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750字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17 08:16:5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

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

今天一早就接到妈妈打来的电话,让我们端午时去她家过端午节。说实话,至少有四年了,没有好好的过过端午节了,漂泊在外,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忙碌,哪里顾得了什么端午!不过真的很怀念儿时的端午节。

我家屋后有一大片竹林,那是我们兄妹四人的乐园,每年端午前,我都和奶奶在竹园里捡荷叶,包粽子。新长出来的竹子青青翠翠,还有一股淡淡的香气,奶奶总是让我捡已经脱落在地上的荷叶,可是我总是喜欢把包在竹子上的慢慢的拨下来,我喜欢看藏在里面的翠绿的竹竿,白色的竹节,虽然常常被奶奶发现,也常常免不了一顿斥骂。

竹林后面是一个大池塘,把我家的老房子和竹园紧紧的包围起来,端午前后池塘里满是藕叶,放眼望去翠绿如海,真的叫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现在想想当人脱离了钢筋水泥的丛林,抛开都市的喧嚣,和大自然近距离的接触,是多么幸福的事情!虽然现在,老家的'竹林已经荒芜杂木丛生,那些大大小小的池塘也已经成为平地,但是经常在梦里觉得自己被一片片翠绿所包围,侃两句吧:风吹藕叶碧莲天,青莲红莲缀其间。清香薰的孩童醉,流连忘返学神仙。

端午的早晨,一大早起床门头上早都插上了艾草,相传艾草能辟邪,然后妈妈就端来满满一盆用艾草煮过的鸡蛋和鸭蛋让我们吃,听说吃了它就不会长疮了。当然端午的餐桌上最少不了的还是妈妈亲手包的粽子。妈妈包粽子的时候我就搬把小凳子坐在旁边看,看着一堆堆荷叶在妈妈手中变成形状各异,不同口味的美食,真是很羡慕,不过直到现在我也没能包出一个来。

想起李清照的那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位伟大的女词人在词中所描绘的生机勃勃而有盎然情趣的画面又给记忆中的竹林,藕塘,端午,增添了很多的诗意和情趣。借用谁的一句话:姐忆的不是端午,是快乐;吃的不是粽子,是心情。

第2篇: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记忆作文

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记忆作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记忆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节分端午谁自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是凝聚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传统节日,深邃而又悠久。

犹记得我小时的端午,那时尚且八九岁,每当端午节都会随村里的其他小朋友去王阿姨家里汇合,王阿姨就会拿出许多做粽子、艾粄的材料,我们便争前恐后地哄抢,然后全神贯注地去做自己独一无二的那份。常常一做就是一小时,做完后我们就拎着自己的那份和王阿姨给每家送的那些粽子,一路小跑回家,跑快了怕掉了,跑慢了又心急,想快点给家长看自己做的那份,好得以表扬。

那时端午节一天我至少可以吃六个粽子,但自己做的每次都要放在最后吃,吃之前还要仔细欣赏一番,最后吃下去的那个特别特别甜,一口下去像里面盛满了蜜糖,一下子融化在口中,十分美好。

佩戴香囊,也是我们老家常有的习俗。小时奶奶总会亲手给我们兄弟姐妹做香囊,我们都是按着年龄排队拿属于自己的那个香囊,我总排在第三,那时性子急,总要探出头来看看到哪了。奶奶一边缝香囊一边碎碎念着,那时小,听不懂,且注意力都放在奶奶缝香囊的手上了,只依稀记得是什么保佑平安之类的话语。

等我们几个小孩都拿到了香囊时,都嚷嚷着要挂在身上最显眼的地方,这样就会特别自豪骄傲。因为奶奶缝的香囊总是特别漂亮,所以总有人对我投来羡慕的目光,我都会大声地说,“这是我奶奶给我做的,好看吧!”

接着就是看龙舟比赛,那天下午的码头上都会挤满了人群,一眼望去都望不到头。那一艘艘龙舟不仅仅寄托着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也同样是中华儿女对祖国山河大地慷慨激昂心情的显露。裁判的哨声一响起,龙舟手们就拼命地向前划,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汗珠滑下脸颊,码头上的人们高声呐喊助威,好一个热热闹闹的场景!夜晚睡觉时都会意犹未尽……

打开窗户望着窗外的星,有一颗格外明亮,那会是屈原吗——一个即使被全世界抛弃,也要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一辈子,既诗意又失意,既诗情画意却又很不如意。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评价他:“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说的是他对待君主剖肝沥胆却被怀疑,对待国家忠心耿耿却被诽谤。屈原在这世界上孤独地行走,无人理解,无人倾诉,而他却把满腔的悲愤失望化作了一首首瑰丽浪漫的诗,把美和芬芳永远地留在了人间,令人们世代怀念。那颗星星闪闪发光,仿佛在与人们对话,仿佛在诉说着他的一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节饱含着屈原那抗争、殉道与爱国精神。屈原是正直清白坚贞的,他为为历史顶起了一片的蓝天。走在人生的路上,漫游历史的长河,端午民俗只是为我们呈现历史一隅,更多诗意、更多美好或许还在不远处。

第3篇:记忆中的端午节九年级作文

记忆中的端午节九年级作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记忆中的端午节九年级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一吃糕;初二吃粽子;初三吃螺;初四持艾草;初五吃一天。

唱着这首不很和谐的童谣,又迎来了端午节。

端午是传统节日,在莆田就有这么一首不和谐的童谣,五月初一便拉开了端午节的序幕。从初一开始,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准备端午节的用品,虽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让人眼馋的自然要属端午中的美食了。

一提端午节,最先想到的应该就是粽子了。粽子长得玲珑可爱,有咸味的和甜味的。我对于肉粽子不感兴趣,却对糯米粽情有独钟,尤其是里面大大的枣子,家里自己做的总是包的大大的。糯米的浓香夹杂着缕缕蛋草叶子的清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记忆中的端午节五年级作文

记忆中的端午节五年级作文

记忆中的端午节五年级作文1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我最喜欢唱端午节的儿歌了: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节有很多习俗。每年端午节,人们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南方过端午节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和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要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每逢端午节,人们把房子打扫干净,在厨房里洒上雄黄水,用来杀死毒虫防止毒虫孳生。

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相传龙舟竞度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范文

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范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范文1

转眼间,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今年是我国把端午节首次例为国家法定假日,以此来发扬传承此节日,端午节一是纪念屈原,二是通过通过包粽子,插艾叶来驱毒消灾,现在商家也准备打一场“粽子战”。

端午,一开始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诗人屈原投江的事。那时因为君主昏庸。屈原一身正义却遭排挤、流放,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担忧,但是自己又不能分担,所以在江边,愤然抱起大石头跳江了,江边的渔夫们看见了,立刻划着船去打捞,为了防止鱼儿吃屈原的尸体,将包着竹叶的米团抛入江中,所以演变到今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750字

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750字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75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750字1

今年端午,我和父母在一成不变的家里,又度过了一个平淡的端午节,一边看着电视,一边吃着爸爸买回来的红豆粽子,但怎么也吃不出在老家时一家人亲手包的粽子的味道。

还记得我五岁时,回老家过端午节的情景。一大早,七大叔八大婶,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全来了,把小小的屋子挤得水泄不通,屋子里满是欢声笑语。待所有人都到齐后,大人们把一张大桌子搬到屋外,我们小孩子就负责搬板凳,大一点的哥哥三个为一组,把几盆糯米和几篮粽叶搬到那张大桌子上。一切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记忆中的端午节-优秀作文

记忆中的端午节-优秀作文

5月30日,我国的民俗节日——端午节,已隆重登场了,说起这端午,大家肯定先想起了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可是以古传承至今的重要习俗!那池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是包粽子的主要材料之一。粽子的传统形状是三角形的',在粽子白泠泠的糯米中可以包许多种馅、豆、肉、枣——样样俱全,包好的一个个墨绿色的粽子,一个叠一个地放在餐盘里,那欲滴的绿,清爽的白,绿白中间隐约有馅儿冒出,那憨态可掬的样子——好不可爱!把粽子吃在嘴里,它的馅儿像个调皮的孩儿,一个儿劲儿地往肚里溜,墨绿色的芦苇叶不仅美观,还很好地裹住了粽子实时的香,打开粽叶后,那四溢的香气不禁让人垂涎三尺!

耳边隐约响起了打水的啪啪声,手里操一个粽子。走近方知——赛龙舟。

这赛龙舟的习俗相传是古时楚国人因不舍得当国贤者屈原救河自尽而死去,许多人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650字

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650字

一位伟大的诗人成就了一个传统节日;一个传统节日让我们更深刻地品味人生。

——题记

自战国时期以来,端午节的风俗一直流传至今,它裹挟着历史的风尘走来,浸润着现实的色彩前行。端午节,本身就是爱国教育的一笔财富。在这一天,我们吃粽子、赛龙舟、祭奠伟大的诗人屈原,在这些传统活动中,你是否闻到了那源远流长而又奔流不息的中国味?

记得去年的端午节,我第一次亲手包了一个粽子。清新的粽叶,洁白无瑕的糯米再加上笨拙不堪的我,便成了一个卖相不好却意蕴深长的粽子。当时,我手握着三片粽叶,轻轻地握成一个锥状,之后便小心翼翼地往里面填着糯米,填满后,我把粽叶慢慢地扣过去,尔后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把粽叶绕着粽子握了又握,再拿线艰难地捆上,于是一个粽子便完成了。我把它放入了冒着氤氲之气的沸水中去,待它熟后,

未完,继续阅读 >

第9篇:中学生作文:记忆中的端午节

中学生作文:记忆中的端午节

记忆中的端午节是充满回忆的,我们在端午节里赛龙舟、包粽子,做各种有趣的事。记忆中的端午节你记得多少呢?

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

小的时候,我对端午节的记忆,是从吃粽子和黏米饭开始的。

说起粽子和黏米饭还有一段有意思的故事,那是大约我3岁的时候,那一年的端午节,幼儿园的小朋友‘‘鹏鹏’’神神秘秘的对我说;我会包粽子了,我和妈妈一起包的。我说;那有啥呀!下学后我也和妈妈包粽子。晚上我迫不及待的把想包粽子想法说给了妈妈,妈妈真就买了。江米。小枣。苇叶。马莲等等包粽子的东西。恰巧姥姥去太姥姥家了。我们倍感无助。多亏 妈妈还算懂行,先把米用水泡好,把苇叶。马莲。小枣煮了。我们就开始包了,心想这有啥呀,不就是把米和小枣往里包吗,由于妈妈也没包过粽子,就出了洋相,妈妈不是把苇叶弄坏了就是捆不

未完,继续阅读 >

第10篇:三年级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

三年级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

端午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俗话说,人生在世只能走一回。但如何走却值得我们深深思考,或玩物丧志颓废一生,或厉兵秣马放手一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欢迎大家参考!

【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1】

记忆中的端午节,是孩提时的那一份宁静美。早晨起床,揉开睡意朦胧的双眼,趁着缕缕的朝霞,邀上三五伙伴,去村旁的小河里尽情地洗浴嬉戏,一时间笑声,打闹声,搅乱了村庄的宁静。正所谓:晨起洗浴奔走忙,霞光璀璨碎河床,欢声笑语九霄外,端午洗浴人无恙。

如今,那些童年的趣事,早已悄悄地流逝,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明白了端午节的含义,让我思索了很多很多……

端午节我想到了缅怀。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各地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750字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750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