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数学备课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19 08:22:1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二年级下数学备课教案

二年级下数学备课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2、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

能力点: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德育点: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

教学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计算:36+21= 23+75 56+30 4+

52二、自主探究:

1、出示35+32=,学生试算。交流算法。

2、摆小棒:小组说摆法。问:怎么多了一捆?捆好的一捆放在哪?单根还剩几根?整捆的有几捆?合起来是多少?

3、怎样列竖式?要注意什么?从哪一位加起?6+5超过了10怎么办?师:我们一般在十位的右下角写上一个小小的“1”字表示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在加十位时不要忘记加上这个1,也可以从这个1加起。

4、比较36+21与36+35有什么不同?

5、计算46+24,试算,可以借助于小棒。个位的0可不可以不写,为什么?

6、小组合作讨论: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你认为还应该提醒同学们什么问题?

三、拓展运用:

1、“做一做”,图中有什么信息?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2、猜一猜十位上是几。8 6 7 1 7 9

+ 3 9 + 4 +5 3 +3 63、数学医院:9 2 1 6

5+ 4 4 +3 9 + 3 53 6 1 0 0

说明理由。第三题个位和十位上的“0”是怎么得来的?

4、图形计算。

=5 =3 =4 =7

+ =()+ =()

+ =()+ =()

4、看谁加上一个相同的加数算得快。

开放题:谁先正确算出五星表示的数,就奖励给谁。4 7 3

2+ 6 9 + 9 + 2 8 + 6 +4 8 6 6 0 5 5 9 9

教学反思:存在的问题是部分学生数位对不齐,进位之后忘记向十位进一

二年级下数学备课教案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能力点: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对学生进行公德教育。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计算方法,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二年级同学来参观博物馆啦!出示图。每个班级都由2名老师带队。四个班级的中队长都站在本班队伍的最前面,打着自己班级的班牌:二(1)班35人,二(2)班32人,二(3)班37人,二(4)班34人。同学们站得整整齐齐,正等待尽管呢……仔细观察,画面里蕴涵着好多数学问题呢,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吧!

出示并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1、二(1)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小组合作,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

学生汇报:

(1)理解题意并列式。

求总数要用加法计算,列式为:35+2=

(2)用口算。

先把两个数个位上的数相加,所得的数再与30相加,即5+2=7,7+30=37,所以35+2=37。

(3)摆小棒计算。

3捆=30根

5根+2根=7根

7根+30根=37根

所以35+2=37

(4)用竖式计算

先从个位加起,5+2=7,写在得数的个位上。十位上的3直接落下来,写在得数的十位上。

2、二(1)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需要什么信息?如何计算?

(1)理解题意并列示:35+32=

(2)口算。30+30=60,5+2=7,60+7=67,所以35+32=67。

(3)借助摆小棒计算。

(4)用竖式计算。先从个位加起,5+2=7,7写在得数的个位上。再算十位上3+3=6,结果写在得数的十位上。

归纳总结: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三、拓展运用:

1、计算下面各题。

54+4= 21+7= 24+3= 46+3=

62+17= 35+24= 13+84= 44+40=

2、数学医院:

17+2=19 50+6=56 42+3=457 5 0 4 2

+ 2 + 6 + 39 5 6 4 5

24+61= 53+22= 37+40=4 5 3 3 7

+ 6 1 + 2 2 + 4 05 7 5 7 7

教学反思:

有过之前的学习基础,很多孩子口算就可以直接算出结果。

第2篇:二年级下数学备课教案

二年级下数学备课教案

二年级下数学备课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点:1、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2、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

能力点: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德育点: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

教学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计算:36+21= 23+75 56+30 4+52

二、自主探究:

1、出示35+32=,学生试算。交流算法。

2、摆小棒:小组说摆法。问:怎么多了一捆?捆好的一捆放在哪?单根还剩几根?整捆的有几捆?合起来是多少?

3、怎样列竖式?要注意什么?从哪一位加起?6+5超过了10怎么办?师:我们一般在十位的'右下角写上一个小小的“1”字表示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在加十位时不要忘记加上这个1,也可以从这个1加起。

4、比较36+21与36+35有什么不同?

5、计算46+24,试算,可以借助于小棒。个位的0可不可以不写,为什么?

6、小组合作讨论: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你认为还应该提醒同学们什么问题?

三、拓展运用:

1、“做一做”,图中有什么信息?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2、猜一猜十位上是几。

3 8 6 7 1 7 9

+ 3 9 + 4 +5 3 +3 6

3、数学医院:

4 9 2 1 6 5

+ 4 4 +3 9 + 3 5

8 3 6 1 0 0

说明理由。第三题个位和十位上的“0”是怎么得来的?

4、图形计算。

=5 =3 =4 =7

+ =( ) + =( )

+ =( ) + =( )

4、看谁加上一个相同的加数算得快。

开放题:谁先正确算出五星表示的数,就奖励给谁。

2 4 7 3 2

+ 6 9 + 9 + 2 8 + 6 +

9 4 8 6 6 0 5 5 9 9

教学反思:存在的问题是部分学生数位对不齐,进位之后忘记向十位进一

二年级下数学备课教案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点: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能力点: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对学生进行公德教育。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计算方法,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二年级同学来参观博物馆啦!出示图。每个班级都由2名老师带队。四个班级的中队长都站在本班队伍的最前面,打着自己班级的班牌:二(1)班35人,二(2)班32人,二(3)班37人,二(4)班34人。同学们站得整整齐齐,正等待尽管呢……仔细观察,画面里蕴涵着好多数学问题呢,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吧!

出示并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1、二(1)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小组合作,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

学生汇报:

(1)理解题意并列式。

求总数要用加法计算,列式为:35+2=

(2)用口算。

先把两个数个位上的数相加,所得的数再与30相加,即5+2=7,7+30=37,所以35+2=37 。

(3)摆小棒计算。

3捆=30根

5根+2根=7根

7根+30根=37根

所以35+2=37

(4)用竖式计算

先从个位加起,5+2=7,写在得数的个位上。十位上的3直接落下来,写在得数的十位上。

2、二(1)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需要什么信息?如何计算?

(1)理解题意并列示:35+32=

(2)口算。30+30=60,5+2=7,60+7=67,所以35+32=67。

(3)借助摆小棒计算。

(4)用竖式计算。先从个位加起,5+2=7,7写在得数的个位上。再算十位上3+3=6,结果写在得数的十位上。

归纳总结: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三、拓展运用:

1、计算下面各题。

54+4= 21+7= 24+3= 46+3=

62+17= 35+24= 13+84= 44+40=

2、数学医院:

17+2=19 50+6=56 42+3=45

1 7 5 0 4 2

+ 2 + 6 + 3

1 9 5 6 4 5

24+61= 53+22= 37+40=

2 4 5 3 3 7

+ 6 1 + 2 2 + 4 0

8 5 7 5 7 7

教学反思:

有过之前的学习基础,很多孩子口算就可以直接算出结果。

第3篇: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备课教案(修订版)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备课教案(2010年修订版)

一、万以内数的认识 数数 写数

读数 第1课时

写数 第2课时

读数 大小比较

二、认识图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拼组图形三、三位数的加减法 整

十、整百数的加减

第1课时整

十、整百数的加减

(一)第2课时

十、整百数的加减

(二)加减法的估算 第1课时

加法的估算 第2课时

减法的估算 第1课时三位数的加法

(一)第1课时三位数的加法

(一)第2课时三位数的加法

(二)第2课时三位数的加法

(二)第1课时三位数的减法

(一)第2课时

三位数的减法

(二)第1课时探索规律

(一)第1课时探索规律

(一)第2课时探索规律

(二)第2课时探索规律

(二)第1课时解决问题

(一)第1课时解决问题

(一)第2课时

解决问题

(二)整理与复习

四、千米毫米

第1课时 千米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小学二年级数学备课教案

“藕粉桂花糖糕”为你分享13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备课教案 ”,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篇1:小学二年级数学备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学会正确迅速地运用6~9的乘法口决求商,初步知道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3、能结合具体的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获得觖决问题的经验。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学会用乘法口诀解答除法问题。

教学难点:

熟练地运用除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1、对口令。

师: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先来做个对口令的游戏,比比谁的反应最快,看看谁表现的最出色!

师说口诀的前半句,生对出口诀的后半句。

师:真没想到大家表现的这么出色。既然大家表现的那么好,我们就一起来参加动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DOC】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备课教案(修订版)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备课教案(2010年修订版)

一、万以内数的认识

数数

第1课时

数数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3页例1~例3,第4页课堂活动。【教学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经历计数单位(千、万)产生的过程,认识计数单位“千”、“万”,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

认识计数单位“千”、“万”。【教学难点】

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教学准备】

教具:主题图、小棒、方格、木块(课件或挂图)、计数器。学具:小棒、学生用计数器。【教学过程】

一、调查感知、情景引入 1学生交流课前学习成果

组织学生课前调查:生活中比100大的数有哪些?举出几个例子说一说。对于比100大的数,还知道些什么?

2情景引入

教师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汇报: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有哪些发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小学数学二年级下教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二年级下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练习学生的生活实际

教学难点:

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

课件

教法运用:

讲解法分析法引导法练习法

学法指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检查预习)复习

1、能填几?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二年级下数学除法教案

二年级下数学除法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下数学除法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二年级下数学除法教案1

教学目标

1. 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 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具:挂图、课件。

学具:学具盒

切入举偶

出示挂图,谈话引入

同学们,到了公园,你最喜欢做什么?你能把图上的 情景讲给大家听吗?

对话平台

玩中学

1. 说一说,想一想。

从图中的情境入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 从图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2) 如果有21个同学去划船,至少要租几条船?

先独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二年级下数学除法教案

二年级下数学除法教案

二年级下数学除法教案1

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应用。

2、体验除法竖式抽象的过程,能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分苹果

教学目标

1.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实际操作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并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提高学生分析观察、推理、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教具:苹果实物、盘子、课件。

学具:小圆片。

切入举偶

谈话引入。

星星幼儿园又到分水果的时间了,猜一猜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水果?

看来大家想吃的水果特别多。不过,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水果之王——苹果。

谁来数一数这里有多少个苹果?

你们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二年级下数学备课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年级下数学备课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