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价值取向研究论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18 08:25:4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价值取向研究论文

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价值取向研究论文

摘要:自20世纪以来,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及冲击日益加强,致使我国众多优秀传统文化开始游离于我国主流文化之外。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中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含着丰富的哲学、养生学等文化内涵,然而近些年来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瓶颈日益凸显。本研究通过分析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内涵,从立足现代,融汇中西、树立价值,明晰内涵、面向未来,走向世界三方面阐述了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所应该坚持的价值取向,以期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价值;取向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中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包含着丰富的哲学、养生学等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自上世纪以来,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及冲击日益加强,致使我国众多优秀传统文化开始游离于我国主流文化之外。同时自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繁盛以来,西方体育文化更是以排山倒海之势强势渗透我国,竞技体育思潮日益冲击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导致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危机日益凸显,因此探究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价值,把握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正确的价值取向,是指引民族传统体育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内涵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各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成果和优秀传统,在其产生、发展与形成的过程中,它不仅是人们感情宜泄、娱乐的活动,包含和折射着我们民族不同社会时期的文化、政治、艺术、宗教、民族审美心理等[1]。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内涵主要体现在于中华民族传统哲学思想的相统一上,“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是我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核心,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也以中庸、和谐等为思想理念,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在形成及发展上都深受上述传统思想的影响,因此中华民族传统价值的内涵其实质就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现,其强调的不是“技艺的比赛”而是通过“技艺”来达到完善人格,和谐内心的目的。

二、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价值主体在进行价值活动过程中,反应出来的价值主体观念。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层面来讲,人们所进行的一切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其本质含义就是为了满足自身的价值取向而进行的实践活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价值取向其含义就是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总体趋势和总体方向。

(一)立足现代,融汇中西

当下,以欧洲体育文化为核心内容的奥林匹克运动文化在世界全球化的态势下已经开始主宰世界体育文化并引领其发展,然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欧洲体育文化即存在矛盾又存在统一,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从宏观上一定要紧跟世界现代体育文化发展的思潮,同时融汇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所固有的“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等哲学思想,从微观上重新塑造现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体系和价值核心,在保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融汇中西。对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发展,我们不仅要坚持继承与传承,更重要的是要立足于现代文化的发展需要,融汇中西。

(二)树立价值,明晰内涵

对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从国家层面首先必须树立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明晰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唯有加强顶层设计才能从整体上把握民族传统的发展价值取向。新时期以奥林匹克为文化核心的世界体育文化极大的影响着人们的体育观念,但健康已经继现代竞技体育文化外发展成为体育的核心功能,当下体育与健康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核心问题。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蕴含着丰富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并且与中华民族的养生学息息相关,因此民族传统在现代社会中必须树立以健康、养生为核心的价值取向同时并将此价值上升为其发展内涵,进而适应现代人民体育的诉求。

(三)面向未来,走向世界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处于世界体育大文化发展的背景下,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我们首先必须从客观上承认它的局限性、地域性、民族性。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受制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发展的固有价值,虽然在体育全球化的背景下,诸如武术、龙舟、摔跤等民族传统体育运行项目已经进行了全方面、深层次的改造,但在适应世界发展潮流,走向世界等方面还显得尤为不足。当前我国无论是竞技体育运动还是社会体育运动的发展都以逐步与世界接轨,但唯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与世界体育的发展却存在着融合的问题,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及价值取向方面,必须将民族传统体育的精髓融入到国际体育大文化之中,面向未来,走向世界是民族传统体育必须坚持的发展价值取向。

结语

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及冲击日益加强,致使我国众多优秀传统文化开始游离于我国主流文化之外的特殊发展历史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瓶颈已经日益凸显,发展价值取向日益模糊,因此我们在发展中必须认清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价值取向,将民族传统体育的精髓融入到国际体育大文化之中,从立足现代,融汇中西、树立价值,明晰内涵、面向未来三个方面树立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沙艳.民族传统体育生存及发展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7.

[2]白晋湘.全球化视野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

[3]梁一儒,宫承波.民族审美心理学[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12.

[4]白晋湘,张小林,李玉文.全球化语境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与文化适应[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09.

[5]毛骥.全球化浪潮下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于发展之道展[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3,04.

第2篇:民族传统体育价值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价值研究

作者:白晋湘来源: 政法司理论处发布时间:2006-11-2

2字体:【大】 【中】 【小】

1中国的社会转型

中国社会转型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化,即从传统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社会、农业社会、乡村社会、封闭半封闭社会向现代的市场经济社会、工业社会、城市社会、开放型社会转化。从1949年为界划分为早期的社会转型和现代的社会转型。早期的社会转型始于1840年,中国社会开始了艰难的寻求现代化之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社会转型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开始从传统社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转型。现代社会转型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1978年;第二阶段从1978年改革开放直至现在。我国目前的社会转型一般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加速转型时期,社会转型的速度、广度、深度、难度均前所未有。这种转型必然在我国社会结构的转换、社会运行机制的转换、价值文化观念的转换等方面对我国社会运行状态产生深刻影响,必然产生一种转型效应。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和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其面临的社会背景和时代价值观念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必然要求其自身在价值形态、价值观念等方面产生现代变迁和发展。社会转型期民族传统体育价值重构的依据

2.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重构的理论依据

2.1.1 转型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重构,是文化价值属性的客观要求

根据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可被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这一客体与主体(民族和社会)之间需要一种特定(肯定或否定)的关系。马克思认为,价值是人们对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互相联系和关联的,任何事物的任何属性归根结底都可以归结为一种关系。因此,价值的属性是客观的。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客体,总是与各民族的个体和社会的需要或利益密切相关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产生、发展及其运行总是通过各民族人们的活动和社会发展演变而实现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演变和转型,各民族的经济、文化教育、知识观念等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由此也决定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社会转型中作为客体的需求属性的转变,决定了其价值转变的社会必然性,进而也必然要求其价值的重新构建以体现各民族不同的社会和时代需求。

2.1.2 价值重构: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追求先进性的时代要求

文化的先进性强调的是文化发展状态中纵向的审视,即人类文化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未来方向,是否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只有使自己的文化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才能保持自己的文化形态在世界文化中的发展地位,争取取得更加优越的发展机会。世界各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是各自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现代体育文化不仅要成为少数竞技运动员和多数观众的世界,而且要有更多的大众人群参与到体育健身和娱乐中去,应该注重区域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蓬勃发展。

2.2 社会转型期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重构的实践依据

2.2.1 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民族传统体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发生位移

传统农业社会的基本特征在于简单的、进化度极为低下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方式,这是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在我国民族社会发展进程中,狩猎、牧业、渔业、运输等传统生产

方式曾是各族人民满足生存和生活的基本劳动手段。游离于生产过程的民族传统体育尤其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各自民族的生产活动紧密相连,既源于生产劳动过程,又是对生产劳动生活的一种补充。而与传统农业社会不同的是,工业社会是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特征,社会高度分工。其生产、生活方式与传统社会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在这种工业化社会的冲击下,民族传统体育依托的传统劳动生产方式逐渐消退、消失,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在人们新的视野里逐渐淡化或转移。

2.2.2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意识和功能日益强化

2.2.3 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的转化,西方奥林匹克强势文化的融合与冲击

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中国传统社会呈现出封闭半封闭状态,民族地区由于地域、民族文化等渊源更是如此。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以及社会流动的加快,社会必然相应地呈现出开放状态。在我国开放社会转型进程中,一方面,民族传统体育通过与外部世界的交流,不断促进其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正受到西方奥林匹克强势文化的强烈冲击。奥林匹克文化是当今依赖于科技的、物理属性的强势体育文化,它突出的是在国际体育中只倡导西方单一的竞技体育文化模式,而排斥其他的体育文化类型。奥林匹克运动在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同时,极大地忽视了各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拒绝其他文化的广泛参与,因此也强烈制约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2.2.4 宗教、准宗教社会向世俗社会的转化,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失去依托

世俗化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所反映的是社会成员总体上的一种新的价值取向。它主要是指在现代社会中,宗教制度、超自然信仰以及与此有关联的事物相对来说已变得不很重要,社会成员越来越趋向于现实性、理性化,越来越重视对社会事物的参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大多与各民族的宗教崇拜和信仰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发展进程中被披上一层神秘的宗教外衣。随着世俗化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由于“现代化”发展产生了巨大变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也逐渐由生活的组成部分变成人们的业余消遣或娱乐点缀。

2.2.5 伦理社会向法治社会的转化,要求加强民族传统体育制度文化的构建

我国传统社会实质上是一种人治社会,尤其在自给自足的封闭的民族地区,民族和家族式伦理道德在社会生活中起重要支配作用。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转型和发展,依法治国正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治国方略。法制社会强调把所有的社会活动纳入制度化和规范化轨道,用制度建设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并进行组织管理创新。与此同时,现代体育文化也表现出了高度的社会化和组织化,纵观现代体育的发展,如国际奥委会、各种国际单项体育组织都有着规范的组织管理与制度规范。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除了武术、气功等少数项目有专门的项目管理中心归口管理外,大多数项目没有直接的部门进行规范与管理,大多处于一种无规范的自发原始状态,更不用说得到有序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中国社会转型期民族传统体育价值重构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3.1 思想将更加解放,价值选择将更加多样化

3.2 文化的主体性更为明确,自我价值意识将进一步发展

中国几千年来以群体为本位的民族传统文化,虽然对民族的整合和凝聚起了很大作用,但是由于它过分强化社会群体意识而泯灭了自我价值意识的存在,因此造成了个体文化主体的失落。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必然发展出自由竞争、自我实现的文化价值意识。由群体价值意识发展到自我价值意识是一种进步,是文化主体失落的复归,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长期受传统文化统治的情况下,自我价值意识的发展不仅会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而且会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所以说民族传统体育价值的重构要着重对少数民族群众自我价值意识的培养,使其在现实生活中意识到自我社会历史使命的价值思维方式。

3.3 思维方式将由非理性走向理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民族传统文化中人们的落后和蒙昧的思维方式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他们将不再凭巫术、迷信等等原始文化价值作判断,代之而起的将是凭借科学技术的价值、商品信息的价值进行判断。合理的核算、生产、分配以及合理的消费、经济道德、精神生活,将成为少数民族群众主要的价值思维方式。因此,民族传统体育价值的重构就是要培养少数民族群众的理性化的价值思维方式,以符合社会的需求和时代的需要。所以,着重对少数民族群众思维方式由非理性向理性的转变,是民族传统体育价值重构的重中之重。民族传统体育价值重构体系的时代特征和未来趋势

4.1 它将是一个开放的价值体系

面对世界经济结构的发展、全球文化价值信息的出现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再保持封闭性的价值体系已经不可能。世界经济结构的发展、全球价值信息的出现和当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正在形成一种世界文化,造成人类共同的文明,发展出人类的共同价值意识。特别是内地和广大农村随着中国开放政策的实施,必然使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价值模式发展出新的价值取向。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不能置身于这种文化、文明和价值意识之外,而必须适应世界历史潮流,开放其价值体系,这是大势所趋。

4.2 它将是一个多元的价值体系

民族传统体育就其内在结构来说乃是个体农业经济、宗法家庭、儒家思想一体化的,也与“大一统”的传统社会、政治、经济相互适应的。但中国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传统的一元化的、“大一统”的文化价值体系必然被一个多元化的文化价值体系所替代。民族传统体育价值重构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也将是一个新与旧、土与洋、传统与现代文化价值并存的局面。整个文化结构表现为多元化、多层次,并且其价值取向交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多元复杂的价值体系。

4.3 它将是现代变迁过程中一个有自我组织能力的价值体系

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变迁乃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延续,作为历史的连续体,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模式和价值取向仍然会保持其历史个性,仍然会发挥其自我组织作用。民族传统体育在扬弃、融合、纳新中发展,但是这个过程并不是新旧文化的杂糅、调和、拼凑,而是深厚的民族文化结构在新的文化积累中实现突变和飞跃。这种突变和飞跃离不开原有的民族文化积累,离不开这种积累所形成的遗传趋势。因此,民族传统体育价值重构是更高形式的延续,是渐变与突变交织着的延续。中国社会转型期民族传统体育价值重构的途径

5.1 牢固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价值的重构,首要的就是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要不断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深入开展,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加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在文化内容上,坚持科学、文明、健康原则,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在文化形式上,必须面向大众,重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路线。另一方面,先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设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此意义上分析,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重点是以发展的眼光审视以西方体育文化为主流的世界体育文化的发展,既体现敏锐的批判精神又有兼容并收的气度。2008年奥运会为中西体育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创造了良好机会。

5.2 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传统体育根植于各民族大众,具有天然的群众性和普及性,具备培养民族精神的独特优势和价值。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民族精神,主要体现在集体荣誉感和自强不息两大精神上。这种将个人与集体融为一体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对培养民族精神起重要积极作用。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价值的重构中,民族精神应贯穿整个建设过程的始末。

5.3 培养健康、积极的人生价值观

大众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项目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有着特殊的作用。首先,通过广泛开展和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塑造健康强壮的体魄,这为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发展准备了良好的身体载体;其次,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人的性格、体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处于发展的重要阶段,可塑性强。而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娱乐和趣味性强,吸引力大,在特殊的情景中寓教于乐,使人们在近似游戏或游乐中接触和认识体育活动,认识它在强身健体中的重要作用,最终喜爱和参与体育活动,从而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价值观。

5.4 大力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事业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的重构,必须重视和突出学校教育的基础性作用。从世界发展历史中不难看出,许多民族传统体育都经历过进入学校教育而获得理论与方法上的提升,在普及范围上获得大幅度拓展的历史。从欧美的各种球类活动到日本的柔道、韩国的跆拳道,无不以学校教育为中介完成改造,使之便于教学、比赛和推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武术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学校教育的推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全国的推广同样离不开学校教育的努力。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将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形象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5.5 积极推动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在满足新的社会需求上体现出独特价值,并以健身娱乐、休闲旅游等形式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在产业化过程中,一方面可通过市场经济杠杆和商业化途径,为自身发展筹集资金,促进自身的推广和发展;另一方面,可为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化的进程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离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必须在产业政策、制度、资金、人才等方面予以支持、引导和规范,切实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产业化进程。这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价值重构的重要内容。

作者:白晋湘(吉首大学)

龙佩林、熊茂湘、陈威、熊鹰、张继伯、张旭、杨明雄、龚子飞、梁红

第3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思路研究论文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思路研究论文

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我国的一些山区,这些地区的相对偏远,使得少数民族群体与外界的交流较少,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另一方面来说,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又存在一定的困难。少数民族聚集地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从而极大的改变本地区民族的文化生活。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转型,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是在19世纪末就开始发生转型,人们对过去传统体育项目的关注越来越少,相应地也就使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表现在萎缩的状态。加之,国际体育文化的严重冲击,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娱乐生活都沉浸在网络、电视以及各种舞会当中,几乎对传统体育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感兴趣。通过对少数民族聚集地的调查发现,抵杠、秋千、拉鼓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价值取向研究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价值取向研究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