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弘扬中华美德
弘扬中华美德,继承优良传统,让我们和美德手拉手,结伴同行,请听中华美德故事。
刻苦学习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勤奋读书方面表现得格外突出。不论是善于治国的政治家,还是胸怀韬略的军事家;不论是思维敏捷的思想家,还是智慧超群的科学家,他们之所以在事业上取得不同反响,都是与他们从小的远大抱负分不开的。俗话说:“有志者立常志,无志者常立志”,立志,贵在少年。稍许浏览一下历史,一个个勤奋学习的动人故事就会争相跃入你的眼帘。匡衡幼年凿壁引光苦读,终以说《诗》而扬名;茅以升少年立志,远涉重洋,经历千难万险,终于成为“桥梁之父”。
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今天,我们有着比前人更优越的学习条件,在继承和发扬勤学立志的同时,更要不断地激励自己,为建设繁荣富强的中国,更加勤奋地学习。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儿。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总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聪明的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
老师、同学们,感谢您的收听,让我们明天再相聚。
第2篇:弘扬中华美德
弘扬中华美德
白塔子镇中心小学
五年三班
张贺
指导教师:于红
中华传统美德在华夏史上源远流长,自古至今,从未间断。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发扬传统美德是我们小学生的责任。
今天,我在爸爸的带领下,去超市买了一箱牛奶和一些水果,去看望自己的奶奶。到了奶奶家,奶奶不在家,我和爸爸将水果和奶放在桌上,动手帮爸爸煮起饺子来,不一会儿,白花花的饺子浮出了水面,我知道这是科学中浮力原理,饺子熟了,体积膨胀,浮力增大,于是浮起来了。爸爸把饺子盛了许多碗,一字排开,两碗留给爷爷奶奶,其余的送给邻居老人家。不多久,奶奶回家了,一进门就闻到了香气,就知道是我们来了。吃到饺子的邻居爷爷奶奶,都来到奶奶家,跟我们唠叨唠叨家常,都夸我爸爸是个孝子,我是个孝孙女。我们都很开心。
我认为发扬美德是一种提升自我人生价值的方式,也是塑造人的基本素养的形式。我向老人尽孝,付出的只有一份心,收获的却是老人的全部。于是我明白了:美德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一次帮同学拿衣服,一次帮助妈妈洗脚,一次,一次,都是美德的具体体现。在家里孝敬父母老人,在学校团结同学,尊敬老师,在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中,都能折射出我们的身上是否有美德基因。美德之所以称之为美德,是因为它是一个真理,一种内在的美。
第3篇:弘扬中华美德
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校园
蓝天和白云的心一样,希望白鸽自由翱翔。
老师和父母的心一样,希望我们健康成长。
花开的日子我们走进大学校园这个快乐的地方,在平安校园愉快歌唱;
花开的日子我们遨游在大学校园这个知识的海洋,和老师一起编织梦想;
花开的日子我们愿意用心情的音符,去谱写和谐校园的欢快乐章。
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也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实现和谐,是古往今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也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老师给了我们文化知识的启迪,使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幼稚走向成熟。老师给了我们知识的雨露,需要的是我们全身心的接受,珍惜老师的付出,尊重老师的劳动。师生
第4篇:弘扬中华美德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民族文化——《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读后感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漫漫历史长河中,有多少祖先留下的科学技术、文化瑰宝。当时,中国的许多技术都十分拔尖。但,如今的我们,却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多年的战争。使我们的祖国饱受蹂躏,各方面都不比从前。虽然如今,我们的祖国已改变了许多,从以前的积贫积弱、饱受耻笑,到如今的富裕强盛,跻身世界前列,让世界刮目相看。但是,我们仍然不可以松懈,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只要稍一松懈,就会被别的国家追上。作为中国新一代的少年,我们要好好学习,使国家富强起来。同时,我们也要大力弘扬中国传统美德,使这一传统在我们的手中传承下去。这本《文明美德伴我成长》便起到这样一个作用。它不仅使我们增长了智慧,丰富了知识,还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更鞭策我们,要成为一个有美德、有文化的
第5篇:弘扬中华美德
弘扬中华美德(整理10篇)由网友 “一只懒兔子嘻嘻” 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弘扬中华美德,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您。
篇1:弘扬中华美德
妈妈从小就告诉我:“长大要做中国的栋梁,必须先从中华美德。”
不过大家都知道,中华美德不是人人都有的,就是有些人随地吐痰,爱打架,人一看,就知道这个人的品德。
而我理想中国人呢,是一个不撒谎,不破坏绿化的人。记得有一次,我坐公交车回家,有一位老爷爷上来,他走到两位年轻人面前,可那两个年轻人理都不理老人,后来,有一位姐姐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坐位让给老爷爷。可见,这位姐姐很讲究中华美德。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心地善良,也有很多人心胸狭窄,如果我们每人献上一点爱心,那整个世界就会成为中华美德的海洋!
海南海口秀英区二十五小学四《12》班【分校】四年级:陈怡
篇2:弘扬
第6篇:弘扬中华美德
弘扬中华美德
——读《中华美德颂》有感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它具有五千年连续不断的文明史,拥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中华美德。中华美德是始终贯穿着中华儿女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道德品质。对我们民族而言,中华美德就像源泉,滋润人们心灵的生长;中华美德就像脊梁,支起人们的胸膛;中华美德就像号角,鼓舞人们前进。
读了《中华美德颂》后,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映入我的脑海里。我有感而发,要和大家分享中国的思想文化,分享那些英雄的美德故乡,让那些英雄停格在我们的灵魂!
拾金不昧,看起来这是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但做起来却十分困难,好多人都做不到。但是,一位七旬老人做到了,在浙江省,70多岁的老奶奶,步行两个多小时找到了派出所,只为将孙子捡到的钱包和身份证还给失主,失主找到后,老人没有留下姓名,就匆匆起身回家了
第7篇:弘扬中华美德
弘扬中华美德
三年级三班
美德乃无价之宝,包含礼让、谦虚、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等等。比如说中国古代的《孔融让梨》吧。小小年纪的孔融知道把大个的梨让给哥哥和弟弟吃,而自己却拿了个最小的,这就是中华美德中的尊老爱幼的典型。
雷锋的故事家喻户晓,他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的一生是短暂的,但是他助人为乐的精神始终激励着我们。当他做了好事,别人问他叫什么名字,家住哪,他却不以为然:“我叫解放军,家就住在中国!”这句话,被人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
记得在幼儿园时,老师讲过一个关于孔子的故事: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一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孔子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孔子无言以对。他惭愧地对学生说,我不如他,他可以做
第8篇:弘扬中华美德
弘扬中华美德——尊老爱老
尊老爱老助老是我们中华民族,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我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重视人伦道德,讲究家庭和睦是我们文化传统中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与亲和力的具体体现。中国古代有卧冰求鲤“亲尝汤药”等24孝的故事,老以及人之老”成为做人的一个准则。因为老年人,是对我们这个社会做出过贡献的人,在他们有能力的时候,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我们的祖国,共和国的大厦是用他们辛勤的劳动甚至生命建造起来的。今天,他们年纪大了没有劳动能力了,全社会都应该关心,照顾他们。让他们安享晚年。我们要学会从身边的小事去照顾老人。
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尊爱的毛泽东主席就是尊老敬老的楷模。1959年毛主席回到了故乡。在短短逗留的日子里家乡的老人吃饭。在他向一位7
第9篇:弘扬中华美德
弘扬中华美德
我们大家知道什么是中华美德。中华美德就是孝,尊老爱幼这些美德。我们要有美德。并且要把中华美德传统美德发扬光大。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做起。我们队父母要孝顺,要力所能及的吧父母做一些家务活,减轻父母的压力。我们要感激父母,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吧我们养育成人。你要不报答父母,你就不是人,父母给我们上学,吃住难道不应该孝敬父母吗?帮助父母就是帮助自己。这就是中华美德笑道的含义。
我在书上看到古代的人都是非常孝顺自己的父母。我就给大家讲里面的:东汉人黄香7岁时母亲就去世了。他把他队母亲的思念与爱全都倾注给了他的父亲身上。冬夜寒冷他就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身体把被子温热;下夜炎热,黄香就用扇子把父亲的枕头善凉。担任魏郡太守时,有一年,魏郡遭受到特大水灾,百姓苦不堪言,黄香拿出自己的钱财救济灾
第10篇:弘扬中华美德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
——百善孝为先
中央路小学
五
(六)焦炜晋
百善孝为先。“孝道”作为中华文化的根源,有着数千年的渊源。有人说过“孝当先”,今天我就向大家分享我在家中献出的一份孝心。
暑假到了,难得在爷爷奶奶家住上几天。有一天,我作业刚刚写完,就立马坐在电视机前搜索动画片。这时,奶奶在阳台晾衣服,她的腿不好,而且头上两鬓斑白。“奶奶”,我说:“我来帮您晾衣服吧。”奶奶听到,乐呵呵的回答“好呀,我的小孙子长大了!”于是,我二话不说,我立刻拿起衣服架和洗好的衣服,有模有样的学奶奶干起活来,我先把衣服穿进衣架,然后把衣服弄平整,再把衣服架的钩子挂在叉尖上,然后踮起脚尖,用叉拐把衣服放在阳台的晾衣杆上,整个过程奶奶都很开心的在一旁指导。接下来,我反复的重复着一样的动作,过了差不多十多分钟衣服晾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