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18 08:09:5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雨巷(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分析戴望舒的代表作品《雨巷》,初步体会戴望舒诗歌的特点。简单了解现代派诗歌的特点

2、分析《雨巷》所描写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体悟作者的情感。

3、提高学生鉴赏现代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雨巷》中意象的选取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

作者的情感;知人论世,了解时代与文学的关系

第一节

一、导入:

课前放唐磊的《丁香花》

每次听唐磊的《丁香花》这首歌,在它淡淡的哀愁中总能想起一位诗人,他也曾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希望缝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他就是--戴望舒。

二、诗人简介:

戴望舒,浙江杭县【今余杭】人,中国现代派代表诗人。他成名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是继徐志摩之后,我国诗坛上又一颗璀璨的明星。他前期的诗风轻盈流丽,重象征、意象,追求诗意的朦胧含蓄。后期的诗,因受抗战激发的影响,诗风变得厚重、刚健,语言也更为洗练纯朴。《雨巷》是用象征手法写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发表后,戴望舒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称。

三、预习检查:

1、读准下列词语并解释。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寂寥:寂静,空旷。

彳亍:走来走去。

颓圮:坍塌,破败。

四、诵读感知:

1、我们常听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今天我们也来做一回现代古人,集体朗读,熟悉诗歌内容。诵读时请大家注意诗行中诗人流露出的感情。

2、读完这首诗后,你体会到诗人在诗行中流露出怎样的情感?诗中有没有相应的词语?

忧伤、低沉幽怨。

愁怨、忧愁、哀怨、彷徨、冷漠、凄清、惆怅、凄清迷茫。

3、怎样才能读出这种忧伤、低沉幽怨的感情?

语速缓慢,语调低沉。

4、指定学生或要学生推荐同学朗读,教师评点。

第一节

“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悠长”,重叠运用,舒缓悠扬的节奏。这个词,要读出江南雨巷幽深、绵延、空蒙的特点。

“我希望逢着。”“希望”,应满含深情地读,读出希冀、企盼、向往的感情。

第二节、第三节

“丁香一样的。”丁香,散发出幽微的芳香,仿佛诗人正以鼻嗅之,读出心驰神往的情态。

“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哀怨”、“彷徨”,重叠运用,读时声音低沉舒缓,要读出诗人哀怨而又彷徨的心境。

“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回环复唱,诗歌的节奏巧妙地拉长,读时也要尽量拉长声音。

第四节、第五节

“她静默地走近。”“静默”,仿佛姑娘迈着轻巧缓慢的步履,向你走来,要读出这份悄无声息中的“静默”色彩,声音要低要沉。

“走过,走近”,仿佛姑娘正向你走来,你热切地注视着,眼神充满期盼和渴望,要读出这种惊喜。

“你梦一般的,你梦一般的凄婉迷茫。”“你梦一般的”,妙用复沓句式,形成诗歌回环往复的效果,要读出“梦”的飘忽、迷离。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远了”,读的声音要越来越轻,读出怅然若失,读出迷茫失落。

5、教师范读或听磁带诵读。

6、诗文写作、背诵思路。

① 悠长寂寥的巷子,绵绵不尽的细雨,在灰蒙蒙雨帘中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的抒情主人公“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

② ③“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究竟是怎样的姑娘?姑娘有丁香一样的颜色、芬芳、忧愁像诗人一样冷漠、凄清、惆怅。

④终于,诗人期待的姑娘梦幻般地出现,带着太息般的眼光。

⑤⑥姑娘梦幻般地飘逝,走进雨巷。

⑦“我”希望再次遇到丁香般的姑娘。

7、熟读按诗文思路力争课堂背诵。

第二节

一、 这首诗的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这首诗写得比较朦胧,诗里我们看到的不是具体鲜明的景物和人物,一切都是朦朦胧胧、飘忽不定的,但我们可以从诗里看到许多意象,并感觉那朦胧飘忽的,忧伤、缠绵哀怨的意境。

二、 作者为了能营造“低沉、孤独、惆怅、失落、无奈、伤感”的情调,表现“纤细朦胧的凄美”的意境,采用了哪些意象(或者说是景物)和人物形象?

意象:

第一个是油纸伞:这是件真实的雨具,作者并没有做过多具体的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一方面免得喧宾夺主,落入俗套: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伞的迷梦意境。因为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撑一伞风雨独立消魂的形象。把它放在独特的环境中就能产生奇特的意象。

第二个是雨巷:雨巷是由“雨”和“巷”两个意象构成的。这时的“雨”应该是怎样的“雨”?当然是细雨,细雨迷蒙,天色阴沉就易使人产生伤感。诗中用什么样的词来形容“巷”呢?作者用“悠长、寂寥”来形容“巷”。“悠长”写出了小巷的幽深;“寂寥”表明了这是一条空寂的小巷。小巷里又有“颓圮的篱墙”,“颓圮”写出了小巷的残破;还有让人怀旧的具有隐蔽和遮挡作用的油纸伞,再加上蒙蒙的细雨,阴暗潮湿,青砖灰瓦青石路面,色调阴冷,这几个意象构成了一个阴冷、迷蒙、破败、空寂的背景。

第三个是丁香:丁香形状象结,开在暮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愁怨,说丁香是愁品。开的花为淡紫色或白色,颜色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和愁怨。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而且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所以,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

 第四个是篱墙:这个篱墙是颓圮的,就让人有种哀怨、凄凉、衰败的氛围。

人物形象:

丁香姑娘:哀愁、淡雅、轻盈、美丽的姑娘

a、作者在诗中如何描绘她?

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

b、作者为什么反复地用“丁香”来形容修饰姑娘呢?

丁香在古典文学当中是个“愁品”,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丁香姑娘当然就是哀愁、淡雅、轻盈、美丽的姑娘。

三、 西方有一句名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确实,诗歌的鉴赏就是欣赏者通过艺术想象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同学们对诗歌的主题有几种理解?首先让我们结合创作背景、作者的经历来加深对它的理解。

1、 失恋的痛苦:

在爱情上,戴望舒第一次的恋爱在1927年,他爱恋着同学施蛰存的妹妹,后来恋爱失败了,戴望舒十分痛苦。《雨巷》表达诗人对爱情的追求,而恋爱失败后的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痛苦。

2、 现实的黑暗:

《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望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戴望舒就是他们中的一分子。他《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一二岁。一年多以前,他与同学杜衡、施蛰存、刘呐鸥一起从事革命的文艺活动,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用他的热情的笔投入了党的宣传工作。1927年3月,还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当局逮捕拘留过。“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在江苏松江的朋友家中,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他这时候所写的《雨巷》一诗自然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感。

3、 主题的理解:

“雨巷”象征了黑暗压抑的现实。

“雨巷”象征了大革命失败后,革命事业陷入低谷。

“雨巷”象征了人生际遇上的低谷。

“我”是一个心事重重的知识分子形象。

“我”是一个苦闷的、人生的追求难以实现的知识分子形象。

“我”可理解为一个失恋者的形象,这是一首爱情诗,表现了“我”失恋后仍苦苦追寻的执著情感。

“丁香般的姑娘”象征了诗人在大革命失败后苦苦追求的革命前景和希望。

“丁香般的姑娘”可理解为诗人理想中的恋人形象。

“丁香般的姑娘”可理解为生活中一切美的事物,如美好的人生理想等等。

“丁香般的姑娘”就是作者自己的真实写照。整首诗表现了诗人渴望遇上与自己有同样思想和感情的友人的心情。

整首诗可理解为诗人在革命遭受挫折后,找不到出路,但不甘沉沦的精神痛苦与迷茫。

整首诗还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生活中美好理想的追寻的心路历程。

四、 从形式美的角度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1、叶圣陶先生曾经盛赞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如果我们从音乐性的角度来欣赏这首诗,你有什么美的享受?

①读起有一种一唱三叹、迂回反复、回肠荡气的感觉。

②听起来悦耳、和谐,读起来像一首轻柔而沉思的小夜曲。

2、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效果呢?

①从全诗看,第一节和最后一节除“逢着”改“飘过”之外,其它语句完全一样,这样,同一主调在诗中重复出现,起结复见,首尾呼应,不仅加重了诗人彷徨苦闷的心境,也增强了全诗的音乐性。

②全诗从头至尾没有换韵,每一节共六行,每节押韵两次到三次,在相隔不远的行里重复一次韵脚,如“雨巷”、“姑娘”、“芬芳”、“惆怅”、“眼光”等,有意地使一个音响在人们的听觉中反复,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

③另外,语言上用反复,如“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迂回往复,悦耳和谐,一个寂寞而痛苦的旋律在全曲中反复回响,萦绕在我们的心头。

五、 背诵诗歌

王斌

第2篇:雨巷(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诗歌的意象、情感;形象思维在诗歌中的运用;感受“幽怨、凄美”的美学特征。

教学重点:诗歌的意象、情感

教学难点:形象思维在诗歌中的运用

课型:新授课

教法:教师提示,学生动手,动脑

教学过程:

我首先在黑板上写下了“雨”字,问:“当同学们看到这个字的时候,有什么感受?”教室一片静默。没有一个同学能回答,还有的同学一脸茫然。只有一个同学回答:“麻烦!”“是啊,就是麻烦,烦燥。除此之外呢?”教室里又是一阵沉默。终于没有人发言。“我出道选择题,当你看到雨这个字的时候,你是高兴还是悲伤还是忧郁?”“忧郁!”同学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它。“是的,雨,总是带给我们一些莫名的忧郁,无可名状的哀伤。”那么“巷”呢?教室里更加安静,没有一个学生回答。“巷,在北方,被称做小胡同,南方称做弄。就像南北方人一样,南北方的胡同也不尽相同。北方胡同像北方人,直来直去,如果是斜街,就注明。南方的胡同有什么特点呢?我们通过柯灵的《巷》来回答。”“江南的巷,像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一幅古雅冲淡的图画,有如古代的少女,优娴贞静。”“江南的小巷,又深又长,一个人耐心静静走去,要老半天才走完。它又那么曲折,你望着前面,好像已经堵塞了,可是走了过去,一转弯,依然是巷陌深深,而且更加幽静。那里常是寂寂的,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的足音。”现在请同学回答当你看到“巷”字时的感受。“寂静。”同学们异口同声。“在如此忧郁的天气里,在青石板铺就的小巷中,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共同走进戴望舒的《雨巷》。

首先请同学朗诵这首诗。”一个同学起来朗诵。“从这位同学的朗诵中,你能听出作者的感情吗?”没人回答。只好又是选择题。“兴奋、愁怅、哀伤”。学生们做了选择。没有人选择兴奋。那么这种忧郁之情,作者在文中是通过哪些事物来体现的呢?请同学们找出诗中的事物。

这个过程好像比前几个容易一点,不过也是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油纸伞”“雨巷”“姑娘”“篱墙”。“我们再看看这些东西各有什么特点”。“油纸伞”:“油纸”与“有子”谐音,圆形伞面寓意美满、团圆、平安。竹制伞架寓意节节高升。同学们第一次看到“油纸伞”是在哪部影视中?“《白蛇传》!”“是啊,自古油纸伞下演绎了多少经典的爱情故事!油纸伞成了恩爱、浪漫的像征。”“作者撑着油纸伞在小巷中彳亍着,想要干什么呢?”同学们笑了,“寻找自己的爱情。”“我们姑且这么认为。”我们再看姑娘这个意象。这个姑娘像“丁香”一样?那丁香是什么样的?学生还是不知道。“丁香花纤小文弱,清香优雅。古代诗人以此立意,写了不少古今传诵的名作,丁香因此也成了古代诗词中人们熟知的意象之一。”“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丁香被称做是“愁品”。其实,我觉得紫色本身就是忧郁的颜色。女孩子穿紫衣服最漂亮,但很少有女孩子能把紫衣服穿出那种美感来。所以,这是一个带着愁绪的身穿紫衣的姑娘,她清幽脱俗,忧愁哀怨。“像我一样。这女孩子也撑一把油纸伞,是不是也在寻找自己的爱情?”这两个忧伤的人在蒙蒙的细雨中相遇,同样的哀怨,同样的找寻,却又是同样的擦肩而过”

从这些意象当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一种怎样的氛围?

凄清、冷漠、愁怅。

这又能体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哀怨、惆怅、迷茫--失望、彷徨。

请看,在诗中出现的事物就叫做诗歌的意像。由诗歌意像的特点或感情营造出来的这种氛围就叫意境。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意境又是为了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这三点是一一相扣的。

通过这首诗,我们了解了作者通过各种意象构成意境来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体会了作者失望、迷茫的感情,明白了诗歌的术语:意象、意境。现在留课下作业:

预习《再别康桥》,做练习册1-5题;画出文中的意象;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后反思

这节课上得极不成功。学生这里来说,没有反应,好像自己讲的跟他们没有一点关系,其实细查起来,是学生好奇心的缺失。学生不了解雨有什么含义,不了解小巷的好处,脑子一片空白。从自己这里来说,把学生想得太高,自己对文章的把握也不太到位。在自己心中唯美的画面自己没有表现出来,上成了四不像。只是解决了两个诗词的术语

王红英

第3篇:《雨巷》(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朗读品味,咀嚼诗歌语言,体会诗人的感情。

2、深入意境,把握意象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

教法:

1、朗读指导法

2、启发式导问法

学法:

1、朗读感悟法。

2、问题讨论法。

3、演绎法。

[教学设想]:导入-解题-知人论世-三步朗读-问题讨论-总结

[教学预案]:

一、导入。

我们昨天就已经学习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大家可以感受到他的诗词充满豪情、催人奋进,有一种博大雄浑的美感。文学作品中的美所显现出的形式是多样的;不只是让人愉悦的东西才美,那哀婉、凄美、感伤,能够深深打动人心的东西同样具有美的力量。今天,我们就来欣赏《雨巷》,从中体会诗歌给我们带来的美感。

二、老师板书标题,抽一学生写出作者名字

三、展示教学目标

四、简介作者作品(课件展示)

1、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现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雨巷》(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诗人戴望舒。2、品味揣摩诗歌中的重要意象,并分析其象征意义。

过程与方法:教师范读,指导学生反复读,品味诗歌舒缓悠扬的节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人论世,体悟作者情怀,引发共鸣,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诵读与鉴赏

【教学难点】意象的把握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法、比较法、交流式

【教学用具】课件、mp3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丁香花》,学生谈谈听后感受,引入丁香花。

(出示图片,了解丁香花:丁香形状象结,开在暮春时节,花为淡紫色或白色,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丁香是古典诗词里常见的意象:“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浣溪沙》)它不仅是美的象征,也代表了高洁、愁怨。所以说,丁香总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雨巷(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雨巷教案

教学目标:

1、朗读品味,咀嚼诗歌语言,深入意境,把握意象的象征意义。

2,了解“自由诗体”的特点。

3,深刻体会诗歌中借物抒发的内心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分析“雨巷”、“我”、“丁香一样的姑娘”的象征意义。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方法:

1、朗读感悟法。

2、问题法。

3、演绎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昨天就已经学习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大家可以感受到他的诗词充满豪情、催人奋进,有一种博大雄浑的美感。文学作品中的美所显现出的形式是多样的;不只是让人愉悦的东西才美,那哀婉、凄美、感伤,能够深深打动人心的东西同样具有美的力量。今天,我们就来欣赏《雨巷》,从中体会诗歌给我们带来的美感。

二、诵读、整体感知。

1、集体朗读,初步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雨巷(教案)(粤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雨巷(教案)一、教学目标

1、通过掌握意象来把握意境的营造

2、体会“丁香姑娘”的象征义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难点、重点1、学习象征的用法2、体会本文的象征意义

(二)教学方式:感悟法、朗读法、启发式

(三)课时安排:4课时

(四)预习要求:熟读课文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1、通过朗读来细细品味本文的意境

2、通过细节来进一步体验感知

二、教学步骤

(一)听录音,整体感受

课文读完了,我们感觉到什么了吗?这首持美吗?是一种什么样的美?(只需静思)

(二)放背景音乐,共同朗读体会

我们感觉到这首诗很低沉、伤感,充满着愁绪和无奈。我们被这种感觉控制住了。

这首诗很美。为什么让人难受的诗也美呢?我们还能举出曾让我们难受过,但又深深地被它打动过的人、事和作品吗?对。每个人都有这种体验。不只是让人愉悦的东西才美,让人感伤、感悟的东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雨巷》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课题作者

雨巷(戴望舒)

教学目标

1、了解戴望舒及象征主义诗歌,提升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2、反复诵读,感受意境,品味语言,把握形象。

3、探讨诗人的情感及诗歌主题,学会从深层次体味感情。

教学重点

鉴赏姑娘的形象。

教学难点

探究诗人的情感及诗歌主题。

教学课时

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一曲《丁香花》让我们认识了唐磊,一把木吉他,一曲简单的音乐,诉说着一个凄美的故事。梦蝶的出生是她痛苦的开始,她善良、纯洁,用一颗感恩的心对待世间万物,她清澈的眼眸里透射出的是对健康的渴盼,他的逝去是痛苦的结束,也是幸福的开始。伊人已乘风去,唐磊只能借《丁香花》祭奠曾经的友情,音乐中唐磊沙哑的声音忧伤地诉说着这个凄美的故事,让人不免潸然泪下。每听这首歌,在唐磊的淡淡的哀愁中总能想起一位诗人,他也曾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又寂寥的雨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雨巷》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体会诗歌创造的朦胧迷离、低回动人的意境。

2、 体会“丁香姑娘”的象征义。

二、教学设计:

(一) 教学难点、重点

1、 把握中心意象:丁香姑娘。

2、 体会丁香姑娘象征意义。

3、 体会诗歌创造的意境。

(二) 教学方式:感悟式、诵读法、启发式。

(三) 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 预习要求: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我们的人生中,总有一些最难以忘怀的往事,那幽静的小巷,如烟的丝雨,含着忧愁的少女,不是都能打动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记忆么?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戴望舒的雨巷,去体会那不可言说的美。

二、诗人简介

戴望舒,著名的诗人和文学翻译家,是30年代“现代派”的代表诗人,和徐志摩、闻一多、穆旦、卞之琳等著名诗人是同时代的人。《雨巷》是他的代表作,创作于1927年,初一面世,即以它章节的优美而为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雨巷》(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雨巷》(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