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离思原文简介及作者介绍
离思原文简介及作者介绍
《离思》原文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离思》作者简介
元稹,字微之,河南洛阳人。生于唐大历十四年,死于大和五年(779年~831年)。他8 岁丧父,15岁以明两经擢第。21岁初仕河中府,25岁登书判出类拔萃,授秘书省校书郎。28岁列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第一名,授左拾遗。母郑贤而文,亲授书传。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初,应制策第一。元和四年(809)为监察御史。因触犯宦官权贵,次年贬江陵府士曹参军。后历通州(今四川达州市)司马、虢州长史。元和十四年任膳部员外郎。次年靠宦官崔潭峻援引,擢祠部郎中、知制诰。长庆元年(821)迁中书舍人,充翰林院承旨。次年,居相位三月,出为同州刺史、浙东观察使。大和三年(829)为尚书左丞,五年,逝于武昌军节度使任上。年五十三卒,赠尚书右仆射。稹自少与白居易倡和,当时言诗者称“元白”,号为“元和体”。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同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著有《元氏长庆集》60卷,补遗6卷,存诗八百三十多余首。
《离思》简介
元稹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数量很多,他把自己的诗分为古讽、乐讽、古体、新题乐府、律诗、艳诗等十类。这首《离思》(五首之一)属于艳诗。所谓“艳诗”,即写男女之间爱情的诗。在作者十类诗中,这类写得比较好。而这首《离思》诗,尤其写得一往情深,炽热动人,具有独到的艺术特色。在描写爱情题材的古典诗词中,亦堪称名篇佳作.
这首诗最突出的'特色,就是采用巧比曲喻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已经失去的心上人的深深恋情。它接连用水、用云、用花比人,写得曲折委婉,含而不露,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第2篇:《离思》原文翻译和注释及其作者介绍
《离思》原文翻译和注释及其作者介绍
《离思》作品介绍
《离思》的`作者是李商隐,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39卷第56首。这首诗作于大中二年六七月由桂林北返,途经荆湘巴峡时。
《离思》原文
离思
作者:唐·李商隐
气尽前溪舞,心酸子夜歌。峡云寻不得,沟水欲如何。
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无由见颜色,还自托微波。
《离思》注释
①诗作于大中二年六七月由桂林北返,途经荆湘巴峡时。
②前溪:舞曲名。晋车骑将军沈玧所制。见(旧唐书·音乐志》。歌云:“莫作流水声,引新都舍故。”
③《旧唐书·音乐志》:“《子夜》,晋曲也。晋有女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
④峡云:用巫山神女事,谓神女寻襄王而不得。
⑤卓文君《白头吟》:“今日斗酒会,明日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⑥《汉书·苏武传》:“常惠见汉使,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⑦用“娥皇、女英”典。
⑧由:全诗校:“一作因。”曹植《洛神赋》:“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
《离思》赏析
这首诗作于大中二年六七月由桂林北返,途经荆湘巴峡时。
《离思》作者介绍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祖辈迁至荥阳(今河南郑州)。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可可诗词频道”的王维的诗全集栏目。()
据《新唐书》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诗》三卷,《赋》一卷,《文》一卷,部分作品已佚。
《离思》繁体对照
卷539_56 離思李商隱
氣盡前溪舞,心酸子夜歌。峽雲尋不得,溝水欲如何。
朔雁傳書絕,湘篁染淚多。無由見顔色,還自托微波。
第3篇:浣溪沙原文及作者介绍
浣溪沙原文及作者介绍
本诗选自《全唐诗》,作者为五代诗人欧阳炯。这首词写一妇人春日午睡后的慵倦神态。这首词写一妇人春日午睡后的慵倦神态。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浣溪沙原文及作者介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浣溪沙
朝代:唐代
作者:欧阳炯
原文:
落絮残莺半日天,玉柔花醉只思眠,惹窗映竹满炉烟。
独掩画屏愁不语,斜欹瑶枕髻鬟偏,此时心在阿谁边?
天碧罗衣拂地垂,美人初著更相宜,宛风如舞透香肌。
独坐含嚬吹凤竹,园中缓步折花枝,有情无力泥人时。
相见休言有泪珠,酒阑重得叙欢娱,凤屏鸳枕宿金铺。
兰麝细香闻喘息,绮罗纤缕见肌肤,此时还恨薄情无。
诗词注释
⑴半日天——中午时分。
⑵玉柔花醉——形容美人倦怠的形象。玉柔,指女人洁白柔软的身体或手。南唐李煜《子夜歌》词:“缥色玉柔擎,醅浮盏面清。”“花”指女子之面,“醉”,
第4篇:《劝学》原文及作者介绍
《劝学》原文及作者介绍
《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品,也是《荀子》一书开宗明义的第一篇。
劝学
【作者】荀子 【朝代】先秦
君子曰: 学不可以已。
青, 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冰, 水为之, 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 輮以为轮, 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 不复挺者, 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 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溪, 不知地之厚也; 不闻先王之遗言, 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 越、 夷、 貉之子, 生而同声, 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诗曰: “嗟尔君子, 无恒安息。 靖共尔位, 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 介尔景福。” 神莫大于化道, 福莫长于无祸。(此段教材无)
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
第5篇:《劝学》原文及作者介绍
《劝学》原文及作者介绍
学习是一条永无止境的道路,只有不断地加以学习,自己才可以变成优秀的人。而荀子劝学讲的也是这样的一个故事。《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品,也是《荀子》一书开宗明义的第一篇。下面小编为您带来《劝学》原文及作者介绍!
劝学
【作者】荀子 【朝代】先秦
君子曰: 学不可以已。
青, 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冰, 水为之, 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 輮以为轮, 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 不复挺者, 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 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溪, 不知地之厚也; 不闻先王之遗言, 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 越、 夷、 貉之子, 生而同声, 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诗曰: “嗟尔君子, 无恒安息。 靖共尔位, 好是正直。 神之
第6篇:《夹竹桃》原文及作者介绍
《夹竹桃》原文及作者介绍
作者介绍:
季羡林(1911~ )东方学学者,印度语言文学专家,翻译家,散文家。山东清平(今临清市)人。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学习英、德、法语言及文学。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交换研究生。曾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历任南亚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副校长等职。多年致力于东方学,特别是印度学的研究、开拓工作,著述甚丰。主要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印度简史》、《罗摩衍那初探》、《印度古代语言论集》、《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等。
在语言学领域,季羡林对印度中世纪语言(包括阿育王碑铭用语、巴利语、俗语和混合梵语)形态学、原始佛教语言和吐火罗语的语义
第7篇:《筏子》原文及作者介绍
《筏子》原文及作者介绍
原名田钟洛,江苏淮安县人,是当代著名的作家、诗人、儿童文学家、散文家。
参加工作以后改名袁鹰。1924年生于一个破败的地主家庭。学生时代开始向报刊投稿,之江大学毕业后,在上海集英中学等校任教。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被分配在学生运动、文艺和宣传部门工作,长期在报社当记者、编辑。195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四十多年来,写了大量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和儿童文学作等。
1943年考入之江大学教育系,在校期间即参加《莘莘》、《新生代》、《联声》报刊的编辑,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被分配在学生运动、文艺和宣传部门工作,长期在报社当记者、编辑。195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历任《世界晨报》、《联合晚报》副刊编辑。建国后,《解放日报》文教组组长,《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主任,《散
第8篇:《重阳》原文及作者介绍
《重阳》原文及作者介绍(共20篇)由网友 “大甜坨”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重阳》原文及作者介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重阳》原文及作者介绍
有关《重阳》原文及作者介绍
重阳
高适
节物惊心两鬓华①,东篱空绕未开花。
百年将半仕三已②,五亩就④荒天一涯。
岂有白衣来剥啄④,一从乌帽自欹斜⑤。
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
【注】①华:白发。②已:停止。③就:接近,将要。④剥啄:形容轻轻敲门的声音。⑤乌帽:即乌纱
帽,明代帝王贵臣多戴乌纱帽。欹:倾斜。
作者简介:
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 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生平:
高适 (7—765年) ,汉族。唐代边塞诗人。字达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