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玉楼春·红梅》阅读答案
《玉楼春·红梅》阅读答案
《玉楼春·红梅》此词上片咏梅,下片写赏梅,不仅写活了梅花,而且活画出赏梅者虽愁闷却仍禁不住赏梅的矛盾心态。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玉楼春·红梅》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玉楼春·红梅
李清照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1)此词被誉为“得此花之神”,请结合上阙的有关内容分析“神”之所在。(4分)上阙描绘了哪些意象?渲染了一幅什么画面?营造了什么氛围?(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阙咏梅由物及人,极写词人内心几多波折。请简要赏析。(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玉楼春·红梅》阅读答案
(1)传神之笔有两处。①上阙首句一个“碎”字写出静中之动,使人仿佛看到了梅花破蕾而放的美妙一瞬。②在探梅的举动中,对花形、花貌采取了虚写,于虚笔中使人看到一树芳香四溢、婀娜多姿的奇葩。而对花“香”、花“意”则采取了实写的手法。这样,虚实结合,由外及内、从形到神、层层深入地刻画了梅花的形象。
(2)词人以精巧之笔写出由梅而我、由我而梅的感情流动的过程。上阙末尾在赞梅花时就饱含着对美好人生的热爱和追求,但想到风起伤花的凋零景象,便顿生忧愁哀伤之情,此情此景使词人联想到自己的人生。可是窗外梅花正在怒放,趁着花还没有凋零,应该及时赏梅谴意,于是又转愁闷为自我宽慰,这就是下阙末两句表现的情绪。
九、无
拓展阅读:《玉楼春·红梅》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咏梅词。傲立霜雪,一枝独秀的梅花是历来文人墨客的吟诵对象,特别是宋代咏梅词更多,其中能尽得梅花神韵的上乘之作却并不多见。
李清照的这首《玉楼春》当属其中的佼佼者,不仅写活了梅花,而且活画出赏梅者虽愁闷却仍禁不住要及时赏梅的矛盾心态。作者出手便不俗。首句以“红酥”比拟梅花花瓣的宛如红色凝脂,以“琼苞”形容梅花花苞的美好,都是抓住了梅花特征的准确用语,“肯放琼苞碎”者,是对“含苞欲放”的巧妙说法。
上片皆从此句生发。“探著南枝开遍未”,便是宛转说出梅花未尽开放。初唐时李峤《梅》诗云:“大庾敛寒光,南枝独早芳。”张方注:“大庚岭上梅,南枝落,北枝开。如今对南枝之花还须问“开遍未”,则梅枝上多尚含苞,宛然可知。三、四两句“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用对偶句,仍写未放之花,“酝藉”、“包藏”,点明此意。而“几多香”、“无限意”,又将梅花盛开后所发的幽香、所呈的意态摄纳其中,精神饱满,亦可见词人的灵心慧思。
下片由咏梅转写赏梅之人。“道人”是作者的自称,意为学道之人。“憔悴”和“闷”、“愁”,讲李清照的外貌与内心情状,“春窗”和“阑干”交代客观环境,表明她当时困顿窗下,愁闷煞人,连阑干都懒得去倚。这是一幅名门闺妇的春愁图。
不写梅花的盛开,却由含苞直跳到将败,这是咏梅的奇笔,写赏梅却先道自己的憔悴和愁闷,这是赏梅之妙想。反映了她自己“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清平乐·年年雪里》)的心态。此词盖作于晚年流落江南之后反常写法恰好能传达出当时正常的心态。虽然心境不佳,但梅花还是要赏的,所以“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休”字这里是语助词,含罢、了的意思。这是作者心中的话:想要来饮酒赏梅的话便来罢,等到明天说不定要起风了呢!此句隐含着莫错过大好时机且举杯遣怀的意味。
易安词是咏物抒情诗中的上品,这首咏梅诗尽得梅花之诗,也尽似词人之情,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第2篇:《玉楼春·红梅》翻译赏析
《玉楼春·红梅》翻译赏析
《玉楼春·红梅》作者是宋朝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着南枝开遍末?
不知酝藉几多时,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前言】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词上片咏梅,下片写赏梅,不仅写活了梅花,而且活画出赏梅者虽愁闷却仍禁不住赏梅的矛盾心态。全词委婉含蓄,耐人寻味,思致巧成,使红梅的形神美和女词人的情意美融为一体,堪称尽得梅花神韵的上乘之作。
这是一首被誉为“得此花之神”(《静志居诗话》)的咏梅佳作。落墨于梅,其主旨却又不尽然在于咏梅。李清照是最善于将深邃细腻、复杂难言的感情抒发寄寓于咏物的大家里手。这首词就是通过对红梅形神的描绘咏叹而抒发自己酝藉而复杂的感情的。
【注释】
⑴玉楼春:词牌名,又名“木兰花”。
⑵红酥:这里指色泽滋润的红梅。琼苞:像玉一般温润欲放的鲜嫩梅蕊。
⑶酝藉:《汉书·薛广德传》:“广德为人,温雅有酝藉。”意谓传主宽和有涵容。而在此词中则与下句的“包藏”意思相近。
⑷道人:《汉书·京房传》:“道人始去。”颜师古注:“道人,谓有道术之人也。”此词中系作者自称。一说“人”为李清照自指,“道人”,意谓别人这样说我、议论我。憔悴:困顿委靡的样子。
⑸小酌:随便的饮宴。休:语助词,含有“呵”的意思。便来休: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三:“此犹云快来呵。”
【翻译】
这是一首著名的咏梅词。傲立霜雪,一枝独秀的梅花是历来文人墨客的吟诵对象,特别是宋代咏梅词更多 ,其中能尽得梅花神韵的上乘之作却并不多见。清照的这首《玉楼春》当属其中的佼佼者者,不仅写活了梅花,而且活画出赏梅者虽愁闷却仍禁不住要赏梅的矛盾心态。
【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咏梅词。傲立霜雪,一枝独秀的梅花是历来文人墨客的`吟诵对象,特别是宋代咏梅词更多,其中能尽得梅花神韵的上乘之作却并不多见。
李清照的这首《玉楼春》当属其中的佼佼者,不仅写活了梅花,而且活画出赏梅者虽愁闷却仍禁不住要及时赏梅的矛盾心态。作者出手便不俗。首句以“红酥”比拟梅花花瓣的宛如红色凝脂,以“琼苞”形容梅花花苞的美好,都是抓住了梅花特征的准确用语,“肯放琼苞碎”者,是对“含苞欲放”的巧妙说法。
上片皆从此句生发。“探着南枝开遍未”,便是宛转说出梅花未尽开放。初唐时李峤《梅》诗云:“大庾敛寒光,南枝独早芳。”张方注:“大庚岭上梅,南枝落,北枝开。如今对南枝之花还须问“开遍未”,则梅枝上多尚含苞,宛然可知。三、四两句“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用对偶句,仍写未放之花,“酝藉”、“包藏”,点明此意。而“几多香”、“无限意”,又将梅花盛开后所发的幽香、所呈的意态摄纳其中,精神饱满,亦可见词人的灵心慧思。
下片由咏梅转写赏梅之人。“道人”是作者的自称,意为学道之人。“憔悴”和“闷”、“愁”,讲李清照的外貌与内心情状,“春窗”和“阑干”交代客观环境,表明她当时困顿窗下,愁闷煞人,连阑干都懒得去倚。这是一幅名门闺妇的春愁图。
不写梅花的盛开,却由含苞直跳到将败,这是咏梅的奇笔,写赏梅却先道自己的憔悴和愁闷,这是赏梅之妙想。反映了她自己“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清平乐·年年雪里》)的心态。此词盖作于晚年流落江南之后反常写法恰好能传达出当时正常的心态。虽然心境不佳,但梅花还是要赏的,所以“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休”字这里是语助词,含罢、了的意思。这是作者心中的话:想要来饮酒赏梅的话便来罢,等到明天说不定要起风了呢!此句隐含着莫错过大好时机且举杯遣怀的意味。
易安词是咏物抒情诗中的上品,这首咏梅诗尽得梅花之诗,也尽似词人之情,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第3篇:李清照诗词《玉楼春·红梅》
李清照诗词《玉楼春·红梅》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词上片咏梅,下片写赏梅,不仅写活了梅花,而且活画出赏梅者虽愁闷却仍禁不住赏梅的矛盾心态。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李清照诗词《玉楼春·红梅》,欢迎大家阅读!
《玉楼春·红梅》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末?
不知酝藉几多时,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前言】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词上片咏梅,下片写赏梅,不仅写活了梅花,而且活画出赏梅者虽愁闷却仍禁不住赏梅的矛盾心态。全词委婉含蓄,耐人寻味,思致巧成,使红梅的形神美和女词人的情意美融为一体,堪称尽得梅花神韵的上乘之作。
这是一首被誉为“得此花之
第4篇:李清照《玉楼春·红梅》翻译赏析
李清照《玉楼春·红梅》翻译赏析
《玉楼春·红梅》作者是宋朝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末?
不知酝藉几多时,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前言】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词上片咏梅,下片写赏梅,不仅写活了梅花,而且活画出赏梅者虽愁闷却仍禁不住赏梅的矛盾心态。全词委婉含蓄,耐人寻味,思致巧成,使红梅的形神美和女词人的情意美融为一体,堪称尽得梅花神韵的上乘之作。
这是一首被誉为“得此花之神”(《静志居诗话》)的咏梅佳作。落墨于梅,其主旨却又不尽然在于咏梅。李清照是最善于将深邃细腻、复杂难言的感情抒发寄寓于咏物的大家里手。这首词就是通过对红梅形神的描绘咏叹而抒发自己酝藉而复杂的感情的。
【注释】
⑴玉
第5篇:玉楼春阅读答案
玉楼春阅读答案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们时常需要做些阅读题,而与阅读题如影随形的则是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答题技巧。你所见过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玉楼春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玉楼春阅读答案1
玉楼春
欧阳修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1)这首词通过哪些细节来表现主人公的离别之恨?请作简要分析。(4分)
(2)“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两句极富神韵,请结合全词主旨作赏析。(4分)
(1)深夜听见风吹竹林的声音,感到其中充满怨恨;
(2分)想在梦中寻找远离的亲人,偏偏梦难成而灯又熄。(2分)(2)这两句可谓情景交融,其中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
第6篇:辛弃疾 玉楼春
辛弃疾 玉楼春
辛弃疾是宋代著名的爱国词人,他所写的《玉楼春》词组一直备受人们的喜爱。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辛弃疾的玉楼春中的两首词作,欢迎阅读!
《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自评】
此稼轩闲居瓢泉之作也,借惜春抒身世之感。上阕写景,言己追春不及,皆因自己为水边花、泥上絮之故也。此诗人被弹劾闲居,空有报国之志,身不由己之写照。下阕抒情,哀叹年华逝去,壮志难酬,空负青春。但诗人梦中仍不忘杀敌保国,只是梦醒时分,唯见风雨梨花,凄迷孤寂,又添许多新愁而已。以景结情,耐人寻味。
【译文】
在凄凄风前,我多想劝住美好的春光停下匆匆的脚步,可惜她仍走在了城南萋萋的芳草路上,愈走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