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方法课文原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21 08:16:2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统筹方法课文原文

统筹方法课文原文

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统筹方法课文原文,相信能带给大家启发。

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它的实用范围极广泛,在企业管理和基本建设中,以及关系复杂的科研项目的组织与管理中,都可以应用。

怎样应用呢?主要是把工序安排好。

比如,想泡壶茶喝。当时的情况是:开水没有;水壶要洗,茶壶,茶杯要洗;火已生了,茶叶也有了。怎么办?

办法甲:洗好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在等待水开的时间里,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等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乙:先做好一些准备工作,洗水壶,洗茶壶茶杯,拿茶叶;一切就绪,灌水烧水;坐待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丙:洗净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坐待水开;水开了之后,急急忙忙找茶叶,洗茶壶茶杯,泡茶喝。

哪一种办法省时间?我们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后两种办法都窝了工。

这是小事,但这是引子,可以引出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有用的方法来。

水壶不洗,不能烧开水,因而洗水壶是烧开水的前提。没开水、没茶叶、不洗茶壶茶杯,就不能泡茶,因而这些又是泡茶的前提。它们的相互关系,可以用左边的箭头图来表示:

箭头上的数字表示,这一行动所需要的时间,例如15表示从把水放在炉上到水开的时间是15分钟。

从这个图上可以一眼看出,办法甲总共要16分钟(而办法乙、丙需要20分钟)。如果要缩短工时、提高工作效率,应当主要抓烧开水这个环节,而不是抓拿茶叶等环节。同时,洗茶壶茶杯、拿茶叶总共不过4分钟,大可利用「等水开」的时间来做。

是的,这好像是废话,卑之无甚高论。有如走路要用两条腿走,吃饭要一口一口吃,这些道理谁都懂得。但稍有变化,临事而迷的情况,常常是存在的。在近代工业的错综复杂的工艺过程中,往往就不是像泡茶喝这么简单了。任务多了,几百几千,甚至有好几万个任务。关系多了,错综复杂,千头万绪,往往出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情况。由于一两个零件没完成,耽误了一台复杂机器的出厂时间。或往往因为抓的不是关键,连夜三班,急急忙忙,完成这一环节之后,还得等待旁的环节才能装配。

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或先或后,关系不大,而且同是一个人的活儿,因而可以合并成为:

用数字表示任务,上面的图形可以写成为:

( 1-洗水壶 2-烧开水 3-洗茶壶茶杯、拿茶叶 4-泡茶)

看来这是「小题大做」,但在工作环节太多的时候,这样做就非常必要了。

这里讲的主要是时间方面的事,但在具体生产实践中,还有其它方面的许多事。而我们利用这种方法来考虑问题,是不无裨益的。

当然,这种方法,需要通力合作,因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第2篇:统筹方法

统筹方法

[ 教学要点 ]

1、初步了解统筹方法及其运用的益处。

2、学习下定义、画图表、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3、培养学生实际运用统筹方法的初步能力。

[ 教学重点 ] 要点

2[ 教学难点 ] 要点

3[ 教具、学具 ] 教学投影片

第一课时

[ 教学要点 ] 简介作者,通读全篇,解决字词障碍。

[ 教学过程 ]

一、补充解词:

1、统筹——统一筹划。

2、前提——事物的先决条件。

二、导入:

原来我们学过多种说明方法。但《统筹方法》这篇课文中用列图表的方法辅助文字说明是过去所没有学过的,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列图表有什么好处。

三、作者简介:

华罗庚(1910 — 1985),我国现代著名的数学家,出生于江苏金坛县。1956 年起他重视推广统筹方法,使其充分地发挥作用。

四、解题:

“统筹”是通盘统一筹划的意思,是一种数学方法。本文节选自《统筹方法平话及补充》。“统筹方法”是把数学原理用于工农业生产规划及工程施工过程的一种管理方法。本文把复杂的数学方法写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它有什么作用呢?阅读课文,思考课文重点写的是什么?

第二课时

[ 教学要点 ] 分析课文段落层次,并分析第一段,掌握所用的说明方法。

[ 教学过程 ]

一、熟读课文,明确课文分段(师生讨论):

第一段(1):用下定义的方法说明什么是“统筹方法”,并介绍它的应用范围。

第二段(2 — 15):设例并用图表说明了统筹方法的应用及应用价值。

第三段(16):指出应用“这种方法”需通力合作,因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二、分析第一段:

1、统筹方法是一种什么样的方法?

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下定义)

2、其实用范围是怎样的?

企业管理、基本建设、有关复杂的科研项目的组织管理中。

3、因其运用范围广,所以有研究、介绍、普及的必要,这也就是本文的写作目的。

第三课时

[ 教学要点 ] 分析课文第二、三部分

[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给《统筹方法》这篇课文分了段,并讲了第一段,这节课我们主要讲解第二段。在讲第二段之前,我想问问:什么是统筹方法?(程度较差的同学回答)

二、讲解第二部分(2 — 15)

要求回答:第二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说明。

举例子:作者举了“烧水泡茶”的例子(三次)

画图表:后两次举例,作者都画了一幅图,来作进一步说明。

作比较(这不是主要说明方法,如学生没有回答,也可忽略):作者通过对“烧水泡茶”三种方法的比较,说明应用统筹方法产生的价值。

(一)第二段第一层(2):用设问句说明如何应用统筹方法。

提问: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复习旧有知识,点程度较差的学生回答)作用是什么?

这一段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方法,其作用是通过设问说明统筹方法如何应用,主要在于把工序安排好。

(二)第二段第二层(3 — 14):以“烧水泡茶”为例,分三次对统筹方法的应用作了深入浅出、具体确切的介绍。

1、第一次举出三种安排工序的方法,(1)它们有什么不同?

①工序安排不同

甲:烧开水 同时,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

乙:烧开水 之前,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

丙:烧开水 之后,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

②花的时间不同,甲: 16 分钟

乙: 20 分钟

丙: 20 分钟

(2)这里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要说明什么问题?

①作比较

②说明 合理安排工序(板书)的重要性,安排得好,可以节省时间。

(3)哪一种方法最好?(办法甲)

2、第 8 节的作用是什么?

承上启下的过渡段,说明此处举的例子只是一个引子,有关统筹方法的科学道理还有待进一步说明。

3、第二次举“烧水泡茶”的例子(9 — 10)

(1)作者为了进一步说明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画图表)

(2)解说:“浇水壶是烧开水的前提”

“烧开水、洗茶壶、茶杯,拿茶叶是泡茶的前提”—→分析: 抓住主要环节(板书),也就抓住了关键。

这样做可以缩短工时,提高工作效率,(3)运用图表更清晰,更条理化

4、要求学生朗读第 11 节:

(1)提问:作者把日常生活中泡茶的先后工序与近代工业相比较是为了说明什么?为了说明在近代工业生产中使用统筹方法的重要性。

(2)解说:这一节运用了俗语、文言词语、成语,深入浅出说明近代工业生产中应用统筹方法的重要性。

A :工业生产中应用统筹方法的复杂性表现在:

①任务多:几百几千甚至几万

②关系多:错综复杂,千头万绪

B :如果安排不好:

①个别要影响集体

②会降低效率,延长工时

5、第三次举“烧水泡茶”的例子(12 — 14)

(1)通过这次举例作者想说明什么问题?

可以 合并次要环节(板书)

(2)解说:

①首先,作者指出“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这些工序没有时间关系,又是同一个人做的,所以可合并列出第二个图表。

②然后又用数字代替文字,列出第三个图表。(图示)

③最后,第 14 节又说明这样做不是“小题大作”,工作环节多时,就非常有必要了,再次指出统筹方法的重要性。

(3)小结:作者在列举了图表①以后,已经把统筹方法讲清了,为什么还要连列两个图表?后两个图表有什么作用?

三张图表一张比一张简化,而问题要害则一张比一张清楚突出。

①图 2 比图 1 简化,说明次要环节可以合并。

②图 3 到图 2,用数字代替文字,用数学语言说明数学问题,这样有数学特点,也更加科学、简明。

③三张图表来概括说明,归纳,省去不少文字说明,笔墨经济。

(三)第三层(15):从分析和比较中得出结论,统筹方法在具体生产实践中,不仅在时间问题上,而且在其他方面的许多问题上都能广泛地应用,进一步说明了统筹方法的应用价值。

三、第三部分(16):指出应用统筹方法需通力合作,因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这句话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四、小结:作者通过举例子和画图表等说明方法把统筹方法这种抽象的数学方法解说得非常明白,让我们了解到什么是统筹方法,并学会如何应用它。

五、练习: 有三张饼,每张饼的一面烤熟需一分钟,那么烤熟一张饼所需时间即为两分钟。现有两个烤炉,请问最快需几分钟能把三张饼全烤熟?(三分钟)

第四课时

[ 教学要点 ] 总结写作特点,着重理解掌握画图表的说明方法。

{ 教学过程 ]

一、总结写作特点:

1、由浅入深,从概括到具体,逐层深入的说明顺序。

2、采用多种说明方法进行说明(总结、讲解):

(1)画图表

(2)举例子

(3)作比较

此外,还运用了下定义、列数字等说明方法。

二、课堂练习: 指导学生从自己的日常生活,学习中设例,来说明这一原理,并了解运用“统筹方法”的好处。

[ 板书 ]

统筹方法

画图表举例

(图示略)第一次:合理安排工序第二次:抓住主要环节

第三次:合并次要环节

第3篇:统筹方法

《统筹方法》教案

孙绮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事理说明文的特点,学习本文举例子、作比较、列图表的说明方法。

2、体会课文文通俗、简明、易懂的语言特点。

3、了解统筹方法的基本原理、学习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习说明方法、体会语言特点。

三、计划课时:1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在《史记》的《孙子吴起列传》中记载了这么一则故事:齐国的大将田忌和齐威王打赌赛马。双方的马都分上、中、下三等,而齐威王的三个等级的马分别都比田忌的三个等级的马稍强一些,所以,每次用相应等级的比赛,田忌都以失败告终,这是田忌的谋士孙膑给田忌出了个主意,最后田忌终于赢了齐王,同学们知道孙膑用的是什么方法吗?(ppt列出图表)

答案预设:孙膑先以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虽先输一局,但后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统筹方法》教案

《统筹方法》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统筹方法的简单原理,认识统筹方法在现实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2.学习本文下定义、举例子、画图表的说明方法的使用。3.培养学生实际运用统筹方法的初步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难点:将统筹方法用于社会实践中去。应引导学生多设例,并将这些例子绘制成图表示意,掌握画图表这一说明方法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方法:

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方法,可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适当拓宽,让学生生活中的统筹知识,将本文的学习与调查实践结合起来,体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课前准备

1.教师分析教材,准备PPT课件及相关视频。

2.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家作品,借助工具书和网络搜集有关统筹方法的事例。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统筹方法课文原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统筹方法课文原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