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鸟之智阅读答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17 08:19:0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虫鸟之智阅读答案

虫鸟之智阅读答案

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虫鸟之智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参考。

虫鸟之智

竹鸡之性,遇其俦必斗。捕之者扫落叶为城置媒①其中而隐身于后操罔②焉。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无得脱者,盖目既闭则不复见人。鹧鸪性好洁,猎人于茂林间净扫地,稍散谷于上,禽往来行游,且步且啄,则以竿取之。麂行草莽中,畏人见其迹,但循一径,无问远近也。村民结绳为环,置其所行处,麂足一挂,则倒悬于枝上,乃生获之。江南多土蜂,人不能识其穴,往往以长纸带黏于肉,蜂见之必衔入穴,乃蹑寻得之,薰取其子。虫鸟之智,自谓周身矣,如人之不仁何?

(节选自《容斋随笔》卷十三,南宋洪迈著)

【注释】①媒:媒子,指用作诱饵的竹鸡。②罔:同 网 。

1.用 / 给下面句子断句,划两处。(2分)

捕 之 者 扫 落 叶为 城 置 媒 其 中 而 隐 身 于 后 操 罔 焉。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遇其俦必斗 ( ) (2)无得脱者 ( )

(3)鹧鸪性好洁 ( ) (4)置其所行处 ( )

3.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4分)

麂行草莽中,畏人见其迹,但循一径,无问远近也。

4.文中 一句颇有思想见地,不由得让我们想到蒲松龄《狼》一文中的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这句话。(2分)

参考答案:

1.(2分)捕之者扫落叶为城/置媒其中/而隐身于后操罔焉。

2.(4分)(1)同类(2)能够(3)喜欢(4)放(在),摆(在)(四个词语解释,意对即可)

3.(4分)麂在草莽中行走,害怕人们发现它的踪迹,只是顺着一条路(往前走),不管路的远近。(每一分句1分,意对即可)

4.(2分)虫鸟之智,自谓周身矣,如人之不仁何?(不能用自己的话回答)

第2篇:雀鸟为什么不吃虫阅读答案

雀鸟为什么不吃虫阅读答案

①据《中国环境报》报道,江苏泰兴鸟雀成灾!数万只尚不知名的雀鸟,将1200多亩桃树刚吐的嫩芽尽数啄食。

②看到这个消息,既感到震惊,又觉得它似乎在情理之中……

③查有关资料,食植物的鸟类为数不少,但它们主要是吃植物的种子、果实以及花蜜。仅有少数鸟类,如松鸡和雀鹛吃野生植物的芽苞、叶以及各种蒿草等。像那种成群的、麻雀那样大小的、吃植物嫩芽的雀鸟,我花了很多工夫,就是查不到。

④不过,我们可以想一想,在连续数十年使用杀虫剂的今天,在农业区能够历尽种种磨难仍保持如此种群的鸟类,难道它们是吃虫子的`吗?我们知道,虫子一多,人们心里就不舒服——这就像眼睛容不|得半粒沙砾一样,人们容不得它们的存在。在人为的环境里,那些虫子是不太可能大量存在的。也就是说,这成群的小鸟能在哪里找到这么多的虫子,供它们食用呢?或许它们是从别的地方长途迁徙而来的,即使这样,在它们的原产地也没有虫子可吃。原因很简单,如果有虫子,那些成群的雀鸟却只吃植物嫩芽,而很多虫子也吃植物的嫩芽,虫子又没有天敌,植物能活到今天吗?长此以往,以它们为食物的虫子早该绝迹了。

⑤据我的观察,在我们这里能够见到的,可称得上“群”的小鸟是白头翁。可在秋冬季节,它们是以几乎木质化了的秋枫的种子和只有一层薄皮的女贞子的种子为食。在春天,它们一样也不吃虫。不知这是不是巧合?总之,它们家族能免遭灭绝真是幸运!

⑥如果我们换个方式表达,可能就更说明问题:因为有了虫子,就会有人打农药,所以,吃虫子的小鸟,将不大容易成活。因此,我有一个朦胧的感觉:江苏泰兴的那些小鸟是长期被逼无奈才改变了习性的。

⑦几十万年前,大熊猫被严酷的大自然所逼迫,也改变了习性。毕竟,生存才是硬道理。那些来不及改变习性的雀鸟,就会遭到灭顶之灾!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一次恐怕不是大自然的逼迫了!

⑧幸运的是,江苏泰兴的雀鸟改变了习性,找到了新的食物。但那群改变了习性的雀鸟真的就能免遭灭顶之灾吗?

44.江苏泰兴数万只雀鸟将1200多亩桃树的嫩芽尽数啄食,作者为此而“震惊”。依据第③段的有关资料和后文的相关内容,分析作者感到“震惊”的原因。

答:

45.在第④段里,作者得出了怎样的一个结论?

答:

46.江苏泰兴那些改变了习性的雀鸟真的就能免遭灭顶之灾吗?为什么?(统观全文,讲述两个理由)

答:

理由⑴

理由⑵

47.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是告诉人们要保护生态平衡。那么,怎样才能保护生态平衡呢?

答:

第3篇:《虫鸟歌》教案

《虫鸟歌》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朗读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感,丰富语言积累。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一些动物的生活特点,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练习用各种记字方法记忆生字。

教学准备

老师: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学生:课前观察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虫鸟的生活习性。收集有关的资料。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师:

孩子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一群可爱的小动物来到了我们的课堂,想认识它们吗?

(多媒体课件:依次出示8种小动物的图片,让学生依次叫出它们的名字,然后定格。)

师:孩子们,真能干,能叫出它们的名字。现在它们就是我们的好朋友了,让它们与我们一起快乐的学习吧!

二、自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地轻声读课文,把生字勾画出来,多读几次,读对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稀世之鸟》阅读答案

《稀世之鸟》阅读答案

为了方便同学们学习,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率,下面小编精心为同学们整理了《稀世之鸟》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能有所帮助。

我躲进索溪峪,钻山入洞,远离了那些把词语当瓜子嗑来嗑去的嚼舌家们,这下耳根清静了。

我抽烟于戒烟日,并喝浓茶;你晾衣物于阳台,阳台宽大。

你说,“快来看呀!”压低了声音。我看见了一只鸟,惊叹一声扭身就跑回屋里去。

怎么啦!拿眼镜。没有眼镜我看不清,这么漂亮的鸟我没见过。这是什么鸟儿呀?

“大概是朱鹮了。”

“朱鹮是什么?”

“据说这个自然保护区仅存一对,全世界现在也没几只了,一种珍禽。”

珍禽就是不同凡响。我们的悄声低语并不惊动它,它就立在离阳台很近的树权上,周围浓阴密布。它红嘴美目,身姿翩然,尾长尺许,一片华彩。它看见我们呆看它,并不惊飞,而且似不惧人,依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稀世之鸟阅读答案

稀世之鸟阅读答案

我躲进索溪峪,钻山入洞,远离了那些把词语当瓜子嗑来嗑去的嚼舌家们,这下耳根清静了。

我抽烟于戒烟日,并喝浓茶;你晾衣物于阳台,阳台宽大。

你说,“快来看呀!”压低了声音。我看见了一只鸟,惊叹一声扭身就跑回屋里去。

怎么啦!拿眼镜。没有眼镜我看不清,这么漂亮的鸟我没见过。这是什么鸟儿呀?

“大概是朱鹮了。”

“朱鹮是什么?”

“据说这个自然保护区仅存一对,全世界现在也没几只了,一种珍禽。”

珍禽就是不同凡响。我们的悄声低语并不惊动它,它就立在离阳台很近的树权上,周围浓阴密布。它红嘴美目,身姿翩然,尾长尺许,一片华彩。它看见我们呆看它,并不惊飞,而且似不惧人,依然伫立枝头轻声鸣叫,若有所盼。它好像深知自己的美足以使人类忘却杀心,因而不躲闪。可是绝美的朱鹮,你却为什么仅剩一对了呢?而且已经濒临灭绝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雀鸟为什么不吃虫现代文阅读答案

雀鸟为什么不吃虫现代文阅读答案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我们很多时候需要适量地做些阅读题,就有可能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可以有效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还在为找阅读答案而苦恼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雀鸟为什么不吃虫现代文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①据《中国环境报》报道,江苏泰兴鸟雀成灾!数万只尚不知名的雀鸟,将1200多亩桃树刚吐的嫩芽尽数啄食。

②看到这个消息,既感到震惊,又觉得它似乎在情理之中……

③查有关资料,食植物的鸟类为数不少,但它们主要是吃植物的种子、果实以及花蜜。仅有少数鸟类,如松鸡和雀鹛吃野生植物的芽苞、叶以及各种蒿草等。像那种成群的、麻雀那样大小的、吃植物嫩芽的雀鸟,我花了很多工夫,就是查不到。

④不过,我们可以想一想,在连续数十年使用杀虫剂的今天,在农业区能够历尽种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虫鸟之智阅读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虫鸟之智阅读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