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函数知识点归纳总结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17 08:12:3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高中数学函数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函数知识点总结

(1)高中函数公式的变量:因变量,自变量。

在用图象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时,通常用水平方向的数轴上的点自变量,用竖直方向的数轴上的点表示因变量。

(2)一次函数:①若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为常数,不等于0)的形式,则称 是的一次函数。②当=0时,称是的正比例函数。

(3)高中函数的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①把一个函数的自变量与对应的因变量的值分别作为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在直角坐标系内描出它的对应点,所有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叫做该函数的图象。

②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③在一次函数中,当0,O,则经2、3、4象限;当0,0时,则经1、2、4象限;当0,0时,则经1、3、4象限;当0,0时,则经1、2、3象限。

④当0时,的值随值的增大而增大,当0时,的值随值的增大而减少。

(4)高中函数的二次函数:

①一般式:(),对称轴是

顶点是;

②顶点式:(),对称轴是顶点是;

③交点式:(),其中(),()是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

(5)高中函数的二次函数的性质

①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随时,在对称轴()左侧,值随值的增大而减少;在对称轴()右侧;的值值的增大而增大。当时,取得最小值时,在对称轴()左侧,值随值的增大而增大;在对称轴()右侧;的值值的增大而减少。当时,取得最大值高中函数的图形的对称

(1)轴对称图形:①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②轴对称图形上关于对称轴对称的两点确定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2)中心对称图形:①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某个点旋转180度,如果旋转前后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他的对称中心。②中心对称图形上的每一对对应点所连成的线段都被对称中心平分。

2012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函数公式大全

9高中函数的图形的对称

(1)轴对称图形:①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②轴对称图形上关于对称轴对称的两点确定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2)中心对称图形:①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某个点旋转180度,如果旋转前后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他的对称中心。②中心对称图形上的每一对对应点所连成的线段都被对称中心平分

第2篇:高中数学函数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假设有两个变量x、y,如果对于任意一个x都有唯一确定的一个y和它对应,那么就称y是x的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x的取值范围叫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应y的取值范围叫做函数的值域。

扩展资料

一、一次函数定义与定义式:

自变量x和因变量y有如下关系:

y=kx+b

则此时称y是x的一次函数。

特别地,当b=0时,y是x的正比例函数。

即:y=kx(k为常数,k≠0)

二、一次函数的性质:

1、y的变化值与对应的x的变化值成正比例,比值为k

即:y=kx+b(k为任意不为零的实数b取任何实数)

2、当x=0时,b为函数在y轴上的截距。

三、一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1、作法与图形:通过如下3个步骤

(1)列表;

(2)描点;

(3)连线,可以作出一次函数的.图像——一条直线。因此,作一次函数的图像只需知道2点,并连成直线即可。(通常找函数图像与x轴和y轴的交点)

2、性质:(1)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2)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的坐标总是(0,b),与x轴总是交于(-b/k,0)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总是过原点。

3、k,b与函数图像所在象限:

当k>0时,直线必通过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直线必通过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一、二象限;

当b=0时,直线通过原点

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三、四象限。

特别地,当b=O时,直线通过原点O(0,0)表示的是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这时,当k>0时,直线只通过一、三象限;当k<0时,直线只通过二、四象限。

第3篇: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是增长才干的一种好办法,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1

一、高中数列基本公式:

1、一般数列的通项an与前n项和Sn的关系:an=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 an=ak+(n-k)d (其中a1为首项、ak为已知的第k项) 当d≠0时,an是关于n的一次式;当d=0时,an是一个常数。

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

Sn=

Sn=

当d≠0时,Sn是关于n的二次式且常数项为0;当d=0时(a1≠0),Sn=na1是关于n的正比例式。

4、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an= a1q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考又要到来了今天公文小编收集整理了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希望可以帮到您!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基本初等函数Ⅰ

函数应用

空间几何体

点、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直线与方程

圆与方程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总结就是对一个时期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能帮我们理顺知识结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因此十分有必须要写一份总结哦。总结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1

等比数列公式性质知识点

1.等比数列的有关概念

(1)定义: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不为零),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定义的表达式为an+1/an=q(n∈N_,q为非零常数).

(2)等比中项:

如果a、G、b成等比数列,那么G叫做a与b的等比中项.即:G是a与b的等比中项a,G,b成等比数列G2=ab.

2.等比数列的有关公式

(1)通项公式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理解集合中元素的意义是解决集合问题的关键:元素是函数关系中自变量的取.....

值?还是因变量的取值?还是曲线上的点?„ ;

2.数形结合是解集合问题的常用方法:解题时要尽可能地借助数轴、直角坐标系....

或韦恩图等工具,将抽象的代数问题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然后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nn3.(1)含n个元素的集合的子集数为2,真子集数为2-1;非空真子集的数为

n2-2;

(2)ABABAABB 注意:讨论的时候不要遗忘了A的情况。

4.四种命题:

⑴原命题:若p则q;⑵逆命题:若q则p;

⑶否命题:若p则q;⑷逆否命题:若q则p

注: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等价;逆命题与否命题等价。

5.充要条件的判断:

(1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1.对于集合,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中元素各表示什么?

A表示函数y=lgx的定义域,B表示的是值域,而C表示的却是函数上的点的轨迹 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记集合本身和空集的特殊情况 注重借助于数轴和文氏图解集合问题。

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是一切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显然,这里很容易解出A={-1,3}.而B最多只有一个元素。故B只能是-1或者3。根据条件,可以得到a=-1,a=1/3.但是,这里千万小心,还有一个B为空集的情况,也就是a=0,不要把它搞忘记了。

3.注意下列性质:

要知道它的来历:若B为A的子集,则对于元素a1来说,有2种选择(在或者不在)。同样,对于元素a2, a3,......an,都有2种选择,所以,总共有种选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

一、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1、函数零点的概念:对于函数yf(x)(xD),把使f(x)0成立的实数x叫做函数yf(x)(xD)的零点。

2、函数零点的意义:函数yf(x)的零点就是方程f(x)0实数根,亦即函数yf(x)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

方程f(x)0有实数根函数yf(x)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函数yf(x)有零点.

3、函数零点的求法: 求函数yf(x)的零点:(代数法)求方程f(x)0的实数根; ○2(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yf(x)的图象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

4、二次函数的零点:

二次函数yax2bxc(a0).

1)△>0,方程axbxc0有两不等实根,二次函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高中数学函数知识点归纳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数学函数知识点归纳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