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新唐书·韦陟传》原文与翻译
《新唐书·韦陟传》原文与翻译
原文:
韦陟字殷卿,京兆万年人。父安石晚有子,及为并州司马,始生陟及斌,俱少聪敏,颇异常童。神龙二年,陟始十岁,拜温王府东阁祭酒,累迁秘书太堂丞,有文彩,善隶书,辞人、秀士已游其门矣。开元初,丁父忧,杜门不出八年,与弟斌相劝励,探讨典坟,俱有盛名。张九龄一代辞宗,为中书令.引陟为中书舍人,时人以为美谈。
后为礼部侍郎。陟好接后辈,尤鉴于文,虽辞人后生,靡不谙练。曩者主司取与,皆以一场之善,登其科目,不尽其才。陟令举人自通所工诗笔,先试一日,知其所长,然后依常式考核,片善无遗,美声盈路。李林甫忌之,出为襄阳太守,寻移河东太守,充本道采访使。十二年入考,右相杨国忠恶其才望,恐其践台衡,乃引河东人吴象之谓日:“子能使人告陟乎?吾以子为御史。”象之乃告陟与御史中丞吉温结托,欲谋陷朝廷,又诱陟侄韦元志证之。陟坐贬昭州平乐尉。会禄山反,陷洛阳,弟斌为贼所得。国忠欲构陟与贼通应,潜令吏卒伺其所居。陟坚卧不动。
肃宗即位于灵武,有诏令陟赴行在.深器之,拜御史大夫。杜甫上表论房琯有大臣度,辞旨迂诞,肃宗怒,令陟讯之。陟因入奏曰:“杜甫所论房琯事,不失谏臣大体。”上由此疏之。时朝臣立班多不整肃,至有班头相吊哭者,乃罢陟御史大夫,授吏部尚书。因宗人伐墓柏,坐不能禁,出为绛州刺史。
陟早有台辅之望,间被李林甫、杨国忠所挤。及中原兵起,天下事殷,陟常自谓经纬之器
遭后生腾谤明主见疑常郁郁不得志乃叹曰吾道穷于此乎有志不伸得非天命乎因遘疾,卒于虢州,时年六十五,赠荆州大都督。
译文:
韦陟字殷卿,京兆万年县人。他的父亲韦安石很晚才有儿子,担任并州司马时才生下韦陟和韦斌,兄弟二人年少时都十分聪敏,和平常孩童很不一样。神龙二年,韦陟才十岁,被授予温王府东阁祭酒一职,多次升迁为秘书太堂丞,有文才,善写隶书,文人秀士已经登门和他交往了。开元初年,父亲去世,韦陟闭门不出八年,和弟弟韦斌互相劝勉鼓励,探究研讨古典文籍,二人都有了盛大的名声。张九龄是当时的文坛宗主,担任中书令,引荐韦陟做中书舍人,当时人们传为美谈。
后来韦陟担任礼部侍郎,喜好结交后辈,尤其是帮他们鉴别文章,即使是后辈文人,没有不熟悉的。先前礼部主管部门选拔人才,都是凭一场考试选出成绩好的进行录取,不能尽显考生才华。韦陟让举人们根据自己擅长的诗文笔法先考核一日,知道了考生的长处后再依照常规形式进行考核,考生的优点没有遗漏,赞美韦陟的声音传播很广。李林甫妒忌他,让他出任襄阳太守,不久转任河东太守,充任河东道采访使。开元十二年来到朝廷考绩,右相杨国忠厌恶他的才华名望,担心他进入台阁任职,于是叫来河东人吴象之,对他说:“你能让人告发韦陟吗?我让你担任御史。”吴象之于是诬告韦陟和御史中丞吉温勾结,想要谋反朝廷,又诱使韦陟的侄子韦元志证实这件事。韦陟因此获罪被贬谪为昭州平乐尉。适逢安禄山谋反,攻陷洛阳,弟弟韦斌被叛贼抓获。杨国忠想构陷韦陟与叛贼勾结,暗地里派人监视他的居所。韦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唐肃宗在灵武登位称帝,下诏让韦陟前去行宫,十分器重他,任命他为御史大夫。杜甫上奏表说房琯有大臣的气度,言辞内容荒诞迂腐,肃宗十分生气,让韦陟审问杜甫。韦陟上奏说:“杜甫上表议论房琯的`事情,并未失去谏臣的本份。”皇上因此疏远韦陟。当时官员上朝时班列多有不整齐肃穆的情况,甚至有人在朝廷上吊唁哭泣,于是罢免了韦陟御史大夫一职,改任吏部尚书。因不能禁止宗族之人砍伐墓地柏树获罪,离开朝廷担任绛州刺史。
韦陟早年就有跻身台阁的声望,先后被李林甫、杨国忠排挤。等到中原兵戈四起,天下战事频繁,韦陟经常自认为有经天纬地的才能,却遭到后生毁谤,被君主怀疑,常常郁郁不得志,于是感叹到:“我的道路困厄到这个地步吗?有志向却不能施展,难道不是天命吗?”因为生病死于虢州,享年六十五岁,朝廷追赠他为荆州大都督。
第2篇:新唐书韦皋传原文及翻译
新唐书韦皋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韦皋,字城武,京兆万年人。皋始仕为建陵挽郎,诸帅府更辟,擢监察御史。德宗狩奉天李楚琳杀镒劫众叛归朱泚始泚以范阳军镇凤翔既归节而留兵五百戍陇上以部将牛云光督之。至是,云光谋请皋为帅,将劫以臣泚。别将翟晔伺知,以白皋。云光懼不克,率众出奔,至汧阳,遇泚奴使皋所。皋迎劳,先纳奴,伪受泚诏。即让云光曰:“既去而复,何也?”对曰:“向未知公之命,故去;今还,愿与公同生死。”皋曰:“大使固善,苟无它图,请释甲以安众,而后可入也。”云光乃命士委仗铠,皋受而内其卒。明日,置酒大会,奴、云光与其下至,皋伏甲左右庑,酒行,尽杀之,以其首徇。又驰使吐蕃与连和,陇坻遂安。
贞元初,代张延赏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初,云南蛮羁附吐蕃,其盗塞必以蛮为乡道。皋计得云南则斩虏右支,乃间使招徕之,稍稍通西南夷。皋上言:“礼让行于殊俗,则怫戾者化,愿皆封以示褒进。”诏可。又明年,云南款边,求内属,约东蛮鬼主骠傍、苴梦冲等绝吐蕃盟。
初,东蛮地二千里,胜兵常数万,南倚阁罗凤,西结吐蕃,狙势强弱为患,皋能绥服之,故战有功。西山羌女、诃陵、南水、白狗、逋租、弱水、清远、咄霸八国酋长,皆因皋请入朝。乃遣幕府崔佐时由石门趣云南,而南诏复通。
顺宗立,诏检校太尉。会王叔文等干政,皋遣刘辟来京师谒叔文曰:“公使私于君,请尽领剑南,则惟君之报。不然,惟君之怨。”叔文怒,欲斩辟,辟遁去。皋知叔文多衅,又自以大臣可与国大议,即上表请皇太子监国,又上笺太子,暴叔文之奸,且劝进。会大臣继请,太子遂受禅,因投殛奸党。是岁,皋暴卒,年六十一,赠太师,谥曰忠武。
(选自《新唐书韦张严韩列传》)
译文:
韦皋,字城武,京兆万年人。韦皋开始出仕任建陵挽郎,各节度使相继征用,升任为监察御史。德宗出巡奉天,李楚琳杀害张镒,胁迫部下叛归朱泚。当初,朱泚率范阳军队镇守凤翔,归还节钺离职以后,留下五百名士兵驻守陇上,命部将牛云光统领。到这时,牛云光图谋请韦皋任节帅,想劫持他臣属于朱泚。偏将翟晔伺探到消息,就报告了韦皋。牛云光又担心不能成功,率军出逃,逃到汧阳,遇见朱泚的家奴正要出使到韦皋那里。韦皋迎接慰劳,先接待朱泚的.家奴,假装接受了朱泚的诏书。接着责备牛云光说:“既已离开而又返回,是什么原因?”牛云光回答说:“从前不知公有新的任命,因此离去;如今返回,情愿与公同生共死。”韦皋说:“大使确实很对,如果没有其它的企图,请您解除武装使众人安心,然后可以进城。”牛云光于是命令士兵放下兵器脱去盔甲,韦皋收受后接纳了他的士兵。第二天,大办酒席,朱泚家奴、牛云光与他的部下到来,韦皋在左右廊庑中埋伏下士兵,酒宴中,全部杀掉了他们,用他们的首级示众。又派使者前去吐蕃与其联合,陇坻于是安定。
贞元初年,韦皋接替张延赏任剑南西川节度使。起初,云南蛮依附吐蕃,吐蕃入侵边塞必然用云南蛮开道。韦皋料定得到云南就会斩断吐蕃的右臂,就派密使招徕他们,逐渐与西南夷通好。韦皋上奏说:“礼让在异族中施行,那么叛逆者也会归化,希望给他们都封爵以示褒奖。”皇帝下诏书同意。又过了一年,云南蛮到边境请求归附内地,与东蛮鬼主骠傍、苴梦冲等解除与吐蕃的盟约。
起初,东蛮有土地二千里,善战士兵常达数万人,南倚阁罗凤,西连吐蕃,暗中窥视势力消长而时常构成边患,韦皋能安抚他们,因此出战有功。西山羌女、诃陵、南水、白狗、逋租、弱水、清远、咄霸八国酋长,都通过韦皋请求入朝。韦皋就派幕府崔佐时从石门前往云南,与南诏再次通好。
顺宗即位,下诏任命韦皋为检校太尉。适值王叔文等人干扰朝政,韦皋派刘辟到京师拜见王叔文说:“太尉派我私下与你交好,请求兼统整个剑南,这样肯定会报答你。不这样的话,肯定会怨恨你。”王叔文愤怒,打算杀掉刘辟,刘辟逃跑了。韦皋知道王叔文树敌很多,又认为自己是大臣可以参议国家大政,就上表请皇太子监国,又给皇太子递上笺书,揭露王叔文的奸恶,并劝太子即位。正赶上朝中大臣也相继请求皇太子监国,太子于是接受禅代,就流放处置了奸党。这年,韦皋突然去世,终年六十一岁,追赠太师,谥号忠武。
第3篇:《新唐书·韦弘机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新唐书·韦弘机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新唐书
原文: 韦弘机,京兆万年人。祖元礼,隋新州刺史。弘机仕贞观时为左千牛胄曹参军,使西突厥,册拜同俄设为可汗。会石国叛,道梗,三年不得归。裂裾录所过诸国风俗、物产,为《西征记》。比还,太宗问外国事,即上其书。帝大悦,擢朝散大夫。累迁殿中监。显庆中,为檀州刺史,以边人陋僻,不知文儒贵,乃修学官,画孔子、七十二子、汉音名儒象,自为赞,敦劝生徒,繇是大化。契苾何力讨高丽次滦水会暴涨师留三日弘机输给资粮军无饥高宗善之擢司农少卿主东都营田苑。宦者犯法,杖乃奏,帝嗟赏,赐绢五十匹,曰:“后有犯,治之,毋奏。”迁司农卿。
帝尝言:“两都,我东西宅,然因隋宫室日仆不完,朕将更作,奈财用何?”弘机即言:“臣任司农十年,省惜常费,积三十万缗,以治宫室,可不劳而成。”帝大悦,诏兼
第4篇:《新唐书·韦弘机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新唐书
原文: 韦弘机,京兆万年人。祖元礼,隋新州刺史。弘机仕贞观时为左千牛胄曹参军,使西突厥,册拜同俄设为可汗。会石国叛,道梗,三年不得归。裂裾录所过诸国风俗、物产,为《西征记》。比还,太宗问外国事,即上其书。帝大悦,擢朝散大夫。累迁殿中监。显庆中,为檀州刺史,以边人陋僻,不知文儒贵,乃修学官,画孔子、七十二子、汉音名儒象,自为赞,敦劝生徒,繇是大化。契苾何力讨高丽次滦水会暴涨师留三日弘机输给资粮军无饥高宗善之擢司农少卿主东都营田苑。宦者犯法,杖乃奏,帝嗟赏,赐绢五十匹,曰:“后有犯,治之,毋奏。”迁司农卿。
帝尝言:“两都,我东西宅,然因隋宫室日仆不完,朕将更作,奈财用何?”弘机即言:“臣任司农十年,省惜常费,积三十万缗,以治宫室,可不劳而成。”帝大悦,诏兼将作、少府二官,督营缮。初作宿羽、高
第5篇:《新唐书·韦丹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新唐书·韦丹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共11篇)由网友 “Theprince” 投稿提供,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新唐书·韦丹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篇1:《新唐书·韦丹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新唐书·韦丹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韦丹字文明,京兆万年人,早孤,从外祖颜真卿学。顺宗为太子,以殿中侍御史召为舍人。新罗国君死,诏拜司封郎中往吊。故事,使外国,赐州县十官。卖以取赀。丹曰:“使外国,不足于资,宜上请,安有贸官受钱?”即具疏所宜费,帝命有司与之。还为容州刺史。教民耕织。止惰游,兴学校,民贫自鬻(yù,卖)者,赎归之,禁吏不得掠为隶。始城州,周十三里,屯田二十四所,教种茶、麦,仁化大行。以谏议大夫召,有直名。刘辟反,议者欲释不诛,丹上疏,以为“孝文世,法废人慢,当济以威,今不诛辟,则可
第6篇:《新唐书·韦丹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新唐书·韦丹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韦丹字文明,京兆万年人,早孤,从外祖颜真卿学。顺宗为太子,以殿中侍御史召为舍人。新罗国君死,诏拜司封郎中往吊。故事,使外国,赐州县十官。卖以取赀。丹曰:“使外国,不足于资,宜上请,安有贸官受钱?”即具疏所宜费,帝命有司与之。还为容州刺史。教民耕织。止惰游,兴学校,民贫自鬻(yù,卖)者,赎归之,禁吏不得掠为隶。始城州,周十三里,屯田二十四所,教种茶、麦,仁化大行。以谏议大夫召,有直名。刘辟反,议者欲释不诛,丹上疏,以为“孝文世,法废人慢,当济以威,今不诛辟,则可使者唯两京耳。”宪宗褒美。拜晋慈 州观察使,封咸阳郡公。阅岁,自陈所治三州,非要害地,不足张职,为国家费,不如属之河东,帝从之。徙为江南西道观察使。丹计口受俸,委余于官,罢八州冗食者,收其财。始,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