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乘着歌声的翅膀优美散文
乘着歌声的翅膀优美散文
在路上,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嗜好。当通讯工具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只要出门,你会发现路上的人都在玩手机。千姿百态,各显其美。作为道具,是手机成全了他们完美的旅途。但我相信他们的完美,依然是建立在孤独之上的。对于后现代糜烂的空虚与无聊病,这是高科技时代最无能的体现。人们怎能依靠半金属的耳机,将自己幽闭在一个晃晃悠悠的小世界里,隔绝周围所有的声音呢?
难道独食的味道真的比他人分享更好吗?
在一次短暂的旅途中,我遇到一位与众不同的司机。显然,他十分懂得与人分享的融洽之美。那是有着法国自然派画家萨贺芬路易一样气质的大唐卓玛邀我去郊外看画展而特别派来的一辆小车。当司机拔通我的电话后,几分钟我便顺利找到停靠车辆的地方。我并没有坐在他并排的前座,而是选择了坐在他的后面,一边欣赏他播放的动听歌曲,一边观看他的背影。这是我习惯与陌生人保持的一种距离,偶尔还能从后视镜里窥见他脸庞的一部分。我们什么也没说,连一句招呼也没打,甚至就连彼此正面看一眼的细节也全部忽略了。因为那些歌曲传递出的亲切氛围,似乎两个人一下子找到了久违的老朋友的感觉。
司机察觉到了什么,侧面微微笑,后视镜里,他含蓄极了。一只手撑着方向盘,另一只手刻意将音响调试出更加好的效果。路上飘出的歌曲,真是有些奇妙。每一首歌都像窗外凌空出世的朵朵芙蓉,仿佛感觉那个时代的歌者全集合在眼下面对我们歌唱,他们熟悉的.面孔忽然变得那么远又那么近。曾经这些歌者几乎每人都有一首红遍大江南北的代表作,随便拉出几个来,就让人久久不能忘怀。《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再回首》,《我的未来不是梦》,《恋曲1990》,《你走你的路》,《大约在冬季》,《不是我不小心》,《我是一只小小鸟》,《爱的奉献》……他们的歌声,很适宜此时我正通向画展路上的心情,也足够配合我微闭双眼,不太注重坐姿,缓慢又无所谓的思绪。我想,或者这就是一幅小油画的情调吧。
每每听到一首歌的高潮部分,我就会不由自主地跟着歌者的感觉走,和声高唱,让歌声乘着风的翅膀飞出窗外,当风和阳光掠过耳畔,穿过我的血液,爬上我的双肩,那一瞬间,我感觉我的手变成了路边曼妙的树丫。我看见宽敞的公路两旁举满了粉红的芙蓉,它们在向我点头微笑,离我的心越来越近,越来越多的绿衬托着那分外的红,真叫人想停下来,融入那淡然芬芳的景致中。相对于办公室的美女,我更愿意关心自然的花朵。因为它们的微笑可以直抵人的内心,而她们现实又针对性的笑容,则常常只能让男人雾里看花。
路上的车和人越来越稀少,移动的阳光在路上开始做梦了,那么多光线挤在一起打盹,眼前不断幻化出漂亮的画布,还有泥巴、青草、野花、岩石、树枝混淆在一起的自然颜料,它们在另一个空间安静地等待着。我知道我已被油画之美狠狠击中。此时,大唐卓玛的电话响了。而车里的歌声仍在飞,剩下的只有我们不同的时空和我们曾经一起热爱的田野。这是九月的成都平原,空气中到处弥漫着花香与阳光。不远处的高架路、地铁口、商场、别墅,正一步步延伸到炊烟飘渺的乡舍农房,辽阔的田野别无选择地选择了退步,城乡接吻的世界田园城市,离我们真的不再遥远!
我不停控制着内心奔涌的音符,在电话里轻轻告诉大唐卓玛,到了,到了,我们快要到了。如同车内奔涌着黄桷兰的暗香,让人不时触摸到心灵上缓慢长出的常青藤。我和司机依然无语,生怕多余的声音捏碎了那时的记忆。
其实这算不上一次像样的旅途,却因那些花儿,那些歌声,那些一去不复返的旧时光,点燃了一路奇妙的遐思与惆怅。后来,望着墙上那一幅幅弥漫着川西风情的小油画,我把旅途上这段看似难入画面的经历毫无保留地告诉了大唐卓玛,我说我真的很感激她派来接我的师傅,尽管直到分手,我们一句话也没说,但他让我做了一个最重要的决定,只是我没让他知道原因和结局。他必将成为我怀念另一个时代的岁月留声机。
第2篇:乘着歌声的翅膀
艺术教育先进工作者事迹材料
乘着歌声的翅膀
我叫***,男,*******毕业。毕业一来一直在农村学校从事音乐教学工作。十八年来,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着,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着自己的绵薄之力。
时光荏苒,转眼间已近不惑之年。在过去的时光当中我忙碌着、辛苦着、奔波着同时也收获着。在工作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遭受挫折的苦恼。下面就我在工作中的一些心得与大家分享。
记得我刚刚毕业时,是在老窝二中。当时光虽然没有教音乐课,但是,学校让我组织了一个音乐兴趣小组,大概有三四十人。学校以前没有专业的音乐老师,几乎没有上过音乐课。所以,学生的音乐素质是一点没有。在这种情况下,我就从最基本的乐理知识开始教,学生一点一点的学。刚开始,学生们都认为音乐不就是唱唱歌儿,玩玩乐乐嘛。后来学习乐理知识时,才知道,音乐也有这么多弯弯绕儿。并且,还要在实践中去运用,难度可真是不小。可以这么说音乐是理论与实践联系最为紧密的一门学科。如音符的时值,不但要会用符号表示,还要会正确的唱出来。这才算是掌握了。于是有的学生退出了。但是,大部分学生都坚持了下来。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学生们都掌握了一定的乐理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识谱能力。接着,我们排练了一首二声部合唱《红星歌》。对于合唱,特别是二声部合唱,学生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甚至连听都听过。排练难度可想而知。经过两个星期的不懈努力,我们终于成功了。后来,我又教学生们学习演奏七孔竖笛,并练会了几首简单的乐曲。在汇报演出的时候,县教育局的音乐教研员也来了,在观看了我们的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在一九九九年,我来到了老窝一中。担任七、八年级的音乐课。在教学工作中,我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以新思路、新方法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认识水平,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我认真地参加学校每次的培训活动,认真记录学习内容。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学生几乎没有什么音乐基础,所以,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教学条件也极其落后,教学设备有一架风琴、一台几百元的廉价电子琴和几个响板,一对碰铃。上课时也只有这样对付了。尽管这样,对于几乎没有上过音乐课的学生来说,每周一节的音乐课,学生也是十分的期待。面对着学生们一张张渴望的眼睛,我只有竭尽所能,满足他们的愿望。付出就会有收获,在2012年9月,我所讲授的《阿西里西》被评为漯河市教育系统优质课一等奖;2013年9月,我所讲授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一课,被评为市优质课二等奖。2012年9月,我制作的课件《摇篮曲》荣获市二等奖。
在教学的同时,我也时经常总结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并记录下来。2004年9月,我撰写的论文《乐器进课堂――农村中小学音乐课中的竖笛教学》一文,被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优秀论文评审委员会评定为省级二等奖。2008年9月,我撰写的论文《关于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几点认识》在漯河市中学音乐学科优秀教学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三等奖;2012年9月,我所撰写的论文《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一文,荣获市级二等奖。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也配合学校、中心校,参与组织策划各种文娱活动。在2013年,召陵区教科体局举行的《展教师风采》活动中,我们中心校所选的节目获得了二等奖。
艺无止境,学无止境。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艺术的道路上,坎坷与希望并存,挑战与机遇并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让我的理想和学生们一起,乘着歌声的翅膀,升腾翱翔!
第3篇:乘着歌声的翅膀
乘着歌声的翅膀
乘着歌声的翅膀,翱翔在音乐的天堂!由我公司举办的‘柠檬之夏’大型文艺晚会8月12日晚在市体育中心激情上演。各车间为此积极响应全力组织层层筛选,各参选者更是认真对待积极参加,从海选到成功落下帷幕参选员工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力争拿到本次文艺晚会的参演机会。对此每位演员付出了辛勤汗水,幕后工作者更是默默奉献。终于上演了一场饕餮的激情盛宴!
天空也被这激情的夜晚吸引,淅淅沥沥的小雨飘洒着,像是不甘寂寞调皮的孩子也来游戏一番,给观众增添莫大凉爽。
激情上演,欢乐不断!晚会有一曲合唱正式开始,激情高亢的独唱尽显尽显柠檬生化人的超凡脱粗;含情脉脉的对唱情意绵绵;诙谐幽默的小品模仿秀引来阵阵掌声不断;赞美安丘,展现了我们安丘这几年的变化和未来发展的宏图激情四射的现代舞表现了年轻人的活力就像是二十一岁
第4篇:乘着歌声的翅膀诗歌
乘着歌声的翅膀诗歌
当春分降临
当桃花盛开杨柳依依之时
我要乘着歌声的翅膀
带上亲爱的你
飞向湛蓝的天
去神秘的挪威森林
筑爱的伊甸园
当立夏来临
当和煦的小南风轻轻地吹
我要乘着歌声的翅膀
带上温婉的你
飞向满天的星
去浩瀚的星空
唱动情的歌
当秋分走来
当灿烂的红叶缀满枝头
我要乘着歌声的翅膀
带上淘气的麋鹿
去如画的秋林
述说儿时的'故事
当小雪纷飞
当纯洁的雪花铺满大地
我要乘着歌声的翅膀
怀抱温暖的旭日
去祖国的大好山河
与你开辟春的世界
第5篇:《乘着歌声的翅膀》读后感
《乘着歌声的翅膀》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乘着歌声的翅膀》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乘着歌声的翅膀》读后感1
屋子有黄昏的余晖投进,暖暖,却很静。打开CD,钢琴曲,门德尔松《乘着歌声的翅膀》,舒缓,轻柔,没有杂质与过多铺陈,简单清晰的音符,四溢在屋子的每个角落。忽然,感觉胸口一阵疼痛,不知从何而来,只是慢慢地往下沉,心成了一堆碎片,每一片,都晃动着人影,是谁,已不重要。
敲击键盘的同时,那些音乐的绸缎仍在飞扬,鲜红的,带着褶皱,随白色的鸽飞向了天空。是的,屋外有哨音,为了与它和谐,就象它的名字一样,舒展歌声的翅膀,上扬、翱翔。于是,我撇开键盘,走向自然,流水,断桥,蓝色的风光。
我热爱
第6篇:乘着歌声的翅膀作文
乘着歌声的翅膀作文
乘着歌声的翅膀作文1
这个周四,学校举办了“班班有歌声”歌咏比赛和“班班会乐器”乐器合奏比赛。
瞧!比赛已经开始了!一、二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们最先开始表演。虽然他们年纪小小,可唱起歌来却毫不逊色,不论是音色、音准还是动作、表情都十分到位。他们演奏起乐器来就更厉害了,特别是一(3)班演奏的《拍皮球》,这首歌的节奏特别快,而且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乐器配合起来的,可是小朋友们不仅没有一点儿手忙脚乱,还配合得天衣无缝,这边的声音一停下,那边的声音就立马接上,我都有点佩服这群小家伙了呢!
哎呀,光顾着说小弟弟、小妹妹们了,把三、四年级精干的大哥哥、大姐姐们给忘了!三年级唱歌时分工明确,独唱与合唱配合得很融洽,再加上那专业的表情……哇,真不赖!再来说说他们的乐器合奏,他们用的是葫芦丝,吹奏的是《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