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师德规范学习心得
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
最近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让我受益很多。规范一共分为6条:
1、爱国守法;
2、爱岗敬业;
3、关爱学生;
4、教书育人;
5、为人师表;
6、终身学习。通过学习,我充分认识到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以下是我的学习体会。
首先,要爱岗敬业。热爱教育事业,这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力求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教育事业需要的是我们教师实实在在的付出,不是在工作中投机取巧,更不是事事以报酬的多少来衡量自己的工作。因此只有拥有了对事业的一分热爱,才能脚踏实地、默默奉献,对学生负责、让家长满意。尤其是青年教师,要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育教学工作。
其次,要加强学习。对教师而言,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才能教好每一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孜孜不倦的学习,做到厚积薄发,精益求精,时刻准备着用“一桶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同时也要注重加强政治学习,比如学习《义务教育法》、《中华人们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严格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自身素质高了自然而然治学能力将更强 “终身学习”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不是因为仅钻研业
务才去学习,而是在人生中每个时段都要学习,充实自己,努力提高整个国民素质。
第三,要奉献爱心。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要付出特殊的关爱,切忌言行过激、办事草率。对学生细微之处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发现他们“闪光点”,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奉献,还表现于对名利的淡泊。作为教师,我们享有最大的名,那就是“光荣的人民教师”,与目前社会上某些人相比,教师职业也许是清贫的,但却拥有其它行业无法比拟的富足与快乐。一个一个的人,正是在我们勤备工作下,离开学校,走向了社会,走向了成功。的确,我们因为奉献而富有。第四,要以身作则。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们都喜欢模仿。为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只有严于律已,以身作则,诲人不倦,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才能把教师当成良师益友。
总之,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我要努力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切实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用崇高的师德师风塑造人,用扎实的知识储备教育人。在今后的教学工作及日常生活中,我会时时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自己,做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
第2篇:师德规范学习心得
师爱无限
— 我的新师德规范学习心得
方惠慰
在认真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并参加了学校里组织的相关教育活动之后,我又看了一些诸如《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条例》、《教师行为十不准》、《师德师风规范》等材料,这使我感慨良多,受益匪浅。新修订的《规范》有6条,分别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规范》里要求教师要切实维护学生利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自觉抵制有偿家教;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等内容。对于我这样的一个刚涉足教师行业的青年来说,要做的就更多了,仅仅是学习相关的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怎么去践行的问题。
记得去年我考教师编制面试的部分就有这样一道题目,叫师爱无限。我想作为一个教师,最主要的是要有爱,这个“爱”其实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下面就将对这个爱的理解,就我个人的看法阐述一二。
(1)爱的来源
孟子说人有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就是四端——仁、义、礼、智——的萌芽。善性人人都有,将它发扬光大,因而为善,若不保持,所以为恶。所以每个人内在的都有善心,也就是爱心,即是对别人的一种本能的关爱,这种爱虽然是本能所致,却不是本然所生的,在人的内心里存在,但是并不是就会直接表现出来的。
具体到教学上,师爱的产生,关键是要认同等位思维,即教师与学生是处在同一个层次上的,老师并不比学生高,中国传统的所谓“师道尊严”不是说没有道理,但是教与学却不是处于同一个地位上,这样,老师对学生可能也有爱,但这种爱基本上是一种长辈对后辈的爱,这是一种追求生存的爱,因为人类要一代一代延续下去,这也是一种低层次的爱,不是我们所说的师爱。我们所说的师爱其实是一种平等的爱,在这种爱下面就不会出现体罚、侮辱学生,因为老师与学生不是家长与子女的关系,而是一种亦师亦友的对等关系,在这样的情形下,老师尊重学生,学生也尊重老师,这不是孔子所说的“教学相长”吗?我自己有一次因为学生纪律不是很好,当时难以自控,火气比较大,但冷静了一会,我向所有学生郑重地道了歉,当时学生们都很感动,在那以后,不仅是纪律好了,而且我和大家的关系更密切了。
(2)爱的传递
光有爱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把爱心传递出去,而传递主要是两个层面的事情的,第一是传递的对象,一个人最崇高的爱是爱别人,一个教师最崇高的爱是爱每一位学生,这也是师爱的准则。所以我们的爱的对象是所有的学生,并不是有所偏向的,不管是学习好的,还是学习差的,也不管是纪律好的,还是纪律差的,一视同仁,一个标准到底。就比如我刚来的时候也只是注意那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对那些差生基本上是不认识的,后来我逐渐地注意到不管是哪个学生都有他或她的优点,都有他或她的可爱之处,我们面对的是每一个学生,并不是某个或某几个。第二个层次是传递的过程,即怎么去传递,在上课时可以把目光洒向
每一个学生,读解他们的表情,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提问时不管是正确或还是错误,都要鼓励他们,再多多努力。改作业时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在上面写一点关心爱护的话,有时候可能就是一个温馨的词语,一个玩笑的符号,老师与学生的感情一下子就拉近了。
(3)爱的发扬
老师对学生的爱和学生对老师的爱并不是只在课堂与学校里的,可以说生活的外延就是我们师爱的外延,于生活处处、生活时时都有爱。很多时候我们自己或许没有发觉,但是就像杜甫所说的“润物细无声”,它确确实实存在着。所以我们希望把师爱更加地发扬光大,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可以转换成学生对自己家长的关心,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可以化成学生对陌生人的尊重。教师是学生学习做人的参照对象,所以人们常说“教师是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老师的言行身教就可能是学生行为处事的方式,老师的爱就是学生的爱,从而也就是全社会的爱。学生如果把这种爱作为自己的一种内在的素质的话,那么我们的师爱就不仅是师爱了,它是整个社会的爱,整个社会的良知了。
教科文总干事马约翰先生说的:“世界上只有一种教育——爱的教育。”在这次师德规范学习活动中,我最大的体会就是师爱了,作为一个老师,不说要做什么“辛勤的园丁”“燃烧的蜡炬”吧,我想最大的事情就要有那种对学生的发自内心的爱。孔子说的:“爱之,能勿劳乎?言之,能勿诲乎?”言得之。
附: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第3篇:新师德规范学习心得
新师德规范学习心得
傅家镇中心学校刘丽
九月初我们学校学习了教育部出台的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的师德规范有了不少的改变,最引人注意的就是“保护学生安全”的问题,我们学校都是非常重视的。
看着这新的规范,我不禁想起了四川大地震中的那些为了保护学生生命的老师,他们尽力用自己的身躯去庇护学生的行为让世人感动,就像谭千秋老师他用自己的身躯护住了四个学生的生命,当时我不禁为之感动,确实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老师刻不容缓应该去保护自己的学生。现在学生在学校中学习,我们就应该从各方面去关心学生,去关爱学生,孩子的父母相信老师才把自己的孩子放在学校,那我们就应该好好地保护他们,爱护他们,是孩子能健康成长。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提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第4篇:教师师德规范学习心得
教师师德规范学习心得
教师通过师德规范的学习,能更加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认识到自身责任的重大。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教师师德规范学习心得,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第一篇:教师师德规范学习心得
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中,教师多么神圣的职业啊!我即将走向教师这个神圣的工作岗位,通过这次《教师职业道德》培训学习,我领悟到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
首先,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必须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一所学校的校风校貌与教师的行为表现息息相关,一个教师的师德好坏对教风、学风影响极大。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真正为人师表。教师凡是要求学生做到地;自己要率先
第5篇:老师规范师德学习心得
老师规范师德学习心得
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教师,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要培养造就二十一世纪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师德,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工作是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队伍建设的总枢纽,也是搞好教育战线行风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
当前,由于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有悖师德的现象屡禁不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教师良好的整体形象.例如:教师急于求成,往往口不择言,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因做错题而罚抄卷子,迟到就罚打扫除等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不公平地看待学生,把学生清晰地分为三六九等,做不到一视同仁.对优
第6篇:师德规范学习心得五篇
师德规范学习心得五篇
师德规范学习心得一:师德教育学习心得
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通过学习“师德教育”讲座,我进一步深深体会到以下几点:
一、热爱教育事业。
要把教育与国家的兴亡、民族的振兴,现代化建设的成败联系起来,才能对教育事业有深刻的认识,并将这认识落实到日常的行动中,才能产生对教育事业的真爱,树立“服务学生奉献社会”的精神。
二、热爱学生。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只有把学生教育培养好,振兴中华才有希望。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不侮辱、谩骂、歧视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热爱学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树立远大目标,
第7篇:新师德规范学习心得
精选范文:新师德规范学习心得(共2篇)新师德规范学习心得 傅家镇中心学校刘丽 九月初我们学校学习了教育部出台的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的师德规范有了不少的改变,最引人注意的就是“保护学生安全”的问题,我们学校都是非常重视的。看着这新的规范,我不禁想起了四川大地震中的那些为了保护学生生命的老师,他们尽力用自己的身躯去庇护学生的行为让世人感动,就像谭千秋老师他用自己的身躯护住了四个学生的生命,当时我不禁为之感动,确实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老师刻不容缓应该去保护自己的学生。现在学生在学校中学习,我们就应该从各方面去关心学生,去关爱学生,孩子的父母相信老师才把自己的孩子放在学校,那我们就应该好好地保护他们,爱护他们,是孩子能健康成长。《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提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
第8篇:学规范,明师德学习心得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师德建设月活动材料
“学规范,明师德”学习心得
3月我们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分析化学教研室展开了“学规范,明师德”的学习教育活动。认真学习了《XXXXX教师行为规范》,加强教师的政治理论、教师职业规范和专业知识。在此基础上我们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明确了做党和人民好老师的标准。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规范教师的育人行为,是社会责任感的具体表现,它要求教师的职业理想--忠诚教育事业,教书育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职业情感—关爱学生,一视同仁,相互尊重,廉洁从教;职业规范—踏实肯干,为人师表,举止端庄,爱校如家。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更高要求培养学生的同时,我们应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职业道德学习,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当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