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单元教学反思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21 08:10:5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长度单元的教学反思

本单元是有关长度单位的知识,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米和厘米的基础上继续进入长度单位分米、米和千米的学习,使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教材中安排了实际测量活动,先通过两次量一量铅笔有多长的活动使他们体会到一分米和一毫米有多长,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明确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会进行长度单位的简单换算,会恰当的选择长度单位,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为了使学生很好的学习分米、毫米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教学时我主要采用小组活动“量一量”、“比一比”、“说一说”的方法,使学生感受1分米、1毫米到底有多长。比如:我事先准备一些长约10厘米的铅笔,让学生进行估测,再让学生实际测量,通过动手实践学生感知10厘米有多长,然后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身边哪些物体长度大约是1分米,也可以用手在尺子上指出1分米从哪儿到哪儿,使学生体会1分米不一定是从零开始。学生通过量一量,比一比、说一说知道,一本数学本大约一毫米、两分钱硬币厚大约1毫米,指甲厚大约一毫米,手指宽大约一厘米,一柞长大约一分米。

练习画线段的时通过直观演示找零刻度,规范学生画线段的操作。学生在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填空时,鼓励引导他们使用筛选法,比如:一栋大楼高约25(),想想25毫米、25厘米、25分米、25米分别有多长,然后选择合适的单位。这要求学生平时多测量、多观察,以积累更多的经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学生学习千米时有困难,我就帮助学生根据以有的知识,从基本的长度单位米开始,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促成新旧知识的转化,尽量使学生较快地建立起1千米的观念,同时,还让学生去公路两旁走一走估一估几个电线竿的距离,进一步感知一千米有多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也可以进行估测从哪个连队到哪个连队的长大约是一千米。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千米已有所认识,所以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充分发表他们的意见,发挥他们的想象,联系生活实际,用他们的眼光去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观念。比如:学生说“我们的手臂伸开大约有一米,十个小朋友的手臂伸开接在一起长大约有十米,100个小朋友的手臂伸开大约长100米,那么1000个小朋友手臂伸开接在一起大约就有1000米,”尽管我花费了很多的精力,组织学生进行活动,可是学生对1千米的概念还是比较抽象特别是联系生活实例时,错误百出,于是我就组织学生再进行一次测量,学生想象的1千米和实际的1千米形成了一定的对比,学生对1千米的感知加深了,也初步建立起了1千米的观念。学生做练习时也感觉比较轻松了。回恰当的选择长度单位了。

本单元的教学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表面上学生积极参与,热情高涨,可是对有困难的学生忽视了对他们的帮助,导致了教学任务没有很好的完成,在巩固练习时没能适当展开,对学生估测能力的培养还应加强。

今后,加强教学设计能力,提高预测能力,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第2篇:长度单元教学反思范文

长度单元教学反思范文

本单元是有关长度单位的知识,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米和厘米的基础上继续进入长度单位分米、米和千米的学习,使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教材中安排了实际测量活动,先通过两次量一量铅笔有多长的活动使他们体会到一分米和一毫米有多长,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明确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会进行长度单位的简单换算,会恰当的选择长度单位,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为了使学生很好的学习分米、毫米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教学时我主要采用小组活动“量一量”、“比一比”、“说一说”的方法,使学生感受1分米、1毫米到底有多长。比如:我事先准备一些长约10厘米的铅笔,让学生进行估测,再让学生实际测量,通过动手实践学生感知10厘米有多长,然后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身边哪些物体长度大约是1分米,也可以用手在尺子上指出1分米从哪儿到哪儿,使学生体会1分米不一定是从零开始。学生通过量一量,比一比、说一说知道,一本数学本大约一毫米、两分钱硬币厚大约1毫米,指甲厚大约一毫米,手指宽大约一厘米,一柞长大约一分米。

练习画线段的时通过直观演示找零刻度,规范学生画线段的操作。学生在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填空时,鼓励引导他们使用筛选法,比如:一栋大楼高约25(),想想25毫米、25厘米、25分米、25米分别有多长,然后选择合适的单位。这要求学生平时多测量、多观察,以积累更多的经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学生学习千米时有困难,我就帮助学生根据以有的.知识,从基本的长度单位米开始,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促成新旧知识的转化,尽量使学生较快地建立起1千米的观念,同时,还让学生去公路两旁走一走估一估几个电线竿的距离,进一步感知一千米有多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也可以进行估测从哪个连队到哪个连队的长大约是一千米。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千米已有所认识,所以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充分发表他们的意见,发挥他们的想象,联系生活实际,用他们的眼光去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观念。比如:学生说“我们的手臂伸开大约有一米,十个小朋友的手臂伸开接在一起长大约有十米,100个小朋友的手臂伸开大约长100米,那么1000个小朋友手臂伸开接在一起大约就有1000米,”尽管我花费了很多的精力,组织学生进行活动,可是学生对1千米的概念还是比较抽象特别是联系生活实例时,错误百出,于是我就组织学生再进行一次测量,学生想象的1千米和实际的1千米形成了一定的对比,学生对1千米的感知加深了,也初步建立起了1千米的观念。学生做练习时也感觉比较轻松了。回恰当的选择长度单位了。

本单元的教学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表面上学生积极参与,热情高涨,可是对有困难的学生忽视了对他们的帮助,导致了教学任务没有很好的完成,,在巩固练习时没能适当展开,对学生估测能力的培养还应加强。

今后,加强教学设计能力,提高预测能力,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第3篇: 《长度单元》教学反思范文

《长度单元》教学反思范文

本单元是有关长度单位的知识,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米和厘米的基础上继续进入长度单位分米、米和千米的学习,使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教材中安排了实际测量活动,先通过两次量一量铅笔有多长的活动使他们体会到一分米和一毫米有多长,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明确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会进行长度单位的简单换算,会恰当的选择长度单位,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为了使学生很好的学习分米、毫米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教学时我主要采用小组活动“量一量”、“比一比”、“说一说”的方法,使学生感受1分米、1毫米到底有多长。比如:我事先准备一些长约10厘米的铅笔,让学生进行估测,再让学生实际测量,通过动手实践学生感知10厘米有多长,然后让学生用尺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长度单元的教学反思

长度单元的教学反思

本单元是有关长度单位的知识,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米和厘米的基础上继续进入长度单位分米、米和千米的学习,使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教材中安排了实际测量活动,先通过两次量一量铅笔有多长的活动使他们体会到一分米和一毫米有多长,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明确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会进行长度单位的简单换算,会恰当的选择长度单位,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为了使学生很好的学习分米、毫米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教学时我主要采用小组活动“量一量”、“比一比”、“说一说”的方法,使学生感受1分米、1毫米到底有多长。比如:我事先准备一些长约10厘米的铅笔,让学生进行估测,再让学生实际测量,通过动手实践学生感知10厘米有多长,然后让学生用尺子量一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 长度的单元教学反思范文

长度的单元教学反思范文

本单元是有关长度单位的知识,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米和厘米的基础上继续进入长度单位分米、米和千米的学习,使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教材中安排了实际测量活动,先通过两次量一量铅笔有多长的活动使他们体会到一分米和一毫米有多长,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明确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会进行长度单位的简单换算,会恰当的选择长度单位,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为了使学生很好的学习分米、毫米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教学时我主要采用小组活动“量一量”、“比一比”、“说一说”的方法,使学生感受1分米、1毫米到底有多长。比如:我事先准备一些长约10厘米的铅笔,让学生进行估测,再让学生实际测量,通过动手实践学生感知10厘米有多长,然后让学生用尺子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教学反思(二年级)

新学期刚开学,二年级数学就碰到了难题——长度单位。虽然他们在去年一年的学习中有触及到关于“米”或“厘米”这类的词语,但是他们真正的意思还是不知道的,这是他们第一次正式的学习长度单位。这对于他们是新知识,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又是老经验了。所以这样的课我希望能做到以下几点:

1、在原来知识经验基础上构建新知识的框架,发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和我们很近。

2、纠正老经验的错误认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3、两者建立联系,能用新知识去测量生活中的物体。能用老经验检验和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于是根据以上的认知我将这单元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确定为:

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同一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在第一课时,我主要让学生先观察我用不同的标准测量长度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小学第四册第五单元长度单元教学反思

小学第四册第五单元长度单元教学反思

本单元是有关长度单位的知识,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米和厘米的基础上继续进入长度单位分米、米和千米的学习,使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教材中安排了实际测量活动,先通过两次量一量铅笔有多长的活动使他们体会到一分米和一毫米有多长,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明确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会进行长度单位的简单换算,会恰当的选择长度单位,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为了使学生很好的学习分米、毫米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教学时我主要采用小组活动“量一量”、“比一比”、“说一说”的方法,使学生感受1分米、1毫米到底有多长。比如:我事先准备一些长约10厘米的铅笔,让学生进行估测,再让学生实际测量,通过动手实践学生感知10厘米有多长,然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长度单位》单元教学分析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长度单位》单元教学分析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和整米)。

4.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会用尺子量线段的长度,会按给定长度画线段(限整厘米)。

5.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估测物体的长度,初步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二)内容安排及其特点 1.教学内容和作用

测量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实际需求,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量化把握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对长度的量化把握离不开长度单位。在实际生活中,虽然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但不一定能进行量化比较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长度单元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长度单元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