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地形测量实习报告
地形测量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1)学会利用全站仪进行控制测量和碎步测量,掌握控制测量和碎
步测量的基本方法,体会先控制后碎步,从整体到局部的基本原则。
(2)手动绘制地形图,要求熟练掌握地图绘制的方法与技巧。(3)学会利用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掌握水准测量中的数据处理。
(4)学会利用经纬仪进行水平角和竖直角的测量。
二:实习利用的仪器
DS3-007644水准仪,J6-810795经纬仪,钢尺,三脚架,双面水准尺等。
三:控制点建立方法
校内测量平面控制网建立步骤:
(1)控制点的建立:熟悉自己测区的地物分布,测区大小,在视野好的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如路口,转点处建立控制点,使控制点与已知点围成一闭合多边形,为方便之后的碎步测量我们在每个入口都建立有控制点,从已知点到东门,从东门沿着主道路到转角,为方便测角,相邻导线点间要通视良好,远离障碍物,保证成像清晰。之后发现控制点不够用,就要用测坐标的方法补测了几个控制点,检核无误后投入使用。
(2)外业测量方式:我们把经纬仪放在1,1作为测站点,12为后视点。对中整平后,通过盘左盘右两次测量2点和12点的度数,记录下来,检查数据无误后搬站,之后的测站点采用同样的方法。
(3)处理数据。通过算出的数据绘制表格,以便数据更加直观的体现,方便后面的碎步测量。(控制点建立草图及数据处理表格见附页)四:水准测量的方法以及简易平差计算
(水准测量数据,数据处理过程及所制表格见附页)
水准测量的方法:
(1)人员安排:主测1人,记录1人,检核1人,扶尺2人。(2)通过从水准点布设一个闭合的水准路线,为了保证精度及度数
容易,保证偶数测站数且相邻测站之间距离不超过100米。(3)每个测站,通过大致计算步数使前后视距大致相等保证精度,将仪器整平后,先瞄准后视尺读数A1,瞄准前视尺读数B1,调整仪高,大概与第一次的仪高相差1分米以上(可以提高精度),瞄准前视尺读数B2,瞄准前视尺读数A2,.将数据全都记录下来后,检核人员计算两次高差:H1=A1-B1;H2=A2-B2,△H=H1-H2,若△H大于3毫米,则应检查数据记录或重测。(4)整理数据,进行简易平差计算,通过水准点高程和各个测站之间的高差,计算各个测站的高程。
五:碎步采集方法
校园测量:
(1)人员的安排:主测1人,记录1人,立签1人,核查1人。
(2)主测先在控制点处架设好仪器,对中整平,然后进行测站设置,输入测站、后视坐标参数,后视定向,接下来就可以进行测量将碎步点的坐标记录入拿着画好的草图,保持与主测人员的联系,保证草图上的点号与实测的点号保持一致。(3)结合实际情况,由于建立的支导线,每个路口的控制点的视野有限,我们又通过大控制引出多个小控制点,再通过每个小控制点进行碎步测量。
(4)碎步点的定位,对于规则的房屋,只要测出三个角点的坐标,房屋的附属地物,如台阶,阳台需确定位置及形态所以必须选取碎步点,花坛、路灯、单个树、电线杆、摄像头等独立地物需要在该处选取碎步点进行测量,行树得测出第一棵树和最后一棵树的坐标,圆状地物可以在圆周上测定均匀分布的三点坐标,圆弧线一般应测定起终点和大致中间的一点。在碎步测量中,对于某些特殊的具有高度对称的建筑物或者花坛,我们采用的方法是测出该地物的一半,在画图中可以采用镜像的方法画出另一半。对于一栋楼上的阳台,由于形态一样,数目多,为了保证效率,我们采用的方法是测出其中一个阳台的两个角点,反映出阳台的形态,其它的阳台只测出左角点,反映出阳台的位置,在画图时可以通过复制来绘出。由于小区中花草树木非常繁茂,有个别房屋的多个角点只能测到不足3个,这时我们采用的方法是,由于小区很多房屋形态完全相同,当测出其中一栋房屋的全部角点得到其形态后,其它相同的房屋可以只测出一个角点,在画图是采用复制的方式绘出。总之,在碎步测量时必须在保证反映地物真实形态的同时对碎步点的数量进行精简。
八:实习体会
接近4天的实习,分为大致三个部分:校内测量与成图,校内水准测量、经纬仪的角度测量。同学们被分成了多组,各个组之间有合作也有竞争,相互比较也相互学习,组员之间互相合作,互相帮助,互相体谅同时也互相监督,及时改正错误,大家分工合作,有着自己的职责也同时承担着相应的责任。我觉得在实习中得到的不仅仅是专业技能的锻炼,经验的积累,还有的就是组员之间的配合与默契度的提升,工作的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
经过这次实习,我们实践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使知识真正体现了它的实际用途,相信它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为我们以后的测绘工作打下了基础!
第2篇:地形测量实习目的
一、目的与要求
本次实习目的与要求就是熟练掌握常用测量仪器(水准仪、经纬仪、)的使用,掌握导线控制网的布设和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计算方法。分发仪器后,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习。先进行水准测量。在校内选择地籍井盖内的水准点作为起始点(已知其高程),再校外围绕学校布设一条闭合水准路线。水准点选在道路路边(不得将点选在道路中间,以免发生交通事故),点位确定后做好标记并编号。四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每站观测顺序为:后-前-前-后,并且观测的测站数为偶数。
由新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统一部署安排,邓文彬、高长年为指导老师的,为期两周的地形控制测量实习已经结束了。我们测绘工程的专业班学生从这次实习中学习到了很多东西,也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测绘人员的艰辛。学年前阶段是以理论学习为主,对测绘专业的了解不是很全面。我们在整个实习期间都保持着严肃认真的态度,因为我们知道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地形测量实习对培养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掌握具体工作程序和内容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也对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水准仪的使用
1:安置仪器 2:粗略整平3:瞄准水准尺 4:精确整平5:读数
在平时的日常学习中我已经对ds3水准仪的使用有过实际操作,这次所使用的水准仪是自动安平水准仪,又比之前所试用的较之先进,每次读数都省去了精平的操作,使我们的每次观测都能顺利的快速完成,大大的提高了我们的测量速度。这次实习我们首先做的是从水准点出发再回到已知水准点的水准路线,在这第一次的校外实习中我们就遇到了许多问题。比如:出了学校我们主要在人行道上进行设站,过往的行人直接影响了我们测量的正常进行;现在正值夏天,炎热的天气、刺眼的阳光,不但影响着仪器的读数还考验着我们同学门的耐力。但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我们保持平静的心态来寻找合适的机会,用坚强的意志接受阳光的考验。在检验所测数据的时候,做到发现错误立即解决对读数结果超限的时候立即返工,同时还发现测量工作一般都在规定的记录表格上如实地反映出测、算过程和结果,表格中有计算校核,∑a一∑b=∑h,这只说明计算无误,但不能反映测量成果的优劣。外业测量结束后,进行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在限差允许的范围内,即按水准路线长度或测站数进行调整,若超过限差,必须重测,直到合格为止。水准测量完成后,我们又领取了新的仪器:j2经纬仪,准备进行导线测量。在校内选择三个已知坐标点作为控制点,在校外选取控制点布设导线(控制点由邓老师选取),将所有控制点连接成一条闭和导线,每个控制点都钉有钢钉并编号。
三、经纬仪的使用
在导线测量中的水平角角度测量对于我们来说要求非常高,我们用的是j2经纬仪。由于我们在平时的日常学习中没有接触过j2经纬仪,高长年老师又给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我们明白了j2与j6的区别,还有j2每一站测量后数据3 8 13 9的限差要求。j2经纬仪的精确度很高,这就要求我们一直都秉着做事严谨的作风,对于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在每一站上都要对旋进旋出读数、2c等数据是否超限进行检验,如果超限立即重测,直到符合限差再进入下一站。 在实习中为了避免大的误差我们也都总结了不少经验,例如我们采用盘左和盘右观测取平均数的方法,可消除照准部偏心误差、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横轴不垂直于竖轴的残余误差。又如在短边上的端点观测角度时要特别注意对中,照准目标时要尽量瞄准目标的底部,因为它们对测角的影响与距离成正比。为了消除度盘的刻划误差,需要配置度盘的位置,每测回变换进行配置。在角度测量时我们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仪器下沉和路边行人带来的影响。由于做导线的时候选点都较远,且都在马路旁边,过往的车辆行人都是很大干扰,特别是南昌北路到北园春的拐弯处的控制点,它在北园春十字路口旁,面对川流不息的车辆,想瞄准点是需要极大的耐心和能抓住任何机会的能力。为了避免行人和车辆的干扰,所以我门每天都很早出门,必须在人少的时候抓紧时间干;还有在阿勒泰路向南昌路的拐弯处,由于地势、地物(路边垃圾箱)等影响,测量人员观测不清楚测钎,经过全组人的商讨后,提出了二个解决方案:a.利用长的标杆代替短的测钎;b.利用铅垂线代替测钎。在考虑了所有因素,进行尝试后,我们用标杆顺利的测完了这一站。角度测量过程中,让我们都看到了严谨作风在工作中的重要性,也让我们在实际问题中成长起来,经过这一项目的实习测量后我们也深刻的认识到团结的力量是伟大的。
第3篇:地形测量实习报告
地形测量实习报告范文,帮助你获得更专业信息(2009-7-22 15:51)
一.实习任务 1.以5秒网中各点为已知点布设单一导线。2.以四等水准要求测设水准网,高程系统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3.利用已布设的导线点进行二次加密。4.结合实习心得体会,完成测量实习报告
二.实习的具体技术要求 1.水准测量:(1)方法是采用“S 水准仪、中丝法、配合木质双面水准标尺、观测顺序是后后前前或黑红黑红,要求尺子三丝能读数。(2)每测段进行往返测。限差如下:1.仪器i角<20″。
2.前后最大距离<100m。3.前后视距差≤3m。4.每站的前后视距累积差≤10m。5.同一尺子黑红面读数之差(去尺常数)≤3mm。6.黑红面高差只差≤6mm。7.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5mm。8.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限差<±20
第4篇:地形测量实习报告.
地形测量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1)学会利用全站仪进行控制测量和碎步测量,掌握控制测量和碎步测量的基本方法,体会先控制后碎步,从整体到局部的基本原则。
(2)CASS软件绘制地形图,要求熟练掌握利用CASS绘制地形图的方法与技巧。
(3)学会利用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掌握水准测量中的数据处理和简易平差的计算。
(4)学会利用经纬仪进行水平角和竖直角的测量。
二:实习利用的仪器
GTS-332w 托普康全站仪,DS3-007644水准仪,J6-810795经纬仪,棱镜,钢尺,镜架,三脚架,铁钉,铁锤等。
三:控制点建立方法
校内测量平面控制网建立步骤:
(1)控制点的建立:熟悉自己测区的地物分布,测区大小,在视野好的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如路口,转点处砸钉喷漆建立控制点,使控制点与已知点围成一闭合多边形,由于我组所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