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写景散文:清明的花清明的雨
写景散文:清明的花清明的雨
当四野都闻得见田地里烧柴禾的烟味的时候,就想写写这春日的光景,真正动笔却活活熬到清明时节。
真正是春天到了,一阵倒春寒过后,气温升了些,不像早些时候,人人裹得粽子一样。不过也还是乍暖还寒时候,三晴两雨,气温升了降,降了升,只是幅度小了不少。
清明这几日,早晨与午后都是照例地下一通蒙蒙细雨,大些的时候勉强听得见青瓦上的沙沙声。听这雨声,想起小时候的春天,下起这蒙蒙细雨,总喜欢走在屋后的田埂上活像一个活蹦乱跳的兔子。那时总喜欢用牛毛细雨形容这雨,现在倒不好意思再用。
晌午的间隙,天微晴,远山近陇都格外清明,对面小山之后有缕薄雾缓缓升起,我当是农民烧柴禾的青烟。闲来无事,我决心去看看那些久违的花儿。
几夜春雨,李花早已谢尽,换了一身嫩绿的新装,还有些许干瘪瘪的花瓣仍不舍地挂在树梢,树下洒落的一地花瓣,犹如鞭炮燃尽之后的一地纸屑。我爬到树上,摇落了一树的雨,掉得满身满脸。掉了花瓣的花儿,乍一看只见浅褐色的花蕊,仔细些方才看得见里面的花心也变了笔尖大小的翠绿锥形,煞是可爱,那便是李子的雏形,再过三四个月,便是那香甜可口的李子。
桃花呢,远看并不惹眼,枝干间一树浅红,些许的枝叶,一副没精打彩的样子。近了看,粉红的花瓣,紫红的花蕊密密扎扎,一朵朵精神着呢。古人说人面桃花别样红,用这桃花形容人的美丽。我倒觉得这花儿如那正值妙龄的女子,绽放得那样温婉动人。一夜春雨,树下的`泥巴上全是散落的花瓣,只再几夜雨,这些花儿也都该换做果实挂于枝干了吧。
此时的梨花,瓣上全是雨露,梨花带雨,最是清纯无邪,又带两分妖娆妩媚。梨叶上也全是雨露,泛着碧绿的光。锯齿形的梨叶大的才鸡蛋大小,用手轻触叶的边缘,并不蛰人,轻柔的像春日的阳光。树底下飘散着浅白的细长叶萼,不知这梨花还禁得住几场春雨。
油菜花依旧那样灿灿地黄着,扬着头,像个青春飞扬的少年,他还不曾懂得低头呢。豌豆胖乎乎的枝蔓四处伸延,下面紫红的花朵开得正艳。旁边的胡豆有的挂了细长的果,有的花也还开着,黑的,紫的,如一个迟暮的美人,毕竟过了风华正茂的时候。东边那片紫阴阴的萝卜花,不知何时已醉倒在地。
傍晚,依旧的下起雨来,依旧是牛毛细雨,春日里的雨能大到哪里去呢。
是夜,躺在床上看书,倦了,关了灯,闭上眼,听见屋后有雨滴落水面,定是雨大了些许,从屋瓦上汇聚到边缘,滴落到阳沟的水面。叮;——咚,叮——咚……轻、柔、细、润,有小小的欢快与欣喜,感觉那雨滴离水面很近很近,其实屋檐离地面怎么也有两三米。雨滴垂落,滴成一曲催眠曲,雨是唱着催眠曲的母亲,我是躺于夜中的孩子。农历的三月,躺在乡下的瓦屋下的木床上便有这般好处,既无汽笛,也无人嚣,只有这雨,这轻、柔、细、润的雨。这雨滴润泽着我那枯涩已久的心田,如润泽农民的庄稼地。
听着这雨声,心便静如这夜。
第2篇:清明雨花
《清明雨花》 教案
教学内容:八年级(下)第三单元《清明雨花》第一课时 课型:综合课
内容分析:歌曲《雨花石》是电影《红红的雨花石》的插曲,龚耀年作曲,降B调,2/4拍,歌曲中,有丰富的节奏型,附点节奏,切分节奏,十六分音符节奏,还有休止符,装饰音在歌曲中都出现了。因此歌曲有一定的难度,歌唱时,要求学生能以情带声地演 唱。高潮部分,旋律优美,激昂,流畅,演唱时要引导学生声音位置高,合理运用气息。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喜欢上音乐课,但正处在变声期,所以学生不喜欢自己演唱,也不敢放声唱。因此,我认为在音乐课堂上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做到准确轻声的歌唱。其次,力求课堂“听、唱、认、动”相结合,把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技能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有感情地背唱歌曲《雨花石》。
2、正确演唱前倚音、切分音、休止符、三十二分音符,尝试结合音乐要素来理解作品的内涵。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雨花石》,感受理解其音乐形象,引导学生用深情的歌声表达歌曲的情感。
教学难点:
正确演唱前倚音、切分音、休止符、连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年的4月5日是什么节?这一天人们会做哪些事情?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学生联系实际回答)
教师总结: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老师今天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出示南京雨花台图片),猜猜这是哪里?在学生的回答中引出课题——《清明雨花》
(设计意图:运用雨花石的相关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二、新课教学
师:就是这么一处风景绝佳的地方,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却成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场。先后有近10万革命先烈在此惨遭杀害,新中国成立后,在雨花台修建了烈士陵园,以此缅怀先烈英灵。
歌曲《雨花石》教学
师:我国第一部儿童电视剧《红红的雨花石》中,里面有一首主题歌这样唱道:
1、播放歌曲《雨花石》,感受体验音乐情绪。
提问:听完歌曲你有什么感受?(设计意图:初步感受歌曲的印象)歌曲短小精悍,抒情优美,表达了主人公淳朴而又高尚的心愿。
2、师完整的、有感情的范唱,感染学生。
想一想:歌曲可分为几部分?高潮在哪一部分?
(设计意图:在老师有感情的范唱中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情绪)这首羽调式歌曲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单二部曲式,有两个平行结构的乐段构成。加补充结尾构成。高潮在第二部分。
接着问:你是如何听出来的?
这一部分旋律的进行如波浪般不断向前涌动,音区提高,大跳音程增多。
3、跟音乐唱一唱旋律,注意歌唱的姿势。
师:在唱的过程中,有没有有困难的地方?
学生提出难点,老师帮助解决倚音(装饰美化旋律)、切分音、休止符(默默的,无私的)、连音线的正确唱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到提出问题,再到解决问题,做到重点难点迎刃而解)
4、跟音乐轻声学唱歌词。
5、为了更好地表达这种淳朴而高尚的情感,演唱时哪些地方应唱得强一些,哪些地方唱得弱一些?歌曲中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休止符分别有什么作用?该怎么唱?
(设计意图:让学生聆听、区分并感受)
6、歌曲的结束句有什么作用?该如何演唱?
有一种意犹未尽的作用,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这里应轻声作减弱处理。
(设计意图:最后一句演唱时注意教会学生演唱高音的技巧。也可把此句放到前面作练声曲。)
7、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雨花石》。
三、雨花随想
1、师:(1)听到歌曲中小小雨花石的心声,你想到了谁?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共和国不同年代,不同人物的照片,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奉献精神)
(2)有哪些歌曲表达了这些人的淳朴而高尚的心愿?
《珊瑚颂》、《红梅赞》、《铁道游击队》、《龙的传人》
(3)引出歌曲《共和国之恋》并欣赏老师范唱。
(设计意图:为下节课的歌曲教学作铺垫)
2、师: 同学们,在当代你觉得雨花石又体现了怎样的情怀?
思念的情怀,对所爱人的思念;亲人、友人„„(1)视频欣赏李玉刚演唱的歌曲《雨花石》,请学生说说这又是表现怎样的雨花情怀?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品味“石对雨的爱,就像蓝的海”)
(2)师:你还能想到哪些人具有雨花精神?
从学生的回答中小结雨花精神——一切伟大无私的奉献精神!
四、总结
我们有着先烈为我们开创的优越环境与条件,愿同学们怀着对先辈的敬仰珍惜自己的生命,做一颗平凡朴实而又不失华贵的小石头,课后请想一想,今天的我们应该怎样生活和学习?
第3篇:清明雨散文
清明雨散文
听说,只要清明这天有雨,你便会伤心,因为你误以为,那是泪,这个世界为你而流,而我,只要清明这天有雨,我就会忧郁就会流泪,我以为,那是另一个世界的你,向我传达不开心的信号。于是,两个世界的泪,便汇成了清明的雨,悼念着彼此,孤苦的魂。
——写在前面
记忆中,每年的清明总会有雨,恰逢杏花繁盛,最是喜欢晶莹的细雨附在花瓣上的`感觉,让人疼的不行,如果它是你的新娘,或者是你的梦想。心悦之,情怜之。
清明雨,淅淅沥沥,缠缠绵绵,像极了恋人依稀而别的模样。因此清明雨常常为别人装点了离别泪相思情。可谁又知道,清明雨跨越了两个世界的门槛,清明雨融进了浓浓的情淡淡的愁。清明雨模糊了多少人的眼,牵绊了多少人的情。
清明雨,同样的让我迷恋上了这种感觉,无法释怀与那拉拉扯扯的牵绊,没有人能体会清明雨的遐想和它所带来的
第4篇:清明花开写景散文
清明花开写景散文
清明,一个非常伤感多愁的日子,若是落下缠绵细雨,那就真如唐代诗人杜牧所写“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只是羊年的这个清明,天未下雨,还隐隐约约出现了太阳,特别是到了午时,太阳还强烈起来。朋友来电说,文化公园百花绽放了,相约去赏花。
清明的公园如一幅百花争艳图。血红的杜鹃,绿色打底,宛如一碧之上飘着片片彩云。红花绿叶,多么美啊!绿色的绒毯,红色的绣花,就像天然弹成的被子。怪不得诗人白居易赞道:“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
杜鹃花又名映山红,我记得小时候在故乡,也是这个日子,父亲带着我去扫墓,那个安放着已故亲人的陵墓之山,这儿一簇,那儿一簇满山都是。父亲告诉我,这花叫映山红,所以对这花我还是有些记忆。我们燃鞭炮、插香、敬酒、供菜、然后很虔诚
第5篇:清明,清明雨纷纷散文
清明,清明雨纷纷散文
杜牧吟着诗,来了!正沿着一条古道孑孓独行,挂在腰间的酒香,弥漫了每一个断魂的脚印。雨落杏花,摇曳出一枝的清瘦……
杜牧踏着雨的落魄,来了!在今天,在清明……
清明,清明雨纷纷……
镌刻在四月里的思念,伴着清明时节的冷风细雨,在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愈来愈浓。
每年的这个日子里,其实就是为了与一个如约而至的疼痛相会。
雨起落寞兮泪潸然。疼虽然疼,却也只能任由时光渐老,逝者如斯……
蔓草湿坟间我们该问候谁?在这凄凄雨中……
问候墓碑上每一个熟悉的名字,心里都会涌动起温暖的心酸。疯狂汹涌的思念,正在那些墓冢顶上新添的一把泥土里萌动着,伸长着……那些洋溢在血液里的梦牵魂绕,也正在时间的庄园里生长成千缕芽苗。是因了我的目光流动么?用充满爱的泪水把它们交织成了一把巨大的竖琴,在这天地间尽情泼洒着历经岁月
第6篇:清明祭清明雨散文
清明祭清明雨散文
【清明祭,清明雨】
上午上完班,就可以休息两天了,心情不觉得高兴起来。然而走出单元门时,才感觉到我这样的心绪有点不合时宜。毕竟,一年一度的清明时来了。
天色灰蒙蒙的,街道两旁杨柳枝桠低垂,空中灰色的飞絮乱舞,游丝飘零,任凭风吹雨淋依然挥之不去,极像是纸灰飞扬,在对举行着一个普天同悲的祭奠。
天气预报里说,清明前要降温,还真准。愚人节到五号就三四天的时间,风忽然间就大了许多,骑着单车走在上班的路上似乎举步维艰,于是掉头回去将车子丢在楼下。就安步当车吧,反正时间完全来得及。
小区大门口还真是热闹,碰上这样的天气,送孩子上学的自然比平常要多些,这场雨来得让人有点淬不及防。五、六级的大风天气已经让各式的伞面搁了浅,雨披又不是那么的便当,顶风冒雨便是不二的选择了。
走在风雨之中,随着随风舞动的杨柳
第7篇:描写清明雨散文
描写清明雨散文
导语:清明时节雨纷纷,大家在这美景中有什么感慨或者印象深刻的事情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描写清明雨散文,欢迎借鉴!
难忘清明雨
中华五千年农耕文明,浸透在脚下每一寸土地里,镌刻在节气的风云雨雪阴晴华表上。二十四节气,清明最难忘。
清明荡秋千,清明观桃李,清明赏油菜花,最令人感动的还是那清明时节雨纷纷。仿佛千年早有约定,清明节,十有八九春雨会适时降临。这不,清明前一天,还是一片艳阳天,气温骤升,一下子进入夏天一般炎热;清明日,老天竟愠色骤起,不见了昨日那一脸温馨、满面春风,凌厉寒意从天而降。
清明雨,似离人泪,泪洒江天。这雨,专为奠祭勤劳一生的老先人而来。这雨,从中国历史纪元夏商周起步,穿越数千年历史隧道,经历说不尽的历史变迁,就一直下到今天,下得历史长河也水涨浪掀,牛马不见。
一向干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