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拓展七》的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17 08:25:1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回顾•拓展 七》教学设计

回顾•拓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将本组课文与以前学习过的描写动物的课文从内容和写法上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会在阅读中总结和反思,不断提高阅读能力。积累古诗。通过阅读相关的动物书籍,继续了解动物故事,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做好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的延伸。

2、方法与过程:回顾、比较、交流体会。朗读、背诵、理解古诗。读“课外书屋”了解故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爱动物,实现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

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古诗,提高阅读能力。

2、比较内容与写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我们以前学习过许多描写动物的课文,例如丰自恺的《白鹅》、布封的《松鼠》、老舍的《猫》,同学们还记得课文的内容吗?(学生简单交流)

2、现在我们再次阅读这些文章,感受一下课文的内容和写法。

二、阅读回顾,自主探究。

我们学习的本组课文也是描写动物的文章,现在同学们再次快速浏览一下,回顾课文的内容和写法。

三、思考比较,交流讨论。

本组课文和以前学习的描写动物的课文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1、小组选择其中的两篇进行合作学习,找出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完成下表:

课题

内容相同点

内容不同点

写法相同点

写法不同点

2、小组长将学习的结果进行总结,准备在全班汇报。

四、班内交流,汇报补充。

1、名小组长将合作学习的结果汇报给全班同学。

2、一名小组长汇报完毕,学生互相补充,发表看法。

五、课堂总结,归纳提升。

我们阅读课文,要善于比较,在比较中总结,在比较中反思,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第二课时

一、日积月累。

以前我们积累了一些古诗,今天咱们一起再积累一首古诗,它叫《马诗》,我们要比一比,看谁背诵得最快。

(1)学生自己试读,读准字音,读熟诗句。

(2)指名读全诗,正音。

(3)你认为这首诗该怎么读?

(4)指名读。

(5)这首诗中你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学生提出问题。

(6)交流一下对诗句的理解,能理解多少就理解多少。

(7)老师补充学生不理解的地方。

(8)学生自主背诵,小组内交流背诵的技巧,互相背诵。

(9)学生背诵展示。

二、课外书屋。

1、老师读《我的野生动物朋友》的精彩片段、学生交流听后感受。

2、如果有学生已经看过,可以介绍自己阅读的内容和感受,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我的野生动物朋友》一书,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

3、拓展阅读:《动物来自好人这一边》、《我最喜欢的一张照片》、《阿布,我的大象哥哥》

4、交流阅读体会。

5、老师向学生推荐动物文学书目。

(1)中国作家沈石溪的《第七条猎狗》《狼王梦》。

(2)加拿大作家西顿的《小战马》《红脖子》。

(3)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荒野的呼唤》《海狼》。

(4)日本作家椋鸠十的《孤岛野犬》《赤鸟》。

6、要求学生课外到图书馆和书店寻找这些书籍,利用课外时间阅读。准备读书交流会。

第2篇:《回顾·拓展七》教学设计

《回顾·拓展七》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回顾·拓展七》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回顾·拓展七》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平台,引导学生进行方法的小结,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积累词汇,丰富语言的同时,加深学生对爱国主义思想的`感悟。

日积月累

1、自读成语,读准字音,

2、同桌对读,分组比赛,熟读成诵。

3、哪些成语意思你不懂?讲解。

4、抄写两次

交流平台

一、导入:在学习课文时,我们曾经在预习阶段查找过许多有关课文时代背景的资料。在举行演讲比赛的时候我们也是通过查找资料丰富我们的演讲内容的。

指名朗读要求。说一说本节课要交流些什么?

2.讨论:通过阅读课文和搜集资料,你对旧中国所受的屈辱和新中国取得的成就有哪些了解?

独立准备;分组交流。

3.交流:在资料的搜集和运用方面,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引导学生从搜集、处理、运用等方面进行小结,注意点拨:

⑴资料分类的方法:主题分类法──根据每个单元不同的主题对资料进行分类;项目分类法──本单元勿忘国耻可分列强欺辱中华儿女抗争等。

⑵学会建立自己的资料目录。

⑶养成定期整理资料的习惯。

⑷从多种渠道获取资料。

三、展示台

1、学习本组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畅谈收获,引导归纳出需要展示的项目。

布置任务:访问老红军、抗日老战士;参观烈士陵园等。

2、根据学生具体的准备情况,课堂上可进行以下活动:

抗战英雄故事会、手抄报评比等。

3、评选活动:

讲故事比赛

《回顾·拓展七》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通过交流平台,引导学生进行方法的小结,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积累词汇,丰富语言的同时,加深学生对爱国主义思想的感悟。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读题,了解要求。

2、讨论:

通过阅读课文和搜集资料,你对旧中国所受的屈辱和新中国取得的成就有哪些了解?

独立准备;分组交流。

3、交流:

在资料的搜集和运用方面,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引导学生从搜集、处理、运用等方面进行小结,注意点拨:

⑴ 资料分类的方法:

主题分类法──根据每个单元不同的主题对资料进行分类;项目分类法──本单元“勿忘国耻”可分“列强欺辱”“中华儿女抗争”等。

⑵ 学会建立自己的资料目录。

⑶ 养成定期整理资料的习惯。

⑷ 从多种渠道获取资料。

二、日积月累

1、自读成语,读准字音,了解这些成语的共同点。

2、同桌对读,分组比赛,熟读成诵。

3、任选一个成语为同学做讲解。

4、勾画出讲解后仍不懂的成语,查词典解决(家庭作业)。

5、拓展:

尝试说同类的其他成语。

三、展示台

1、学习本组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畅谈收获,引导归纳出需要展示的项目。

以下活动可结合班队会活动在平时进行:访问老红军、抗日老战士;参观烈士陵园等。

2、根据学生具体的准备情况,课堂上可进行以下活动:

抗战英雄故事会、手抄报评比等。

3、评选活动:

评选各项活动的能手;评出最有创意的活动小组;评出最佳作品,如手抄报。

第3篇:《回顾拓展七》教学设计

《回顾拓展七》教学设计

《回顾拓展七》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交流平台,引导学生进行方法的小结,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积累词汇,丰富语言的同时,加深学生对爱国主义思想的感悟。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读题,了解要求。

2.讨论:通过阅读课文和搜集资料,你对旧中国所受的屈辱和新中国取得的成就有哪些了解?

独立准备;分组交流。

3.交流:在资料的搜集和运用方面,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引导学生从搜集、处理、运用等方面进行小结,注意点拨:

⑴资料分类的方法:主题分类法──根据每个单元不同的主题对资料进行分类;项目分类法──本单元“勿忘国耻”可分“列强欺辱”“中华儿女抗争”等。

⑵学会建立自己的资料目录。

⑶养成定期整理资料的习惯。

⑷从多种渠道获取资料。

二、日积月累

1.自读成语,读准字音,了解这些成语的`共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回顾拓展七教学设计

回顾拓展七教学设计

回顾拓展七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交流平台,引导学生进行方法的小结,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积累词汇,丰富语言的同时,加深学生对爱国主义思想的感悟。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读题,了解要求。

2、讨论:

通过阅读课文和搜集资料,你对旧中国所受的屈辱和新中国取得的成就有哪些了解?

独立准备;分组交流。

3、交流:

在资料的搜集和运用方面,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引导学生从搜集、处理、运用等方面进行小结,注意点拨:

⑴ 资料分类的方法:

主题分类法──根据每个单元不同的主题对资料进行分类;项目分类法──本单元“勿忘国耻”可分“列强欺辱”“中华儿女抗争”等。

⑵ 学会建立自己的资料目录。

⑶ 养成定期整理资料的习惯。

⑷ 从多种渠道获取资料。

二、日积月累

1、自读成语,读准字音,了解这些成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回顾·拓展七》优秀教学设计

《回顾·拓展七》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交流本组课文中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

2.交流学习和运用描写人物方法的心得体会

3.让学生积累描写人物的各类词语

4.引导学生交流在课内外学习中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对描写人物的看法

教学重点

交流本组课文中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交流学习和运用描写人物方法的心得体会

教学难点:

从课文中汲取写法特点,在交流探讨中提高习作水平。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一)内容回顾。

教师引入: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人物形象,他们有古代的,有现代的;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正面的,有反面的。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为什么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谁留给自己的印象最深,他为什么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3.学生交流(先自己说,再同桌交流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回顾 拓展七》教学设计1.DOC

《回顾·拓展七》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将本组课文与以前学习过的描写动物的课文从内容和写法上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会在阅读中总结和反思,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2.积累古诗。

3.通过阅读相关的动物书籍,继续了解动物故事,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做好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的延伸。

课前准备:准备丰自恺的《白鹅》、老舍的《猫》、布封的《松鼠》进行阅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

1.我们以前学习过许多描写动物的课文,例如丰自恺的《白鹅》、布封的《松鼠》、老舍的《猫》,同学们还记得课文的内容吗?(学生简单交流)

2.现在我们再次阅读这些文章,感受一下课文的内容和写法。

(学生再次自主阅读《白鹅》《猫》《松鼠》)

3.我们学习的本组课文也是描写动物的文章,现在同学们再次快速浏览一下,回顾课文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回顾与拓展七》教学设计

《回顾与拓展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平台,引导学生进行方法的小结,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积累词汇,丰富语言的'同时,加深学生对爱国主义思想的感悟。

日积月累

1、自读成语,读准字音,

2、同桌对读,分组比赛,熟读成诵。

3、哪些成语意思你不懂?讲解。

4、抄写两次

交流平台

一、导入:

在学习课文时,我们曾经在预习阶段查找过许多有关课文时代背景的资料。在举行演讲比赛的时候我们也是通过查找资料丰富我们的演讲内容的。

指名朗读要求。说一说本节课要交流些什么?

2.讨论:通过阅读课文和搜集资料,你对旧中国所受的屈辱和新中国取得的成就有哪些了解?

独立准备;分组交流。

3.交流:在资料的搜集和运用方面,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引导学生从搜集、处理、运用等方面进行小结,注意点拨:

⑴资料分类的方法:主题分类法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回顾·拓展七》的教学设计

《回顾·拓展七》的教学设计

《回顾·拓展七》的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交流平台,引导学生进行方法的小结,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积累词汇,丰富语言的同时,加深学生对爱国主义思想的`感悟。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读题,了解要求。

2、讨论:

通过阅读课文和搜集资料,你对旧中国所受的屈辱和新中国取得的成就有哪些了解?

独立准备;分组交流。

3、交流:

在资料的搜集和运用方面,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引导学生从搜集、处理、运用等方面进行小结,注意点拨:

⑴ 资料分类的方法:

主题分类法──根据每个单元不同的主题对资料进行分类;项目分类法──本单元勿忘国耻可分列强欺辱中华儿女抗争等。

⑵ 学会建立自己的资料目录。

⑶ 养成定期整理资料的习惯。

⑷ 从多种渠道获取资料。

二、日积月累

1、自读成语,读准字音,了解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回顾拓展七》的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回顾拓展七》的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