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你、我、他》课件设计
《你、我、他》课件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生动形象的课堂活动,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用语言描述出身边人物的形象特征;让学生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式方法,会用所认识的造型要素,大胆地参与造型活动,体验过程中的乐趣;培养学生对外界的观察、分析和创新思维能力,弘扬个性,陶冶情操,第一课《你、我、他》教案。
德育目标:
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教学重点、难点:
人物的面部特征和表情变化。如何抓住人物的特征,形象生动的用自己的画笔塑造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教具准备:
具有各种特征的人物肖像画和相关的资料,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学具准备:
美术本、尺子、铅笔、橡皮、小镜子等。
课时:2课时
第一课《你、我、他》
一、组织教学
美好的小学生活结束了,同学们都顺利的进入了初中。面对新的学校、新的班级、新的老师,同学们都充满了兴奋和好奇,教案《第一课《你、我、他》教案》。在新的环境中,我们将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创造,共同度过三年美好的时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一课《你、我、他》
二、导入新课
猜猜我是谁?
教师用语言描述班里某位同学的相貌、让同学猜猜他是谁?
学习了解人物的面部特征:脸型、眉毛、眼睛、鼻子、嘴巴等。(出示图片)
三、新课教学
1、面部的比例、位置(多媒体演示)
A发迹至眉间、眉间至鼻尖、鼻尖至下颌,三段的距离;
B两只眼睛之间和眼睛外至耳处的距离;
C眼处的水平线到头顶和下颌的距离;
D两只眼睛的眼角到鼻尖的距离。
生:说说测量的结果。
师:(出示图片)进行总结:三庭五眼。所谓的三庭就是发迹至眉间、眉间至鼻尖、鼻尖至下颌,三段的距离相等。五眼就是从前面看,两只眼睛之间和眼睛外至耳处均是一只眼睛的宽度。头部的二分之一处在眼处的水平线上。两眼外皆至鼻尖形成等腰三角形。这就是他们的位置特点。因此我们在画肖像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哟。
2、脸型(媒体展示8种脸型)
田、甲、由、申、目、国、风、用、
每个人都有一张独特的脸。(出示图片)
A观察,脸型有什么不同?
B出示几种常见的脸型。
C说说身边的同学各属于什么样的脸型?
(画人物头部时,应先整体把握人物的脸型。)
3、五官(多媒体演示)
(1)眼睛(出示图片)--眼睛是心灵的窗口。
(2)眉毛
长短、粗细、浓淡对表现人物的性格有什么影响?
(3)鼻子
说说自己的鼻子有些什么特点
(4)嘴巴
(出示图片)出示几种表情的.嘴型
(5)耳朵
四、活动一:趣味填图
教师在黑板上画三个椭圆形(脸新),找三位同学上台填入人物的五官
教师点评
五、丰富的面部表情(媒体展示)
人物的面部表情图(镜中看自己)
谁来当演员(学生上台表演各种面部表情)
课堂练习:画一幅人物头像
六、知识延伸
给你的作品配上几句生动形象、幽默的语言。
教学反思
在《你我他》一课中有一项活动--区别同学间的特征。这个活动说起来很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却很难,或者说不易表述。比如说,我说出名字“XX”,学生可以很确实的找出这个同学,但要学生说出怎样区分同学,这可难了。识别不同的人已是我们极为习惯的,不经思考就能做到的能力,如何将这些不经意具体化,回归到可进行表述的、可实际比较的、学生又可以掌握的层次就是我们的责任。虽然通过猜同学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仔细观察了各自的不同特征,但在学生的理解中依然以表面化的非个体特征,如:衣着、化妆等经常变化的特征为主要判断依据,如何将学生的观察引导至个体的细部特征认识将来需思考的重点。
第2篇:《你、我、他》教学设计
《你、我、他》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以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将美术学习分成四个领域,即“造型 表现”、“设计 应用”、“欣赏 评述”、“综合 探索”。而本课属于“造型 表现”这一学习领域。“造型 表现”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
课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能够大胆地运用某种造型方法表现同学的特征。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人物的脸型和表情
教学难点:人物肖像画的表现
教具准备:具有各种特征的人物肖像画和摄影作品以及有关人物肖像描写的其他材料,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学具准备:绘画工具等
课 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
(教师事先把学生准备的自己的照片收集放在一个小箱子里)
同学们,今天我们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是:猜猜“他”是谁
学生每人从箱子里拿一张照片,猜猜照片中的人物是谁?
同学们,在刚才的游戏中,老师发现有些同学没有猜出照片中的人物是谁,这主要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刚进初中,有些同学不熟悉)那我们这节课就来互相认识一下。
(板书:你、我、他)
二、描述特征
说说“他”的特征
看自己手中照片的人物,说说“他”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仔细观察,“他”有哪些比较明显的特征?(如脸型、五官、发式等)
说说“我”的特征
每个人对自己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谁能用较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说出自己的特征。(如脸型、五官、性格等)
三、说说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
1、《父亲》
出示艺术作品
学生观察、体验、讨论人物特征
教师简单介绍作者、《父亲》
学生说说感受、特征,教师总结。
2、《凡高自画像》
出示艺术作品
学生观察、体验、讨论、猜想人物特征
教师简单介绍凡高,增加学生对凡高及其作品的认识。
学生说说特征,教师总结。
3、毕加索的人物肖像画
4、探索:比较刚才所看的作品,想想: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这又与什么有关呢?
学生讨论、猜想。
教师总结
四、分析人物特征的表现手段
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说了人物特征,那人物特征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哪个方面表现出来呢?(人物头部)
人物头部是反映人物特征最主要的地方,包括相貌,精神状态,还有性格特征。人物头部的特征主要是通过脸型、五官、和发式来表现出来的,而艺术作品又往往通过人物面部的刻画来揭示人的内心世界,突出表现某一主题。
脸型
你属于什么脸型?(如国字脸、瓜子脸等)
教师出示几种常见的脸型
请学生说说各种不同的脸型具有哪些特征?
小结:画人物头部时,我们应该先整体把握人物的脸型,再去刻划人物的五官。
表情
同学们,你们“哭过”、“笑过”、“怒过”、“乐过”、“惊喜过”吗?(有过)
请几名学生上台来表演“哭、笑、怒、乐、惊”的表情。
其他同学仔细观察,相互讨论: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五官中的哪些变化表现出来的?怎么变?
每组同学选取一种表情用简笔画的形式将它画下来,并派一名同学到黑板上画。
请学生逐个分析刚才所画的表情,画得如何?有没有将表情特征画下来?没有的,如何改?
教师总结: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人的眉毛、眼睛和嘴巴的变化来实现的。(出示各种表情图片,说清每种表情的变化规律)
感知人体比例、结构
探索:头部比例——三停五眼
A、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内成员之间互相“测量”“三停五眼”,并记下大体的结果。
B、请学生说一说刚才测量的结果。
C、教师出示图片,并进行总结。
感知人体比例、结构(教师出示图片,并进行简介)
A、人体比例——立
七、坐
五、蹲三半
B、人体结构——学生用手摸摸自己的脸,感觉一下自己的肌肉和骨骼
出示人体肌肉和骨骼图
过渡:刚才,我们重点学习了人物的脸型与表情,现在我们来尝试一下为自己或同学画一张肖像。在画肖像之前,我们感受一下画家们是如何捕捉和表现人物特征的。
五、临摹练习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或擅长的表现方法来选择一幅肖像画(可以是书上,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准备的)进行临摹。
仔细观察你所选的肖像画,把人物特征用简洁的言语写在作业上。
六、引导评价
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临摹出画中人物的神情吗?
你所临摹的画是否得到老师或同学的认可?
(精选几张有代表性的作品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请填写好评价表,并存入学习档案袋。
七、课后延伸
请大家课后去搜集与本课有关的资料(如图片、文字等),存入学习档案袋,并与同学交流感受。
《你、我、他》教学反思
在《你、我、他》这一课里,我通过游戏导入本课使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随后请学生进行模仿加深印象,感受人物的动态变化。学生兴趣加强了,在进一步欣赏画家和学生作品。这时学生的创作欲望已经油然而生,作业要求也就会自然出现了。然后讲授本课学习重点,学生就会容易接受和理解。另外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得靠老师长期的积累。
第3篇:《你、我、他》教学设计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布丁媛”为你整理了“《你、我、他》教学设计”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
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以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将美术学习分成四个领域,即“造型 ?表现”、“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综合?探索”。而本课属于“造型?表现”这一学习领域。“造型?表现”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 在本教学方案中,我主要采用四个有别于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使得美术教育的实际和所倡导的主导方向相协调: 1、建立融洽的师生、同学关系。 本课是本学期的第一课,也是学生进入初中
第4篇:《第1课 你、我、他》教学设计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xiaoxuan”为你整理了“《第1课 你、我、他》教学设计”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
课 题:你、我、他
学 科:美术
课 型:造型·表现
授课时间:2001年8月31日至9月13日
授课地点:厦门大同中学美术教室
授课班级:初一年段(1)至(10)班
授课老师:杨 立
指导老师:陈 兵
教学目的:通过有序的、活跃的课堂活动,鼓励学生运用所认识的线条、形状等造型要素,开拓思维,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同时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教学重点:脸型特征及表情特征的认识。重视对学生大胆地进行造型表现的信心鼓励,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自由地运用线条、明暗等对人物有意图地进行夸张或变形的实验性绘画。
教学难点:
第5篇:你说我说他说
你说我说他说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自己的话语权。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你说我说他说,说出了我们的心声,改变了我们的世界。你说我说他说,世界因此而精彩。
今年春运,五个红色的电话亭吸引了公众的注意。五个火车站的这样五个被称为“说吧”的电话亭,成为了学生、农民工以及众多身处异乡的人们倾吐心声的地方。有多少人,还没开口就泪流满面;有多少人,面对镜头吐露真情;又有多少人,道出了自己埋藏在心底的爱。你说我说他说,说出心声,道出真情,构成了这个温馨和谐的世界,世界因此而精彩。世界因为有不同的观点而精彩,你说我说他说,集思广益,世界因此而进步。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词语叫做“头脑风暴”。所谓“头脑风暴”,就是当一群人围绕着某个话题产生新观点的情形。这种情形的
第6篇:安全你 我 他
安全你 我 他 ——三年四班班会
一、引言:
安全”——这两个字儿,不知人们都听过多少遍了,真可谓是忠言逆耳的词儿了。像外出郊游,老师父母总会嘱咐我们注意安全;骑车上学,老师父母总会嘱咐我们注意车辆.我们不敢掉以轻心,我们不敢轻举妄动.因为安全第一。安全,太重要了。谁愿意以自己的损伤换来自己和亲友的痛苦,那么究竟什么是安全呢?
二、介绍数据(4分钟)
有请XXX为我们介绍几组数据1、2007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27209起,造成81649人死亡、380442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2亿元。与2006年相比,事故起数减少51572起,下降13.6%;死亡人数减少7806人,下降8.7%;受伤人数减少50697人,下降11.8%;直接财产损失减少3.0亿元,下降19.5%。其中,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
第7篇:你说我说他说
你说我说他说
过年,回老家。
满车的年货此时正伴着我驶在或老家的路上。两旁的商家早已争先恐后的张罗着过年的喜庆。春节—这个中国原汁原味的节日,此时的味道我说已悄悄变淡。
只有过年才能回家住几天的老家,印象中只是三件昏暗的小屋,一帮叫不上名的亲戚,剩下的就是那台老踩点了,它就是我小时候过年回家的动力。车子开进了印象中的村口,远远的就看见了那棵枯柳下站着的爷爷奶奶。老人都已九十高寿,身体依然硬朗,却依旧逃不过耳聋眼花。坐在炕头陪二老拉着家常。听着那些陈年往事,不多久奶奶就困了,口里叨念着:“先睡觉吧,今晚好看晚会。”我知道他们为看着晚会坚持了一年又一年。尽管我们早在几个月之前就热议起它,可对于奶奶来说,三十这晚上的晚会才是最诱人、最有味道的。
放假之后我变成了个不折不扣的宅男,闲来无事便在各大贴吧论坛上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