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健康成长教案
一、家国情怀
1.红色的记忆
教学目标
1、了解两当兵变、南梁精神,了解革命党人伟大的革命精神与南梁精神。
2、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两当兵变、南梁精神。
难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20世纪30年代初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西北地区创立的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战争后期成为全国“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为党中央和红军长征提供了落脚点,又是抗日战争的出发地和解放大西北的战略基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2.板书课题:红色的记忆
二、阅读思考
1.认真阅读《两当兵变》和《南梁精神》。2.思考并讨论:想一想什么是南梁精神? 3.填写2页的表格,完成后指名汇报。
三、学习思考
1.独立阅读3页的《革命的靠山》。2.结合《两当兵变》和《南梁精神》思考:(1)刘志丹为什么在陕北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2)刘志丹创建红色根据地对党中央,中央红军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四、实践
1.学唱革命歌曲《军民大生产》。
2.开展“南梁精神”主题演讲,写出演讲提纲或要点。
3.以“我向前辈学革命精神”为主题,与同学合作设计一份手抄报。
五、全课总结
陕甘边根据地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是巨大的,也是多方面的。正如习仲勋所说:“把苏维埃的种子传播到中国西北部,在全国成为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失败后硕果仅存的一块根据地,以后发展成为中共中央及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抗日战争的出发点,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大众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要学习革命前辈的革命精神,努力学习,为实现伟大的中华民族复习梦而奋斗。
2.中华民族的姓氏
教学目标
1、梳理姓与氏源起特点及起源。
2、培养学生身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以及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以及通过讨论归纳得出结论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两当兵变、南梁精神。
难点:通过探讨炎黄子孙,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情境导入 播放《百家姓图腾》的视频【百度视频】
一段意境深远的古典乐曲,一个个优美而神秘的图腾文字,相信已经将我们的思绪带入了那个遥远的年代,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回顾几个历史典故。
1、出示课件,请同学们回答:
(1)、下列历史典故中的人物是谁?
(2)、他们姓什么?
2、老师在百度中曾经搜到过这样一些内容,是关于他们的姓氏的(出示课件)
3、请同学们根据这些资料总结古代“姓氏”在使用时的特点。
二、阅读思考
1.阅读短文《姓氏的由来》。你得知了关于“姓”的哪些相关知识?(1)姓的产生(2)姓的作用
2、请同学们分小组整理自己搜集的关于“氏”的内容,请组长代表发言,其他组可以 进行补充:
3、请同学们概括姓、氏有哪些区别?
三、寻根问祖
1、知道了自己血脉的来源,那你能说说自己家族血脉中令人骄傲的历史文化名人嘛? 学生自主发言。
2、从同学们积极踊跃的表现中,老师看到了大家对自己家族的热爱以及强烈的自豪感,其实我们中华民族也是一个大家庭,因为我们都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3、你知道为什么吗?
4、教师总结提升 展示“姓氏树”图片
四、总结
只有一个民族所有的人有了认同感和自豪感,才会团结一心,发扬光大。
五、作业
1.读一读《百家姓》。
2.调查班内同学的姓氏,列表统计排在前三名的姓氏。
3.巍巍祁连
教学目标
1、了解解河西走廊的历史文化与地理位置。
2、培养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感情以及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以及通过讨论归纳得出结论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解河西走廊的历史文化与地理位置。难点:培养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感情。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的《关山月》一诗描绘了由关、山、月组成的苍凉豪壮、雄浑磅礴的边塞景象,诗中的“天山”指的就是祁连山。“青山不老,为雪白头”的巍巍祁连,千百年来默默哺育着河西走廊,佑护着丝绸之路,这是一座名符其实的“宝山”。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我们的家乡。
2.板书课题:巍巍祁连
二、阅读思考
1.仔细阅读课本11—12页的阅读内容。
2.在文中找出最能表现出祁连山特点的词语,写在表格内。3.小组内交流:祁连山对甘肃和青海的作用有哪些?想一想写出几
点。
三、学习实践
1.查阅资料,完成13页的表。
(1)发源于祁连山的主要河流有哪些?(2)这些河流沿线有哪些主要城市?
(3)这些城市在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有哪些成就? 2.制作手抄报。
你了解哪些有关河西走廊的历史文化?选择一个方面,收集资料办张手抄报。
四.全课小结
祁连山是河西走廊丝绸之路最大的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也是西北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说一说我们今天应该怎样保护这座山。
第2篇:健康成长教案
健康成长教案
外后所小学 张静
教学目标
1、知道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健康生活的思想。
2、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掌握营养、卫生、日常行为、运动等方面的健康生活小常识,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3、知道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是健康生活方式的体现,学会调适自己的情绪,保持快乐的心情和乐观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自身健康状况,掌握健康生活小常识,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难点:学会调适自己的情绪,保持快乐的心情和乐观的态度。教学准备
1、收集自己视力、体重、身高的具体数据。
2、了解近视、肥胖的同学喜欢吃什么?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健康小调查: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1、把收集自己视力、体重、身高的具体数据填写在P23页的表格上。
2、计算体重指数。
3、肥胖自测。
4、了解近视、肥胖的同学的饮食习惯。
5、生活常识:请阅读《医生告诉你》。
6、讨论:近视、肥胖与什么有关? 二营养忠告
1、了解营养“金字塔”。
2、理解合理、均衡的营养是保证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
3、小结: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生活方式。三卫生忠告
1、居家——通风透气、清洁干净、适时添减衣服。
2、选购食品——新鲜、卫生、营养。
3、就餐——不要光顾无牌小食店、摊档。
4、就医——到合法、正规的医疗机构诊治。四日常行为忠告
1、《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良好的行为习惯是身体健康的“护航员” 五运动忠告
1、适当运动有助健康。
2、运动时要做好安全措施。六作业:练习题
第3篇:健康成长教案4.2
(第1周)《论语》告诉我 教学要求:
1.大致了解《论语》这部儒家经典中关于修身的思想和方法。
2.通过“学方法”“我实践”等环节,引导学生反思、自省,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教学重点:了解《论语》中有关修身的思想和方法并自觉反思。
教学难点:四年级学生对《论语》这部经典知之甚少,因此对有关修身的思想和方法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提前布臵学生阅读校本课程《论语经典赏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论语》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作为一部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有许多关于修身的论述。修身,就是要学会做人,重在道德修养。这一课,我们着重来了解,《论语》中有关修身的思想和方法。
二、阅读思考
1.自由阅读《的修身之道》,用铅笔勾画文中重点语句。然后交流反馈:《论语》
第4篇:二年级健康成长教案
课题
教学目标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1、知识目标:记住中华民族道德典范的名字和他们的故事。
2、能力目标:使学生懂得在现在生活中,遇事能分辨是非。
3、情感目标:通过美德故事的学习懂得爱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并给以继承发扬。教学难点:能正确评价民族道德典范。教学过程 思考与调整
一、设置情景 导入新知
1、出示课件:播放岳飞等中华道德典范的故事。听老师或同学逐一讲述并评说他们的故事所表现出来的中华传统美德。
提示:师生在讲述岳飞的故事时,应设法突显他们的个性化精神气质,以感染学生。
2、这些故事都展现了他们什么品德?谈谈听了故事后的感想。
3、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 板书课题:中华传统美德
二、研究讨论 学习新知
1、结合你收集到的资料,再联系课文评说一下中华传统美德在他们身上的体现?
我们
第5篇:《健康成长》经典教案
《健康成长》经典教案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教学用简洁生动的语句表达了人体的发育成长是再自然不过的必然规律,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进入青春期时自己身体和心理可能会出现的变化,怎样正确看待和处理在这一时期可能会出现的疑惑和问题,帮助学生用积极的心态、正确的行动体验成长的快乐。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从曲线图中分析出人在生长过程中各时期变化的特点。
2.能利用问卷进行调查、统计。
3.能通过调查统计结果发现女(男)生欣赏具有什么样特点的男(女)生。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意识到青春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期。
2.能把自己获得的有关青春期健康的信息告诉其他同学。
3.能举例说明与家长、老师交流自己心中苦恼的问题。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正确地认识到自己身体已经发生了哪些变化。
2.能举实例说明“青春期”
第6篇:《4 健康成长》教案
《4 健康成长》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健康生活的思想。
2、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掌握营养、卫生、日常行为、运动等方面的健康生活小常识,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3、知道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是健康生活方式的体现,学会调适自己的情绪,保持快乐的心情和乐观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1、知道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健康生活的思想。
2、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掌握营养、卫生、日常行为、运动等方面的健康生活小常识,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3、知道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是健康生活方式的体现,学会调适自己的情绪,保持快乐的心情和乐观的态度。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健康小调查: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1、把收集自己视力、体重、身高的具体数据填写在P23页的表格上。
2、计算体重指数。
3、肥胖自
第7篇:三年级健康成长教案2
第十二课
小侦探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使学生懂得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动脑,用自己的智慧去发现,去创造,做个有心人。
教学过程:
一、比一比。
1、今天,老师要看看谁最聪明,能够帮老师解决一个大难题。
2、你知道夸有哪些用途吗?
3、指名回答,适时引导,给予肯定。
4、大家都很聪明,说得也不错,我们去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二、说一说。
1、说出下列各物的用处,看谁说得最多。
报纸、钢笔、小刀、扇子、球
2、四人小组讨论,老师适时引导。
3、全班交流,将自己的想法说清楚。
4、评一评,谁想得最多,说得最好。
三、想一想,写一写。
1、说观察书中的5个图形,说一说这些图形象什么?与同学讨论,想好后,将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2、四人小组交流自己所写的。
3、全班交流,比一比谁想得最好。
4、只要肯动脑筋,没有什么难题可以难倒我们
第8篇:主动沟通 健康成长 教案
主动沟通
健康成长
教学内容:讲授第四课第二框——主动沟通
健康成长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价值观目标
(1)愿意与教师交往,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
(2)认同新型师生关系之民主、平等的基本价值取向,积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2、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认知转换的方法解释师生交往的不同行为。
(2)能够运用角色互换的方法理解师生交往中的矛盾冲突,能够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3)能够遵循师生交往的基本原则与教师交往。
3、知识目标
(1)知道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内涵。
(2)能够说出与教师交往与沟通的基本准则。
教学重点: “师生交往新观念”和共筑师生情感桥梁“。教学难点: 探讨师生关系。
教学方法: 对话法、探讨法、案例分析法。课时安排:用两课时授完本框教学内容。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分别从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