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将心比心说课稿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将心比心》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将心比心》说课设计。
一. 说教材
《将心比心》一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组的一篇阅读课文,本文以“将心比心”为题,通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根据文章的特点,我为本课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2.让学生通过阅读,受到“将心比心”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3.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根据教材编排和教材本身的特点,我确定本文的教学重难点是: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能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二. 说教法学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法与学法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教法与学法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根据本课教材特点和教学的重难点设计本课的教法为:
1.采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抓住重点语句反复朗读、体会,引导学生质疑,组织学生讨论。
2.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3.反复诵读,学生可以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学法为:
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和学法指导,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与上述教法想配合,引导学生掌握“读——思——说——读”的方法通过读感知课文内容;通过思,即根据问题认真思考,从深层次上进一步认识课文内容;通过说,进行反馈和交流,检验读和思的效果;再通过反复朗读使感情进一步升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领会,达到感同身受的效果。
三. 说教学过程
研究教法和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地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为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有所收获,我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特点,将本课的教学过程划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广告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吗?今天老师要请大家欣赏一段电视广告,请你们在看完以后说说自己的感受。课件播放广告:《妈妈洗脚》。我这样设计的意图是看电视是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之一,以此导入,可以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有营造了课堂气氛,对揭题做了铺垫。然后请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感受。我会给他们总结并揭示课题:是啊,孩子受妈妈的感染,将心比心,学会了孝顺自己的妈妈。今天的课文,也讲述了两个这样感人的故事,让我们
一起走进课文《将心比心》一起去感受这两个感人的故事吧。这时候可以相机板书课题:8.*将心比心,并让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堂最美的是朗朗的读书声。请你们自由地朗读课文,在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完以后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你读懂了什么?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然后,让学生读读自己认为最难读的句子或段落,并请其他同学帮忙正音。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加深学生的印象,把课文读通、读顺,为下面的感情诵读打下基础。
2.同学们,你们读的真不错,现在老师想听你们说说读完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这时候让他们自由思考、交流、讨论,根据学生的交流得出下面结论:
(1)阿姨为奶奶推门
(2)妈妈鼓励实习护士
这时候,我会在黑板上板书这两件事,然后接着问:经过这两件事的我,心里有什么感受?你能用文中的词说说吗?学生能够从书中找到“温暖”一词。我就会接着说:是的,温暖。你们说的正是我想的。如果你亲身经历了这两件事,你的心里会感到暖暖的,对吗?事情的哪些地方温暖了你的心?请你再次朗读课文,在你觉得温暖的地方做个记号。
(三)再读课文,品味语言 ⑴ 本环节主要抓住人物语言,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人物品质。
⑵ 在读第一自然段时,抓住阿姨的那段话:“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你读了这句话体会到什么?最使你感动的是什么?交流,讨论后,板书:关心帮助他人,然后让学生思考:如果你是这位阿姨你会怎么做?⑶ 在阅读第二自然段时,抓住母亲的话重点阅读体会,如“不要紧,再来一次!”你体会到什么?(宽容)如: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读到这里,你体会到妈妈什么品质最使你感到了吗?
(4)现在我的心情是温暖的,幸福的,开始我的心情是这样的吗?生:不是,是抱怨的。师:原来想责怪护士的我,以为母亲的话语而感到温暖和幸福。将心比心,我会想到什么呢?引起学生的思考:要想得到别人的宽容和理解,就要学会去宽容和理解别人。
(四)深入文本,升华情感
师过渡:孩子们,“人”字这一撇一捺就是相互支撑。生活中,我们有理解,宽容与关爱对待一个个陌生人的事例并不少见。一段默默的祝福,一句轻轻的问候,一次紧紧的拥抱,一声深深的安慰都是“将心比心”的表现,也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思想,所以文中的阿姨和母亲让我们明白了生活中需要将心比心,需要宽容与理解。这正如台湾作家罗兰所说:“如果每一个人在与别人相处的时候,都能先想到别人,后想到自己,多想到别人,少想到自己,那么世界上不但可以增加很多欢乐与和气,而且可以减少很多悲剧和恨事。
(五)拓展延伸,提升品味(板画出心)让孩子们在这颗心里装入一个分量最重的词,你会装什么呢?学生们会写很多词,如:帮助,关心,温暖,理解,宽容,鼓励,尊重,信任等等,这样设计能让孩子们走进文本,产生了感同身受的效果。
师小结:孩子们,让我们彼此关心,将心比心,享受爱与被爱的快乐也幸福吧!
四. 说板书 板书设计是课文静态的呈现,针对课文内容,我设计了这个板书(出示)
8*将心比心
阿姨为奶奶开门————关心,帮助他人
母亲鼓励实习护士————宽容理解他人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样的设计既增强了直观性,又有利于对课文内容一目了然,更突出了课文的主旨。
最后,希望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有助于我的进步,谢谢大家!
第2篇:《将心比心》说课稿
《将心比心》的说课稿
黎大有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将心比心》。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作业布置、说板书设计四个环节来说课。
一、说教材 《将心比心》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组的一篇阅读课文,本文以“将心比心”为题,通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根据文章的特点,我为本课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3)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受到“将心比心”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2)体会作者如何进行人物语言描写,而使表达产生感人的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根据教材编排和教材本身的特点,我确定本文的教学重难点是: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能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二. 说教法学法 :
教法为:
1.采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抓住重点语句反复朗读、体会,引导学生质疑,组织学生讨论。
2.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3.反复诵读,学生可以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学法为:
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和学法指导,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与上述教法想配合,引导学生掌握“读——思——说——读”的方法通过读感知课文内容;通过思,即根据问题认真思考,从深层次上进一步认识课文内容;通过说,进行反馈和交流,检验读和思的效果;再通过反复朗读使感情进一步升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领会,达到感同身受的效果。
三. 说教学过程。我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特点,将本课的教学过程划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师讲故事:《妈妈洗脚》(一则公益广告)。我以此导入,可以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有营造了课堂气氛,对揭题做了铺垫。然后请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感受。我会给他们总结并揭示课题:是啊,孩子受妈妈的感染,将心比心,学会了孝顺自己的妈妈。今天的课文,也讲述了两个这样感人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将心比心》一起去感受这两个感人的故事吧。这时候可以相机板书课题:8.*将心比心,并让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堂最美的是朗朗的读书声。请你们自由地朗读课文,在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完以后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你读懂了什么?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然后,让学生读读自己认为最难读的句子或段落,并请其他同学帮忙正音。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加深学生的印象,把课文读通、读顺,为下面的感情诵读打下基础。要求理出“我”所经历的两件事。经过这两件事的我,心里有什么感受?你能用文中的词说说吗?这时候让他们自由思考、交流、讨论。
(三)再读课文,品味语言
⑴ 本环节主要抓住人物语言,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人物品质。在读第一自然段时,抓住阿姨的那段话:“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你读了这句话体会到什么?最使你感动的是什么?交流,讨论后,板书:关心帮助他人,然后让学生思考:如果你是这位阿姨你会怎么做?在阅读第二自然段时,抓住母亲的话重点阅读体会,如“不要紧,再来一次!”你体会到什么?(宽容)如: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读到这里,你体会到妈妈什么品质最使你感到了吗?
(2)换位思考:如果你是文中的那位被针扎的母亲,你会这样做吗?如果对那位护士进行责怪,甚至辱骂,将会产生什么后果呢?在相互交流中,再反复阅读文中的对话,以加深理解。
(3)原来想责怪护士的我,以为母亲的话语而感到温暖和幸福。将心比心,我会想到什么呢?引起学生的思考:要想得到别人的宽容和理解,就要学会去宽容和理解别人。
(四)深入文本,升华情感
师过渡:孩子们,“人”字这一撇一捺就是相互支撑。生活中,我们有理解,宽容与关爱对待一个个陌生人的事例并不少见。一段默默的祝福,一句轻轻的问候,一次紧紧的拥抱,一声深深的安慰都是“将心比心”的表现,也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思想,所以文中的阿姨和母亲让我们明白了生活中需要将心比心,需要宽容与理解。这正如台湾作家罗兰所说:“如果每一个人在与别人相处的时候,都能先想到别人,后想到自己,多想到别人,少想到自己,那么世界上不但可以增加很多欢乐与和气,而且可以减少很多悲剧和恨事。
(五)拓展延伸,提升品味
(板画出心)让孩子们在这颗心里装入一个分量最重的词,你会
装什么呢?学生们会写很多词,如:帮助,关心,温暖,理解,宽容,鼓励,尊重,信任等等,这样设计能让孩子们走进文本,产生了感同身受的效果。
师小结:孩子们,让我们彼此关心,将心比心,享受爱与被爱的快乐也幸福吧!
四、作业布置:
小练笔:写写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将心比心,去帮助和宽容别人。
五、说板书:8*将心比心
阿姨为奶奶开门————关心,帮助他人
母亲鼓励实习护士————宽容理解他人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样的设计既增强了直观性,又有利于对课文内容一目了然,更突出了课文的主旨。
第3篇:《将心比心》说课稿
《将心比心》说课稿
张林
一、说教材
《将心比心》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文中通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一、在商店里,阿姨帮奶奶推开沉重的大门,希望自己的母亲碰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二、母亲去医院打针,宽容与体贴没把针打好的实习护士,是希望别人也能这样对待即将当护士的女儿。)揭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文中最为感人的是两处人物的语言描写,作者通过这两个事例中的人物对话的描写来告诉学生: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能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二、说教材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因为这篇课文主要是通过事例来揭示做人的道理,所以一定要正确的将课文读熟。
2、通过学习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能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理解和宽容。
只体会“将心比心”这
第4篇:《将心比心》说课稿
《将心比心》说课稿
1、教材的地位。
《将心比心》一文,属于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课文,我想编者之所以将它放在这个位置,是因为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识字能力、课文理解能力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提高,能够较为轻松地体验文章的情感和态度,并能学以致用。课文分三个自然段,条理简明而清晰。主要用两个简单的故事来讲述将心比心这一做人的道理,教育我们做事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 题,这样社会才会更和谐。
2、教学目标。
首先通过让学生预习课文解决生字词的问题,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运用。其次,也是很重要的就是要学生理解文章的核心思想,理解将心比心的真正含义,同时赞同这种价值取向,并且使学生有见贤思齐的倾向,为这种价值观所同化。能将文中所学顺利运 用到实际生活中。
3、教学重难点。
在对教材有了很到位的了解后,我确定了如下教学
第5篇:《将心比心》说课稿
《将心比心》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们、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将心比心》,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将心比心》是小学人教版四年级第八册第八课的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已经能自读自悟课文。本文通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即阿姨帮助奶奶推开沉重的大门、母亲鼓励实习护士扎针,使学生明白“遇事要将心比心,多为别人着想,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的人生哲理。
二、教学目标
在本环节,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目标:
1、四年级处于第二学段,第二学段的阅读方法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课文。”所以我第一条教学目标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指导学生朗读文中两处人物的语言和
第6篇:《将心比心》说课稿
《将心比心》说课稿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将心比心》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将心比心》说课稿1
【说教材】
1、教材简析:《将心比心》是人教版课改实验教材第二单元的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文中通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一、在商店里,阿姨帮奶奶推开沉重的大门,希望自己的母亲碰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二、母亲去医院打针,宽容与体贴没把针打好的实习护士,是希望别人也能这样对待即将当护士的女儿。)揭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作者通过这两个事例中的人物对话的描写来告诉学生: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能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2、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7篇:《将心比心》说课稿
《将心比心》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将心比心》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将心比心》说课稿1
【说教材】
1、教材简析:《将心比心》是人教版课改实验教材第二单元的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文中通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一、在商店里,阿姨帮奶奶推开沉重的大门,希望自己的母亲碰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二、母亲去医院打针,宽容与体贴没把针打好的实习护士,是希望别人也能这样对待即将当护士的女儿。)揭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作者通过这两个事例中的人物对话的描写来告诉学生: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能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2、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