎没人再写信,孩子很少能看见书信是什么样的,因此写信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比较陌生,有一定的困难。而教材的图例有些不符合真正书信的格式,按照书本去讲解又怕误导学生。如何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让学生写出一封内容丰富又具有童趣的信呢?我思前想后,决定充分利用幻灯片的优势把本课的重难点利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孩子们。
首先我通过大屏幕展示了一封普通的、完整的信,信中是以小女孩的身份和口吻关心爷爷的内容,温馨而充满了情感。小女孩的年龄又与学生的年龄相仿,不知不觉中就拉近了孩子们的距离,让他们在读的过程中觉得像是自己在写信给自己的亲人一样,原来写信并不难。然后又趁热打铁,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