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春晓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21 08:24:2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孟浩然春晓教案

孟浩然春晓教案

【学习主体】初一年级学生

【学习课时】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欣赏《春之歌》、《春晓》,能够在聆听后对音乐主题、结构、音色(人声、乐器)等留有印象,并能根据个人的认识对作品的创作手法进行评价。

2、尝试以“春”为主题进行音乐创作,并以图形谱的方式记录自己创作的音乐。

3、能够从“春”为主题的音乐作品中感受、体验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乐于参与表现创造“春”的音乐活动。

【学习重点】

欣赏《春之歌》、《春晓》,能够在聆听后对音乐主题、结构、音色(人声、乐器)等留有印象,并能根据个人的认识对作品的创作手法进行评价。

【学习难点】

尝试以“春”为主题进行音乐创作,并以图形谱的方式记录自己创作的音乐。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说春:营造学习氛围

师:古人云: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确,春天是个美好的季节。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吗?

(师生配乐齐诵一、二自然段)

师:那么,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生:春天充满着生机。

生:春天可以放风筝。

生:春天到了,可以脱去厚厚的冬装,换上漂亮的春装……

(点评一:从文学的角度,运用诵、说的情景导入,营造春天来了的氛围。并且为后面的音乐欣赏作了情感铺垫,学生急切地想聆听春天的音乐。)

二、品春:感受春天的意境

1、以《春天来了》的片段音乐作为欣赏序曲,利用多媒体课件边听音乐边欣赏画面。

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感受此段音乐的情绪及表现的内容。

师:同学们,你能感受到此段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吗?

生:冰雪融化的情景。

生:万物复苏的情景。

生:人们愉快的心情。

师:生动地表现了大地回春、春意盎然的景象及其带给人们的那种惬意、舒适的`内心

感受。让我们一起来哼唱其中的主要旋律。

(师生用轻柔声演唱,还可用竖笛或口琴演奏)

师:请同学们再一次去感受春天的气息。(观看风景录相,复听)

(点评二: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用视听结合的手段,优美的音乐配上优美的画面,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从心灵深处感受到春之美,大自然之美。并采用欣赏与演唱、演奏相结合的方式,加深美的体验。)

2、以“春”为主题进行活动交流

师:你看到春天的景色了吗?请同学们画画春天的画,背背春天的诗歌,唱唱春天的歌曲。

生:各自活动后展示、评价

(点评三:音乐教育如果与其他艺术能相互连通,互相迁移,就能提高其综合艺术之审美能力,给学生以深刻的审美体验。此活动旨在加强音乐与文学、美术等艺术形式的联系,通过画画、唱唱、诵诵等实践活动,使学生真切地感受春天的美景及其并将它表现出来。而且还发挥了学生的特长,培养其综合思维能力。)

3、欣赏《春晓》,听辨人声,学习图形谱。

师:刚才我们齐诵了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洞天。整首诗像行云流水一般平易自然,却悠远深厚,给人无穷的想象。青年作曲家陈怡把此诗谱写成了一首出色的无伴奏合唱曲。它充分发挥人声的表现力,不仅用歌声,还用不同的词,以似谈非谈、似唱非唱的声音造成音色变化来描绘意境和场景。请同学们边听边注意它用人声模拟了哪些声音。

(师生共同欣赏《春晓》)

生:风雨声。

生:京剧伴奏的声音。

生:鸟鸣声……

师:除了人声以外,我们还可以利用乐器声或生活中一些物品发出的声音来模拟自然界中的声音来描绘意境和场景。

(师生共同欣赏《春晓》图形谱,并模仿)

(点评四:音乐是非语义的信息,它的这种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特征给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提供了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此段教学先从文学的角度评析《春晓》,再简介歌曲并欣赏,使学生逐步进入其悠远的意境之中。通过欣赏,感受人声、乐器声的音色及其丰富的表现力,并学习用形象简易的记谱方法把它记录下来。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听辨能力及丰富的想象力。)

三、戏春:创作春天的音乐

教师指导学生选择素材进行以春为主题的音乐创作,并且小组合作进行表演。

(点评五:基础音乐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通过提供给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之中,并在音乐实践活动之中学习最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技能技巧,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本环节把欣赏与表现、创造充分结合,使学生在参与实践中体验到音乐带来的快乐,从精神上产生愉悦和美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表演才能以及团结合作的精神,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四、悟春:揭示春天的内涵

师:请你说一、二句赞美春天的话。

生:万紫千红总是春。

生:春天是美好的,生活是美好的……

师:春天是恬静的、活泼的、绚丽的。它属于我们大家。希望同学们能珍惜美好春光,愉快学习、健康成长。请同学们在课后邀上朋友一二,一起去踏青。并且收集有关春的艺术作品,包括文学、美术、音乐、摄影、雕塑等,举行一个交流会。

(点评六:欣赏音乐还应挖掘作品的思想内涵。通过赞春,使学生感受春之美、生活之美、生命之美,从而产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课外延伸的内容,把学习从课内延伸至课外,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感受春天给人带来的美感,并得到更深的感悟。)

点评:

提倡学科综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种基本理念。基础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主旨,它不是简单的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一种情感交流活动。音乐欣赏在音乐教学内容中占很大的比例。在音乐欣赏中倡导“综合”的理念不仅有益于改变人格的片面化生成而向人格的完整化和谐发展,还能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富课堂形式,使音乐课堂变得有声有色,提高中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更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质。

《春晓》是人音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七年级14册中的欣赏曲目,《春之歌》选自浙教版义务教育初级中学音乐课本第六册。本案例设计者不仅注意了学科综合,而且在教学中以“春”为主线,把这两个内容组合在一起,让学生通过诵读诗歌、唱歌曲、听音乐、看画面等综合活动,多方位地来感受和体验春之美,进而进行有关春的音乐创作来表现和创造春之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2篇:孟浩然春晓

孟浩然春晓

《春晓》几乎是人人能诵,它已经通俗得不能再通俗,朴素得不能再朴素,但为什么人们千百年来还是要欣赏它,你知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孟浩然春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春晓》

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注释:

1、春晓:春天的旱晨。

2、闻:听见。

3、啼鸟:鸟鸣。

译文:

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

猛然一觉惊醒来,到处是鸟儿啼叫。

夜里迷迷胡胡,似乎有沙沙风雨声;

呵风雨风雨,花儿不知吹落了多少?

赏析:

这是一首惜春,诗人抓住春晨生活的一刹那,镌刻了自然的神髓,生活的真趣,抒发了对烂漫醉人春光的喜悦,对生机勃勃春意的酷爱。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悠远深沉,韵味无穷。可以说是五言绝句中的一粒蓝宝石,传之千古,光彩照人。

诗人从听觉的角度描绘了雨后春天早晨的景色,表现了春天里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春天在诗人的笔下是活灵活现生机勃勃的。这首诗看似平淡无奇,却韵味无穷,全诗行文如流水,自然平易,内蕴深厚。

【英汉对照】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a spring morning

meng haoran

i awake light-hearted this morning of spring,

everywhere round me the singing of birds --

but now i remember the night, the storm,

and i wonder how many blossoms were broken.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汉族,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字浩然,世称「孟襄阳」,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襄阳南门外背山临江之涧南园有他的`故居。曾隐居鹿门山。

孟浩然前半生主要居家侍亲读书,以诗自适。曾隐居鹿门山。40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返襄阳。在长安时,与张九龄、王维交谊甚笃。有诗名。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以排遣仕途的失意。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而亡。孟浩然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题材不宽,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虽不无愤世嫉俗之作,但更多属于诗人的自己表现。他和王维并称,其诗虽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造诣,而且是继陶渊明、谢灵运、谢眺之后,开盛唐田园山水诗派之先声。孟诗不事雕饰,清淡简朴,感受亲切真实,生活气息浓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如《秋登万山寄张五》、《过故人庄》、《春晓》等篇,淡而有味,浑然一体,韵致飘逸,意境清旷。孟诗以清旷冲澹为基调,但冲澹中有壮逸之气,如《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精力浑健,俯视一切。但这类诗在孟诗中不多见。总的来说,孟诗内容单薄,不免窘于篇幅。现通行的《孟浩然集》收诗263首,但窜有别人作品。新、旧《唐书》有传。与王维称为王孟。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答案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第3篇:孟浩然 春晓

孟浩然 春晓

春晓

唐代/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

①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②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③啼鸟:鸟的啼叫声。

④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译文】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赏析】

《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自然而无韵致,则流于浅薄;若无起伏,便失之平直。《春晓》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诗味醇永。诗人要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春晓 孟浩然

春晓 孟浩然

《春晓》

——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

春晓:春天的早晨。

闻:听。

赏析:

诗歌从春鸟的啼鸣、春风春雨的吹打、春花的谢落等声音,让读者通过听觉,然后运用想象的思维方法,转换到视觉,在眼前展开一夜风雨后的春天景色,构思非常独到。诗歌语言自然朴素,通俗易懂,却又耐人寻味:不知不觉的又来到了一个春天的早晨,不知不觉的又开始了一次花开花落。思想着这一年一度的春色,人生的感慨便会油然而起,或淡或浓地萦回心头。

《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象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春晓》 孟浩然

《春晓》 孟浩然

导语:《春晓》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后入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春晓》孟浩然欣赏,欢迎大家阅读!

《春晓》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全文古诗如下: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前言】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首句破题,写春睡的香甜;也流露着对朝阳明媚的喜爱;次句即景,写悦耳的春声,也交代了醒来的原因;三句转为写回忆,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为惜春。全诗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的真趣。

【注释】

⑴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春晓(孟浩然)

春晓(孟浩然)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

1、春晓:春天的'旱晨。

译文

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

猛然一觉惊醒来,到处是鸟儿啼叫。

夜里迷迷胡胡,似乎有沙沙风雨声;

呵风雨风雨,花儿不知吹落了多少?

赏析

这是一首惜春诗,诗人抓住春晨生活的一刹那,镌刻了自然的神髓,生活的真趣,抒发了对烂漫醉人春光的喜悦,对生机勃勃春意的酷爱。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悠远深沉,韵味无穷。可以说是五言绝句中的一粒蓝宝石,传之千古,光彩照人。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春晓 孟浩然

春晓 孟浩然(通用7篇)由网友 “zsjgg”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晓 孟浩然,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孟浩然:春晓

孟浩然:春晓

《春晓》几乎是人人能诵,它已经通俗得不能再通俗,朴素得不能再朴素,但为什么人们千百年来还是要欣赏它,你知道吗?

《春晓》

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注释:

1、春晓:春天的旱晨。

2、闻:听见。

3、啼鸟:鸟鸣。

译文:

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

猛然一觉惊醒来,到处是鸟儿啼叫。

夜里迷迷胡胡,似乎有沙沙风雨声;

呵风雨风雨,花儿不知吹落了多少?

赏析:

这是一首惜春,诗人抓住春晨生活的一刹那,镌刻了自然的神髓,生活的真趣,抒发了对烂漫醉人春光的喜悦,对生机勃勃春意的酷爱。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悠远深沉,韵味无穷。可以说是五言绝句中的一粒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春晓》孟浩然

《春晓》孟浩然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诗鉴赏:

这首诗写的是春日早晨的景色。“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二句是说:春天夜短,睡着后不知不觉中天已亮了,到处是鸟雀的啼鸣声。这两句诗抓住春晨到处鸟鸣雀躁的音响特征,渲染出一种春意醉人的意境,烘托了春晨中一片盎然的生机。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二句,诗人在美梦乍醒、欲起未起之时,回想起昨夜的风雨声声,于是想见风雨过去必有很多落花,这里的听觉形象“风雨声”决不是令人感伤的“断肠声”,而是包蕴丰富的“更新曲”。

《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象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千百年来,人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孟浩然春晓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孟浩然春晓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