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时间简史》有感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23 08:05:4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读时间简史有感

读《时间简史》有感

这学期为了写大物论文,开始正规得看《时间简史》了。我几乎是每天晚上躺在床上看的,弄得室友都开玩笑说:“你有时间简史(捡屎),都没时间做这做那了。”

第一遍看完,我只能说很庆幸我坚持看下来了。后来又看了一遍,只是稍微能接受点了。我看的是带插图的少儿读物,比较简单,但还是没弄懂。看完之后只记得这么几点。

1.谈起时间这个概念,我们会觉得它是很抽象的,既没有以物质的形式表现出来,也没有像引力那样,掉个苹果在头上,带给我们肉体上的认知。伟大的牛顿,对,就是那个让无数大学生挂科的微积分的创立者(本人也壮烈牺牲),通过万有引力定律使空间中“绝对

位置”的观念告终。同样伟大的爱因斯坦抛出相对论,又把“绝对时间”这个概念枪毙掉了。两位牛魔王隔着数百年的时空握了下手,于是时间和空间原本不相干的两个概念合体,上升到了“四维空间”理论,借此向人们更好地阐述我们生存的宇宙。本来三维的空间就很难想象,四维的就只能在理论部分认知了。

2.关于黑洞。霍金爷爷说黑洞也会发出粒子,那为啥光线不能逃逸出。我认为是那粒子速度在黑洞内部比光速快,这样更容易理解。既然黑洞的内部无法探知,普通粒子进去之后根本出不来,那就试试用超光速的粒子试试。这似乎违背了相对论理论,但人的脑波真的动起来会是很快的。在一部国产动画片《铠甲勇

士刑天》中就说了人的脑波是可以超过光速的。这虽然挺荒谬的,但是却是可以好好考虑的。毕竟,人的大脑还没有被开发利用。

3.时间奇点。感觉在整本书中,作者有一个问题一直没解释明白,那就是时间奇点,那也是相对论理论中不成立的一点。为此,又有了事件域的概念了。为了解决时间奇点,又搬出了那个传说中的超弦理论,真的让我想起了那个被否认的以太。科学家们为了解释现有理论的正确性,面对不断出现的问题,又不得不搬出新的理论来弥补现有理论的缺陷。只不过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新的理论越来越完善,也越来越复杂了。原先是以太,后来又是超弦理论;前者是为了解决伽利略变换问题,后者是为了物理中四大基本力的统一;只不过前者以被否定,后者还没被证实。但是,他们都是超乎想象的东西。

4关于虫洞。这是相对论中我唯一看得懂的,更具体地说是感兴趣的。有了虫洞,时光旅行就变得更现实点。但是要真的进行,恐怕也真的不是传说中的那么简单吧。就算是像电视剧那样进行穿越,回到过去那岂不是要改变历史?唯一不改变的可能是人们就像透明人那样,别人无法感知得到,自己也无法和这个世界进行任何的交流。这要是看到内奸谋害忠臣那一幕,岂不是要干着急?还有更实际的一点,那就是外来入侵。我一直不认为整个宇宙,乃至宇宙外面没有生命。如果真的有地球人还向外太空不断传达信息,如果外星人真的入侵了(考虑到时间问题,只能从虫洞来)那么地球人真有能力抵抗?希望有奥特曼保卫地球?

还是像星际大片那样出来一些英雄?

以上只是本人的胡思乱想,只能当茶饭之后的谈资,可笑之处敬请原谅。如果有过激的言论只当能吾还不成熟,望海涵,万万不可因此伤了和气。

2011302540086

王安电气三班

第2篇:读《时间简史》有感

宇宙与人类

--读《时间简史》有感

2101100317林熙宇

在大学空闲的时间里,我平时参阅了一些文章书籍,其中有粗略拜读了一下著名的物理科学家霍金的《时间简史》。霍金谈论了他对宇宙外星生命问题的最新思考。他认为外星生命几乎肯定存在于宇宙的许多其他地方——不仅是活在行星之上,甚至还可能存在于恒星中心,甚或是漂浮于行星间的广阔宇宙。《时间简史》这本书阐述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从大爆炸到黑洞。让我们从身边的琐碎小事一下进入到浩瀚的宇宙世界,让狭小的心胸变的宽广。

无限的宇宙,给了我们无限的思考,它没有边缘,那么也可以说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认为是边缘,打个比方:因为无限,所以画任何一条线都可以认为是中线,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认为是中心。让我有一种空白的思绪,头脑里面什么都没有,就是一种空白的无限延伸。

时间简史里试图把宇宙描述成一个有限但无边界的空间,它是完全自足的,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它就是存在。对时间则有如下描述,“无序度或熵随着时间增加是一个所谓的时间箭头的例子。时间箭头将过去和未来区别开来,使时间有了方向。至少有三种时间箭头:第一个,是热力学时间箭头,即是在这个时间方向上无序度或熵增加;然后是心理学时间箭头,这就是我们感觉时间流逝的方向,在这个方向上我们可以记忆过去而不是未来;最后,是宇宙学时间箭头,在这个方向上宇宙在膨胀,而不是在收缩。”

《时间简史》里面提到宇宙论,宇宙论其实是一门即古老又年轻的学科。作为宇宙里高等生物的人类不会满足于自身的生存和种族的绵延,还一代代不懈地探索着存在和生命的意义。但是,人类理念的进化是极其缓慢和艰苦的。从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地心说到哥白尼——伽利略的日心说的演化就花了2000年的时间。时间是什么?时间和光不是一种东西,这很容易想象。比如在黑夜里虽然没有光,但仍然有时间。光速和时间怎么联系起来对于我们这种非专业的大学生还不清楚,因为并未做过深入的理解。

我思考着,空间和时间其实是一个整体,有空间的地方就有时间,有时间的地方就有空间。那么,用宇宙论来说,从星系光谱的红移可以推断,越远的星系以越快的速度离开我们而去,这表明整个宇宙处于膨胀的状态。从时间上倒溯到过去,估计在100亿到200亿年前曾经发生过一桩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即宇宙从一个极其紧致、极热的状态中大爆炸而产生。那么宇宙在膨胀,时间就在延续,宇宙一旦停止膨胀,那么时间也就停止。时间和空间只能是一个整体,它们之间的夹角只能是零。既然宇宙在膨胀,膨胀的速度怎样?《时间简史》里面提到:万物形成之前只是一个点,它们之间的距离为零,爆炸之后膨胀。那可以想象我们也是以相对于我们目前能看到的最远的地方的物体远离我们的速度远离它。

后来我想到了以前看的那个《穿越时空》,根据《时间简史》的说法,那么,我能回到过去吗?空间和时间就是一个整体。如果我们可以时间旅行,我们回到过去的时间那就是可以实现的。空间和时间是连续的,过去的空间和过去的时间已经成为现在的空间和现在的时间,我们也就是回到了现在。那就是在表达我们从现在回到现在。宇宙是多么神奇啊,我无法想象我们过去的某一时刻的时间和空间仍然在某个地方

以某种形式存在,它们明显已延续成了现在。

粗略的读了《时间简史》,了解到开始有个宇宙,后来宇宙消失了,剩下的仅是一点点,然后是爆炸,在然后是延伸,最后是大脑的一片空白。我无法用自己更多的语言来阐述书中的内容,《时间简史》需要我以后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解读。在大量的科学面前,我也哑然了,做为一个大学生,应该全面发展自己,不应该局限于在一点上,所以我们需要想宇宙大爆炸一样,把时间和空间利用起来,大学生后才不孤独。我需要更多的学习,求知的路上不能没有我。

第3篇:读《时间简史》有感

读《时间简史》有感

——个人假想宇宙空间浩瀚无边,对于人类这种生物来说只屈居于叫做地球的这一维度。但是,从人类文明的开端至今,作为人类的弱小生物对未知领域的追求,或者应该说是好奇心却日益倍增。按照天主教信奉的造物主,赋予了人类智慧,理性,辩证等等这些足以探究未知领域的工具,让我们慢慢地从无知到渊博进行着转变。而作为人类的我们,也并没有令造物主失望,或许我有些唯心主义。不过研究事物的起点,矛头总是指向我们的上帝。

霍金先生的《时间简史》这本书很有力的破除了造物主这个起源,人类靠着自己孜孜不倦的专研精神不断地建立着许多定理,公式,不断地想弄清自然这个耐人寻味的知识宝库。虽然我平时不太喜欢看科学自然类的科普读物,不过翻开《时间简史》这本书,赫然映入眼帘的是“宇宙”这个字眼,我觉得人类不应该就局限于地球这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读《时间简史》有感

读《时间简史》有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时间简史》有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时间简史》有感1

《时间简史》是由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黑洞理论和“大爆炸”理论的创立人史蒂芬霍金撰写的一本有关于宇宙学的经典著作,是一部将高深的理论物理通俗化的科普范本。

“任何物理论总是临时性的:你永远不可能将它证明出来。不管多少回实验的结果和某一理论相一致,你永远不可能断定下一次结果不会和它矛盾。”是我看《时间简史》中所得出来的结论,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所有的物理理论,你永远不可能说是真理,哪怕是准确推测了千万次,只要下一次出现了不符合的推断,那么这个理论就不成立。

正如我在网上所看的马克思的座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读时间简史有感

读时间简史有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时间简史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时间简史有感1

一开始觉得这本书好无聊,但是深入进去,感慨甚多。

《时间简史》这本书读的人可能不多,但我相信只要读过这本书的人就一定有这样一种感觉:窥探茫茫宇宙,人生的那些小事又何足让你筋疲力尽,何不到茫茫宇宙中畅游一番。这不就有了苏东坡的“寄浮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古人尚且如此,我辈何为小处而大伤脑筋。

《时间简史》所阐述的大部分内容都会牵动你的每一根神经,让你为之动容,为之感叹。茫茫宇宙在她诞生之日起就注定有那么多的故事,让你有读不完的精彩,读不完的快乐,更有读不完的追求。回首往日,生活让我辈容颜尽失,俨然失去了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读《时间简史》有感

读《时间简史》有感

充满奥秘的世界,浩瀚无垠的太空,给予人类无尽的幻想。世界之外,未来之变,如此神奇美妙!——题记

有一个人,他战胜了疾病,创造了奇迹,他证明了残疾并非是成功的障碍,他用他生命践行他的诺言,他为他所热爱的科学事业而奋斗终生。他,就是《时间简史》的作者,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

捧着这本沉甸甸的书,我仔细端详着它的封面,一个大大的钟表首先映入眼帘,这个钟表十分抽象,椭圆形的表盘,中间深深地凹了下去。我想它代表的是浩瀚的宇宙,代表着时间没有尽头。钟表上面是四个金色的大字“时间简史”。我慢慢翻开书本,陶醉在书海中。在我没有读这本书前,我一直以为它是一部专业性极强的科学巨着,读起来肯定会枯燥乏味,甚至有些吃力,但是我现在不得不改变我的观点了。霍金先生用非常幽默的语言,生动诠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读时间简史有感

读时间简史有感(精选8篇)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时间简史有感(精选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时间简史有感1

这个暑假,读完了《时间简史》,我才知道自己在这个物理学大师面前是有多么的渺小,斯蒂芬霍金。大师带给我们的,是物理学的精华,根据他的文字,我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首先是书里面提到的思想,这种思想对于现代物理学的进步有重大的意义,既将经典广义相对论与量子理论的结合。现代物理学近百年的发展史来看,许多人都在做类似的尝试,包括爱因斯坦他自己也在做与量子理论相和谐的相对论的延伸理论,不过他知难而退了,最后他把目光又放在了宇宙常数上,这是这个天才的失败之处。不少人为了量子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读《时间简史》有感

读《时间简史》有感

读《时间简史》有感1

在《时间简史》中,霍金力图以普通人能理解的方式来讲解黑洞、宇宙的起源和命运、黑洞和时间旅行、爆炸与重生等科普知识,完全改变了人们有关物理学、宇宙和时间本身的观念,向人们展现了当代有关宇宙的最重要的科学思想。

霍金认为宇宙是从一个密度、时空曲率无限大的奇点通过大爆炸而开始的,在大爆炸中,物质的温度非常高。在随后过去的一秒钟中,宇宙的温度急剧下降,下降到大约100亿摄氏度,于此同时也在不断地膨胀,就使得正电子和反电子(带正电荷的电子)互相碰撞以此湮灭,并释放出大量光粒子,来维护宇宙的平衡。到了后来,得以有强力的作用从而使物质不断聚拢,聚拢,这就形成了古老的星球和星际物质。

在研究宇宙的过程中。引力波,黑洞,近几年宇宙研究领域出了不少重量级的发现,但是联系到我们本身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读《时间简史》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时间简史》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