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相似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23 08:07:1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相似图形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心游”为你整理了“相似图形”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


教学交流课教案: 第四章 相似图形教学目标:1、知道线段比的概念。2、会求两条线段的比。3、通过有关比例尺的计算,让学生懂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会求两条线段的比。教学难点:会求两条线段的比,注意线段长度的单位要统一。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具准备:幻灯片教学设计: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片1)我们先来欣赏两张美丽的图片。欣赏完图片后,有一个小小的问题:这两张图片之间有什么特点?生: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片2)再观察图片,发现问题:这些图片想告诉我们什么?刚才大家所看见的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图形,我们叫做相似图形。第四章研究的就是相似图形以及与之有关的问题。从两个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来看,它们之所以大小不同,是因为它们的边长的长度不同,因此相似图形与对应线段的长度有关。所以,我们研究相似图形要从线段的比开始学习。(片3)下面,就让大家一起走进第四章:相似图形 的第一节:线段的比。二、新课讲解1、两条线段的比的概念:(片4):有两个喇叭,甲喇叭高16分米,乙喇叭高75厘米,哪个喇叭高?生:甲喇叭。师:确定吗?难道75还比16小吗?生:16分米和75厘米的单位不一致,要化为同一长度单位才能进行比较。师:对。这两个喇叭的高就是两条线段,在它们长度单位不一致的.时候是不能比较大小的,只有先将它们的长度单位化为相同长度单位后才能进行比较大小。不难看出要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实际上是比较这两条线段什么的大小?(长度)由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就是比较两条线段长度的大小。大家能猜想两条线段的比吗?生:两条线段的比就是两条线段长度的比。(片5)有两条线段AB和CD,AB=6厘米,CD=5厘米,线段AB、CD的比如何表示?单位是什么?表示为:AB:CD=6:5 或 一个长为30厘米,宽为21厘米的长方形,你能表示出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吗? 那么,应怎样定义两条线段的比呢?(定义由幻灯片6展示)那我们在求两条线段的比的时候应注意什么问题呢?注意:长度单位要统一。(片7)线段a的长度为3厘米,线段b的长度为6米,所以两线段a、b的比为3:6=1:2,对吗?为什么?不对。因为a、b的长度单位不一致。因此,我们在求两条线段的比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它们的长度单位是否一致。2、做一做(片8)量出数学书的长和宽(精确1厘米),并求出长和宽的比。测量:书长为21厘米,宽为15厘米,长和宽的比为:21 :15=7 :5 师:如果把单位改成分米或米,比值还相同吗?长:21厘米=2.1分米,宽:15厘米=1.5分米,长:宽=2.1:1.5=21:15=7:5长:21厘米=0.12米,宽:15厘米=0.15米,长:宽=0.21:0.15=21:15=7:5 从刚才的单位变换到计算比值都等于7:5,大家能得到什么吗?只要选用同一单位测量线段,不管采用什么单位,它们的比值不变。3、求两条线段的比时要注意的问题。(片9)(1)两条线段的长度必须要同一长度单位表示,如果单位长度不同,应先化成同一单位,再求它们的比。(2)两条线段的比,没有长度单位,比值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无关。(3)两条线段的长度都是正数,所以两条线段的比值总是正数,并且要化为最简。4、例题(片10)在某市城区地图(比例尺1:9000)上,新安大街的图上长度与光华大街的图上长度分别是16厘米、10厘米。(1)新安大街与光华大街的实际长度各是多少米?(2)新安大街与光华大街的图上长度之比是多少?它们的实际长度之比呢?提示:图上长度:实际长度=比例尺三、随堂练习1、在比例尺为1:8000的某学校地图上,矩形运动场的图上尺寸是1厘米×2厘米,矩形运动场的实际尺寸是多少? 四、课时小结1、相似图形2、两条线段的比定义:两条线段的长度之比表示法:线段a、b的长度分别为m、n,则a:b=m:n。求两条线段的比应注意的问题:(1)对两条线段的长度一定要用同一长度单位表示。(2)讨论线段的比时,不指明长度单位。(3)两线段的比值总是正数。比例尺:图上长度与实际长度的比。五、课后作业习题4.1六、板书设计4.1.1线段的比一、1.两条线段的比的概念                                                                   2.做一做                      3.求两条线段的比时要注意的问题             4.例题(有关比例尺的问题)二、随堂练习     三、课时小结


第2篇:图形的相似教案

图形的相似教案

图形的相似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相似多边形的主要特征,即: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

2.会根据相似多边形的特征识别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并会运用其性质进行相关的计算。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相似多边形的主要特征与识别。

2.难点:运用相似多边形的特征进行相关的计算。

3.难点的突破方法

(1)判别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要看这两个多边形的`对应角是否相等,且对应边的比是否也相等,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可以以矩形、菱形为例说明:仅有对应角相等,或仅有对应边的比相等的两个多边形不一定相似(见例1),也可以借助电脑直观演示,增加效果,从而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

(2)由相似多边形的特征可知,如果已知两个多边形相似,就等于知道它们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在计算时要能灵活运用。

(3)相似比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实质是把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的倍数(即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边的长放大或缩小的倍数)。学科王

三、例题的意图

本节课安排了3个例题,例1与例3都是补充的题目,其中通过例1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判别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要看这两个多边形的对应角是否相等,且对应边的比是否也相等,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而若说明两个多边形不相似,则必须说明各角无法对应相等或各对应边的比不相等,或举出合适的反例,在解决这个问题上,依靠直觉观察是不可靠的;例2是教材P39的例题,它主要考查的是相似多边形的特征,运用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即可求解;例3是相似多边形特征的灵活运用(使用方程思想)的题目,在教学中还可根据自己的学生学习的程度,适当增加一些题目用以巩固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第3篇:第18章图形的相似教案

第27章

相似

27、1 图形的相似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生活中形状相同的物体的观察,理解相似形的概念,了解相似形是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

2、通过对生活中形状相同的物体的观察与探索,知道相似图形的本质属性。

3、通过对生活中形状相同的物体的观察与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相似形的意义 教学难点: 相似形的本质属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几组幻灯片,让学生重复地进行观察与感受。提出问题:这几组图片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这些图片大小虽然不一样,但形状是相同。

二、讲解新课

1、展示幻灯片,理解概念。

由于不同的需要,我们用同一底片冲洗、放大得到的相片有1寸的,也有2寸的,也有更大的,这些大小不一样的相片,其形状是相同。同学们想一想,在毕业证书贴的相片与学籍卡片上的相片、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图形的相似教案大全(18篇)

编写教案有助于理清教学内容和步骤,提高教学效果。教案的编写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方式的培养。接下来是几个教案范例,教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适当修改和借鉴。

图形的相似教案篇一

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与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研究图形的面积,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我设计时主要是让学生自主探索,在具体的情境中领会转化的数学思想,体会并掌握计算组合图形的多种方法,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选择最有效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一是设计了“复习铺垫、激趣引入”的欣赏导入环节,引导学生欣赏组合图形的图案,给学生美的享受,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存在,并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和欲望。二是设计了“实践操作、探究新知”的新知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教案图形的相似王丽

27.1 图形的相似

(二)王丽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相似多边形的主要特征,即: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

2.会根据相似多边形的特征识别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并会运用其性质进行相关的计算.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相似多边形的主要特征与识别. 2.难点:运用相似多边形的特征进行相关的计算. 3.难点的突破方法

(1)判别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要看这两个多边形的对应角是否相等,且对应边的比是否也相等,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可以以矩形、菱形为例说明:仅有对应角相等,或仅有对应边的比相等的两个多边形不一定相似(见例1),也可以借助电脑直观演示,增加效果,从而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

(2)由相似多边形的特征可知,如果已知两个多边形相似,就等于知道它们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在计算时要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图形的相似教案(精选16篇)

教案是教师为了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而制定的一种详细的教学计划。在编写教案时,要注重活动的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以下是一些教师编写的教案分享,大家可以互相学习借鉴。

图形的相似教案篇一

1.知道相似多边形的主要特征,即: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

2.会根据相似多边形的特征识别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并会运用其性质进行相关的计算。

1.重点:相似多边形的主要特征与识别。

2.难点:运用相似多边形的特征进行相关的计算。

3.难点的突破方法。

(1)判别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要看这两个多边形的对应角是否相等,且对应边的比是否也相等,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可以以矩形、菱形为例说明:仅有对应角相等,或仅有对应边的比相等的两个多边形不一定相似(见例1),也可以借助电脑直观演示,增加效果,从而纠正学生的错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图形的相似教案范文(17篇)

编写一个好的教案对于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教师有条不紊地开展教学工作。教案中的教学步骤应该清晰明确,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学习。以下是一些精心编写的教案示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图形的相似教案篇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36.0分)。

1.下列四组图形中,一定相似的图形是。

a.各有一个角是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b.有两边之比都等于2:3的两个三角形。

c.各有一个角是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d.各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两个三角形。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矩形都是相似图形。

b.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五边形相似。

c.等边三角形都是相似三角形。

d.各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六边形相似。

图形的相似教案篇二

为了做好这节课,我从以下几方面做了努力:

为了使学生能对相似图形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可以准确识别相似图形,我搜集了大量的相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图形的相似教案(优秀21篇)

教案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编写的一种教学参考工具,用于指导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在编写教案时,要合理安排教学步骤,使教学过程有条不紊。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

图形的相似教案篇一

1.知道相似多边形的主要特征,即: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

2.会根据相似多边形的特征识别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并会运用其性质进行相关的计算。

1.重点:相似多边形的主要特征与识别。

2.难点:运用相似多边形的特征进行相关的计算。

3.难点的突破方法。

(1)判别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要看这两个多边形的对应角是否相等,且对应边的比是否也相等,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可以以矩形、菱形为例说明:仅有对应角相等,或仅有对应边的比相等的两个多边形不一定相似(见例1),也可以借助电脑直观演示,增加效果,从而纠正学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图形的相似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图形的相似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