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阅读理解及答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24 08:02:4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望庐山瀑布阅读理解及答案

望庐山瀑布阅读理解及答案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生紫烟:云烟被日照呈紫色。 在瀑布附近,蒙蒙的水气透过阳光呈现紫色,所以说它生紫烟。

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1.这首诗写的是庐山瀑布的_。

2.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诗中作者想象的内容是什么?

4.试说出该诗的用字精彩之处。

参考答案:

1.雄伟气势

2.夸张、比喻

3.疑是银河落九天

4.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挂化动为静,赞颂大自然的神奇伟力,飞字生动写出瀑布喷涌景象,落字画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气势。比喻奇特,如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又自然,新奇又真切。

阅读练习二:

1、这首诗用词精妙;你能简单分析一下生或者挂的妙处吗?(2分)

答:示例:一个生字写活了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

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2、下列对李白《望庐山瀑布》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应该是化动为静))

A.第一句诗人用浪漫主义的笔法,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为瀑布创造了不同寻常的背景。

B.第二句诗中挂字用得妙,其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而下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

C.第三句中飞字,写出了瀑布的喷涌而出,直下既写山的高峻陡峭,又写水流之急。

D.这首诗综台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化静为动,描绘出一幅雄奇瑰丽的瀑布图。

3.这首诗的作者是 ,这是一首 诗(填诗体名称)。(2分)

4.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2分)

参考答案:

3.李白 绝句(七言绝句)

4.运用了比喻与夸张的手法,(2分)表现作者对大自然惊心动魄之美的惊叹。(意近即可)(1分)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赏析]

李白生平游历好多名山大川,他非常喜爱庐山的风景,从他的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望庐山瀑布》之一)等诗句可以看到他晚年曾经有过退隐庐山的念头。这首诗可能就是他接近晚年的作品。《望庐山瀑布》共有两首,第一首是五言古体,这里选读的是第二首,为七言绝句。其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

这是一首写景的诗。诗人在庐山香炉峰下,远远地观赏这里的风景。他先从上面的香炉峰看起,日照香炉生紫烟,太阳的光辉照射在香炉峰上,香炉中在升起紫色的烟雾。烟,一般呈灰白色,这儿的烟怎么会是紫色的呢?因为香炉峰下有瀑布,水气蒸腾,混入云气,透着日光,反映出紫红色,远望过去,在形似香炉的高峰上盘旋缭绕的就是紫色的烟云了。这样的风景多么美妙啊!香炉冒烟是极为平常的事物,诗人借它来描写香炉峰的奇丽景观。

接着向下望到香炉峰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远远望去,一条瀑布挂在前面的水面上。这里最传神的是一个挂字。瀑布原本是从山壁上突然倾泻而下的`水,远远看起来就像是悬挂着的布,所以叫瀑布。作者用挂字形容它从上而下,非常形象。《望庐山瀑布》第一首中有挂流三百丈的诗句,也是用挂来形容香炉峰瀑布的。

第三、四两句进一步描写瀑布,飞流直下,写瀑布从高高的山壁上笔直地奔泻而下的迅疾情况。三千尺是一个夸张数字,它和上面提到的挂流三百丈一样都是夸大地形容瀑布从陡峭的山壁的极高处飞流而下的气势。最后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意思说让人怀疑那是银河从极高的天空降落下来了。银河本是晴朗的夜晚环绕天空的银白色光带,它既很壮观,又富于神秘的美,是大自然的一种天象奇观,用银河比喻瀑布,显示出瀑布银光闪闪,气势磅礴的壮丽奇观,真是别出心裁的联想。诗人在运用这个比喻时,不取像似之类的字,而用一个疑字,故意说它若真若假,却更强调了两者相似的逼真程度。

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有比喻,有夸张,显示出庐山瀑布奇丽雄伟的独特风姿,也反映了李白这位大诗人胸襟开阔、超群出俗的精神面貌。李白《塞下曲》阅读答案及赏析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李白《关山月》阅读答案附赏析《越中览古》《苏台览古》阅读答案及对比赏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郑谷《淮上与友人别》阅读答案李白《从军行·百战沙场碎铁衣》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与夏十二登岳阳楼》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李白《江夏别宋之悌》阅读答案及赏析李白《塞下曲》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李白《送友人》阅读答案附赏析《春夜洛城闻笛》阅读答案及简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阅读答案附赏析李白《行路难》阅读答案及赏析早春寄王汉阳 阅读答案附赏析乌夜啼 李白 阅读答案附翻译新唐书·李白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春日忆李白 阅读答案附赏析在西域读李白 阅读答案李白传 阅读答案翻译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李白)李白:月下独酌李白:春思梦李白·其一(杜甫)杜甫:梦李白·其二李白:关山月子夜秋歌(李白)长干行(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金陵酒肆留别(李白)

第2篇:《望庐山瀑布》教材理解

《望庐山瀑布》教材理解

《望庐山瀑布》是人教版小学第七册选编的一首李白的诗。本诗描绘了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教材选编这首唐诗的主要意图,一是丰富学生古诗的积累,从唐诗的音韵和谐、用词精炼中受到熏陶感染,培养语感;二是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了解祖国山河壮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那么,根据唐诗音韵和谐、用词精炼的特点,我认为为了贯彻落实课标倡导的新学习方法,可以采用分步朗读、逐渐深入的`方法,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分散难点,各个击破,从而达到本课的学习目标。

一读,读准字音

本诗虽然生字不多,但应提醒学生要读准押韵的字。本诗押韵的字是烟川天,它们都是前鼻音,不要读成后鼻音。另外,落字读Luò,不要读Lào、Là,银河的银读Yín,不要读成Yíng。可先让学生听录音,然后自己练习轻声读,再抽学生读。让其他学生辨析、鉴赏、纠正。这样的安排,符合儿童好表现的特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了民主、轻松、互动的学习氛围。

二读,理解词句

1、学生逐字逐句地自渎,联系上下文边读边理解词句的意思,如有不理解的,通过看注释,解决。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互相释疑解难。这样做体现了课标中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要求。

2、教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词语卡片,让学生进行抢答,对以下有特色的词语,教师要进行追问,引导学生体会本诗用词精妙的特点,培养语感:

①、为什么作者要说瀑布是挂在山前?(一个挂字更能体现长久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形象表现出瀑布在遥看中的状态。)

②、第三句中飞流的飞用的好不好?为什么?(用得好。因为这个飞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瀑布的急流飞奔。)从直下这一词中可以体会到什么?(体会到山的高峻陡峭和瀑布飞奔而下。)

③、最后一句为何用疑而不用象?(疑表现出作者对瀑布壮观的惊叹,因而产生了神奇、夸张的想象。)

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又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3、抽学生说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三读,体会情感

在学生读懂了诗句的基础上,就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1学生自由读,在读中揣摩怎样处理好重音、速度和停顿,怎样表现诗句的情感。

2、展开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读以及为什么要这样读。教师相机引导:全诗描绘了瀑布飞流直泻的壮观景象,要读出磅礴的气势。第一行中的生字描绘出云雾在日光照耀下不断升腾,在香炉峰盘旋缭绕的动态,要重读。第二行的遥字写出诗人远望的立足点,挂字极为生动形象,要略为重读。这两句要用欣赏的语气,要读得舒缓。第三行读时要略带夸张的语气,声调要从舒缓转为高亢,最后一行要放慢速度,读出遐想无限,回味无穷的感受。然后教师范读,鼓励学生进行评议、挑战,形成师生互动的民主氛围。

3.学生采用各种形式反复朗读,进一步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放录音,欣赏配乐朗读,深化感受。

四读,拓展延伸

1、小声读本诗,边读边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2、出示拓展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完成其中一至二题:

①、根据诗的描绘和自己的想象写一篇导游词,向大家介绍庐山瀑布的美景。

②、搜集有关庐山瀑布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展示给大家看。

③、将诗中描绘的美景画下来。

第3篇:《望庐山瀑布》阅读答案

《望庐山瀑布》阅读答案

《望庐山瀑布水二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两首诗,其一为五言古诗,其二为七言绝句。这两首诗,都紧扣题目中的“望”字,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其中第二首七绝历来广为传诵,其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0.这首诗的作者是 ,这是一首 诗(填诗体名称)。(2分)

11.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了怎样的艺术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望庐山瀑布阅读答案

望庐山瀑布阅读答案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生紫烟:云烟被日照呈紫色。 在瀑布附近,蒙蒙的水气透过阳光呈现紫色,所以说它“生紫烟”。

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阅读题目:

1.这首诗写的是庐山瀑布的_。

2.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诗中作者想象的内容是什么?

4.试说出该诗的用字精彩之处。

阅读答案:

1.雄伟气势

2.夸张、比喻

3.疑是银河落九天

4.“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挂”化动为静,赞颂大自然的神奇伟力,“飞”字生动写出瀑布喷涌景象,“落”字画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气势。比喻奇特,如“疑是银河落九天”,夸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望庐山瀑布》阅读答案及赏析

《望庐山瀑布》阅读答案及赏析

《望庐山瀑布》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七言绝句。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望庐山瀑布》阅读答案及赏析。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生紫烟:云烟被日照呈紫色。 在瀑布附近,蒙蒙的水气透过阳光呈现紫色,所以说它“生紫烟”。

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1.这首诗写的是庐山瀑布的_。

2.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诗中作者想象的内容是什么?

4.试说出该诗的用字精彩之处。

参考答案:

1.雄伟气势

2.夸张、比喻

3.疑是银河落九天

4.“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挂”化动为静,赞颂大自然的神奇伟力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二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两首诗,一为五言古诗,一为七言绝句。这两首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都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都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其中第二首七绝历来广为传诵。其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

作品原文:

望庐山瀑布二首

唐·李白

其一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望庐山瀑布阅读理解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望庐山瀑布阅读理解及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