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智囊(选录)·捷智部·司马遹》原文及翻译
《智囊(选录)·捷智部·司马遹》原文及翻译
捷智部·司马遹
作者:冯梦龙
【原文】
司马遹晋惠帝太子遹。自幼聪慧,宫中尝夜失火,武帝登楼望之,太子乃牵帝衣入暗中。帝问其故,对曰:“暮夜仓卒,宜备非常,不可令照见人主。”时遹才五岁耳,帝大奇之。尝从帝观豕牢,言于帝曰:“豕甚肥,何不杀以养士,而令坐费五谷?”帝抚其背曰:“是儿当兴吾家。”后竟以贾后谗废死,谥愍怀。吁,真可愍可怀也!
〔评〕此智识人,何以不禄?噫!斯人而禄也,司马氏必昌,而天道僭矣。遹谥愍怀。而继惠世者,一怀一愍,马遂革而为牛,天之巧于示应乎?
文言文翻译:
晋惠帝的太子叫做司马遹,从小就聪明异常。晋武帝时,一天夜里宫中发生了大火,武帝登楼观看火势,司马遹拉着武帝的.衣角,让武帝隐身在暗处。武帝问司马遹原因,司马遹说:“夜色昏暗,火场一片混乱,需要小心防范意外发生,皇上不应站在火光映照、每个人都能看得见的地方。”这时司马遹才五岁,武帝感觉非常惊异。还有一次,司马遹随同晋武帝去检查猪圈,他指着满栏的肥猪对晋武帝说:“这些猪已经养得非常肥了,为什么不杀了来犒劳将士,反让它们白白浪费粮食呢?”武帝听后,抚摸着太子的背说:“这个孩子日后必定能使我家兴旺。”没想到日后惠帝却因贾后的谗言使太子惨死,谥号“愍怀”,真是一位值得怜悯、值得怀念的太子啊!
评译
太子智慧过人,可是怎么会如此短命啊?唉!如果太子能活得长些,司马氏必定会昌盛。然而,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是不是会违犯天道运行的正常规律呢?司马遹谥号愍怀,而惠帝死后,继承帝位的竟然分别是怀帝和愍帝。司马氏最后为牛氏所取代,难道是上天的安排,早就已经巧妙地显示出来了吗?
第2篇: 智囊(选录)·捷智部·刘备原文及翻译
智囊(选录)·捷智部·刘备原文及翻译
捷智部·刘备
作者:冯梦龙
【原文】
曹公素忌先主。公尝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适雷震,因谓公曰:“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良有以也。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刘备
〔评〕相传曹公以酒后畏雷,闲时灌圃轻先主,卒免于难。然则先主好结牦,焉知非灌圃故智?
文言文翻译:
曹操对刘备一直心存怀疑,曾对刘备说:“放眼天下,能称得上英雄的`只有你、我二人,至于袁绍之类,根本不足为惧。”刘备刚要吃饭,手中的筷子吓得掉了下来。刚好天上响起雷声,刘备担心曹操起疑心,就对曹操说:“圣人说,有巨雷暴风,必是天地有巨变的征兆。这话实在有道理,难怪刚才一打雷,我吓得筷子都掉了。”
评译
相传曹操曾以酒后害怕雷声而掉下筷子,闲的时候养花莳草,而认为刘备不会有大作为,才打消了杀刘备的念头。然而刘备又以喜欢编织毛毯出名,又怎能知道这是不是和养花莳草一样,都是避杀身之祸的一种手法呢?
文言文翻译围炉夜话全文及翻译
第3篇:《智囊(选录)·捷智部·李迪》原文及翻译
《智囊(选录)·捷智部·李迪》原文及翻译
捷智部·李迪
作者:冯梦龙
【原文】
真宗不豫,李迪与宰执以祈禳宿内殿。时仁宗幼冲,八大王元俨素有威名,以问疾留禁中,累日不出。执政患之,无以为计。偶翰林司以金盂贮熟水,曰:“王所需也。”迪取案上墨笔搅水中尽黑,令持去,王见之,大惊。意其毒也,即上马驰去。
文言文翻译:
宋真宗病重,李迪与宰相为祈神消灾而在宫中留宿。八大王赵元俨平素就有野心,这次以探望真宗的病情为由进驻宫中,虽然已经过了一段时日,可是仍然没有离开的念头。而仁宗年纪尚小,辅政大臣虽然心中非常忧急,却也无计可施。正好有一天,赵元俨需要开水,翰林司用金盆盛了开水,说是八大王要的'开水。李迪于是拿起案桌上的毛笔在盆中搅了一下,盆中的水都黑了,然后命翰林司端进去,赵元俨一看,大为惊讶,以为有人暗中下毒想要谋
第4篇:智囊(选录)·捷智部·王羲之原文和翻译
智囊(选录)·捷智部·王羲之原文和翻译
捷智部·王羲之
作者:冯梦龙
【原文】
王右军幼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起,须臾,钱凤入,屏人论逆节事,都忘右军在帐中。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剔吐污头面被褥,诈熟眠。敦论事半,方悟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王羲之及开帐,乃见吐唾纵横,信其实熟眠。由是得全。
文言文翻译:
晋朝人王羲之幼年时,甚得大将军王敦的.宠爱,常要羲之陪着睡。有一次王敦先起床,不久钱凤进来,王敦命奴仆全数退下,两人商议谋反大计,一时忘了王羲之还睡在床上。王羲之醒来,听见王、钱二人谈话的内容,知道难逃一死,为求活命,只好在脸上、被上沾满口水,假装一副熟睡的样子。王、钱二人话谈到一半,王敦突然想起王羲之还没起床,大惊道:“事到如今,只好杀掉这个小鬼了。”等掀开蚊帐
第5篇:关于智囊(选录)·捷智部·丁谓原文及翻译
关于智囊(选录)·捷智部·丁谓原文及翻译
【原文】
捷智部·丁谓
作者:冯梦龙
广州押衙崔庆成抵皇华驿,夜见美人,盖鬼也。掷书云:“川中狗,百姓眼,马扑儿,御厨饭。”庆成不解,述于丁晋公,丁解云:“川中狗,蜀犬也;百姓眼,民目也;马扑儿,瓜子也;御厨饭,官食也。乃‘独眠孤馆’四字。”
文言文翻译:
广州有个叫崔庆成的`押衙抵达皇华驿站后,晚上碰到美丽的女鬼,女鬼丢了张字条给他,上面写着:“川中狗,百姓眼,马扑儿,御厨饭。”崔庆成看不懂,拿去请教丁谓。丁谓解释说:“川中狗就是蜀犬,合为‘独’;百姓眼就是民目合为‘眠’;马扑儿是瓜子合为‘孤’;御厨饭就是官食,合为‘馆’。是‘独眠孤馆’四字。”
第6篇:《智囊(选录)·捷智部·张良》原文翻译附评译
《智囊(选录)·捷智部·张良》原文翻译附评译
【原文】
高帝已封大功臣二十余人,其余日夜争功不决。上在洛阳南宫,望见诸将往往相与坐沙中偶语。以问留侯,对曰:“陛下起布衣。以此属取天下,今为天子。而所封皆故人,所诛皆仇怨,故相聚谋反耳。”上忧之。曰:“奈何?”留侯曰:“上生平所憎,群臣所共知,谁最甚者?”上曰:“雍齿数窘我。”留侯曰:“今急。先封雍齿,则群臣人人自坚矣。”乃封齿为什邡侯,群臣喜曰:“雍齿且侯。吾属无患矣。”
〔评〕温公曰:“诸将所言,未必反也。果谋反,良亦何待问而后言邪?徒以帝初得天下,数用爱憎行诛赏。群臣往往有觖望自危之心。故良因事纳忠以变移帝意耳!”袁了凡曰:“子房为雍齿游说,使帝自是有疑功臣之心,致三大功臣相继屠戮,未必非一言之害也!”由前言,良为忠谋;由后言,良为罪案。要之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