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乡忆散文随笔
乡忆散文随笔
小雨初霁,夕阳斜照,轻风吹拂着大地,空气像水一样清凉,而这种清凉的感觉所承载的家乡的记忆竟如潮水般袭来,让我这个远离家乡,远离童年的他乡之客久久不能平复……
夕阳的余晖洒在被烤了一天的大地上,风从南边吹来,夹杂着许多人家晚饭的香味。人们在一个格外清凉的地方时不时地扇着蒲葵制成的扇子,聊一些家长里短。我们这群小孩子就在大人旁光着脚丫来来回回地跑着,偶尔还会踩到几片梧桐的落叶,咯吱咯吱作响。跑累了就回家咕噜咕噜喝点从井里打上来的水,水清冽又解渴,一下子总是把小肚皮撑得圆乎乎的,到吃晚饭的时候就已经吃不下饭了。
这时,太阳已经落山,天还没完全暗下来。不知道为什么,记忆中夏天的风总是南风,河边极其嫩绿的青草斜斜地指着北边的'天空。天空很蓝,偶尔可以看到几只燕子成为一个又一个黑点,慢慢地消失在视野里。草地上还有一些没有被牵回家的牛,耳朵和尾巴扇动着来驱赶牛虻,不时会抬起头呆呆地看着水面,更多的时候则是低着头捡着最青嫩的草来吃。河水很清,只有通过河底长长的水草的摆动才能看出水在慢慢地流淌。当时很好奇,为什么水会一直流而不停呢,于是就幻想着在水流的尽头肯定会有一个可以把水转移到源头的装置,并为自己做出这样的解释而自豪不已。
大概是天快要黑的缘故,一些鲢鱼会游到河两边水比较浅而草比较多的地方,机灵劲儿也下降了不少。我把凉鞋放到一旁,赤脚在满是水草的水中乱踩,看到一条鱼便蹑手蹑脚地慌忙用手去捧它。这个时候通常可以抓到一些小鱼,就在旁边淤泥里挖个坑弄点水,把鱼放进去。鲢鱼在小水坑中扭动着身体逃避被束缚的不快,挣扎了一段时间才逐渐安静下来。空气很凉,水很凉,一种叫声类似于知了的虫子叫得也很凉。一只鹰在高高的天空中飞翔。它要么漫无目的地盘旋,要么从头顶上方掠过。
这么多年了,那条满是青草的小河已经干枯得只剩坚硬的泥土,一到中午就升起缕缕白烟的烟囱也都消失殆尽。每次回去的时候,我都会像寻找什么丢失的东西一样望着天空,似乎听到有人在我耳边轻轻地说:终于回来了。
我不止一次地感觉到,在家乡出生并成长的经历,就是把自己和这片土地用皮筋绑在一起的过程,当我远离家乡的时候,这根皮筋会越来越紧,紧到一定程度就会感觉到家乡的召唤,让我重新回到她的拥抱。
第2篇:忆冬散文随笔
忆冬散文随笔
骄阳似火,在人的忍耐力达到极限的时候,老天爷通情达理的落下了雨。
小雨滴滴,落在心里,一种被长久压抑的情绪找到了落脚地。
也许,瞬间的舒适可以让人恢复记忆,于是,我忆起去年冬季生不如死的境地。
漫天的飘雪,入骨的冷风,还有不尽人意的事情,以及从末经历的要命的寒冷。
那是怎样的一个冬天:一个没有一丝希望,一个绝灭自己的.冬天。一个弥漫了一生,死不相忘的冬天。
我迎着死亡,尤如想冬眠的动物不再想面对生存。
我睡了!
听天由命!
也许,生命有时只需一个支撑。
一天,两天,时间对于幸福与不幸同样的公平,幸福稍纵即逝,不幸也没有落地生根。
一切还是过去了!
冬季那厚厚的白雪终究没有埋藏住春的入住,严寒逃走,绿意狂舞。
一切终究是过去了,带着没有尽兴的失意,留给我胆战心惊的记忆。
今天,面对老天爷的好意,我放下自律乱说一气。
第3篇:夏之忆散文随笔
夏之忆散文随笔((精选15篇))由网友 “想吃蛋黄酥” 投稿提供,下面给大家分享夏之忆散文随笔,欢迎阅读!
篇1:夏之忆散文随笔
夏之忆散文随笔
“虫儿飞,花儿睡,一双有一对才美。不怕天黑,只怕心碎,不管累不累,也不管东南西北。”
走在熟悉的路上,哼着童年的儿歌,恍惚间我走到了从前,每天我都会走过这条路,也是上学路和回家路,亦或是我的必经路。三年的时光,来来回回,数不清的印记。在我心里,这里承载了我许多快乐和美好的回忆,在这条长路上,有颗高大的绿树,每当圣诞节来临,树梢上被人挂满彩带和雪球,还有荧光灯一直亮,从远处来,真有点像圣诞树,我从最远处慢慢走来,站在树下,我发现上面还真挂了一些“小礼物”,而我觉得礼物是因人们的许愿,才会在圣诞节这天,从圣诞树上收到小礼物。如此我便每每经过它时,都在心里叫它:许愿树
第4篇:夏之忆散文随笔
夏之忆散文随笔
“虫儿飞,花儿睡,一双有一对才美。不怕天黑,只怕心碎,不管累不累,也不管东南西北。”
走在熟悉的路上,哼着童年的儿歌,恍惚间我走到了从前,每天我都会走过这条路,也是上学路和回家路,亦或是我的必经路。三年的时光,来来回回,数不清的印记。在我心里,这里承载了我许多快乐和美好的`回忆,在这条长路上,有颗高大的绿树,每当圣诞节来临,树梢上被人挂满彩带和雪球,还有荧光灯一直亮,从远处来,真有点像圣诞树,我从最远处慢慢走来,站在树下,我发现上面还真挂了一些“小礼物”,而我觉得礼物是因人们的许愿,才会在圣诞节这天,从圣诞树上收到小礼物。如此我便每每经过它时,都在心里叫它:许愿树,学生也总有学生自己的小心愿,而它或许藏着我的许多秘密,不管心情好坏,只要看到它,我都会小声地在心里对它叙说着自己的喜怒
第5篇:庭前煮忆散文随笔
庭前煮忆散文随笔
子夜,蛙声不绝耳。台阶上挤满了百个春末遗留的旧草,满庭繁重的灌木跃跃入室,抬头探去,新雨洗过的明月也被映的越发的深沉。
闷在夜阑人静处,我不由得伸手拽了窗边的最后一捻春花。或许是力道重了些,纷纷香飘叶彻下。就算那隔在墙外的清风不来,这么粗鲁的举动也惹得院子里的古井躁意横生。井依然是去年的井,前年的井,很久以前的井。只不过,从露天,渐而蒙上了一层石砖,到深埋地下,最终落得像院子里远去的那位先生一样只能缅怀。
说起那位先生,故事还是要从他的`父亲开始。先生的父亲是个剃头匠。身高一米八几,更是生的相貌堂堂。与小他十五岁逃荒流落到此地的妻子成了家,福气还算浓厚,育有四子三女。先生最小排行老七,可惜不愿意子承父业,整天跟着泥瓦匠的大人屁股后面跑,最终成了泥瓦匠。
由于先生性格颇为沉闷,为人古板
第6篇:雨中忆雨散文随笔
雨中忆雨散文随笔
细雨如丝,绵绵不断,轻烟袅袅,朦胧山间。雨来了好几天了,还丝毫没有离去的意思。这也是今天第一次被雨宠爱着,不离不弃。大地褪去了往日的热,凉凉的空气里透着湿气,山间小溪流水潺潺,房前的道路上早已雨水冲淡了过往,屋后的池塘里蛙声一片。好一副美丽的画卷。
由于知识的贫瘠,小时候没想明白那么多的青蛙来自何处,为什么平时干枯的池塘里只要集点雨水,就会冒出那么多只来。其实,现在也没明白,但很喜欢夜晚它们那嘹亮的叫声,让我在自然的交响乐中整夜安睡。只要喜欢就行,其他的不管了。
喜欢 听雨,听虫鸣是小时候养成的习惯。看雨,雨中漫步也是从小就养成的习惯。那时黛瓦白墙,石板小巷,山野农田是那时眼里的全部风景。下雪下雨之时既好看,又好听,非常迷人。
现在想想是性格比较安静的缘故吧,雨天,雕花的窗棂下,总坐
第7篇:再忆金堂散文随笔
再忆金堂散文随笔
2016年的春天,我和老公来到了四川成都金堂县谋生,在那里开了一间酒坊。开业后的第一个月,生意还算可以,到后来便出现了门可罗雀的现象,生意日益惨淡。直到第三个月,生意更是让人看不到半点希望,这时我们才明白,到这里投资做生意,明显是跟钱过意不去。这个县城里已有数家酒坊散布在各个农贸市场的重要地段,而我们的店面位置处在一个并不具有商业价值的地段,即便加大优惠力度,也难以招揽到大批顾客。继续撑下去,只会亏得越多,早点放弃那里,才是止损的唯一办法。几经纠结,老公和我决定离开金堂,到南充仪陇另谋发展。走的那天,我的心情很复杂,明明有多少回想过要逃离这座城市,可当真正要离开了,却又舍不得了,看到熟悉的街道和我渐行渐远,我竟然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当时的情绪用百味杂陈来形容,那是最合适不过了。
第8篇:忆扬州的散文随笔
忆扬州的散文随笔
国人自古,对扬州有一种不可言传的向往。古有李白,对烟花三月的扬州念念不忘,今有,朱自清,沐浴着扬州,如水般的月光长大。
因偶然的一次机会,去了一趟扬州。纵横古今,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从天南海北,四面八方,共赴扬州,去赶着,一场春的盛宴。因此,我更珍惜,这次可遇不可求的缘分,想去赏赏,这一场盛大的花事,想去听听,这座古城的.风流韵事,想去切身融入这座古城。
正值言语濛濛,目光所及之处,便是一派,江南小城的腔调,飞檐翘角,粉墙黛瓦。
自古就说“欲把西湖比西子”,那么,瘦西湖,便就是一个更苗条的西子了。两岸杨柳依依,柳枝弯得将“秀发”垂进了湖中。梦中的瘦西湖和眼前所见,居然如此相像,仿佛自己曾经来过,是什么时候,是前世,还是今生。微开的桃花,好似这位瘦西子额前的花钿。春风吹过,他浮动着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