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理论课的教学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19 08:26:5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排球理论课教学教案

排 球

教学内容: 1.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2.排球在中国的发展及我国对排球界的贡献。3.球运动简介。4.排球竞赛规则。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有关排球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良好习惯。2.观看女排比赛视频,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1.起源:一八九五年,美国麻省好利若城青年会干事威廉·摩根首创了排球运动。2.排球在中国的发展及我国对排球运动的贡献: 先后经历了十六人制.十二人制.九人制,到五十年代初,才采用国际上通行的六人制;中国女排五连冠:81年第三届世界杯.82年第九届世锦赛.84年第二十三届奥运会.85年第四届世界杯.86年第十届世锦赛。2.中国对世界排球运动发展的贡献:首创快攻.发明“插上”战术.创造“平拉开”.“单脚背飞”.“盖帽”拦网。

三、排球名人

1.中国女排、郎平、陈忠和 2.外国排球名人

四、排球运动场地及人员配备:

1.比赛方法与特性:排球比赛是两队各六名队员在长18米.宽 9米的场地上进行集体的攻防对抗。比赛场地由一条中线分为两个均等的场将球击过球网,落在对方场区的地上。(1)比赛场地:长18米,宽9米的长方形。(2)网高:男子2.43米,女子2.24米。(3)气压0.30—0.325公斤/平方厘米。(4)标志杆、标志带

(5)比赛队组成:十二名队员,一名教练员,一名助理教练员,一名训练员和一名医生。2.比赛规则:由后排右边的队员在发球区内发球开始,使球从过网区直接越过球网,每方最多击球三次。比赛不间断地进行直至球落地.出界或某一队员犯规。

3.正式比赛采用五局三胜制,每局均采用每球得分制;1---4局要打满25分,无最高分限;第5局打满15分,无最高分限。

五、排球竞赛基本规则: 1.发球:发球8秒 发球掩护

2.轮转与轮转错误:接发球队获得发球权后,该队队员必须按顺时针方向轮转一个位置。若没有按照轮转次序进行发球则判为轮转错误。

3.位置错误:发球击球瞬间,双方任何一名队员(发球队员除外)不在规则规定的位置上,则构成位置错误犯规

4.替换:每局每队最多可替换六人次,自由防守人无此限制,但只能替换后排队员。5.界内球.界外球.连击.持球.四次击球.过中线.触网.过网击球.后排进攻违例

6.暂停和技术暂停(1)第1~ 4局,每局有两次技术暂停,各为1分钟,每领先队达到8分或16分时自动执行。另外每队还有两次30秒的普通暂停。(2)决胜局(第五局),无技术暂停,每队可请求两次30秒的普通暂停。

7.局间休息和交换场区(1)所有局间休息均为3分钟。(2)每局结束后交换场区,决胜局某队获得8分时交换场区。

六、观看排球赛视频。

第2篇:排球理论课教案

排球理论课

教案

学校:商丘师范学院 班级:体育教育 姓名:卢启圣 学号:120821034

一、排球运动的起源

排球运动开始于1895年,在美国马萨诸洲霍利约克城,一位名叫威廉·摩根的天主教青年会体育教育督导在辅导人们进行各种体育锻炼的实践中感到当时流行起来的篮球运动固然很好,但运动剧烈,不太适合年纪大的人,因此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之后,他创造了一种新游戏:在网球场上用篮球内胆进行比赛,双方人数不限但要相等,各据一方。将球胆在球网两边来回传托,使其在空中飞来飞去,这就是排球最早的雏形。最初的排球运动只是一种消遣,比赛人数的多少,球的大小,比分的多少都由比赛双方临时协商决定。很快这个游戏就在基督教青年会中广泛的传播起来,最早被摩根和斯普林菲尔德市体育干事弗兰克·德博士及消防署林奇署长共同商定名位 “小网 ”,1896年第一次表演赛之后,改名为“Volleyball”这个名称一直被沿用至今。

二、排球运动的发展与传播

首次排球比赛是1896年在美国斯普林费尔体育专科学校举行的。出场人数由双方共同商定,不限多少,但必须相等。1912年,规定双方上场的队员必须轮转位置。1917年,规定每队上场队员为六人。1922年,规则已趋完备,规定每方必须在三次以内将球击过网。1977年,国际排联对规则又进行了修改。将标志杆内移20厘米;拦网触手后还可击球三次。这两条规则有利于防守,对进攻技术、战术的发展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排球运动首先传入加拿大、古巴、巴西等国,在美洲流行开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排球传入法国、意大利、苏联、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国。由于当时“六人制”,“位置轮转”等项规则已被确定,故欧洲排球运动逐渐普及起来。排球传入亚洲较早,1913年首届远东运动会即把排球列入竞赛项目。六十年代以前,苏联、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尼亚、民主德国、匈牙利等东欧国家的排球水平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亚洲地区开展六人制排球之后,特别是中国首创的快球打法得到迅速传播后,水平提高较快,六十年代即变成一支能与欧洲强队相抗衡的力量。

在亚洲 首先是日本女排刮起“远东台风”,从1962年到1967年,连夺三次世界性比赛的冠军。六十年代末日本男排又跻身于世界先进地位。接着,朝鲜女排和南朝鲜女排取得了世界性比赛第三名的成绩。1981年,中国女排崛起,以全胜的战绩夺得第三届世界杯赛冠军。1982年,中国女排又赢得了第九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的桂冠,取得了参加1984年奥运会的当然资格,誉满世界排坛。

七十年代以前,美洲人一直把排球运动看成娱乐性的游戏项目,运动水平远远落后于欧洲和亚洲。到七十年代中期,古巴人首先崛起,以惊人的弹跳力,高打重扣结合亚洲打法,刮起一阵“加勒比旋风”。

与此同时,巴西、美国、阿根廷、秘鲁等队的技术也迅速提高,形成强大的美洲势力。

近年来,非洲的排球技术水平也有不少提高,其中突尼斯和埃及队进步显著。现在,排球运动已进入欧、亚、美三大洲鼎立的时代。

排球的比赛性质和世界各国对举行世界性排球比赛的要求,导致了国际排联的成立。

1947年在巴黎召开了有17个国家排协代表参加的大会,正式成立国际排球联合会(FIVB)。法国人鲍尔· 利伯被选为主席,任职到1984年;而后墨西哥人阿科斯塔当选为国际排联主席,任职至今。

国际排联于1949年在布拉格举办了第一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

从排球运动的初创到1949年第一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其间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在这半个世纪中,排球规则逐步形成,基本技战术日趋丰富,国际交往越来越多。

1952年在莫斯科举办了第一届女子排球锦标赛,1964年东京奥运会上排球被接纳为奥运会项目,1965年在华沙举办了第一届男子世界杯排球赛,1973年在乌拉圭举办了第一届女子世界杯赛。至此,形成排球锦标赛、世界杯排球赛、奥运会排球赛三项建全的世界大赛制度,各项赛事每隔四年举办一届。此后,世界排球大赛系列中又于1977年增加了世界男女青年锦标赛、1989年增加世界男女少年锦标赛、1990 年增加世界男排联赛和1993增加年世界女排大奖赛。到1997年国际排联已成为拥有213个国家和地区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单项体育运动联合会。参加排球运动的人数已超过1亿5千万,排球运动已成为当今世界上仅次于足球的广为普及的运动项目,深受各国人民喜爱。

为了进一步推动排球运动的发展,1988年国际排联制定了《世界排球发展计划》:在世界各个地区建立20多个排球发展中心;发展娱乐性和健身性排球;向发展中国家赠送排球器材;向各国提供技术教材和录像资料等。1995年国际排联推出了《世界排球2001计划》:在各大洲各国树立排球为顶尖运动的形象;使排球成为观众最喜爱的运动之一。

第3篇:排球理论课教案

体育理论课教案

教师:xx

任课年级: xxxx 年月

日星期

第节 教学内容:排球场地的标准尺寸及说明以及比赛的站位轮换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让同学们对排球场地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比赛中的站位轮换的重要性。

点:1.排球场地的尺寸及其注意点

2.比赛过程中的队员站位、换位 难

点:比赛中的进攻和防守站位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演示法

教学过程:排球是一种运动量适中,又富于趣味性,男女老少都能参加的室内娱乐性项目。排球场地设备简单,比赛规则容易掌握。既可在球场上比赛和训练,亦可以在一般空地上活动,运动量可大可小,适合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质、不同训练程度的人群。

一、排球的发源

排球起源于美国,1895年

美国马萨珠塞州(旧称玛省)霍利约克市,一位叫威廉斯·盖·摩尔根的体育工作人员发明的。第一个排球规则是美国人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排球理论课的教学教案

排球理论课的教学教案

排球理论课教学教案

安阳二十一 刘振

教学内容

1、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2、排球在中国的发展及我国对排球界的贡献。

3、排球运动简介。

4、排球的基本技术。

5、排球竞赛规则。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有关排球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具

黑板、粉笔、1个排球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一、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1、起源:一八九五年,美国麻省好利若城(Holyke)青年会干事威廉·摩根Willian ·Morgan首创了排球运动。

2、传播:排球运动在美国问世以后,由美国的传教士和参加战争的美国军官和士兵带到了世界各地。

二、排球在中国的发展及我国对排球运动的贡献:

1、排球在中国的发展:排球运动于二十世纪初(1905年左右)传入我国。先后经历了十六人制、十二人制、九人制,到五十年代初,才采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排球理论课的教学教案

排球理论课教学教案

安阳二十一 刘振

教学内容

1、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2、排球在中国的发展及我国对排球界的贡献。

3、排球运动简介。

4、排球的基本技术。

5、排球竞赛规则。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有关排球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具

黑板、粉笔、1个排球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一、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1、起源:一八九五年,美国麻省好利若城(Holyke)青年会干事威廉·摩根Willian ·Morgan首创了排球运动。

2、传播:排球运动在美国问世以后,由美国的传教士和参加战争的美国军官和士兵带到了世界各地。

二、排球在中国的发展及我国对排球运动的贡献:

1、排球在中国的发展:排球运动于二十世纪初(1905年左右)传入我国。先后经历了十六人制、十二人制、九人制,到五十年代初,才采用国际上通行的六人制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田径理论课教学教案

田径理论课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田径运动场地,具备基本的田径理论知识。

2、通过结合实例讲解田径比赛通则,让学生初步学会各规则。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扩宽知识面。教学内容:

1、简介田径运动场地(基本常识。相关知识内容)

2、简介田径竞赛规则

教学重点:场地介绍

教学难点:田径竞赛规则的理解与运用

一、田径运动场地的介绍

田径运动场地是进行田径运动教学、训练、组织田径运动竞赛和开展大众体育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1、田径运动场地是全长400米的半圆式场地。其跑道是由两个180°到半圆(弯道或称曲段)和两个对等的直段组成。

2、田径运动场地的弯道半径最好的是36.5米。

3,运动场地一般有8-10道分道,弯道有8道,分道宽1.22-1.25米,所以分道线宽均为5厘米。

4、田径运动场地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大学一年级排球理论课讲稿[定稿]

排球理论课讲稿:

第一节 排球运动的起源与传播

排球运动简介:

排球运动是两队各六名队员在长18米、宽9米的场地上,从中间隔开的球网(男子网高2.43米、女子网高2.24米)上方,根据规则的规定运用各种击球技术,进行集体的攻防对抗,不使球在本方场内落地的一种球类运动。

排球运动的特点:广泛的群众性。2 技术的全面性。激烈的对抗性与相对的文明性。4 高度的技巧性与较强的娱乐性。5 严密的集体性。6 攻防技术的两重性。

排球运动的锻炼价值。促进人体机能的发展。

打排球时需要对来球作出准确的判断,联想落点,然后做出相应的移动,在挥拍击球的瞬间,还要根据对手的位置、身体姿势及可能做出的反应动作等决定自己的击球动作和方向,这一系列的动作都是在大脑的指挥下瞬间完成的。经常打排球可使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和持久性得到很大的提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排球教学准备活动教案

排球教学准备活动教案

排球是一种体育活动,适合大家学习。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排球教学准备活动教案,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一、指导思想:

现代教育很重视学生个性能力的发展,在体育教学中,要不断更新观念,引入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加强对学习规律的研究,创造出新的学习模式,“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让学生掌握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养成终身体育态度和习惯,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堂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教育第一”思想落实到实处,使每位学生都能健康成长。本课《软式排球》遵循体育课堂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软式排球贯穿于全课,采用形散而神不散的组织形式,以趣味化、台阶式的教学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排球理论课的教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排球理论课的教学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