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京剧》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21 08:24:3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走进京剧》教学设计

《走进京剧》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国粹京剧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对唱念做打的模仿充分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京剧传统戏曲艺术的自豪之感和热爱之情,宏扬中国传统艺术。

二、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以浙江省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课《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为基点,加入创新,将更多的京剧知识,如京剧的形成、京剧的行当、京剧的表演形式、京剧的艺术魅力等溶入其中。

三、教材分析:

京剧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在一节课中根本无法把它全部讲完,因此,本课选取了最为重要的京剧的形式和发展,京剧的行当,京剧的表演形式为切口做浅近的介绍,让学生对京剧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目的在于激发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兴趣和自豪之情。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对象:六年级。

六、教具准备

1、四套代表生、旦、净、丑的京剧服饰及简单道具

2、电脑多媒体课件。

3、京剧脸谱。

4、京锣。

七、主要教学方法:

1、谈话法:用于京剧历史,行当的介绍等。

2、情境教学法:整个教室营造京剧氛围,并充分用媒体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京剧的表演过程,让课堂变戏台,使学生变成演员,身临其境。

3、体验教学法:让学生模仿京剧的唱念做打,感觉京剧的魅力。

八、教学过程:

一、随京剧武场音乐进教室。

二、导入新课。

1、师:刚才这段音乐是我国哪一种戏曲的音乐声?

生:京剧。

2、师:对了。我们知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那么你对京剧有哪些了解呢?我想请同学们把你所知道的有关京剧的内容说给大家听听,让我们一起来走近京剧。

3、学生回答京剧的有关知识,当学生回答到相关的主题时教师马上加以详细的说明介绍。例如:

讲到动作时,教师抓住机会介绍京剧动作中的虚拟 性,并请生一起模仿喝酒、开门、关门、骑马、摇船等;

讲到服装时,媒体出示头饰、靴子、服饰等图片;

讲到脸谱时,媒体出示脸谱的同时,教师讲解脸谱所代表的人物个性;

讲到票友时,教师说说慈禧太后作为票友,专门为看戏而搭的7米高的戏台。

三、京剧的形成。

1、师总结:刚才大家讲到了非常多的内容,使我们对京剧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谁能说说“京剧”中的“京”代表什么意思?

生答:“京”代表京剧在北京形成。

2、师:但是京剧的真正源头却是安徽,让我们来看看京剧是怎样形成的,(媒体出示图片或文字,教师口头讲解)

四、京剧四大行当的介绍。

1、媒体演示,教师讲解。

师:京剧根据人物的性别,个性等把人物分成四大类,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生”一般指男性演员,在每个行当里,不同的年龄职业的人物又有不同的行当名,比如:画面上的这个叫老生,而这个年轻的叫小生,另外还有武生。“旦”是指女性角色,如年龄大的叫老旦,年纪轻的叫花旦,“净”则是指“花脸”,就是我们刚才我们介绍的有脸谱的角色。“丑”则是指诙谐滑稽或小奸小恶的人,就象画面上的这位水浒传中的石迁一样。

2、请学生表演。

师:介绍完四大行当,我们就要请出我们班里的四大名角来为我们演出,请同学们来做票友,如果他表演得好,就给他喝彩鼓掌,好不好?

3、师拿出京锣伴奏,四位学生分别着生、旦、净、丑的服装依次出场表演、造型。

4、请学生分辨角色,教师还可以为生角加上假胡须,以分辨老生与小生。

五、介绍四大功夫,即京剧的表演形式。。

1、师讲解。

师:京剧不仅在角色上内容丰富多彩,并且还有形式多样的表演形式,我们一般把它叫做四大功夫,那就是唱、念、做、打(媒体出示。)你们谁知道它们分别是什么意思吗?

2、请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唱:演唱

念:念白,具有音乐性,象唱歌。

做:只表演,不出声,有节奏性,象舞蹈。

打:打斗时的表演动作。

3、欣赏《华容道》片段,请生分辨四大功夫。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很精彩的故事《华容道》,在这个片段里就包括了这四大功夫,我们一边来欣赏演员的精彩演出,一边分辨这四大功夫,(简单介绍《华容道》)。

生观看录象,并请生做票友,在精彩的地方鼓掌、喝彩。

教师做适当的旁白介绍。

5、请生学一学打斗的动作,形式多样的参与。

师:在这场戏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精彩的打斗表演,人 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员的精彩表演,都是在台下用汗水和泪水换来的,我们虽然不能做到那么专业,但是我们班里也一定有许多这方面的好手,我们请大家都来露一手,如何?

1)请一生出来,并用京剧的旁白邀请另一位同学,其他的学生还是做票友,营造气氛。

2)请女生出来表演花旦。

3)请生表演翻跟斗,侧手翻、耍大旗等动作。

4)请多位同学表演跑龙套的动作,教师京锣伴奏。

6、了解旦角的唱腔,并能分辨花旦与老旦的区别。

师:看了许多生角和净角的戏,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花旦的优美唱腔,在京剧的唱腔中,也有很多的讲究和流派。象刚才曹操的唱腔是诙谐滑稽,有时又是锵铿有力,我们现在来感受一下花旦那清新动听的声音,请欣赏《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师:从录象中我们看到演员不仅唱得好,而且从脸部表情到动作都很到位,我们请几位同学来模仿一下。(师请一女生,请她用京剧旁白邀请其他同学一起来。)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感受一下花旦的优美唱腔,请大家一起来模仿这段唱腔。

师:老旦的唱腔与花旦是不同的,我们来欣赏一上李奶奶的一段《血债要用血来偿》,体会一下两种不同的声音。(花旦:细、娇柔。老旦:粗、厚实。)

六、介绍京剧的发展,激发学生对京剧的自豪感。

师:京剧虽然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它却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的发展。在现代,京剧除了古装的传统戏以外,还编了许多现代戏,象著名的《红灯记》、《沙家滨》、《智取威虎山》等,但它们的唱腔并没有变。因此京剧被外国人称为东方歌剧,还有的被改编成歌曲的演唱形式,很受大家欢迎,象《唱脸谱》、《我是中国人》等,已传唱大江南北。在座的同学如有兴趣,可在课外多听,多看,多学,为宏扬我国传统的京剧艺术出一份力。

七、总结本课。

1、媒体出示板书。

2、师以提问的方式总结。

八、下课。

1、用京剧念白作师生告别。

2、用京剧武场音乐做跑龙套动作出教室。

第2篇:【教学设计】走进京剧音乐_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视频李玉刚的《贵妃醉酒》思考两句歌词的特点 【提问】演唱方式和音色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情景导入这个环节,通过音响、画面把大家带入到有京剧学习特定的环境中,渲染了气氛,让师生立刻进入到京剧学习的环境之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趣。】

李玉刚演唱的这首作品采用了两种演唱方式一种是流行唱法,一种是京剧的唱腔。在音色上采用的是男声和女声两种音色。这种一歌两唱的演出方式和京剧唱腔的魅力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受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一同感受一下京剧音乐的魅力。

走进京剧,欣赏京剧,感受京剧,应掌握一些京剧基础知识。阅读教材64页,学习京剧的知识(学生自学,回答问题,教师归纳)

二、欣赏与学习

唱腔篇—知识篇

1阅读课本64页了解基础知识京剧的唱腔以西皮和二黄为主要的唱腔 视频欣赏:1《海岛冰轮初转腾》和2《包龙图作打在开封府》 提问:请根据音乐体验①②唱段的情绪 ①是沉着稳重委婉流畅②是高亢刚劲活泼明快通过PPT上两段谱子过门的对比让学生更能简单容易的做出判断 总结京剧的两大唱腔特点: 西皮眼起板落旋律起伏大节奏紧凑 二黄板起板落旋律平稳节奏舒缓

[设计意图:课本的基础知识讲解只能是学生有了对文字的客观理解,通过PPT的展示和教师的讲解让学生能直观更容易和简单的对西皮和二黄的特点做出判断] 唱腔篇—学唱篇

[设计意图:通过三次不同的旋律演唱让学生体会到润腔小嗓上口字的不同演唱方法让学生真正感受体会到京腔京韵](3)京剧的伴奏篇

a学生介绍京剧的伴奏,京剧的锣鼓点,京剧锣鼓经主要分为文场和武场。

b学生介绍京剧的伴奏乐器,主要有京胡、二胡、月琴等伴奏乐器。

c欣赏《三岔口》锣鼓经片段。

【设计意图:京剧知识的介绍与学习这个环节,是从了解知识进入到学习知识的过程,京剧的一招一式让每个学生感到京剧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这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课堂在利用学生资源的基础上,教师要更多一点地学习京剧知识,这样京剧的课程才能上得更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更高,学习效果会更好。】

一 学习、表演锣鼓经

1、视频观看《慢长锤》

[设计意图: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提出疑问,吸引学生注意力]

2、教师展示出大锣、小锣、板鼓、钹四件乐器,介绍用于京剧武场伴奏的这些乐器俗称“四击头”。

3、播放四件乐器的声音让他们找出相对应的文字称号[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通过看、听、模仿,感受京剧的伴奏乐器。]

4、给出练习节奏,请他们按由慢而快的节奏击打。

[设计意图: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四击头伴奏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会合作的重要性,使课堂气氛更活跃。]

二、模仿、表演京剧动作

1、教师带领学生做旦角的兰花手势,云手,亮相

2、教师带领学生做生行的手势,亮相

3、配合锣鼓经做动作练习(手势,动作,亮相等)

[设计意图: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进行表演。配合锣鼓经(口念)做动作,学生的学习兴致很高,在快乐中进行学习和提高。]

三归纳与小结

本课学习掌握的京剧一些知识,熟知京剧的唱腔和伴奏。京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多年来,经过代代艺术家的千锤百炼,它根基深广,枝繁叶茂,花果丰硕,作为华夏子孙,应深刻认识祖先留下的这份宝贵遗产,热爱并弘扬祖国的京剧艺术.激发学生课后更多地去关注京剧,了解京剧相关知识,关心中国京剧的发展。

第3篇:京剧教学设计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27京剧》教学设计

——迁安市扣庄乡扣庄中学小学部 王双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正确认读11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8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基本常识。过程与方法目标:

1、自主搜集有关京剧的资料,了解关于京剧的一般常识。

2、通过自读课文、自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各部分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条理性。

3、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通过资料介绍,了解关于京剧更多的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阅读文章,接受京剧文化的熏陶。

2、感悟京剧的无穷魅力。【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基本常识,体会表达的条理性。

2、接受京剧文化的熏陶 【教学难点】

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起学生了解京剧、热爱京剧的热情。【教学准备】

网络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京剧教学设计

《我们的国粹——京剧》教案

兰河中心校王金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京剧的唱腔、角色行当、四功五法等相关知识,知道不同脸谱各代表什么性格的人,掌握五种脸谱各代表什么性格。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去关注京剧。

2、能力目标:

通过了解国粹、感受京剧等活动,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及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亲近感。使学生初步对京剧产生兴趣;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的精华。培养学生珍视我们的国粹──京剧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京剧的角色行当、乐器、脸谱艺术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去关注京剧;

难点:使学生初步对京剧产生兴趣;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的精华。培养学生珍视我们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京剧》教学设计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京剧艺术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了解京剧的关系打下基础。

2、让学生在京剧欣赏中感受京剧的艺术美,提高对京剧艺术的鉴赏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艺术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京剧的行当划分及京剧表演。教学难点:京剧行当的辨认。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一段戏曲片段,让学生回答剧种名称(学生答:与京剧关系密切)。

2、播放投影,引出课题:《国粹京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新授:

我国的戏剧非常丰富,不同的剧种有几百种之多。京剧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剧种之一,它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民族之国粹,很多人都称之为“国剧”。今天我们重点学习和了解有关京剧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主要内容有:京剧的形成、京剧行当的划分和京剧的表演形式。

1、京剧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走进京剧教案

《走进京剧》教案

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我国京剧文化艺术中的行当和表演动作的程式,以及京剧的唱腔有所了解,培养他们对京剧的兴趣和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对京剧中,唱、念、做、打四种艺术特征的介绍,启发学生积极体验与感受,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京剧的能力,学会演唱。

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京调》教师提问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片段是属于我国戏曲当中的哪一种? 生:京剧

二、导入:

师: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一个大剧种,在全国300多个地方戏曲剧种中,京剧无论如何也算是个老大哥。它也是第一个走向国际舞台的,代表中华民族的表演艺术。有个美国人说:“如果中国没有京剧了,我也就不承认中国了。”有一位老华侨,在太平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京剧走进幼儿园

京剧走进幼儿园

作者:王燕频 来源:福建省实验幼儿园 编辑:8point8 更新:2007-7-10 16:12:28

——中华民族民间文化走进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探索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和最伟大的民族之一,中华民族有着令世人敬仰和钦羡的传统文化。要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素质,当今儿童教育,只有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深厚土壤之中,文化发展的源泉才不会枯竭,艺术文化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而加强民族民间文化的“幼儿艺术教育”将有助于幼儿从小了解中国,树立科学的民族文化观,他们将是我们国家民族文化得以拓展的未来和希望。

戏剧、音乐、舞蹈是文艺舞台的三大支柱。这三大艺术品种的繁荣和发展,反映了一个国家民族文化艺术的水准,在戏剧中最具广泛民族性的是京剧。我们的京剧艺术其实就是运用唱念做打,也就是所谓外部的表演形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走进京剧教案

走进京剧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京剧艺术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音乐与戏剧的关系打下基础。

2、让学生在京剧欣赏中感受京剧的艺术美,提高对京剧艺术的鉴赏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艺术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京剧的行当划分及京剧表演。

教学难点:京剧行当的辨认。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一段戏曲片段,让学生回答剧种名称(学生答:京剧)。

2、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演唱一段京剧。

3、播放投影,引出课题:《走近京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新授:

我国的戏剧非常丰富,不同的剧种有几百种之多。京剧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剧种之一,它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民族之国粹,很多人都称之为“国剧”。今天我们重点学习和了解有关京剧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主要内容有:京剧的形成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走进京剧》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走进京剧》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