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离子》节选原文翻译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16 08:11:3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郁离子原文翻译

郁离子原文翻译

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艺成而大旱,盖无所用,乃弃而学为秸槔。又三年艺成而大雨,桔槔又无所用,则又还为盖焉。未几而盗起,民尽改戎服,鲜有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

(郁离子见而嗟之曰庑郁离子》)

阅读训练

1.解释加点字在文中的含义。

(1)未几而盗起 (2)鲜有用盖者

(3)人谓之宜泄水以树黍 (4)计其获则偿所歉而赢焉

2.解释下面句子中“为”的含义

(1)然老与少非人之所能为也 (2)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3)炮台悉为夷据《三元里抗英》 (4)为其来也《晏子使楚》

3.翻译句子。

未几而盗起,民尽该戎服,鲜有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

4.郑之鄙人无论是学习为盖,还是学习为桔槔,结果都没有派上用场。直至想学为兵,又已经老矣,从中可以得到什么道理?

5.粤地那个善于耕作的农民与郑之鄙人有何不同之处?

6、上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1.(1)不久。 (2)少。 (3)种植、栽培。 (4)抵偿、偿还。

2.(1)做 (2)向 (3)被 (4)当

3.不久,盗贼四起,人们都改穿军服,很少有用雨具的.。他又想学做兵器,可是自己已经老了。

4.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着眼于长远考虑.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否则会——事无成。

5.郑之鄙人只从眼前利益出发,结果连续失败;粤地农民做事坚持始终,结果不仅能抵偿往年的歉收,还能有些赢余。

6、防患于未然。

1.之:助词

2.鄙:边远地方

3.盖:雨具

4. 桔槔:亦作“桔皋”,井上汲水的工具

5.戎服:这里是指穿军装

6.鲜:很少,极少

7.殆:大概:差不多

8.盗:对反叛者的贬称

9.兵:兵器

10.赢:有余利

11.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干旱时准备船只,夏天准备冬天穿的衣服,指事先做好准备。具:准备

12.弗:不

13.偿:补偿

14.未几:不久

15.“而”仍其旧:顺接[1]

16.为:做,制作

译文

郑国一个边远地带的人(或说是乡下人)学制作雨具,三年后学会了但碰上大旱,他做的雨具没有用处。他就放弃雨具改学桔槔(打水的用具),三年后学会了却又碰上大雨,又没有用处了。于是他就回头又重做雨具。不久盗贼兴起,人们都穿军装,(军装能挡雨)很少有使用雨具的人。他又想学制作兵器,可他老了,不行了。

(郁离子知道此事后,说道:“人生有很多事常不是人为可以决定的,全由老天爷说了算。不过,虽是天定的,但学习哪种技术,应是自家决定的,那个乡下人之所以弄到这个结果,他自己是有责任的。)

越国有一个善于搞农业的人,垦荒造田种水稻,但是三年都遇上水灾。有人对他说应排水后改种黍米,他不听从,仍然干他原来的活。干旱连续三年。他算了一下收获,已补偿了以前的欠收还有赢余呢。因此说:“天旱要准备船只,天热要准备裘军服。真是世间的名言啊。”

启示

凡事要注意两个方面。一、贵在坚持,持之以恒,一定会有收获;二、凡事须防患于未然,就是“旱斯具舟,热斯具裘”。

第2篇:刘基郁离子原文及翻译

刘基郁离子原文及翻译

怎样学好语文文言文翻译?很多同学都不是很清楚,翻译文言文有三个基本原则:信、达、雅。所谓信,就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不误解、不遗漏、不增译,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刘基郁离子原文及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狸贪

郁离子居山①,夜,有狸②取鸡,追之弗及③。明日,从者④擭其入之所以鸡⑤,狸来而絷焉⑥。身缧⑦而口足犹在鸡⑧,且掠且夺之⑨,至死弗肯舍⑩也。郁离子叹曰:“人之死货利者⑾,其亦犹是也⑿!”

注释

①居山:即“居于山”,在山中居住。

②狸:亦称“狸子”、“狸猫”,善伏之兽,栖息于森林、草丛间,常出没于城市近郊。以鸟类、鼠、蛇、蛙等为食,常盗食家禽。

③弗及:没有追上。弗,不,没有;

④从者:仆人。

⑤擭(huò)其入之所以鸡: 擭,装有机关的.捕兽木笼,这里作动词。句意是把鸡放在擭中,再在狸进入的地方设置上这件擭。

⑥絷(zhì)焉:拘囚在擭里。焉,兼词“于之”指“在……里”。

⑦缧(léì):本为捆绑犯人的绳索。这里是“拘禁”的意思。

⑧口足犹在鸡:(狸)嘴还咬着鸡,脚爪还抓着鸡。犹,尚且、还。

⑨且掠且夺之:一边使劲地咬,一边用爪强夺那死命挣扎的鸡。且……且……,一边……一边……。

⑩舍:放开。

⑾人之死货利者:即“死于货利的人”。“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死货利”是“人”的定语,后置。⑿其亦犹是也:大概也像这样吧!其,大概,表推测语气;亦,也;犹,像是。是,这,代词。

译文

郁离子居住在山上,夜间有只野狸子偷他家的鸡,起来追赶,但没追上。第二天,仆人在它钻进来的地方安置了捕捉工具,并用鸡作诱饵。就在当天晚上捉住了那只野狸子。(野猫)的身子虽然被缚住了,但嘴和爪子仍然紧紧的抓住鸡。仆人一边打一边夺,(野狸子)到死也不肯把鸡放下。郁离子叹了一口气说:“为钱财利禄而死的人们大概也像这只野猫吧!”

第3篇:《郁离子》节选四则原文翻译

《郁离子》节选四则原文翻译

《郁离子》不仅集中反应了作为政治家的刘伯温治国安民的主张,也反映了他的人才观、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文学成就、道德为人以及渊博学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郁离子》节选四则原文翻译,欢迎阅读。

1、狸贪

郁离子居山①,夜,有狸②取鸡,追之弗及③。明日,从者④擭其入之所以鸡⑤,狸来而絷焉⑥。身缧⑦而口足犹在鸡⑧,且掠且夺之⑨,至死弗肯舍⑩也。郁离子叹曰:“人之死货利者⑾,其亦犹是也⑿!”

注释

①居山:即“居于山”,在山中居住。

②狸:亦称“狸子”、“狸猫”,善伏之兽,栖息于森林、草丛间,常出没于城市近郊。以鸟类、鼠、蛇、蛙等为食,常盗食家禽。

③弗及:没有追上。弗,不,没有;

④从者:仆人。

⑤擭(huò)其入之所以鸡: 擭,装有机关的捕兽木笼,这里作动词。句意是把鸡放在擭中,再在狸进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郁离子》节选四则原文翻译

《郁离子》不仅集中反应了作为政治家的刘伯温治国安民的主张,也反映了他的人才观、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文学成就、道德为人以及渊博学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郁离子》节选四则原文翻译,欢迎阅读。

1、狸贪

郁离子居山①,夜,有狸②取鸡,追之弗及③。明日,从者④擭其入之所以鸡⑤,狸来而絷焉⑥。身缧⑦而口足犹在鸡⑧,且掠且夺之⑨,至死弗肯舍⑩也。郁离子叹曰:“人之死货利者⑾,其亦犹是也⑿!”

注释

①居山:即“居于山”,在山中居住。

②狸:亦称“狸子”、“狸猫”,善伏之兽,栖息于森林、草丛间,常出没于城市近郊。以鸟类、鼠、蛇、蛙等为食,常盗食家禽。

③弗及:没有追上。弗,不,没有;

④从者:仆人。

⑤擭(huò)其入之所以鸡: 擭,装有机关的捕兽木笼,这里作动词。句意是把鸡放在擭中,再在狸进入的地方设置上这件擭。

⑥絷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郁离子文言文翻译

郁离子文言文翻译

引导语:学好文言文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就是要会翻译文言文,那么有关郁离子的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哪里有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郁离子·僰人舞猴

僰①人养猴,衣之衣而教之舞,规旋矩折,应律合节。巴童观而妬②之,耻己之不如也,思所以败之,乃袖茅栗以往。筵张而猴出,众宾凝伫③,左右皆蹈节。巴童佁然④挥袖而出其茅栗,掷之地。猴褫⑤衣而争之,翻壶而倒案。僰人呵之不能禁,大沮。

郁离子曰:“今之以不制之师战者,蠢然而螘⑥集,见物则争趋之,其何异于猴哉?”

——明·刘基(字伯温) 《郁离子 ·卷七》

翻译

僰族人(善于)调教猴子,给它们穿上衣服教它们跳舞,(使它们)旋转得很圆转动有角度(很有章法),配合音律节拍(默契)。四川的(一个)儿童看了很妒忌他们,为自己不如他们而羞耻,而在想着用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郁离子》文言文翻译

《郁离子》文言文翻译

《郁离子》是刘伯温的作品。下面小编收集了《郁离子》文言文翻译,供大家参考!

原文 :

《郁离子》者,诚意伯刘公在元季时所著之书也。公学足以探三才之奥,识足以达万物之情,气足以夺三军之帅,以是自许,卓然立于天地之间,不知自视与古之豪杰何如也。年二十,已登进士第,有志于尊主庇民。当是时,其君不以天下繁念虑,官不择人,例以常格处之,噤不能有为。已而南北绎骚,公慨然有澄清之志。藩阃方务治兵,辟公参赞,而公锐欲以功业自见,累建大议,皆匡时之长策。而当国者乐因循而悦苟且,抑而不行。公遂弃官去,屏居青田山中,发愤著书。此《郁离子》之所以作也。

郁离者何?离为火,文明之象,用之,其文郁郁然,为盛世文明之治,故曰郁离子。其书总为十卷,分为十八章,散为一百九十五条,多或千言,少或百字。其言详于正己、慎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郁离子》节选原文翻译word格式文档
下载《郁离子》节选原文翻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