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水(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24 08:04:0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死水(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死水》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现代诗歌的一般特点,提高学生对现代诗歌阅读鉴赏的能力。

(二)体会《死水》用反语描写丑的事物,使丑的事物显得更丑的写法特色。

(三)鉴赏《死水》深沉感情、丰富的象征和讲究格律的特点。

(四)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和能力。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死水》究竟象征着什么?

分析:一般人认为,《死水》一诗,从创作、发表到结集出版,随时地不同,至少有三重意义。

第一重意义:从《死水》的创作时间看,“死水”是美国社会的象征。

此诗的后面,署有创作时间:1925年升月。正是在美国芝加哥留学的闻一多先生谁备提前回国的前夕。留美期间闻先生的情绪,有两个突出的方面:一是由于他在美国身受种族歧视之苦,对美国社会那种在繁华掩盖下的腐朽与罪恶感到愤怒与厌恶;一是对自己的祖国的无限热爱与思念。在这种情绪支配下,他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反帝激情的诗篇,如《孤雁》、《太阳岭》、《记菊)等。这种爱国反帝的激情,更集中地表现在他回国前夕所写的《洗衣歌》、《七子之歌》、《醒呀》、《死水》等诗中,如诗人所说,这些诗是“历年旅外因受尽帝国主义的闲气而喊出的不平的呼声”。

诗人是这样描写“死水”的外表的:一池的“绿酒”,上面有绿的“翡翠”、红的“桃花”、闪光的“罗结”和灿烂的“云霞”,还“飘满了珍珠”,又有“歌声”。诗人又是这样揭示“死水”的内里的:里面有的是“破铜烂铁”和“剩菜残羹”,这些污秽的东西在这里霉烂、发酵;那翡翠便是破铜之绿,桃花是烂铁之锈,罗结是油腻的光,云霞是霉菌,绿酒是一沟臭水,珍珠是臭水上的泡沫。可见,“死水”的外表的华美,只是污秽和垃圾的霉变。

华美外表的下面是污秽和罪恶。这样的“死水”,不正是美国社会最真实的写照吗?

第二重意义:从《死水》的发表时间看,“死水”象征的是北洋政府。

《死水》虽然创作于1925年4月的芝加哥,其原意如上所述。那么,到了1926年4月,身在北京的闻一多先生,才特意把它拿出来发表,又有什么新的含意呢?

1926年3月18日,就是鲁迅说的“民国以来的最黑暗的一天”,段棋瑞北洋政府血腥屠杀请愿的爱国学生,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闻一多先生怀着满腔义愤,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他选择此时发表《死水》,正是用以表达自己对北洋政府的深恶痛绝。也就是说:这个北洋政府已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那就让它见鬼去吧;

来本课为人教版试验课本的篇目。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态度是这样的决绝、激烈!

第三重意义:从《死水》诗集出版时间看,“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国现实。

1927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闻一多先生对于祖国的美好希望破灭了。他结束了诗人的生涯走进了学者的书屋。

1928年,他编成他自己的第二部诗集,取名“死水”出版,作为向诗坛的告别。他亲自为诗集设计了封面与封底,采用的是通盘的黑纸,只有封面的上方贴有小小的金色签条,写着书名与作者。整个封面封底散发着忧郁、沉闷的气息。人们看到这以“死水”命名的黑色诗集,心中就会浮起“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的诗句。这个时候,《死水》一诗和《死水》这一书,又有了另外一层寓意了。

到这时候,在闻一多先生心目中,“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国现实,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实激愤而又失望的情绪,也表现了他与反动统治者不合作的态度。

(二)如何理解诗中的翡翠、桃花、罗结及云霞等形象构思的作用?

分析:诗人借鉴西方现代派始祖之一的波德莱尔“以丑为美”的主张和技巧,营造一种反讽的氛围,揭露、批判丑恶和肮脏。诗人选用翡翠、桃花、罗纸云霞等华丽词语描写这沟死水,将丑恶写得很美。美与丑交织反差,造成新颖独特的表达效果。丑越写得美,越引起反感,使读者去反思诗人要表达的真实感情,增加了人思考的魅力。

3.《死水》是如何体现闻一多先生新格律诗创作“三美”主张的?

分析:闻一多先生要求新格律诗具有三种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所谓“音乐的美”,指的是音节和旋律的美;所请“绘画的美”,指的是词藻的运用,要体现出中国象形文字的视觉方面的印象;所谓“建筑的美”;指的是节的对称和句的整齐。《死水》,就是他新诗理论的尝试与实验的最完美的作品。这首诗从第二行起,每一行都用三个“二字尺”和一个“三字尺”(即两或三个字组成的音尺,也叫音组、音步或顿)构成的,所以每行的字也一样多;全诗都用形象的词藻,语言雕绘满眼,像死水、丑恶、银沦、残羹、翡翠、桃花、罗统、云霞等词语,安排妥帖,缕金错采,在视觉上令人目眩神摇;每行诗收尾的都是双音词,读起来音调和谐。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和建筑的美,在这首诗里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与融合。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吟诵作品。

1.让学生在吟诵中体会这首诗所体现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学生按照诗歌的节奏、韵脚,反复吟诵作品。师生明确:

《死水》是新格律诗的代表作之一。从形式看,每节四句,每句九字,排列非常整齐;从韵律看,各大体均押。abcd型的二四脚韵,每行诗又以四音节为主。由于内在节奏的高度和谐一致,加上严格的双行押韵、每节一韵的音响效果,使全诗的节奏十分鲜明。全诗遣词造句绘声绘色。反复吟诵,建筑之美,音乐之美,绘画之美,自可领悟。

2.让学生在吟诵中把握诗中的意象,再造想象,创造出各自心中的诗的意境。

教师可选择一条臭水沟、二三十年代的美国社会,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及三十年代前后的中国等幻灯或录像,让学生结合不同的画面吟诵作品,从而体味诗人经过运思而构成的寓意深刻的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师生明确:

“形象大于思想”,诗尤其如此。

意象是诗人创造想象的产物,怎样体会诗中的意象,取决于吟诵者的再造想象。一个人

所处的时代,所站的立场,所经历的生活以及所具有的思想倾向等,都会影响其审美趣味,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对优秀诗歌的浓厚的欣赏趣味。

怎样理解“死水”这一意象的寓意,不要强求统一。可以具体到一条臭水沟,也可以抽象到物极必反的哲理。象征的是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时期,抑或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的中国,还是表面极其繁荣的美国,甚至是整个世界,应由学生去联想,允许他们见仁见智。

(二)整体感知。

1.让学生结合书下注解及教师对重点、难点的分析,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2.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作品的基础上,把握诗作的大意。师生明确:

全诗5节。

第1节,总写这沟凝滞的死水。风吹不动,腐烂呆滞,没有一点儿活力和生气,已无可救药是它的特征。爽性让它彻底烂掉,使丑恶更加昭彰。

第2节,直承第1诗节的3、4句,主要从色彩、光泽上静态地描写死水的肮脏和污浊。

这4句类似“反语”,“翡翠”“桃花”“罗统”“云霞”看成是正面写死水的美。

第3节,从动态上描写了死水的腐烂变质。霉烂的死水“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那些腐臭的产物--“水珠”们如鱼得水,发出洋洋自得的“笑声”,与那些借机事生的“花蚊”臭味相投,共享这“一沟绿酒”。

第4节,以动衬静,写出死水的沉寂。诗人以“青蛙”的歌声,有力地突出死水的寂寞和沉寂,仿佛空山闻鸟语般以动显静。

第5节,诗人在前4节冷嘲热讽的基础上,忍不住内心的激愤,揭露了“死水”的真面目。诗人看透这沟死水毫无希望,唯有创造一个新世界,才能找到“美的所在”。3句中的“丑恶”,究竟怎么理解,几十年来看法不一。朱自清先生在给《闻一多全集》写的序言中引了这四句,他认为“这不是‘恶之花’的赞颂,而是索性让‘丑恶’恶贯满盈,‘绝望’里才有希望”,臧克家不同意这一说法,认为“应该把‘丑恶’意会为黑暗现实的反面,也就是理解为革命”。(《诗刊》1979年第四期)“丑恶”究竟作何解,应允许学生从作品的实际出发,见仁见智。

总之,诗人围绕“死水”的呆滞、肮脏和霉烂,创造出一系列丑恶的意象,将痛恨的感情隐藏在反讽的背后。

教师板书:

死水

肮脏、污浊的死水(2节)

(色彩、光泽上静态描写反语)

凝滞的死水毫无希望的死水

、(腐烂变质的死水(3节)二百

总起(1节)总结(5节)

(动态描写)

沉寂的死水(4节)

(以动衬静)

(三)学生完成练习。

第2篇:死水(语文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现代诗歌的一般特点,把握《死水》的思想感情和内涵。

二、领会《死水》“反讽”“象征”的手法。

三、鉴赏诗歌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四、诵读指导贯穿全诗教学,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和能力。

[难点、重点分析]

一、“死水”象征什么?

《死水》一诗,从创作、发表到结集出版,随时、地不同,一般有三种看法。

第一种看法:从《死水》的创作时间看,“死水”是美国社会的象征。

第二种看法:从《死水》的发表时间看,“死水”象征的是北洋政府。

第三种看法:从《死水》诗集出版时间看,“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国现实。

二、如何理解诗中的“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形象构思的作用?

分析:诗人营造了一种反讽的氛围,揭露、批判丑恶和肮脏。诗人选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华丽词语描写一沟死水,将丑恶写得很美。美与丑交织反差,造成新颖独特的表达效果。丑越写得美,越引起反感,使读者去反思诗人要表达的真实感情,增加了促人思考的魅力。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幼年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1913年考入清华学校,1922年毕业后赴美留学,研习绘画、文学。1923年出版诗集《红烛》(代表作)。1925年回国,历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教授。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代表作)。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用自己的鲜血谱写了爱国主义的不朽诗篇。闻一多的诗歌表现了对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痛恨,抒写了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艺术上,闻一多的诗歌想象奇特,结构整饬,形式整齐,音节和谐,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在新诗格律上提出三美的主张: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

二、初读《死水》,整体感知。

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作品的基础上,把握诗作的大意)

全诗5节。

第1节,总写这沟凝滞的死水。风吹不动,腐烂呆滞,没有一点儿活力和生气,已是它的特征。爽性让它彻底烂掉,使丑恶更加昭彰。

第2节,直承第1诗节的3、4句,主要从色彩、光泽上静态地描写死水的肮脏和污浊。

这4句类似反语,“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看成是正面写死水的美。

第3节,从动态上描写了死水的腐烂变质。霉烂的死水“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那些腐臭的产物--“水珠”们如鱼得水,发出洋洋自得的“笑声”,与那些借机生事的“花蚊”臭味相投,共享这“一沟绿酒”。

第4节,以动衬静,写出死水的沉寂。诗人以“青蛙”的歌声,有力地突出死水的沉寂,仿佛空山闻鸟语般以动显静。

第5节,总之,诗人围绕死水的呆滞、肮脏和霉烂,创造出一系列丑恶的意象,将痛恨的感情隐藏在“反讽”的背后。

三、二读《死水》,探究意象意义,体会诗人的感情,分析诗歌“三美”。

讨论:你觉得如何朗读才能表现诗人的情感,说说理由。

明确:体味意象的情感、重音、节奏。

(一)分析意象特点,探究形象意义。

引导题:

1彼浪的“绝望”表现在哪里?

(学生可以根据诗中一些具体的意象来谈,言之成理即可)

诗人是这样描写死水的外表的:一池的“绿酒”,上面有绿的“翡翠”、红的“桃花”、闪光的“罗绮”和灿烂的“云霞”,还“飘满了珍珠”,又有“歌声”。诗人又是这样揭示死水的内里的:里面有的是“破铜烂铁”和“剩菜残羹”,这些污秽的东西在这里霉烂、发酵;那“翡翠”便是破铜之绿,“桃花”是烂铁之锈,“罗绮”是油腻的光,“云霞”是霉菌,“绿酒”是一沟臭水,“珍珠”是臭水上的泡沫。可见,死水的“华美”,处处是污秽和垃圾的霉变,这些意象的共同特征就是绝望、无生气。

2比绾伪硐终庵帧熬望”的?(手法分析)

分析:诗人营造了一种反讽的氛围,揭露、批判丑恶和肮脏。诗人选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华丽词语描写这沟死水,将丑恶写得很美。美与丑交织反差,造成新颖独特的表达效果。丑越写得美,越引起反感,使读者去反思诗人要表达的真实感情,增加了引人思考的魅力。

3碧骄啃蜗笠庖濉

形象大于思想,诗尤其如此。意象是诗人创造想象的产物,怎样体会诗中的意象,取决于吟诵者的再造想象。一个人所处的时代、所站的立场、所经历的生活以及所具有的思想倾向等,都会影响其审美趣味。你认为死水象征什么呢?

(怎样理解“死水”这一意象的寓意,不要强求统一。可以具体到一条臭水沟,也可以抽象到物极必反的哲理。象征的是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时期,抑或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的中国,还是表面极其繁荣的美国,甚至是整个世界,应由学生去联想,允许他们见仁见智。让学生在吟诵中把握诗中的意象,再造想象,创造出各自心中的诗的意境。从而体味诗人经过运思而构成的寓意深刻的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投影:

象征意义的三种看法:

第一种看法:从《死水》的创作时间看,“死水”是美国社会的象征。

此诗的后面,署有创作时间:“1925年4月”。这是在美国芝加哥留学的闻一多先生准备提前回国的前夕。留美期间闻先生的情绪,有两个突出的方面:一是由于他在美国身受种族歧视之苦,对美国社会那种在繁华掩盖下的腐朽与罪恶感到愤怒与厌恶;一是对自己的祖国的无限热爱与思念。在这种情绪支配下,他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反帝激情的诗篇,如《孤雁》《太阳岭》《忆菊》等。这种爱国反帝的激情,更集中地表现在他回国前夕所写的《洗衣歌》《七子之歌》《醒呀》《死水》等诗中,如诗人所说,这些诗是“历年旅外因受尽帝国主义的闲气而喊出的不平的呼声”。华美外表的下面是污秽和罪恶。这样的“死水”,不正是美国社会最真实的写照吗?

第二种看法:从《死水》的发表时间看,“死水”象征的是北洋政府。

1926年3月18日,就是鲁迅说的“民国以来的最黑暗的一天”,段祺瑞北洋政府血腥屠杀请愿的爱国学生,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闻一多先生怀着满腔义愤,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他选择此时发表《死水》,正是用以表达自己对北洋政府的深恶痛绝:这个北洋政府已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那就让它见鬼去吧;“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态度是这样的决绝、激烈!

第三种看法:从《死水》诗集出版时间看,“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国现实。

1927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闻一多先生对于祖国的美好希望破灭了。他结束了诗人的生涯走进了学者的书屋。1928年,他编成他自己的第二部诗集,取名“死水”出版,作为向诗坛的告别。他亲自为诗集设计了封面与封底,采用的是通盘的黑纸,只有封面的上方贴有小小的金色签条,写着书名与作者。整个封面封底散发着忧郁、沉闷的气息。人们看到这以“死水”命名的黑色诗集,心中就会浮起“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的诗句。这个时候,《死水》一诗和《死水》这一书,又有了另外一层寓意了。到这时候,在闻一多先生心目中,“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国现实,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实激愤而又失望的情绪,也表现了他与反动统治者不合作的态度。

小结:本诗通过对“死水”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的多角度、多层面的谱写,揭露和讽刺了腐败不堪的社会,表达了诗人对丑恶现实的绝望、愤慨和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二)确立重音、语调、语气。(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诗歌,并说说这样读的理由)

示例1: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绝望”“半点”要重读,强调诗人的主观感受,也写出了污秽、滞塞、完全丧失了生命力、无可救药的特点,任凭清风吹过也毫无生气。这里的“清风”的象征意义也不难理解;“不如”“爽性”正是诗人忧愤的心情的写照,要读出决绝的语气。)

示例2: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也许”是一个假想,可以有一个心理停顿。“绿成”“绣出”等动态的词语要强调,这里运用了“反讽”的手法,语调要用曲折调,读出讽刺的语气。)

示例3: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那么”指代上文,要强调。其他处理同“示例2”。)

示例4: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诗人在前4节冷嘲热讽的基础上,忍不住内心的激愤,揭露了“死水”的真面目。诗人看透这沟死水毫无希望,惟有创造一个新世界,才能找到“美的所在”。“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句,不是简单的重复,与第1节相比,要读出情绪的变化,语气要更加肯定。“断不是”应重读,“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中“丑恶”究竟怎么理解,几十年来看法不一。朱自清先生在给《闻一多全集》写的序言中引了这四句,他认为“这不是‘恶之花’的赞颂,而是索性让‘丑恶’恶贯满盈,‘绝望’里才有希望”。臧克家不同意这一说法,认为“应该把‘丑恶’意会为黑暗现实的反面,也就是理解为革命”。“丑恶”究竟作何解,应允许学生从作品的实际出发,见仁见智。)

以上的处理要在师生、学生之间读读议议中完成,使学生在读中加深理解,朗读中表现理解。对一些“点”的理解、鉴赏可以穿插其中。

(三)三读《死水》,分析句式上的特点,体味“三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

1比妨⒗识镣6伲体味节奏特点。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2232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2322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2322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2322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2232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3222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2232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2232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3222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3222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3222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2322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2232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2322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2232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2232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2232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2322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2232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2322

小结:《死水》是新格律诗的代表作之一。从形式看,全诗五节,每节四句,每句九字,排列非常整齐,内部又有变化,结尾双音节收尾;从韵律看,二四句为脚韵,每节有所变换,读起来十分和谐。每行诗又以四音节为主。由于内在节奏的高度和谐一致,加上严格的双行押韵、每节一韵的音响效果,使全诗的节奏十分鲜明。从这个角度上说,体现了音乐之美。

2狈治觥敖ㄖ美、绘画美”。(学生可以理解到句式整齐、全诗遣词造句多绘声绘色即可)

四、四读《死水》,体味诗人情感。(形式可以多样,如分组读、男女分读、指名朗读)

五、小结。

六、作业:读下面几首诗,就闻一多先生诗歌中意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任选角度,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赏析文章。

发现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

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

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

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

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

七子之歌(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了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七子之歌(台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氲氤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第3篇:死水(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死水》

闻一多

一、教学重点:1、通过诵读来感知《死水》的“三美”;2、揣摩诗中的爱国之情。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再别康桥》是那么空灵,给我们描绘了一条有着彩虹般的梦境的康河,而闻一多的《死水》则给我们带来了截然不同的感受。

(二)结合背景资料指导学生吟诵《死水》

1、诵读提示:《死水》是新格律诗的代表作品,四句一节;行数、字数整整齐齐;停顿、韵脚斩截自然,遣词造句绘声绘色,具有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2、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留意诗句中有关色彩的描绘。

3、让学生读出反讽意味和强烈的憎恨之情。

(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说出“死水”的象征意义。

明确:答案不要求一致,可以有如下几种说法:

1、死水象征美国社会,那是一个外表繁华、内里充满罪恶的社会。

2、象征北洋军阀政府。当时腐败的北洋军阀政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死水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现代诗歌的一般特点,提高学生对现代诗歌阅读鉴赏的能力。

(二)体会《死水》用反语描写丑的事物,使丑的事物显得更丑的写法特色。

(三)鉴赏《死水》深沉感情、丰富的象征和讲究格律的特点。

(四)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和能力。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死水》究竟象征着什么?

分析:一般人认为,《死水》一诗,从创作、发表到结集出版,随时地不同,至少有三重意义。

第一重意义:从《死水》的创作时间看,“死水”是美国社会的象征。

此诗的后面,署有创作时间:1925年升月。正是在美国芝加哥留学的闻一多先生谁备提前回国的前夕。留美期间闻先生的情绪,有两个突出的方面:一是由于他在美国身受种族歧视之苦,对美国社会那种在繁华掩盖下的腐朽与罪恶感到愤怒与厌恶;一是对自己的祖国的无限热爱与思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死水(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课时计划(备课时间05年9月4日第2周)第2课时(总第5课时)

课题 教学目的 重点 难点 教法和手段

死水 1、通过诵读来感知《死水》的“三美”;

2、揣摩诗中的爱国之情。 揣摩诗中的爱国之情。 感知《死水》的“三美”。 诵读法。

讲析法

一、 导入:《再别康桥》是那么空灵,给我们描绘了一条有着彩虹般的梦境的康河,而闻一多的《死水》则给我们带来了截然不同的感受。

二、 结合背景资料指导学生吟诵《死水》(师生互动:提示-诵读)

1、 诵读提示:《死水》是新格律诗的代表作品,四句一节;行数、字数整整齐齐;停顿、韵脚斩截自然,遣词造句绘声绘色,具有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2、 留意诗句中有关色彩的描绘,读出反讽意味和强烈的憎恨之情。

三、 揭示主题(师生互动:反复诵读,让学生说出“死水”的象征意义。)

明确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死水》 教案教学设计

冰山来客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现代诗歌的一般特点,提高学生对现代诗歌阅读鉴赏的能力。

2. 体会《死水》用反语描写丑的事物,使丑的事物显得更丑的写法特色。

3. 鉴赏《死水》深沉感情、丰富的象征和讲究格律的特点。

4. 理解《我爱这土地》中的几个意象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死水》用反语描写丑的事物,使丑的事物显得更丑的写法特色。

2.鉴赏《死水》深沉感情、丰富的象征和讲究格律的特点。

3.理解《我爱这土地》中的几个意象的象征意义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三美”导入

二、介绍闻一多。

闻一多,原名闻家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比较重要的文人。他一生经历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个阶段。1920-----1927年是诗人时期,他出过《死水》、《红烛》等诗集,并提出了著名的诗歌三美原则:音乐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死水〉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上课时间:2005.9.14上午第四节

上课班级:高一(11)班

授课教师:刘京城

一、教学目标

1、 体味本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提高学生现代诗歌阅读鉴赏的能力。

2、体会诗歌中“以丑为美”的艺术手法。

3、反复诵读,理解“死水” 这一意象的寓意。

4、学习诗人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点

1、诵读来感知《死水》的“三美”;

2、揣摩诗中的爱国之情。

三、教学准备

1、让学生熟悉了中国现代格律派诗的“三美”诗歌理论主张。

2、学生预先读读闻一多的诗歌:《色彩》《红烛》《太阳吟》《忆菊》《发现》《一句话》《静夜》。

3、诗歌朗读带,歌曲《七子之歌》录音带,录音机。

四、教学过程

1、请同学们把自己知道的有关闻一多的情况和大家交流交流,并且说说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获知的。

2、播放《七子之歌》,同学欣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死水 教案教学设计

刘辉邮箱:liuhui1000@163.net

教学重点:1、通过诵读来感知《死水》的“三美”;

2、揣摩诗中的爱国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再别康桥》是那么空灵,给我们描绘了一条有着彩虹般的梦境的康河,而闻一多的《死水》则给我们带来了截然不同的感受。

二、结合背景资料指导学生吟诵《死水》

1、诵读提示:《死水》是新格律诗的代表作品,四句一节;行数、字数整整齐齐;停顿、韵脚斩截自然,遣词造句绘声绘色,具有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2、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留意诗句中有关色彩的描绘。

3、让学生读出反讽意味和强烈的憎恨之情。

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说出“死水”的象征意义。

明确:答案不要求一致,可以有如下几种说法:

1、死水象征美国社会,那是一个外表繁华、内里充满罪恶的社会。

2、象征北洋军阀政府。当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死水(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死水(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