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喜看农村新变化
喜看农村新变化
这个周末,我和妈妈去乡下看望年近七旬的姨奶奶。
姨奶奶家住在新垅乡桥头村,刚进村口,“大家一条心,建设新农村”的大幅标语出现在我的面前,让人耳目一新,这才想起我已一年多没来姨奶奶家了。
姨奶奶家所在的村变化真大啊,原先通往村里的那条坑坑洼洼的泥土路都铺上了水泥,道路两旁整齐地栽上了绿树,路面宽敞整洁。
“哎哟,我的好孙女,你们来了,快进屋,快进屋”。刚踏进姨奶奶家的院门,姨奶奶便迈着碎步前来迎接我。
妈妈说:“阿姨,心里一直惦着你,却总是没有时间过来看你,最近,你的身体还好吧?”
“上半年我阑尾炎开刀住了几天院,现在身体好多了。”姨奶奶不紧不慢地回答。
“对了,这次住院多亏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啊!一共花了三千多元,个人才掏了不到一千元呢!”姨奶奶说着话,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我今年已是七十古来稀的老太婆了,和死去的老伴相比我真是幸福无比!虽然去年新农合免费体检我查出患了高血压和心脏病,但参加新农合后,政府帮我办了慢性病证,凭这证平时吃药、检查还能报销一部分,这在解放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啊!”姨奶奶拉着我的手,喋喋不休地诉说着。
妈妈告诉我,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夏天,正在田里插秧的姨爷爷忽然两眼发黑昏倒在他每天辛勤劳作的自留地里,当表舅将姨爷爷背到村里的卫生室时,姨爷爷口吐白沫一点知觉也没有了,那时村里卫生室的医疗水平很差,除了传统的“老三件”和极少的一些常规药
外,面对这种急诊根本无法诊救,无奈的表舅只得拉着板车将奄奄一息的姨爷爷拖往镇上的医院,可怜的姨爷爷在去医院的途中就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后来,听姨奶奶说,姨爷爷头晕已很多日子了,只因家里子女多,经济状况太差,一直舍不得花钱去医院,舍不得吃药,才过早地失去了生命。
我想,如果那时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信姨爷爷也不会那么快地离开我们,就象现在,姨奶奶虽然身体也不是太好,但有了国家这项惠民政策做坚强后盾,她再也不会为没钱看病发愁了。
“小雨,快帮姨奶奶看看,这是村里刚发的‘致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那上面都写了些啥啊?”姨奶奶的话打断了我的思绪。
我细细读完姨奶奶递来的这封信,知道这是一封告知广大农民朋友前来参加下一年度农村合作医疗的信,信中将来年农民即将享受的各项新农合制度详细地列出来,让农民在知晓所享有的权利后自觉自愿地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我和妈妈慢慢地、一点点地将信中的内容解释给姨奶奶听,姨奶奶听后一个劲地夸着:“现在的政府真是好,时刻不忘咱农民啊!”
从姨奶奶家出来,沿途看着村里建起的一幢幢崭新的小洋楼,脚踩那一条条翻天覆地的水泥路,我的心里暖洋洋的,“种田不缴税,上学不交费,农村有医保,生育有保障,政府发补贴,培养好干部,辉煌六十年,农村别样天。”这首流传于民间的歌谣真是恰到好处地道出了新中国成立后祖国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
(根据施春咏原文改编)
第2篇:喜看农村新变化作文
喜看农村新变化作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喜看农村新变化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今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八里店这一小镇,参观这儿的学校和村庄。一下车,我就感到十分的惊讶,这里完全没有我印象中脏、乱、差的感觉。一眼望去就能看到乡村小学的操场。400米的跑道,绿茵茵的草坪,还有几个班的同学们正在上体育课,你瞧他们玩得多开心啊!在操场的四周围着一幢幢的'教学楼。教室里洁白的墙面,崭新的课桌,还有多媒体设备,同学们正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努力的读书。
从前在我记忆里农村小学是一座土坯房,因为经济条件不好,每间教室里的桌椅都是破破烂烂的,没想到现在的乡村小学变化的真快。看完了乡村小学,就让我们来看看新建的乡村小区吧!我们随着队伍来到了玫瑰苑。与它相邻的有玉兰苑、百合苑、桂花苑和物丹苑。一走进大门,一阵阵玫瑰花香扑面而来,这正迎合了玫瑰苑这名字。让我们再往前走,就能看到一个大湖泊,湖面很静,静地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湖水很清,仿佛能看到水底的落叶。湖的四周种了许多花草,还有一些凉亭。在湖水的中央还建有一座体育馆,可以供市民锻炼身体,整个环境就象一个公园。
现在的乡村建设都赶上城市了。在还没来这之前我在想:农村有什么好参观的,不就是只有寥寥无几的几幢房子,每家的门前都有一块自家的菜地,大家在菜地里种上各种各样的蔬菜。可这次参观了新农村后让我的想法又有了很大的改变,农民们现在也住进了一间间干净明亮的房子,一个小区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生活在安静祥和、现代化的大家里。带着恋恋不舍的心情我们乘车回家了。我想现在更应该好好学习,长大了可以用自已的知识把我们的城市打扮得更加漂亮,更现代化。再过十年,请大家也来参观我们这座城市。
第3篇:喜看农村新变化演讲稿
喜看农村新变化
崔桥一中九、二班
杨雅
辅导教师:李慧娟
大家好!我叫杨雅,来自扶沟县崔桥一中,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喜看农村新变化》
在历史的长河中,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北,从此我的家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开展后,我们农村更是旧貌换新颜。忆往昔,看今朝,心中好多感慨。
我的家乡在鸟语花香的崔桥镇 ,我爱它,因为它是生我养我的地方。然而,记忆中故乡的灰色曾是那样令人压抑。姐姐说求学路上的艰辛是心中一种难言的痛。两年的初中学习生涯,每天都要从两尺宽的小路跳入几米深的大沟,再翻过两个土疙瘩,才走到她的学校。忘不了,春秋天,尘土飞扬满脸尘埃,雨雪天,道路泥泞一身烂泥,那时自行车很少,雨天,她就挽起裤腿,两手提着鞋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很多时候被蒺藜或砖瓦扎破了脚。哥哥
第4篇:学生演讲稿——喜看农村新变化
喜看农村新变化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父老乡亲,大家好:
我叫阿依先,是土生土长的三分场人,现在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今天很荣幸站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我看到家乡发生的变化之后的心得体会。
前几天我们村的领导把我们返乡的大学生召集起来,开了个小会,随后又带着我们到村里随便参观了一下,看到家长焕然一新的面貌,我很是欣慰。
我的家乡在鸟语花香的清水河农场,我爱这片土地,因为她是生我养我的地方。然而记忆中家乡的灰色曾是那样令人压抑。记得以前的道路都是泥路,坑坑洼洼,下雨天弄得人一身烂泥。以前的房子都是土房子,屋里阴森森的,刮风下雨时,重则倒屋,轻则水会进屋。房前房后的道路尘土飞扬,弄得人满脸尘埃,更没有路灯。以前人们种地干农活,都要自己动手干,然而那天参观,我却看到了不一样的家乡。看那四通八达的电路,跨国乡村和田野,
第5篇:喜看矿山新变化
喜看矿山新变化
——团柏矿企管科 朱艳华
在人们心目中,一提起矿山人便联想到过去的“出大力、流大汗、挖炭的”形象,随着时代的变迁,矿山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远看要饭的,近看挖炭的”这是过去对矿工的戏称。由于煤矿工作的特殊性,许多矿工的工作服脏了没时间洗,破了没时间缝,穿在身上不舒服。现在衣服脏了有人洗了,矿上为洗衣房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了大型的全自动洗衣机,从事井下一、二线生产的矿工工作服24小时随时可洗涤、烘干。矿工会也成立了矿嫂服务站,井下所有职工衣服破损都可拿去缝补。矿工穿上了干净整洁的衣服不仅形象改变了,心情更舒畅了。矿工们说:“现在,我们每天都能穿上干燥得体的衣服,干起活儿也利索多了,也更有劲了!”
职工食堂饭菜的质量,直接反映出一个企业的矿工在企业的主人翁地位。“想不到咱们的建议真能采
第6篇:喜看家乡新变化
喜看家乡新变化
杨静
清明将至,接到母亲打来的电话,要我们姐妹俩回家扫墓。我们一家居住在县城,而二姨和哥嫂居住在农村。我驱车往返于县城和农村老家之间,和前来扫墓的亲戚朋友聊天,耳闻目睹了家乡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
变化之一,回家的路程近了。昔日从县城到老家驱车走近路也要用40分钟,道路弯弯曲曲,有的地方还坑坑洼洼,而今,道变宽了,还是双向4车道,感觉就像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听妹夫说,改造长大线是去年滦南县委、县政府为改善民生做的实事之一。
变化之二,县城的街道宽了,景色美了。走在滦南县城的街道上,发现变化还真不小,中大街、南大街变的更宽更直了;道路两旁低矮破旧的平房不见了,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各施工现场用漂亮的围挡围起来,从外面看不到工地上的杂乱无章;昔日随处乱停,影响交通和市容的人力三轮车不见了,小小
第7篇:喜看祖国新变化
喜看祖国新变化
伴随着金秋的气息,鲜花的怒放。我们迎来了祖**亲的60岁生日,我们共同祝贺祖国走过了辉煌的60年。
在这60年里,祖国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我的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的茅草屋变成了一栋一栋的楼房;原来崎岖不平的小路变成了平坦干净的公路;原来与远方的亲戚朋友联系需要写信,现在只要一封电子邮件几分钟收信人就能收到信接到祝福;原来去远方拜访亲人要倒汽车、倒火车,而现在,有了手机、电话、电脑、飞机等。想与远方亲人联系,打一个电话就可以了,还可以上网用聊天工具交流。想要去远方看望亲戚朋友可以选择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十分快捷、方便。记得那次我去秦皇岛看望我的三姨姥,坐飞机仅用了一个半小时就到了秦皇岛。这些都让我感受到了祖国的富强和科技给我们带来的方便和祖国科技的发展的日新月异
第8篇:喜看家乡新变化
喜看家乡新变化--返乡专项实践活动调查报告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农民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农村今天的新变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没有共产党家乡就没有今天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年是中国建党90周年,在这漫长的90周年,中国在翻天覆地地变化着,一年又一年的新面貌,变化最大的算是农村了。
我的家乡在从化的一个小小的角落,那里有着美丽的山山水水,鸟语花香,空气新鲜,一到农作的季节,随处都能见到辛勤劳动着的农民,他们戴着草帽,卷起裤脚,在烈日中挥洒着汗水,我们吃的甜美的果实和米饭都是他们的劳动成果。每到夏季,荔枝,黄皮,龙眼成熟了,鲜甜好吃,也是我们从化的特产之一。那里就是我的家乡———锦一。
在这个炎炎夏日,我给了自己一个小任务,在家乡左小小调查,看看家乡的变化有多大,为了更清楚家
第9篇:喜看家乡新变化
喜看家乡新变化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土地”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她有许多了不起的事迹,有太多美丽的景色,她应该值得我们去欣赏,去赞叹。我是喝家乡水,吃家乡粮长大的,家乡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砖一瓦,都让我感到十分亲切。抚今追昔,顿时心潮澎湃,思绪带领着我不自觉地去“喜看家乡新变化”。
十多年来,在“开发荒山,勤劳致富”的呐喊声里,在“改造自然,幸福生活”的追求浪中,家乡的山似乎一夜之间由秃岭黄草换作满眼葱郁翠绿。这些果园为山们增添了几分色彩,也增加了几分自信。每当微风吹拂,她就挥起衣袖翩翩起舞,向世人尽情地展示她的妩媚。到了收获季节,果园更是生机勃勃,处处洋溢着喜庆风光,那累累硕果,不禁让人垂诞三尺。从此,家乡有了“柑橘之乡”的美誉。
但是,好景不长,柑桔一
第10篇:喜看家乡新变化
喜看家乡新变化
九(3)班黄国豪指导老师:章伟
我的家乡——钦州,是个美丽的地方。虽然地处偏僻,但是家乡的人,都很爱自己的家乡。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家乡在人们心目中都像是一个稀世珍宝,这就是人为之骄傲、自豪的家乡。
曾听一个老人说,以前,国家改革开放才刚起步时,家乡还比较落后,一个村子里几乎没有一家住得起平房的;一个家庭几乎一个月都吃不起肉;一个人几乎每个月只有几块钱收入。出入街市,放眼望去,焦黄的泥土路让人感到枯燥。有时,连购买一些日常用品都有困难,因为交通不方便,外地客商的货物运不进来,而供应商也不愿再做这个“小地方”的生意了,都纷纷地把商品运往别处去了,那时的人民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非常痛苦。
而现在,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家乡的面目焕然一新,不知不觉间家乡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每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