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好孩子阅读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21 08:02:2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谁是好孩子阅读教案

谁是好孩子阅读教案

谁是好孩子阅读教案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讲讲的过程中,观察比较图画故事中的角色(猴哥哥、猴妹妹、猴弟弟)的不同行为,大胆连贯地表述理解的阅读信息。

2、在活动中,学习认真倾听、大胆猜测、乐于表达。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幼儿有乘车的`经验

3、猴哥哥、猴妹妹、猴弟弟的头饰各一个

4、一段轻松的音乐、小图书幼儿人手一本

活动过程:

一、 乘车经验交流

二、 观察图片,引入主题

1、出示(PPT1),看!他们是谁?在干些什么?

2、请幼儿仔细观察,并会用较完整的语句表达图片内容。

3、教师根据幼儿观察到的进行总结。

三、 分段讲述,理解故事

(一)、通过观察,理解并判断谁是好孩子。

1、出示(PPT2)

提问:

(1)猴哥哥怎么了?

(2)猴弟弟、猴妹妹表情怎样?

(3)这样做是对还是不对?

2、出示(PPT3)

提问:

(1)猴哥哥上了车,干什么了?

(2)猴哥哥为什么要这样做?

3、出示(PPT4)

提问:

(1)接下来猴哥哥、猴弟弟、猴妹妹怎么了?

(2)谁上车了?

4、出示(PPT5)

提问:

(1)他们是谁?在干什么?

(2)学习售票员熊猫阿姨的话:这位老爷爷身体不好,请哪位乘客让个座儿。

5、出示(PPT6)

提问:猴哥哥、猴弟弟、猴妹妹他们的是怎么做的?

6、逐一出示(PPT7、8、9)

提问:

(1)最后是谁让座了?

(2)猴爸爸对猴弟弟说了些什么?

(3)猴哥哥为什么要带上假面具?

(4)你认为谁是好孩子?

四、教师带着幼儿点读故事

第2篇:《谁是好孩子》教学反思

《谁是好孩子》教学反思

十一月份,每学期一次的全园公开课刚刚结束。这次我们采取的是同年段“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绘本教学。而我和中段的其他两个老师上的是绘本《谁是好孩子》,同一内容三个老师上完以后,所有听课老师坐下来进行了点评。听了老师们的意见,我恍然大悟,感叹真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啊!

我是以情景表演的形式引出课题,并把整个活动都融进乘车的情景之中,但是好象并不是很成功。因为我误解了情景表演的真谛,情景表演中的人物我采用的多媒体中的图片来代替。如果能用真实的人来表演就更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激发幼儿的表演积极性,更能调动课堂中活跃的气氛。

活动的的第二个环节是通过视觉阅读绘本,在没有语言的情况下让幼儿通过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绘本上的非文字语言。本来设计这个环节的用意是为了帮助幼儿在第三个环节中对每幅图画的.理解,但是我却忽略了幼儿重复欣赏同一个故事导致他们在第三个环节的时候有点坐不住,时常东张西望。回答我提出的问题也是统一答案,没有任何悬念,因为故事前后发展顺序他们都已经在第二环节观察到了。这样的环节设计似乎遏制了幼儿的想象力。

在活动过程中,孩子常常因为老师的一个问题而叽叽喳喳的,争先恐后的说自己的意见,忘了举手发言的常规。这个时候我强调了常规,一句“我喜欢举手的小朋友”压下了孩子们发言的积极性。事后我后悔莫及,其实让幼儿一起说说意见,随后再请个别幼儿谈谈也未常不可啊。

活动在优美的音乐声伴着我柔和的讲故事的声音中结束了。通过这一次的绘本公开课和各位老师的评议,我学到了很多,并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希望在以后的绘本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扬长避短。

第3篇:《谁是好孩子》教学反思[优秀]

十一月份,每学期一次的全园公开课刚刚结束。这次我们采取的是同年段“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绘本教学。而我和中段的其他两个老师上的是绘本《谁是好孩子》,同一内容三个老师上完以后,所有听课老师坐下来进行了点评。听了老师们的意见,我恍然大悟,感叹真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啊!

我是以情景表演的形式引出课题,并把整个活动都融进乘车的情景之中,但是好象并不是很成功。因为我误解了情景表演的真谛,情景表演中的人物我采用的多媒体中的图片来代替。如果能用真实的人来表演就更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激发幼儿的表演积极性,更能调动课堂中活跃的气氛。

活动的的第二个环节是通过视觉阅读绘本,在没有语言的情况下让幼儿通过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绘本上的非文字语言。本来设计这个环节的用意是为了帮助幼儿在第三个环节中对每幅图画的理解,但是我却忽略了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好孩子》教案

《好孩子》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好孩子》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好孩子》教案1

活动名称:

做个大楼里的好孩子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争做居住楼里的好孩子,感受与邻居和睦相处,和小伙伴一起游戏的乐趣。

2、懂得别人的事情帮着做,体验互相关心的快乐。

活动过程:

1、请家长帮助孩子记住家里的地址,电话号码;请幼儿了解同住大楼里的人的姓名、职业等等.

2、教师引导幼儿介绍自己住的大楼或小区,引起活动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知道自己住在哪里吗?地址是哪里呢?大楼里住了哪些邻居呢?他们是干什么的呢?你们喜欢他们吗?为什么?

(2)教师请幼儿分组讨论互相讲讲自己的邻居。

2、教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好孩子》教案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提问:奶奶为什么说小梅和京京是好孩子?

二、表演课本剧

每小组先出五人,四人分别扮演奶奶、小梅、小玲和京京,一人说课文叙述部分。表演后评选优胜小组和最佳小演员。

三、认记字形,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学会的生字,指名读一读,说说是怎样的记字形的。

2.重点分析以下几个字。

外:左右结构,第3笔是点。熟字处是半包围结构,第3笔是捺。

她: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告诉学生、奶奶、小玲、小梅、妈妈、阿姨都是女的,用她;爷爷、爸爸、伯伯、叔叔都是男的用他。

京:跟熟字就的左边相同。

服:左边是月字旁。

怪:左边是竖心旁,右上边是又,右下边是土和轻的右边不同。

3.指导写课后练习第2题中的字,先读生字。用笔描1个,临写1个,对照范字再写1个。

本课生字中有4个左右结构的字,外左短右长,她、拉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好孩子》教案

《好孩子》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8个诃语,认保佑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相帮互助,做一个关心别人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理解奶奶和小玲、京京的对话,让学生懂得同学之间要团结友学的道理;进行字词数学。

难点是生字中有些字不容易读准字间音,有些形近或音同形近的字容易混淆。

课前准备

1。投影片。

2。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21好孩子。

提问:什么样的孩是好孩子?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音,先自已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读、听,纠正错误读音,读过以后,在课文中画了生字(包括要求认识的字)

2。边读边想,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三、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卡片,先读生词,再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好孩子教案

《好孩子》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家人与自己相互间的亲密关系。

2、培养幼儿在生活中的动手能力学会帮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3、使幼儿学会感恩,懂得孝敬老人和爱护家人。学会勇于承担,有责任心。

二:活动准备:音乐 道具(杯子,板凳)头饰四个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调动幼儿的活动情绪使其幼儿对本次活动的内容有所理解,有较深刻的记忆,并能引导幼儿将活动中的内容运用到生活中去。

难点:准确引导幼儿做一个生活中有孝心,有责任心的好孩子。四:活动过程

1、用简单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小朋友帮爷爷奶奶做了什么事?他为什么要帮爷爷奶奶做事?爸爸妈妈怎么夸奖他的?幼儿回答后,教师整理、加工成歌词朗诵给大家听。

2、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吐字要清楚,让幼儿听清歌词。

(2)幼儿跟随教师按节奏念歌词。

(3)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精选《好孩子》教案

精选《好孩子》教案

精选《好孩子》教案

好孩子教案

一、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个和你们一样大的小朋友,想认识他们吗?(出示图片)看看他们都在做什么?(学生回答)你想对这些小朋友说些什么呢?(你们真是个好孩子,我要向你们学习)

,你们做过这些事吗?那你们也是好孩子。板书(好孩子)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问题呢?

一、想读读好孩子的故事吗?

你想怎么读?好,现在就请同学边读边完成自己做的事。学生读课文,画生字,标自然段,想问题)

二、1有几个自然段?(7)

2读生字,(要想课文读得好-------生字宝宝离不了)美丽的眼睛-------向前看!

3指名分段读课文。

4刚才你们想知道的问题,你们读懂了吗?真了不起,读了一遍课文,就知道了这么多,你们一定是用心读了。可是老师还想让你们更用心的来读,用你的体会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谁是好孩子阅读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谁是好孩子阅读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