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语文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23 08:12:4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鸟的天堂》第二课时语文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语文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感受“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知识。

3、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众鸟活动的热闹场面。

2、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教具】

多媒体、录音。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昨天我们跟着巴金爷爷一起去“鸟的天堂”,感受了它的美丽,今天让我 们再一起走进这美丽的地方吧!

板书:

3、鸟的天堂

二、复习

出示幻灯片,指名回答:

1、作者( )次去了“鸟的天堂”?第一次只看到了( )?

2、大榕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描写大榕树的'顺序是从( )到( ),体现了一种( )态的美。

4、作者第一次到“鸟的天堂”想到:“……”。

三、新授

1、出示幻灯片,完成问题:

⑴ 听读课文10~14自然段,说说作者第二次到“鸟的天堂”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放录音,做记号:看到“ ”、听到“~~~”、想到“[ ]”

⑵ 你喜欢哪些句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指名回答,播放课件,分析:

⑴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生动地写出了鸟的 多、 多。

⑵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还有的在扑翅膀。

从鸟的 、 、 、 等方面写出了鸟儿的欢快。

(播放鸟的图片和众鸟欢快的动画图。)

⑶ 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采用 、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鸟儿的欢乐,也表达了作者

的心情。

⑷ 想象画面,说说你还看到了鸟儿们还有的在干什么?

(指名学生感情朗读课文12~14自然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

3、师:这么多的鸟,让我们的眼睛应接不暇。

4、指名说“应接不暇”的意思并造句。

5、讲解从远到近、从面到点、静动结合的写作方法,并指导学生在写作文时如何运用这些写作方法。

6、学生自由读课文,试着背诵10~14自然段。

7、品读:

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补充重点词句。

8、全班有感情朗读10~14自然段,读出鸟儿的欢快和自己对“鸟的天堂的喜爱之情。

9、师:这么美的大榕树,这么多的鸟儿,作者看了之后有什么感想?哪一句最能看出来?

(体会寓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10、幻灯片出示:

思考:文中几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地方加了引号,有的地方没有加引号?

(全班同学在课文中找出原句并指名说出答案 。)

11、师述:这棵大榕树的确成了鸟的天堂。

12、幻灯片出示:

讨论:这棵大榕树为什么能成为鸟的天堂?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做?

(让学生畅所欲言,体会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说说环境保护的可行性具体措施,指导学生自觉用于实际行动中。)

四、课外延伸

1、幻灯片出示:

“鸟的天堂”以成为一处游览胜地,现在假如你是该胜地的一名导游,你会怎样向我们这些游客介绍“鸟的天堂”?

2、请一两个学生上讲台导游,其他同学评议。

五、总结

“鸟的天堂”的确很美,如果大家有时间的话,不妨身临其境,去感受一下大榕树的美丽和鸟儿们的欢快吧!

六、作业

写《鸟的天堂》读后感。

第2篇:鸟的天堂语文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语文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语言大师巴金的文章,流畅自然,朴实生动,富有热情。《鸟的天堂》一文更是如此,语言上准确生动,朴素优美,简洁洒脱,富有节奏感。巴金善于运用确切的词语,描绘事物的性质、状貌,恰到好处地抒情表意。在表现榕树生命力之美时,这样写道“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似乎、颤动”传神地把当时作者的感受、联想融入于景,具有“物我两忘”的心态,意境深远,妙不可言。写榕树的叶子亮丽,又反客为主,写成“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叶子对人的吸引力太大了,让人不得不看,榕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

第二次去看榕树,写群鸟嬉戏,“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极言场面之广大。从听觉写“声”,从视觉写“影”,写影比写鸟本身更能体现当时的热闹纷繁。用“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扑翅膀”。充分写出形态的多种多样,生动形象,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此篇文章语言生动准确,朴素优美,在教学时,老师应抓住语言文字让学生品中读,品中悟,品中感受。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当堂背诵第8自然段。

2、通过朗读,品味词句,能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3、能充分感受文中描绘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感悟大自然中无处不在的整体和谐性。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2、体会“鸟的天堂”的美,感悟大自然中无处不在的整体和谐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天堂”美

1、课件播放画面:

师语言描述。

2、课件出示:

“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3、质疑:

读着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二、研读体悟,感受“天堂”美

1、引入学习描写大榕树的相关段落,重点学习七、八自然段,体会榕树的美:

⑴ 围绕描写榕树枝杆多、树大、茂盛的相关语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了解大榕树的特点。

句子1:

关于榕树“大”: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是一棵大树,有着数不清的丫枝。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斜躺在水面上一样。

学生自由读,注意突出数量词,抓住描红的词让学生读中感悟,读中体会,读中想像,读出榕树之大。

句子2:

关于榕树的茂盛和美丽:

现在正是枝叶繁茂的时节。这棵榕树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学生自由读句子,注意读好“簇”、“一堆”、“翠绿的颜色”……“这美丽的南国的树!”等词句,同时课件播放录像引导学生看图感受。

齐读、试背、指名背、齐背。

⑵ 看着这株美丽奇特的大榕树,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作者听了有什么感受?

2、引入学习描写群鸟的相关段落,体会百鸟齐飞的动态美:

⑴ 课件播放群鸟活动情景。

⑵ 自由练读12、13自然段,指名读:

重点指导:

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① 指导朗读:

读出鸟的数量之多,不可胜数,鸟儿活动之美。

② 谁来说说,小鸟们都在大榕树上干什么呀?

⑶ 感悟齐读。

⑷ 师生共同感悟:

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此环节的设计体现“以读为本”,激发学生赏阅美文的热情,让学生自由读,读出个人的体会,尊重个性差异。学生自己的感情体验,代替了整体划一的朗读指导,在朗读中感悟榕树的大、美和鸟多、欢的特点,以及作者用词之精当。从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张扬个性。)

三、选择角色,感悟和谐美

1、选择其中一个角色,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夸一夸一下自己,尽量用上书上的句子。

2、学生准备,小组讨论交流。

3、学生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描述鸟和树,展示交流。

4、小结、读作者赞叹的句子。

【板书设计】

鸟的天堂

榕树 鸟

枝叶繁茂 千姿百态

生命力旺盛 活泼可爱

第3篇:鸟的天堂语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语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语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

2 、感受榕树的美丽,体会群鸟纷飞的热闹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3 、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4 、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

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承接前课时的学习,由情景引入本节课。

由简笔画板书过滤到媒体播放“大榕树”,教师配图诵读第七、八自然段。

(自然引导对重点段的学习)

二、重点学习第七、八自然段,体会榕树的美。

1、默读。找出作者描写榕树美的句子勾画体会,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引导学生自读、感受、质疑)

2、交流自学情况,发表自己的见解。

A.教师注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语文《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语文《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语文《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基本思路】

《鸟的天堂》是一篇极具美感的文章,反映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整篇文章渗透着人间天堂式的自然美和人鸟和谐相处的人格美。文章语言流畅、优美,适宜朗读。全文分三课时教学,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分辨作者的见闻与联想”。第一课时学习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的见闻和联想,着力于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辨别见闻和联想;第三课时组织学生巩固习得的技能,加强朗读和背诵,完成作业。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是作者和朋友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分辨见闻与联想是上下两个层次的训练内容。这堂课的教学重点是体会“‘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句话,第一层次以研读为主,引导学生理解体会;后一阶段以疑读为主, 鼓励学生质疑,在释疑中理解体会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静寂、应接不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教学重难点:

1、了解大榕树的特点。

2、了解作者怎样描写景物、表达感情的。

3、理解含意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激发情感

1、同学们,昨天我们同巴金老先生一同去了鸟的天堂,谁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作者去了鸟的天堂,发出了怎样的感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有感而发的呢?谁能与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一、破题激趣,初识“天堂”美

1、同学们,在你们印象中,什么地方是天堂呢?

2、对呀,天堂就是神话故事中人们想象的幽美、舒适、快乐的生活环境。

3、描写的是“什么的天堂?”板书:鸟的天堂。

4、同学们,你们想看看鸟的天堂吗?多媒体播放《鸟的天堂》录像,让学生充分想象,如临其境。

5、学生用语言描绘情境。

6、质疑课题:

作者为什么说这里是鸟的天堂呢?

二、自读自悟,感知“天堂”美

1、读:

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读课文,可以低声速读,可以高声朗读,可以同桌互读,可以双人读,个人读……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想:

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色有什么不同?大榕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些句子或段落中体会到的?你认为哪些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鸟的天堂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材:语文出版社S版第七册第25课。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2、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

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静动结合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

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

一、复习导入

1、复习词语

师:咱们先进行一个小测试,检查一下孩子们上节课知识掌握情况。

① 听写词语。

请听词语:逼近、涨潮、应接不暇。②辨析多音字。

枝干的数(shù)目不可计数(shǔ)。

这的(dí)确是鸟的天堂,我不禁(jīn)这样想。③学生齐读复习内容。逼近

涨潮

应接不暇 枝干的数(shù)目不可计数(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第二课时《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

2、感受榕树的美丽,体会群鸟纷飞的热闹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3、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4、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

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承接前课时的学习,由情景引入本节课。

由简笔画板书过滤到媒体播放大榕树,教师配图诵读第七、八自然段。

(自然引导对重点段的学习)

二、重点学习第七、八自然段,体会榕树的美。

1、默读。找出作者描写榕树美的句子勾画体会,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引导学生自读、感受、质疑)

2、交流自学情况,发表自己的见解。

A.教师注意学生在谈体会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鸟的天堂语文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鸟的天堂语文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